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答案)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答案)

培英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
3月阶段考试(生物学)试卷
一、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1-12题每题2分,13-16每题4分,共40分)
1. 黑藻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下列有关黑藻的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名称 部分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获取黑藻叶肉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后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 液泡体积缩小,液泡内颜色逐渐变深
B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黑藻根尖用甲紫溶液染色后,必须要先漂洗洗去多余染液再观察 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
C 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CaCO3以及无水碳酸钠处理过的95%的酒精 观察到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与其距离最远的色素为胡萝卜素
D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用镊子撕取黑藻叶片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观察 叶绿体大多呈椭球型,围绕液泡随细胞质流动
A. A B. B C. C D. D
2.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秕霜中的砷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FAJ—1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该细菌的DNA水解产物含有砷元素
B. 砷对多数生物有毒是因为砷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 对GFAJ—1细菌而言,砷元素在其体内虽然含量极少,但作用很大
D. 该细菌的发现,延展了在宇宙中其他地方寻找生命的可能性
3. 线粒体在生成ATP的过程中,大约有1%~4%的摄入氧转化为氧自由基,氧自由基的积累会加快细胞衰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衰老细胞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B. 氧自由基能够攻击线粒体中的DNA分子,导致染色体变异
C. 氧自由基通过攻击线粒体膜的磷脂分子,可产生新的自由基
D. 用药物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可减少氧自由基,从而抵抗衰老
4. 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美洲就出现了一种虫媒病毒的暴发流行,这种虫媒病毒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关于此病毒,不正确的是( )
A. 它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B. 它的遗传物质只可能是DNA或RNA中的一种
C. 不能用培养基培养此病毒
D. 它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
5. 研究小组利用高清显微镜影像系统对悬浮培养的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录像(培养液中营养成分充足,且温度等培养条件不变),将录像从t1时刻开始回放观察,发现该细胞连续两次分裂的时间数据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时长为t -t2
B. t2~t3时间段,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的活动较活跃
C. 核DNA数加倍和染色体数加倍均发生在t3~t4时间段
D. 利用题述观察方法能够记录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
6. 下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起源于内质网,除图中功能外,还可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B. 细胞吞噬细菌和分泌蛋白质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溶酶体中的酶最初在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自噬和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D. COPⅠ可以帮助偶然掺入乙中的某些蛋白质回收到甲中
7. 骆驼的抗旱特性与驼峰中丰富的脂肪以及体内储存的大量水分有关,其血液中存在一种蓄水能力很强的高浓缩蛋白质。骆驼嗜盐,其盐分摄入量大约是牛和羊的8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有助于抗旱耐寒,糖类和脂肪之间是可以相互大量转化的
B. 驼峰中的脂肪往往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
C. 骆驼的细胞外液离子含量高,便于其在干旱环境中饮用高浓度盐水获取水分
D. 高浓缩蛋白质主要是以结合水的形式蓄水,在骆驼口渴时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
8. 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潘展乐夺得金牌,并打破该项运动的世界记录。在激烈的游泳运动时,肌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速度超过其再形成NAD+的速度,这时肌肉中形成的丙酮酸由乳酸脱氢酶催化转变为乳酸,使NAD+再生,保证葡萄糖到丙酮酸能够继续进行产生ATP。肌肉中的乳酸扩散到血液并随着血液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通过葡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烈的游泳运动中,肌细胞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比值始终等于1
B. 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处被消耗
C. 肌细胞产生的乳酸需在肝细胞中重新合成葡萄糖,说明这两种细胞内的核酸相同
D. 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过程中会生成NAD+和少量的ATP,供给肌细胞使用
9.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一定要满足的条件是(  )
A. 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B. 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C. 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须相等
