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多校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2025年春学期3月份调研八年级生物试卷
分值:50分 时间:5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计30分)
1.2024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对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
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吸烟有害他人健康
C.吸烟有利于增强记忆 D.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全国艾滋病病情不断上升,青少年和大学生正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要人群。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面对艾滋病,一定要以对自己对他人高度负责的态度防范和远离艾滋病。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洁身自好,恪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
B.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C.艾滋病离我们很远,关不关注无所谓
D.广泛宣传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等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艾防艾社会环境
3.我县中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广泛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能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
B.运动能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增大肺活量
C.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D.运动时间越长,运动量越大越有利于身体健康
4.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利用错误是( )
A.利用醋酸菌制醋 B.利用酵母菌酿酒
C.利用乳酸菌制作面包 D.利用霉菌制作酱油
5.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正常的几率是多少( )
A.0% B.25% C.50% D.75%
6.鸟类的繁殖行为不包括( )
A.求偶 B.孵卵 C.育雏 D.迁徙
7.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健康的是( )。
①常换毛巾和牙刷 ②常到街边小摊吃零食 ③蒙着被子睡大觉 ④借酒解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有关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上有很多的片段,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
B.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中只含有DNA分子
C.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D.每条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
9.下列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是( )
①蝗虫 ②蝉 ③蜜蜂 ④蝇 ⑤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0.如图是染色体与 DNA 和蛋白质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②和③
B.②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人的体细胞正常分裂形成新细胞后①的数量不变
D.人的体细胞正常分裂形成新细胞后②的数量倍增
11.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下列生活习惯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的是( )
A.不沾烟酒 B.跳广场舞 C.高盐饮食 D.聊天下棋
1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鼠的长毛和短毛 B.豌豆的黄粒和皱粒
C.兔的短耳与长尾 D.马的黑毛和羊的白毛
13.如图为花生,下列有关花生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B.②为花生的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C.②为单子叶植物种子
D.花生果实中有2个②,雌蕊的子房中至少有2个胚珠
14.将白羊的乳腺细胞核注入黑羊的去核卵细胞中,融合形成新细胞,经一系列培育得到一只小羊,这只小羊的毛色应该是
A.灰色 B.白色 C.黑色 D.黑白相间
15.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B.每个生物体都有许多不同的性状
C.通过性状无法区分不同的生物 D.生物体的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一定也相同
16.下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从花蕊的情况看,该花属于两性花
B.观察此花时,轻轻抖动①,可见粉末落到白纸上
C.杂交育种时,欲给此花进行人工授粉,需将该花的雄蕊去除
D.若此花结出果实,至少需要两粒花粉和一个精子
17.人体对病原体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某些病原体
B.口腔黏膜对病原体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具有特异性
D.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18.取一段天竺葵的茎,将其插入湿润的沙土中,4-10天后生出新根成活,最后成为一株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被称为(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植物组织培养
19.如图,甲、乙、丙、丁为小芳同学画的正常人体内的4个细胞简图,细胞内画出了性染色体的组成.下列能表示卵细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一个白化病患者(其父母肤色正常)和一个肤色正常的人婚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白化病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
B.该患者的子女一定患白化病
C.患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D.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a基因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计20分)
21.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相应物质,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葡萄糖+酵母菌 25℃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② 水+葡萄糖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③ 水+酵母菌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④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填装置序号);可作为探究酵母菌发酵是否需要葡萄糖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填装置序号)。
(2)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除了需要葡萄糖外,还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3)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 ,所以常用来酿酒,请写出一条酵母菌除酿酒之外的用处 。
22.夏明同学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常感兴趣,于是他通过观察、实验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这些生物的结构以及它们对人类有益的方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填字母代号)
(2)夏明通过观察及查阅资料发现A、B、C、D四种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的是 (填字母代号)。
(3)生活中他了解到B生物也能使水果馒头等食物发霉,为了防止食物腐败,夏明常把食品放入冰箱储存,所利用的原理是 。
(4)夏明利用C生物制作面包、馒头等,为探究C生物的发酵过程及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观察:气球胀大的装置是 ;若要验证温度对C生物发酵作用的影响,应该选择的一组对照实验装置是 。
23.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简称新冠肺炎。肺炎患者唾液会混合着来自咽喉的分泌物,通过咳嗽、喷嚏以及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向周围散播。这些飞沫可能会存在各种物品表面,当人接触到这些物品时,可能就会接触到病毒。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口腔、鼻腔或眼部的黏膜侵入人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人体内含有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在病毒的刺激下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随着血液循环被运至侵染处与新冠病毒结合,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进而清除病毒。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干咳等,严重时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危及生命。我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且为各国提供了宝贵的抗疫经验和支援,相信在人们的努力下,一定会战胜疫情。
(1)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新冠肺炎患者属于 。
(3)对肺炎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提高免疫力
(4)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科研机构与制药企业加紧疫苗研发。疫苗属于 (选填“抗原”或“抗体”),通过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 (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5)给健康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6)作为中学生,为了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可以怎么做?
① ,② ③ 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D D D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B B D C A C D
21. ①② ①③ 适宜的温度 二氧化碳和酒精 做馒头或面包
22.(1) AC/CA A
(2)BCD
(3)低温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4) 甲 甲和丁/丁和甲
23.(1)新型冠状病毒
(2)传染源
(3)A
(4) 抗原 特异性
(5)保护易感人群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