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课时概念解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这两个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能稳定遗传外源基因所决定的性状的生物。
2.转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生物本身或其加工产品。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性引发了激烈争论。
1.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越来越多
(1)转基因植物产品
(2)转基因动物产品
(3)转基因微生物产品
2.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
[辨正误]
(1)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能利用转基因微生物。( )
(2)转基因抗虫植物能抗病,种植过程中可以不施用农药。( )
(3)转基因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
(4)为了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需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 )
【学以致用】
1.下列不属于转基因微生物或植物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是( )
A.转基因技术已被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B.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是目前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C.目前开发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几乎涉及各种类型疾病的治疗
D.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的无子西瓜具有果实大、口感好、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
2.(2023·江苏徐州期中)转基因抗虫棉的安全性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积极推广转基因抗虫棉,这样能够杀死啃食棉花的所有昆虫
B.若保证抗虫基因均来自自然界,则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不会有安全问题
C.转基因抗虫棉周围种植非转基因棉花,可有效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
D.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的叶绿体中,可防止花粉传播造成的基因污染
1.(2023·徐州高二期中)下列属于基因工程技术成果的是( )
A.番茄—马铃薯新物种
B.高产的青霉素菌株
C.含玉米叶绿体的菟丝子细胞
D.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
2.在通过培育转基因作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过程,人们必须时刻高度戒备的问题是( )
A.转基因作物是否具有优良品质
B.转基因作物是否有效地提高产量
C.转基因作物抗逆性范围和强度
D.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上
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安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植物上,可能出现对农业不利的“超级杂草”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转基因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发生增殖和扩散,形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食品转入的新基因产生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不会引起人体食物过敏
5.(多选)现在转基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前不久美国批准转基因三文鱼进入市场,旨在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水产产业,不过这种转基因三文鱼目前只能在加拿大和巴拿马饲养。关于转基因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是有利无害的
C.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实行了标识制度,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D.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自主梳理
1.(1)转入外源基因 抗病毒 抗虫 (2)外源基因 生长周期短或产仔、产卵多 (3)外源基因 周期短、效果显著、控制性强
2.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 作为原料进行规定 营养成分 过敏反应 生物多样性 原有物种
辨正误
(1)× 提示:转基因微生物、动物、植物都可以生产特定的药物。
(2)× 提示: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有了外源抗虫基因,所以可以抵抗害虫,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病原体。
(3)√ (4)√
学以致用
1.D [获得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数量变异,不属于转基因技术,D符合题意。]
2.D [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但转基因植物可能会与野生植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故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应适度,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而且转基因抗虫棉也不能杀死啃食棉花的所有昆虫,A错误;抗虫基因虽然来自自然界,但由于插入宿主细胞的位置是随机的,培育出的抗虫棉仍可能存在安全问题,B错误;基因突变可以自发突变,且具有不定向性,突变频率与环境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转基因抗虫棉周围种植非转基因棉,不能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C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中,因为叶绿体DNA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花粉中几乎不含有细胞质,所以可防止花粉传播造成的基因污染,D正确。]
随堂检测
1.D [番茄—马铃薯新物种和含玉米叶绿体的菟丝子细胞都属于细胞工程技术的成果,高产的青霉素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得到的,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固氮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酵母菌细胞中实现的,D符合题意。]
2.D [人们培育转基因作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时,在欣赏转基因作物具有的抗逆性等优良品质成果的同时,应关注转基因作物对其他生物和对人类的影响,即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3.B [对转基因食品只是要求标注“转基因××”等字样,并没有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B错误。]
4.D [转基因食品转入的新基因产生的蛋白质有可能引起人体食物过敏,D错误。]
5.AC [转基因技术是体外重组DNA分子的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但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端,应辩证地看待和利用,B错误;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各有优缺点,且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争议,故转基因食品不会替代传统食品,D错误。](共23张PPT)
第四章 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本课时的概念为“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这两个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能稳定遗传外源基因所决定的性状的生物。
2.转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生物本身或其加工产品。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性引发了激烈争论。
课时概念解析
目录 CONTENTS
随堂检测
思维导图
自主梳理
1.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越来越多
(1)转基因植物产品
转入
外源基因
抗病毒
抗虫
(2)转基因动物产品
外源基因
生长周期
短或产仔、产卵多
(3)转基因微生物产品
外源基因
周期短、效果显著、控制性强
2.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
转基因技术和转基
因产品
作为原料进行规定
营养成分
过敏反应
生物多样性
原有物种
×
√
[辨正误]
(1)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能利用转基因微生物。( )
提示:转基因微生物、动物、植物都可以生产特定的药物。
(2)转基因抗虫植物能抗病,种植过程中可以不施用农药。( )
提示: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有了外源抗虫基因,所以可以抵抗害虫,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病原体。
(3)转基因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
(4)为了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需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 )
×
√
●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样的转基因食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更有资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结合图示及资料,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有人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出现新的过敏原问题,可能导致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等(合理即可)
(2)转基因农作物中被转入的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向周围的近缘物种扩散,赋予近缘物种新的特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基因污染。如何才能避免转入的外源基因通过花粉扩散?
