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三联)2024-2025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三)生物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三)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中的两条曲线表示甲乙两个草履虫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草履虫种群的环境资源条件比较丰富
B. 甲草履虫种群密度为24个·cm-3时种内竞争减弱
C. 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乙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升高
D. 据图推测,甲种群密度约为12个·cm-3时,增长速率最快
2. 为提升果树的产量,果农一般将果园的树盘(树干垂直投影部位的土壤)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覆盖。下表是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动物类群/头 杂草 稻草 绿肥
覆盖 裸露 覆盖 裸露 覆盖 裸露
蚯蚓 78 25 70 30 66 26
蜘蛛 45 5 35 3 46 7
革翅目 13 0 5 0 3 0
螨类 30 12 35 0 20 0
A. 统计表中土壤小动物类群用的方法是记名计算法
B. 覆盖与否以及覆盖种类对革翅目动物无明显影响
C. 土壤类群表现出上述分布与其趋暗、趋湿特性有关
D. 不同覆盖方式影响了土壤群落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3. 如图表示某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随着时间的变化,①表示人为影响下的演替,②表示自然演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显示人类活动可以使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B. 若①表示人为种植乔木,则与同时段②相比,①的草本植物种类可能较少
C. 该群落演替的起点可能是沙丘,但不可能是火灾后的草原
D. 随着时间的延长,①②演替群落的分层结构均越来越复杂
4.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一种生态金字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金字塔可以表示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
B. 若该金字塔表示数量金字塔,则C可表示植食性昆虫
C. 金字塔中的字母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组成成分
D. 若该金字塔表示能量金字塔,则A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
5. 为贯彻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安徽滁州市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将一条长约4km的重度污染河流打造成以“荷花→鱼→鸟”为主体的生态景观,河流两岸铺上草坪,种植树木,形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未治理时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该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
B. 该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遵循“自生、协调”等生态学原理
C. 河流经治理后吸引游客前来踏青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该生态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大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6. 土壤中的众多微生物在承担分解者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如不少微生物可以用来作为发酵的菌种。下列微生物、原理和应用,对应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无氧呼吸—果醋的制作
B. 乳酸菌—无氧呼吸—泡菜的制作
C. 毛霉—有氧呼吸—腐乳的制作
D. 纤维素分解菌—有氧呼吸—分解秸秆
7. 腌菜,古称“咸菹”,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腌菜可分为发酵型和非发酵型,发酵型的如泡菜,非发酵型的如咸菜。下列关于腌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非发酵型腌菜原理是用高浓度的食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B. 若泡菜“咸而不酸”,则可能是加盐过多抑制了菌种的生长
C. 咸菜和泡菜在制作过程中都需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D. 腌豆角、腌白菜等腌菜的制作都需要接种微生物菌种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酒习惯也悄然发生改变,优质白兰地逐渐成为消费热点。白兰地原指葡萄蒸馏酒,现广义地指一切由水果制成的蒸馏酒,如苹果白兰地、桃子白兰地等。下图是苹果白兰地的发酵装置,其发酵过程也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酵阶段可通过排气管充气,增加发酵液中的溶解氧
B. 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C. 发酵罐内的发酵结束后才需要检测培养液中的产物浓度
D. 若要获得酒精产品,则需要采取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
9. 下表是培养纤维素生产菌的培养基配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葡萄糖 酵母膏 碳酸钙 琼脂 蒸馏水
100g 10g 20g 20g 定容至1L
A. 该培养基的碳源是葡萄糖和酵母膏
B. 在配制培养基时,一般需要先调pH再灭菌
C. 操作者在操作前需要用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
D. 该培养基也可用于筛选和培养淀粉分解菌
10. 图1和图2是分别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豆腐卤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完成图1所示的接种需要对接种环进行4次灼烧灭菌
B. 图1的最后一个区域不一定能获得由目的微生物繁殖而来的菌落
C. 图1和图2都可以用于微生物计数,图2的计数值一般低于实际值
D. 若图2的培养基中出现45个菌落,则10mL卤汁中的微生物有4.5×109个
11. 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区有丰富的微咸水资源,但微咸水灌溉会增加土壤盐分,导致土壤板结。微生物肥料可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等环境问题,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下图是不同的微生物肥料处理[F0(0kg·hm-2)、F1(45kg·hm-2)、F2(75kg·hm-2)、F3(105kg·hm-2)]条件下土壤中相关离子的含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方式
