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微专题2 有关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一章  第二节 微专题2  有关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1.一般思路
2.常用实验方法
(1)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
(2)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蛋白类和多肽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
(3)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
3.检测指标
激素 检测指标
甲状腺激素 实验动物的活动状态、耗氧量、发育程度等
胰岛素 实验动物血糖含量测定、尿糖测定
胰高血糖素 实验动物血糖含量测定、尿糖测定
性激素 实验动物第二性征的改变等
4.实验案例
(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①饲喂法
②切除法和注射法
(2)验证胰岛素的功能——注射法
5.激素功能实验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1)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蛋白质和多肽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水解,因此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采用饲喂法;类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可以饲喂,也可以注射。
(2)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平均分组,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
(3)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单一变量。
(4)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
例1 某同学从小鼠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为了探究该激素的种类,该同学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等量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该激素为胰岛素,则只有甲组小鼠出现休克
B.如果该激素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则甲、丙组小鼠都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
C.如果甲、丙组小鼠都比乙、丁组小鼠兴奋,且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
D.如果甲、丙组小鼠都比乙、丁组小鼠有明显的求偶行为,说明该激素最可能是性激素
例2 为研究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哺乳动物的物质代谢强度,某科研小组选择3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并设计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30只小白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②甲组只做手术切口不摘除甲状腺,乙、丙组均手术摘除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丙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后测定各组耗氧量并计算平均值,以代表小白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激素除了可以采用此实验中的注射方式给药外,可否采用饲喂方式给药?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2)每组小白鼠不用1只,用10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天后,乙组小白鼠的平均代谢强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还需要增设一组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严谨,你认为增设的一组小白鼠该作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通常除了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外,还具有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的生理作用。
微专题2 有关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
例1 B [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过低会出现休克等低血糖症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通过饲喂会被水解,如果该激素是胰岛素,只有甲组小鼠出现休克,A正确;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活性,只有甲组血糖会升高,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丙组小鼠都比乙、丁组小鼠兴奋,且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C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可以口服,如果甲、丙组小鼠都比乙、丁组小鼠有明显的求偶行为,说明该激素最可能是性激素,D正确。]
例2 (1)可以
(2)防止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尽量减少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
(3)小于 乙组小白鼠体内无甲状腺激素,丙组小白鼠体内补充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
(4)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5)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成熟
解析 (1)甲状腺激素的本质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既能注射也能口服。
(2)如果每组只用1只小白鼠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实验期间出现疾病等),因此每组用10只小白鼠的目的是防止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尽量减少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
(3)乙组小白鼠体内无甲状腺激素,丙组小白鼠体内补充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故10天后,乙组小白鼠的平均代谢强度小于丙组。
(4)分析实验思路可知:实验中没有排除溶于甲状腺激素的“某种溶剂”的作用,会导致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因此有必要增加1组小白鼠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对增设的该组小白鼠的处理是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5)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通常除了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外,还具有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成熟等生理作用。(共13张PPT)
微专题2
有关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
1.一般思路
2.常用实验方法
(1)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
(2)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蛋白类和多肽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
(3)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
3.检测指标
激素 检测指标
甲状腺激素 实验动物的活动状态、耗氧量、发育程度等
胰岛素 实验动物血糖含量测定、尿糖测定
胰高血糖素 实验动物血糖含量测定、尿糖测定
性激素 实验动物第二性征的改变等
4.实验案例
(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①饲喂法
②切除法和注射法
(2)验证胰岛素的功能——注射法
5.激素功能实验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1)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蛋白质和多肽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水解,因此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采用饲喂法;类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可以饲喂,也可以注射。
(2)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平均分组,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
(3)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单一变量。
(4)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
例1 某同学从小鼠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为了探究该激素的种类,该同学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等量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该激素为胰岛素,则只有甲组小鼠出现休克
B.如果该激素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则甲、丙组小鼠都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
C.如果甲、丙组小鼠都比乙、丁组小鼠兴奋,且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
D.如果甲、丙组小鼠都比乙、丁组小鼠有明显的求偶行为,说明该激素最可能是性激素