基因污染示意图
提示: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农作物的叶绿体DNA上。因为花粉是减数分裂形成的雄配子,几乎不含有细胞质,叶绿体DNA不会随花粉扩散。
●基因污染
【学以致用】
1.下列不属于转基因微生物或植物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是( )
A.转基因技术已被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B.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是目前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C.目前开发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几乎涉及各种类型疾病的治疗
D.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的无子西瓜具有果实大、口感好、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
解析:获得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数量变异,不属于转基因技术,D符合题意。
D
D
2.(2023·江苏徐州期中)转基因抗虫棉的安全性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积极推广转基因抗虫棉,这样能够杀死啃食棉花的所有昆虫
B.若保证抗虫基因均来自自然界,则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不会有安全问题
C.转基因抗虫棉周围种植非转基因棉花,可有效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
D.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的叶绿体中,可防止花粉传播造成的基因污染
解析: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但转基因植物可能会与野生植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故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应适度,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而且转基因抗虫棉也不能杀死啃食棉花的所有昆虫,A错误;
抗虫基因虽然来自自然界,但由于插入宿主细胞的位置是随机的,培育出的抗虫棉仍可能存在安全问题,B错误;
基因突变可以自发突变,且具有不定向性,突变频率与环境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转基因抗虫棉周围种植非转基因棉,不能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C错误;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中,因为叶绿体DNA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花粉中几乎不含有细胞质,所以可防止花粉传播造成的基因污染,D正确。
D
1.(2023·徐州高二期中)下列属于基因工程技术成果的是( )
A.番茄—马铃薯新物种
B.高产的青霉素菌株
C.含玉米叶绿体的菟丝子细胞
D.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
解析:番茄—马铃薯新物种和含玉米叶绿体的菟丝子细胞都属于细胞工程技术的成果,高产的青霉素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得到的,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固氮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酵母菌细胞中实现的,D符合题意。
D
2.在通过培育转基因作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过程,人们必须时刻高度戒备的问题是( )
A.转基因作物是否具有优良品质
B.转基因作物是否有效地提高产量
C.转基因作物抗逆性范围和强度
D.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解析:人们培育转基因作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时,在欣赏转基因作物具有的抗逆性等优良品质成果的同时,应关注转基因作物对其他生物和对人类的影响,即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B
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上
解析:对转基因食品只是要求标注“转基因××”等字样,并没有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B错误。
D
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安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植物上,可能出现对农业不利的“超级杂草”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转基因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发生增殖和扩散,形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食品转入的新基因产生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不会引起人体食物过敏
解析:转基因食品转入的新基因产生的蛋白质有可能引起人体食物过敏,D错误。
AC
5.(多选)现在转基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前不久美国批准转基因三文鱼进入市场,旨在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水产产业,不过这种转基因三文鱼目前只能在加拿大和巴拿马饲养。关于转基因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是有利无害的
C.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实行了标识制度,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D.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
解析:转基因技术是体外重组DNA分子的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但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端,应辩证地看待和利用,B错误;
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各有优缺点,且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争议,故转基因食品不会替代传统食品,D错误。课时精练19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选择题:第1~14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
【基础对点】
知识点1 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越来越多
1.下列有关植物基因工程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转基因抗虫棉改善了作物品质
将毒蛋白基因直接导入水稻的受精卵,可以得到抗虫水稻
转入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有利于植物抗盐碱、抗干旱
植物细胞中没有质粒,所以不能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2.下列哪项不属于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
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
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
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
3.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的优点
微生物具有生长繁殖快的优点
微生物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因素不敏感的优点
微生物具有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的优点
知识点2 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
4.转基因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质疑、担忧甚至反对的声音。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目前已成功获得相关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作物都是颜色鲜艳、口味浓厚的
应加强对转基因动植物的管理以防发生基因污染
应在转基因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转基因××”
5.(2022·江苏苏州期中)转基因食品存在“是否安全”的争议,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 )
只要有证据表明转基因产品有害,就应禁止该技术的应用