A. 微生物肥料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发挥作用
B. 微生物肥料施加量越多,越有利于缓解土壤盐碱化
C. 据题推测微生物肥料可以降低土壤中其他离子的含量
D. 农牧业上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合成单细胞蛋白用作饲料
12. 紫花地丁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全草可以入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现需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启动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光照条件
B.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消毒时间越长,成活率越高
C.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果树嫁接均属于快速繁殖技术
D. 培养的脱毒苗需要先进行病毒检测后才可以进行扩大繁殖
13. 白菜和甘蓝均为二倍体,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核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现对用PEG处理后的细胞进行鉴定和计数。如图是对照组(二倍体)的实验结果图,其中纵坐标轴C值代表测定细胞数的相对值,横坐标轴F值反映细胞核中DNA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融合后的四倍体与原二倍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还可用电融合法和离心法对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处理
C. 理论上,融合细胞F值峰值位置在100左右
D. 该流式细胞仪可以区分同源四倍体和异源四倍体
14. 下表是不同来源的血清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影响。贴壁生长效应和单细胞培养后集落形成率是细胞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细胞贴壁培养是指细胞贴附在一定的固相表面(如培养瓶、培养皿等)进行的培养方式,具有群体生长效应和贴壁生长特性;单细胞培养后的集落形成率是指单个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能够形成集落的百分数,是一种评估细胞生存能力和增殖潜能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动物细胞 胎牛血清 新生牛血清
VERO细胞(上皮细胞) 贴壁生长效应 + + + + + + + +
单细胞培养后集落形成率 157.1% 52.1%
Hela(宫颈癌细胞) 贴壁生长效应 + + + + + + + +
单细胞培养后集落形成率 59.2% 50.9%
注:“+”数量越多,表示细胞生长越好。
A. 这两种细胞培养过程中均会出现贴壁效应和接触抑制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牛血清的类型和细胞培养的方式
C. 与新生牛血清相比,胎牛血清中的成分更适合细胞增殖
D. 细胞群体生长时对牛血清类型的要求比单个细胞培养时高
15. 研究发现,自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建立以来,克隆效率较低,只有极少的重构胚可以发育到足月出生。下表是不同的供体细胞构建的重构胚在不同激活液中的激活效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激活液 重构胚 Ca2+—freeKSOM KSOM—AA aMEM
卵丘细胞 + + + + + + + +
胚胎干细胞 + + + + + + + +
胎儿成纤维细胞 + + + + + + + +
注:“+”数量越多,代表激活效率越高。
A. 重构胚只有用化学物质激活后才有可能发育成完整个体
B. 表中无法比较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率
C. 推测Ca2+—freeKSOM可作为多种供体细胞通用的高效激活液
D. 重构胚中可以同时含有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的细胞质遗传物质
16.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培养的条件都需要保证无菌、无毒
B. 都需要保证适宜的温度、氧气和pH
C. 培养基中都需要加入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D. 三种培养的结果都属于个体层次或种群层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研究发现,小型啮齿动物干扰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下表是不同程度的布氏田鼠干扰(以鼠洞干扰指数为例)对呼伦贝尔草原优势种的影响。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鼠洞干扰阶段 鼠洞干扰指数范围 样地数 优势种
对照样地 0 18 大针茅、羊草、克氏针茅
轻度干扰 10.34~15.6 10 克氏针茅、糙隐子草、冰草
中度干扰 16.44~19.9 12 沙芦草、狗尾草、冷蒿
重度干扰 20.17~27.65 3 狗尾草、猪毛菜、刺穗藜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________,常用_______调查草原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运用该方法即使操作无误,得到的布氏田鼠计算值也会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
(2)群落中的优势种是指_______。通过表格中可以得出群落中物种组成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群落中物种的生态位是可以变化的,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______。
(3)布氏田鼠作为消费者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__(答出1点),但布氏田鼠依然被认为是草原害鼠,原因可能是_______。
18. 北京传统小吃“豆汁”是一种以绿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制作工艺流程(如图)得到的一种以酸味为主、掺杂着些许臭味的流体发酵食品。混浆操作通常是将老浆直接倒入绿豆乳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豆汁发酵过程中菌种主要来自_______,绿豆乳中的蛋白质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_______。
(2)从成分上分析,酸浆Ⅱ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酸浆I中的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
(3)下图是混浆后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为研究豆汁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还是乳酸菌,请根据下图写出相应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计数方法不做要求)。