D.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10. 下图为眼虫在适宜条件下增殖的示意图,图中③④仅显示了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眼虫增殖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与动物有丝分裂完全相同
B. ②-③时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中央
C. ④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细胞核中含两套染色体
D. ⑤时期眼虫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与高等植物细胞的相同
11. 研究人员发现了锌金属第一个伴侣蛋白ZNG1,它可将锌运送到需要锌的蛋白质处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锌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功能不可替代,因此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B. ZNG1运送锌的功能与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有关
C. 该实例说明细胞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某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D. 锌是构成ZNG1的重要元素,说明无机盐可以参与构成细胞内的重要化合物
12. 《氾胜之书》中记载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日奇泽,皆得时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务类泽”:通过施肥和灌溉,农作物吸收无机盐和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 “早锄”:农田除草能降低农作物与杂草因生存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
C. “春冻解,地气始通”:春天温度升高,植物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D. “以此时耕田”:中耕松土利于根系吸收矿质离子,但会抑制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3. 在密闭环境中不同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分别用图甲、乙表示。下列关于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A点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 图甲A点温度条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C. 图乙B时刻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 图乙C时刻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14. 细胞凋亡时,磷脂酰丝氨酸(PS)会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的表面。Annexin-V能与PS高亲和力结合。用荧光素(如FITC)标记后,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碘化丙啶(PI)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对凋亡的细胞和死细胞,PI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染红。Annexin V与PI匹配使用,就可以将活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晚期凋亡细胞和死细胞区分开来。下图为实验结果,横坐标为FITC-Annexin-V荧光强度,纵坐标为PI染色深度,其中属于晚期凋亡细胞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5. 当土壤盐化后,细胞外的Na+通过转运蛋白 A 顺浓度梯度大量进入细胞,影响植物细胞的代谢,某耐盐植物可通过Ca2+来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相关机制如图所示。图中膜外H+经转运蛋白C进入细胞内的同时,可驱动转运蛋白C将Na+运输到细胞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注:箭头上的“+”表示促进。
A. 氧气浓度不会影响 Na+和H+运出细胞的效率
B. 使用 Na+受体抑制剂会提高植物的抗盐胁迫能力
C. H+进入细胞为被动运输,Na+运出细胞为主动运输
D. 胞外 Ca2+对转运蛋白A以及胞内 Ca2+对转运蛋白C都是促进作用
16. 烟草是两性花植物,但烟草植株自交是不育的,即同一植株和同一基因型的植株之间不能正常传粉和受精,并且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虽然可以完成受精作用,但当花粉落到柱头时,只要花粉的基因与柱头的某个基因相同,那么花粉的萌发就会受到阻抑,不能参与受精,导致不育。现有基因型为S1S2、S1S3、S2S3、S4S6的4种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烟草植株群体中一般没有基因纯合的个体
B. 基因S1、S2、S3、S4、S5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 S1S2与S1S3杂交,后代中含有基因S1的植株有2种基因型
D. 若后代基因型有4种,则亲本的杂交组合有4种
二、非选择题(17-20题,共60分)
17. 有机锡化合物是迄今为止人为引入海洋环境中的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有机锡被大量用作海洋防污涂料的活性成分,它的广泛使用给世界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某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以等鞭金藻(浮游植物)为材料,研究三苯基氯化锡(TPTC)对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等影响,部分实验结果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TPTC浓度(ug/L) 0 015 0.30 0.60 1.20 2.40
呼吸速率(10-12gC/cell·h) 0.109 0.116 0.135 0.161 0.180 096
光合速率(10-12gC/cell·h) 1.56 1.53 1.56 1.50 1.49 0.47
叶绿素a含量10-12g/cell·h) 0136 0.142 0.163 0.182 0.203 0.073
三苯基氯化锡对等鞭金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1)等鞭金藻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实验中可用_____(试剂)对其进行提取并用一定的方法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
(2)TPTC浓度过高,将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的合成,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减少。由于光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_____,最后导致(CH2O)生成减少。