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会导致人患癌症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实施产品标识制度
人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就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6.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有人担心转基因生物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界限,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下列哪项叙述能反驳上述观点( )
转基因动物的出现使该动物品种获得优良性状,使人类获得更好的产品
将转基因动植物用于生产,不作食物使用可以避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使用转基因产品时要注意避免基因的扩散,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对自然界的破坏
转基因生物与原有生物的区别是个别基因的不同,但两者仍属于同一物种
7.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转基因培育的植物,理论上目的基因只存在于特定的组织中
转基因生物若产生有害蛋白,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引发人类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植物上,但不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利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时,常间行种植普通棉花以供害虫取食,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8.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花粉扩散到其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从而产生“超级杂草”
杂草、害虫从其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本身来源于自然界,故不存在基因污染
9.(2023·江苏扬州期末)转基因产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制品,其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和争论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增加或消除原有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
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时需考虑标记基因的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大规模种植不利于侵染力更强的害虫的出现
严格选择种植区域可减少转基因作物发生外源基因扩散的可能性
【综合提升】
10.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Bt)与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杀虫机理不同。在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发现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显著上升。科学家尝试用转双基因烟草对棉铃虫幼虫进行多代抗性筛选。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利用分子杂交或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对植株的抗虫性状进行检测
单基因抗性筛选与双基因抗性筛选导致棉铃虫种群基因库不同
种植转双基因的烟草可减缓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上升速度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和种植应考虑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
11.(2022·辽宁高考真题)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双抗12-5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品种。为给监管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依据,采用PCR方法进行目的基因监测,反应程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预变性过程可促进模板DNA边解旋边复制
后延伸过程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
延伸过程无需引物参与即可完成半保留复制
转基因品种经检测含有目的基因后即可上市
12.(多选)转基因作物因其具有抗旱、抗寒、抗虫等能力而为粮食短缺的国家所推崇。但是反对者表示:对转基因食物进行的安全性研究都是短期的,无法有效评估人类进食转基因食物几十年或更久以后的风险。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经过重组后,有可能合成对人体有直接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有些基因可能会引起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改变
转抗虫基因的植物对昆虫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会导致昆虫群体中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如果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自自然界,则不会有安全性问题
13.(多选)蚊虫分布范围广,生物量大,其中的雌蚊会叮咬人类,可传播多种传染病。研究者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可以实现对双链DNA的精确切割)和同源重组修复技术修改了蚊虫受精卵的某个基因,使拥有该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雄蚊,且该基因可遗传给子代,使群体中雄蚊比例升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与DNA连接酶的功能相似
转基因灭蚊技术通过提高蚊虫的死亡率来达到灭蚊的目的
转基因灭蚊技术有效果显著、可持续等特点
该技术有可能造成目的基因扩散到自然界其他生物中,导致基因污染
14.(多选)(2023·江苏盐城期中)为了解转基因烟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以TMVcp烟草品种NC89为实验材料,对转基因烟草外源基因TMVcp漂移到杂草上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5株NC89烟草,并在NC89烟草株系及周边随机选取各种杂草,提取DNA,根据TMVcp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1为阳性对照,2为空白(阴性)对照,3~7为NC89烟草样品,8~18表示杂草样品。
设置空白对照是为排除实验操作等对结果的影响
电泳结果表明TMVcp基因在NC89烟草细胞内稳定存在
电泳结果表明烟草中TMVcp基因漂移至周边杂草
将TMVcp基因转入其他植物时不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
15.(15分)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中,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
(1)(3分)转移了番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玉米合成番茄蛋白酶抑制剂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合成的化合物还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中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2)(1分)这种抗玉米螟玉米品种的培育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这种变异的原理为________。
(3)(4分)有人认为在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的杂草不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的花粉不能传递给杂草。
(4)(3分)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分)有人对食用该玉米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精练19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1.C [转基因抗虫棉使得棉花具有了抗虫的能力,没有改善作物的品质,A错误;将毒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的受精卵前,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才可能得到抗虫水稻,B错误;可以利用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来提高作物的抗盐碱和抗干旱的能力,C正确;可以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如植物的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再转入植物细胞,D错误。]