实验过程: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
19. 某研究型学习小组进行“分离培养铜陵酸性矿山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实验。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A液 B液
FeSO4·7H2O H2O pH (NH4)2SO4 Ca(NO3)2 酵母浸提液 琼脂 H2O pH
0.14g 0.5ml 20 0.15g 0.01g 0.2g 10g 1000ml 3.0
(1)从培养基的功能角度分析,将A液和B液混合后的培养基是_______培养基,依据是________。
(2)由于高温下FeSO4·7H2O会变黑,混合前A液常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灭菌,B液可用_______灭菌。
(3)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无菌水进行稀释后,先用_______法接种于培养基上,待菌落长出后,统计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然后选取典型的菌落用_______法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纯培养物是指________。
(4)16SrRNA是核糖体的一种组成成分。研究小组对纯化得到的6株微生物进行16SrRNA序列鉴定,用该种方法进行细菌菌种鉴定主要是基于16SrRNA基因的序列差异,据此推测16SrRNA基因的特点是______(答出2点)。
20.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式有对称融合和非对称融合。对称融合是将两个物种的两个完整的原生质体融合在一起,由于两个物种的全套基因组合在一起,有用基因和不利基因共处于杂种细胞中。非对称融合是将一个物种(供体)的部分染色体和细胞质与另一个物种(受体)的一个完整原生质体融合在一起可以较好地减少不利基因的重组。下图是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桑树供体原生质体后原生质体活力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_______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
(2)进行非对称融合时,需要用紫外线对供体原生质体进行处理。据图可知,原生质体活力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min之间。进一步研究发现,照射时间4min以内的原生质体,细胞均有分裂能力;5~6min的,少数细胞可以分裂;6min以上的,细胞均不能分裂。对供体的原生质体处理需选择紫外线照射6min以上,据此推测用紫外线照射供体原生质体的目的是_______。
(3)通常选择二乙酸荧光素(FDA)测定原生质体活力。FDA本身没有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当它进入细胞后可被酯酶分解生成能发出绿色荧光的物质——荧光素,该物质不能自由透过活的细胞膜,导致积累在细胞膜内,因此应选择_______的细胞进行操作。从育种方向上分析,与对称融合相比,非对称融合的优点是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1. 肿瘤是引起老龄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宠物肿瘤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研究发现,cPD—1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进行肿瘤免疫治疗。下图是通过小鼠杂交瘤细胞制备cPD—1单克隆抗体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之前,需要用cPD—1注射到多只小鼠体内,以检测小鼠产生抗体的效价(即产生抗体的多少),该过程采用的对照类型是_______。最终应从抗体效价______(填“高”或“低”)的小鼠脾脏中获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2)图中①表示用一定的方法促进细胞融合,动物细胞特有的融合方法是________②过程通常用HAT培养基,其中含有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核苷3种关键成分。哺乳动物正常细胞的DNA合成有D和S两条途径,淋巴细胞中虽有D途径和S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虽只有D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氨基蝶呤可阻断D途径,S途径需要HGPRT和TK两种酶的参与,以催化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用于DNA合成。据此分析,HAT培养基上只有________细胞能生长,该类细胞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
(3)图中③进行的原理是________。与放疗、化疗方法治疗肿瘤相比,该过程治疗肿瘤的优点是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三)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②. 标记重捕法 ③. 布氏田鼠被捕捉一次后很难再被捕捉,第二次捕获个体的标记数通常偏小,因此计算值通常偏大
(2) ①. 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有显著影响的生物 ②.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3) ①. 布氏田鼠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布氏田鼠吃草籽,有利于种子传播 ②. 布氏田鼠数量多会导致草场退化,不利于放牧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老浆 ②. 碳源、氮源
(2) ①. 低 ②. 随着发酵的进行,酸浆I的pH下降,浆液中的蛋白质会变性沉淀,而酸浆Ⅱ是过滤沉淀后得到的
(3) ①. 从混浆开始每隔6 小时取样,分别统计乳酸菌数和酵母菌数 ②. 豆汁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是乳酸菌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选择 ②. pH 比较低,可以筛选出耐酸性的微生物
(2)高压蒸汽(或湿热)
(3) ①. 稀释涂布平板 ②. 平板划线 ③. 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
(4)存在于所有细菌的基因组中、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和变异的序列区域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②. 新细胞壁的产生
(2) ①. 1~2 ②. 使供体细胞的部分遗传物质失活并使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3) ①. 有荧光 ②. 可以减少不利基因的重组,缩短育种时间(或可以定向转移某些特定的基因,使目标性状更易整合和表达)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自身对照 ②. 高
(2) ①. 灭活病毒诱导 ②. 杂交瘤细胞 ③. 杂交瘤细胞能利用正常细胞的S途径进行DNA复制,进而实现增殖;而骨髓瘤细胞以及自融的细胞因为D途径被抑制,因而不能增殖
(3) ①. 细胞增殖和抗原-抗体杂交 ②. 定向作用于肿瘤细胞,降低治疗的副作用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