(3)据表中数据分析,当TPTC浓度超过_____时,细胞机能受到严重损伤。但在一定范围内,随TPTC浓度增大使等鞭金藻_____,这是由于生物处于轻微染毒状态时为了加速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而出现的一种“生理亢奋状态”。
(4)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定等鞭金藻细胞的元素含量,发现TPTC处理组细胞中C、N、P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P的含量下降更明显。研究人员推测这与P在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有关,请你列举细胞中的含P化合物并阐述其功能_____。(列举2个实例即可)
18. 龙葵是一种一年生草本中药材,下图甲表示龙葵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图乙是不同浓度氯化镉(CdCl2)对龙葵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时,要用_________________染料使细胞中染色体着色。图甲中细胞D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中央出现的结构为__________,其形成与__________(填细胞器)直接相关。
(2)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甲中字母作答)。图甲中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用图甲中字母作答),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CdCl2能将细胞分裂抑制在___________(填“分裂间期”或“分裂期”),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CdCl2对细胞周期影响的机理,某小组分别取图乙中的对照组(不含CdCl2)细胞和50μmol/LCdCl2处理组的细胞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其中G1表示DNA合成前期,S表示DNA合成期,G2表示DNA合成后期,M表示分裂期。
请结合上述资料分析,CdCl2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某种多年生植物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某科研小组利用红花(甲)和红花(乙)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Ⅰ:红花植株(甲)×红花植株(乙)→红花296株:蓝花(丙)101株 Ⅱ:红花植株(甲)只有红花399株 Ⅲ:蓝花植株(丙)蓝花307株:红花(丁)102株
(1)通过杂交实验______可判断花的红色对蓝色为显性,通过杂交实验______可判断蓝色对红色显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实验Ⅲ中,蓝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蓝花和红花均出现的现象称为______。
(2)写出从甲、乙、丙、丁中选择实验材料,运用与实验Ⅰ、Ⅱ、Ⅲ都不同的杂交组合,验证A+A、Aa的遗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对染色体的保护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染色体的两端各含有一个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多而缩短,端粒酶(TERT)可以修复加长端粒。研究者对调节端粒酶活性的分子进行了筛选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一个小鼠(2N=40)肾脏细胞有____个端粒。研究发现,随着细胞不断增殖,细胞中端粒酶活性逐渐____(填“升高”或“降低”),端粒逐渐缩短。当端粒缩至一定程度时,会损伤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DNA序列,使细胞停止分裂,从而引发细胞____(填“凋亡”或“坏死”)。
(2)研究者筛选出TERT的调节物质TAC,研究TAC对端粒的影响。图1显示对小鼠注射TAC后4小时,成纤维细胞中TERT含量。其中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结果显示TAC处理组小鼠的TERT蛋白含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TAC可以____(填“促进”或“抑制”)TERT基因的表达。
(3)研究者进一步做图2实验,该实验目的为____,请在图2中补充TAC处理组预期的实验结果____(用空白柱子表示出高度即可,不用涂黑)。
(4)为进一步探究TAC对小鼠衰老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员构建了TERT基因敲除模型鼠(老年)与野生型小鼠(老年)对照,在用TAC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分别对不同器官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如图3),综合前面的信息,推测TAC影响小鼠个体衰老的机制是____。
培英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
3月阶段考试(生物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1-12题每题2分,13-16每题4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7-20题,共60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类囊体薄膜 ②. 无水乙醇
(2) ①. 抑制 ②. [H](NADPH)和ATP ③. C3的还原
(3) ①. 2.40ug/L ②. 呼吸速率增强,叶绿素a的合成增加
(4)磷脂,生物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ATP,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核酸,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②. 末 ③. 细胞板 ④. 高尔基体
(2) ①. BCAD ②. B、C ③. 1:2:2
(3) ①. 分裂间期 ②. CdCl2使有丝分裂指数减小,分裂间期细胞数目增多
(4)CdCl2通过抑制DNA的复制,使细胞分裂停留在G1期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Ⅰ ②. Ⅲ ③. 控制花红色的基因有A+和a两种,红花基因A+对蓝花基因A显性,蓝色基因A对红花基因a显性 ④. 性状分离
(2)思路及预期结果(①②或②③):
①让红花植株乙和红花植株丁杂交,若杂交后代中既有红花又有蓝花,且红花:蓝花等于1:1,则可验证A+和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②让蓝花植株丙和红花植株丁杂交,若杂交后代中既有红花又有蓝花,且红花:蓝花等于1:1,则可验证A和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③让红花植株乙自交,若自交子代中既有红花又有蓝花,且红花:蓝花等于3:1,则可验证A+和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160 ②. 降低 ③. 凋亡
(2) ①. 注射等量DMSO(或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②. 增加 ③. 促进
(3) ①. 探究TAC处理对端粒长度的影响 ②.
(4)TAC促进TERT基因的表达,使TERT蛋白数量增加,促进端粒酶活性,修复加长端粒,使p16的数量减少,延缓小鼠个体的衰老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