B
解析: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过低会出现休克等低血糖症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通过饲喂会被水解,如果该激素是胰岛素,只有甲组小鼠出现休克,A正确;
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活性,只有甲组血糖会升高,B错误;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丙组小鼠都比乙、丁组小鼠兴奋,且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C正确;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可以口服,如果甲、丙组小鼠都比乙、丁组小鼠有明显的求偶行为,说明该激素最可能是性激素,D正确。
例2 为研究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哺乳动物的物质代谢强度,某科研小组选择3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并设计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30只小白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②甲组只做手术切口不摘除甲状腺,乙、丙组均手术摘除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丙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后测定各组耗氧量并计算平均值,以代表小白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激素除了可以采用此实验中的注射方式给药外,可否采用饲喂方式给药?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2)每组小白鼠不用1只,用10只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
防止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尽量减少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
(3)10天后,乙组小白鼠的平均代谢强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还需要增设一组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严谨,你认为增设的一组小白鼠该作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通常除了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的生理作用。
小于
乙组小白鼠体内无甲状腺激素,丙组小白鼠体内补充了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成熟
解析:(1)甲状腺激素的本质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既能注射也能口服。
(2)如果每组只用1只小白鼠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实验期间出现疾病等),因此每组用10只小白鼠的目的是防止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尽量减少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
(3)乙组小白鼠体内无甲状腺激素,丙组小白鼠体内补充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故10天后,乙组小白鼠的平均代谢强度小于丙组。
(4)分析实验思路可知:实验中没有排除溶于甲状腺激素的“某种溶剂”的作用,会导致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因此有必要增加1组小白鼠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对增设的该组小白鼠的处理是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5)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通常除了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外,还具有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成熟等生理作用。专题特训2 有关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
(分值:50分)
选择题:第1~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答案P198
1.某小组为探究雄性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实验,发现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且无求偶行为,因此得出雄性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的结论。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需继续补充实验。下列补充实验最合理的是(  )
重复进行上述实验,观察阉割后的现象是否稳定呈现
以发育成熟的公鸡为材料进行摘除睾丸实验,不出现求偶行为
不摘除仔公鸡睾丸并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出现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
给阉割的仔公鸡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长大后出现了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
2.若对健康幼龄狗分别作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A 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 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加快
B 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血糖正常,生命活动正常
C 摘除性腺,饲喂适量的雌性激素 出现雌性第二性征
D 摘除垂体,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正常
A B C D
3.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如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按照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丙组中X的处理方法是用蒸馏水灌胃
乙组是对照组,设置乙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作用,控制无关变量
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所以可以用测定耗氧量方法来分析其生理作用
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中需要碘元素,所以可通过服用含放射性131I的药物来检测甲状腺功能
4.对雄性家禽、家畜实行阉割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商代甲骨文就出现了“凸刀”(用刀切除生殖器官)的字样。有实验者先将公鸡去势(切除睾丸),发现其雄性特征明显消失。再将其他公鸡的睾丸植入去势公鸡的腹腔(并没有与神经连接),发现公鸡的特征又逐步恢复。关于该实验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本实验中用到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本实验对照组的设置最好是做手术,但不切除睾丸
摘除睾丸后雄性特征消失,据此可初步确定睾丸的功能
本实验证明睾丸向血液释放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维持雄性特征
5.1937年,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正常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该实验无法证明垂体的活动受下丘脑控制
该实验表明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垂体的直接控制
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减法原理”
该实验使用了实验动物个体自身的前后对照原则
6.某研究小组欲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  )
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
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
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
患糖尿病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
7.(多选)抑制素(INH)是一种主要由卵巢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科研人员在大鼠发情期分别向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注射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制备的INH抗体,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INH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器官,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用双缩脲试剂分别与INH、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反应均能产生紫色
给雌性大鼠注射适量的INH,有利于其超数排卵
注射的INH抗体可在内环境中结合抑制素,解除其作用
8.(15分)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用摘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大鼠作为实验材料,以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6分)完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大鼠切除甲状腺,定时灌喂适量的生理盐水;B组大鼠切除甲状腺,定时灌喂________溶液;C组大鼠进行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定时灌喂等量的生理盐水。