2.C [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是转基因技术的成果,A不符合题意;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是转基因技术的成果,B不符合题意;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属于食品安全问题,C符合题意;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是转基因技术的成果,D不符合题意。]
3.C [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的优点,便于研究,A正确;微生物的生长周期短,具有生长繁殖快的优点,B正确;微生物对环境因素敏感,如在含有某种抗生素的环境中不能生存,C错误;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简单,具有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的优点,D正确。]
4.B [转基因作物的性状由转入的基因及作物原有的基因控制,不一定都是颜色鲜艳、口味浓厚的,B错误;我国规定转基因食品要在产品标签上进行相关标注,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应在转基因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转基因××”,D正确。]
5.C [即使有证据表明转基因产品有害,也不应禁止该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用途,A错误;用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不一定会导致人患癌症,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B错误;食用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D错误。]
6.D [转基因动物的出现使该动物品种获得优良性状,使人类获得更好的产品,但是无法体现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因此不能反驳上述观点,A不符合题意;将转基因动植物用于生产,不作食物使用可以避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这种说法没有指明转基因生物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界限,也没有体现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是否有影响,因此不能反驳上述观点,B不符合题意;使用转基因产品时确实要注意避免基因的扩散,防止其进入其他物种体内,但是这种说法没有指明转基因生物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界限,因此不能反驳上述观点,C不符合题意;转基因生物与原有生物的区别是个别基因的不同,但两者仍属于同一物种,因此转基因生物的出现没有打破物种的界限,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没有显著影响,可以反驳上述观点,D符合题意。]
7.B [转基因培育的植物,理论上目的基因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A错误;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植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利,C错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时,常间行种植普通棉花是为了减缓害虫的抗性基因频率的上升速度,D错误。]
8.D [转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可以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造成基因污染,A正确;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会通过花粉传播给传给其他杂草,经过杂交成为用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B正确;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中获得的抗性基因,成为“超级杂草”或“超级害虫”,这样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通过花粉传播到其他类型的植物中,会存在基因污染,D错误。]
9.C [在基因表达载体上,除了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外,还需要标记基因,故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时还需考虑标记基因的安全性问题,B正确;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大规模种植,可能将具有抗性的害虫选择出来,可能使目标害虫或非目标害虫对转基因作物的适应在群体水平上产生抗性,有可能产生侵染力更强的“超级害虫”,造成更大的危害,C错误;转基因作物所携带的外源基因在使得作物高产的同时,也可能会向自然界扩散,从而打破自然界原有的物种平衡,严格选择种植区域可减少转基因作物发生外源基因扩散的可能性,D正确。]
10.A [利用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目的基因,但是不能检测植株的抗虫性状,A错误;单基因抗性筛选与双基因抗性筛选由于导入的基因不同导致棉铃虫种群基因库不同,B正确。]
11.B [预变性是使模板DNA充分变性,A错误;后延伸是为了让引物延伸完全并让单链产物完全退火形成双链结构,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B正确;延伸过程需要引物参与,C错误;转基因品种不只需要检测是否含有目的基因,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还有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等,D错误。]
12.ABC [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有可能会发生特异性表达,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A正确;转基因农作物尽管只是部分DNA发生了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改变,B正确;转抗虫基因的植物可杀死无抗性的昆虫,对昆虫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所以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正确;如果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仍然存在潜在的安全性问题,D错误。]
13.AB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功能相似,都可对DNA进行切割,A错误;转基因灭蚊技术通过提高蚊虫群体中雄蚊比例,从而降低蚊虫群体出生率来达到灭蚊的目的,B错误;由题意可知,转基因蚊的基因可遗传给子代,使群体中雄蚊比例升高,具有效果显著、可持续等特点,C正确;转基因雄蚊可能与近缘物种杂交,导致目的基因扩散到自然界其他生物中,导致基因污染,D正确。]
14.CD [为了排除实验操作等对结果的影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A正确;TMV-cp基因在NC89烟草细胞内稳定存在,所以能够在转基因烟草中提取到TMV-cp基因,电泳会出现相应的条带,B正确;8~18表示杂草样品,都没有出现TMV-cp基因条带,则烟草中TMV-cp基因没有漂移至周边杂草,C错误;将TMV-cp基因转入其他植物时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D错误。
15.(1)核糖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基因重组 (3)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4)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5)这种玉米的籽粒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人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蛋白酶活性,影响人体健康
解析 (1)据题意可知,蛋白酶抑制剂为分泌蛋白,故合成番茄蛋白酶抑制剂的具体部位是核糖体,合成后还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2)这种抗玉米螟玉米品种的培育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这种变异的原理为基因重组。(3)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玉米的花粉不能传递给杂草。(4)抗玉米螟玉米由于具有抗玉米螟的作用,故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5)这种玉米的籽粒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人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蛋白酶活性,影响人体健康。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