②将上述三组大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并记录三组大鼠的________。
④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9分)分析与讨论
①设置C组的目的是作为________(填“实验”或“对照”)组。
②检测出A组大鼠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远高于B、C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组大鼠的耗氧量明显低于B、C组,说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全身,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4分)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中一种重要激素,即所谓的“瘦素”,能够控制人的食欲,注射后,食欲会下降,从而对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是否具有减肥作用,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1)实验题目:探究“瘦素”是否具有减肥作用。
(2)材料用具:生长发育状况及体重相近的健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3)(4分)实验步骤:(请将第二步补充完整)
第一步:将生长发育状况及体重相近的健康大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两组,并编号甲、乙;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均用普通饲料饲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
(4)(10分)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特训2 有关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
1.D [探究雄性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实验,发现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且无求偶行为,该过程属于实验设计中的减法原则;要想让实验更严谨,还要再添加相关激素,即给阉割的仔公鸡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若能恢复公鸡的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才能得到结论:雄性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A、C错误,D正确;实验中其他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本实验中实验材料为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则另设的对照组不能选择发育成熟的公鸡,B错误。]
2.C [因摘除了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也不起作用,故实验结果应为发育迟缓,新陈代谢减慢,A错误;因摘除胰腺不仅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量,也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所以只注射胰岛素不能使血糖正常,B错误;雌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C正确;生长激素是蛋白质类激素,饲喂能被消化道中的酶催化水解而失去作用,且垂体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D错误。]
3.A [丙、丁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灌胃甲状腺激素,按照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丙组中X的处理方法是用含甲状腺激素的生理盐水灌胃,A错误;甲组和乙组相比,乙组是对照组,乙组中的处理方法是只手术,不切除甲状腺,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作用,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可以用测定耗氧量方法来分析其生理作用,即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耗氧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导致耗氧量增加,C正确;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而且碘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可以通过服用含放射性131I的药物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D正确。]
4.D [本实验中去除睾丸运用了“减法原理”,再将睾丸植入运用了“加法原理”,A正确;本实验对照组的设置最好是做手术但不切除睾丸,从而排除手术本身的干扰,B正确;摘除睾丸后雄性特征消失,可初步确定睾丸的功能,C正确;本实验仅能说明睾丸可能向血液释放某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能维持雄性特征,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雄性激素,D错误。]
5.B [若要证明垂体的活动受下丘脑的控制,那么应该将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结构联系破坏,检测垂体活动的直接指标,提供直接证据。本实验只能证明下丘脑和垂体与性腺功能有关,但是至于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不能得到很好的证明,A正确;该实验表明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垂体的控制,但无法判断是否受垂体的直接控制,B错误;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而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C正确;阻断前正常状态和阻断后萎缩状态是一组自身对照,阻断后萎缩状态和回复后正常状态也是一组自身对照,D正确。]
6.B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故自变量应为是否注射桑叶提取液,其他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应该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一组小鼠正常,另外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A正确;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则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不含桑叶提取液的溶剂,B错误;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小鼠的血糖浓度,因此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C正确;患糖尿病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为实验组,同时患糖尿病小鼠注射桑叶提取液与注射桑叶提取液的溶剂也可以相互对照,D正确。]
7.ABC [INH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不能定向运输到靶器官,A错误;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由分析可知,INH可降低卵泡质量和成熟卵泡个数,故给雌性大鼠注射适量的INH,会抑制排卵,C错误;注射的INH抗体可在内环境中与抑制素特异性结合,使INH无法发挥作用,解除其作用,D正确。]
8.(1)①等量的甲状腺激素 ③耗氧量
(2)①对照 ②A组大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
③体液 细胞代谢的速率
解析 (1)①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分析,A组大鼠切除甲状腺,定时灌喂适量的生理盐水,C组大鼠进行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定时灌喂等量的生理盐水,则B组大鼠应该切除甲状腺,定时灌喂等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③本实验以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因此一段时间后,应测定并记录三组大鼠的耗氧量。(2)①根据实验步骤分析,设置C组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A组大鼠切除了甲状腺,且没有补充甲状腺激素,其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因此检测出A组大鼠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远高于B、C组的。③A组大鼠的耗氧量明显低于B、C组,说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提高了细胞代谢的速率。
9.(3)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4)①如果甲组的大鼠食欲下降,体重比乙组轻,说明“瘦素”能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具有减肥作用;②如果甲组的大鼠食欲旺盛,体重比乙组重,说明“瘦素”能增强动物的食欲以及具有增肥作用;③如果甲、乙组的大鼠食欲和体重差别不大,说明“瘦素”对动物的食欲无影响,对体重无影响。
解析 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否起到减肥作用,自变量是瘦素的有无,因变量是食欲和体重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生长发育状况及体重相近的健康大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两组,并编号甲、乙;
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均用普通饲料饲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
(4)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如果甲组的大鼠食欲下降,体重比乙组轻,说明“瘦素”能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具有减肥作用;②如果甲组的大鼠食欲旺盛,体重比乙组重,说明“瘦素”能增强动物的食欲以及具有增肥作用;③如果甲、乙组的大鼠食欲和体重差别不大,说明“瘦素”对动物的食欲无影响,对体重无影响。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