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学考向核心卷 甘肃专版(有解析)
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生物学(甘肃专版) 分值: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海参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钙、磷、铁、镁、碘、硒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具有促进睡眠、美容养颜等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钙、磷、铁、镁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B.海参中的蛋白加热变性后,肽键断裂,易于消化
C.适量食用海参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
D.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秋末时期多地出现菜价上涨甚至超过肉价的现象,部分原因是北方蔬菜主产区受连续降雨影响多地菜田被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被淹蔬菜根部细胞无法进行呼吸作用不能产生能量
B.植物细胞吸收的水分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C.秋末寒冷时蔬菜叶表皮细胞中的叶绿素会发生降解
D.水淹时植物细胞的边界不能阻碍外界水分进入细胞
3.把刚采下的新鲜茶叶立即进行焙火杀青,破坏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使茶叶保持绿色可制得绿茶;在适宜温度下,利用多酚氧化酶将茶叶中的儿茶素等氧化聚合成红褐色的色素可制得红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绿茶时通过高温使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
B.制作红茶时利用高温使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
C.泡茶时茶叶细胞渗透吸水,使得茶叶舒展
D.茶叶储存在真空环境中的目的是抑制茶叶细胞的有氧呼吸
4.遇到危险时,壁虎会自断尾巴以迷惑捕食者,在断口处壁虎的尾巴还可以长出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壁虎尾的断裂过程涉及细胞死亡
B.壁虎尾的再生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C.壁虎尾的再生过程中会有新RNA的产生
D.壁虎尾的再生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5.下面是几个同学对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岛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就是如此
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
C.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
D.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质中完成
6.有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的三分之一都存在与吸烟相关的甲基化位点,男性吸烟者的精子活力下降,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DNA碱基上增加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称为DNA甲基化
B.吸烟者易患肺癌,不可能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结果
C.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D.一般情况下,DNA发生甲基化,基因表达受抑制;DNA去甲基化,则被抑制表达的基因会重新激活
7.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抗生素、微塑料、DDT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使其在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
B.自然界中某些生物能够降解新污染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从而提高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
D.微塑料污染区与未污染区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8.宠物猫的主人为了训练猫定点排便,可在其将要排便的时候,带它到固定地点,在排便前后进行语言或动作刺激,并可饲喂食物进行“鼓励”,使其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猫的排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在建立上述反射后,主人的语言或动作由无关刺激成为了条件刺激
C.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
D.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
9.脑水肿是指脑组织间隙的液体即脑脊液积聚过多而引起脑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脑脊液中可能存在抗体
B.脑脊液渗透压降低可导致脑水肿
C.利尿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脑水肿
D.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可引起脑水肿
10.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交感神经在情绪应激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建立情绪应激的动物模型组和用化学制剂6-OHDA选择性损毁外周交感神经组,并检测了各组小鼠血清中糖皮质激素(一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激素)的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皮质激素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后不会被酶水解
B.单独损毁交感神经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抑制
C.交感神经损毁能减弱应激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D.长期的情绪应激易诱发机体发生自身免疫病
11.农业生产中有许多与虫害相关的谚语,如①防荒又防旱,小心蝗虫来捣乱;②要得花生好,经常薅草草;③除虫没有巧,第一动手早,春天杀一个,强过秋天杀万条;④草是虫的窝,无草不生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干旱是影响东亚飞蝗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B.②中的措施可以通过改变种间竞争关系,使花生获得更多的资源
C.③中“动手”的最佳时间为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
D.④中害虫的种群密度可能与草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12.细菌气溶胶是由悬浮于大气或附着于颗粒物表面的细菌形成的。利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某市人员密集型公共场所采样并检测细菌气溶胶的浓度(菌落数/m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采样前需对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进行无菌处理
B.细菌气溶胶样品恒温培养时需将平板倒置
C.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计数并取平均值
D.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的细菌气溶胶浓度比实际值高
13.为构建“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人们可以在城市的高楼大厦建设“空中农场”;阳台上、立体墙上种植瓜果、蔬菜、中草药;地面空间饲养鸡、鸭、兔、鱼;智慧排污系统把生活污水、厨余垃圾、残枝落叶等放入沼气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设计该农场时,把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B.“空中农场”中的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等于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地面空间饲养的鸡、鸭、兔、鱼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D.把生活污水、厨余垃圾等放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14.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普遍栽培的粮食作物,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一般有14条染色体
B.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杂种一产生的种子,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普通小麦属于多倍体,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D.杂种二有3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属于单倍体
15.竹节参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根茎可入药,具有名贵的药用价值,被称为神草,最早记载于明代《本草原始》。科研人员利用植物细胞工程获取其有效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需用适宜浓度的酒精和次氯酸钠混合后对竹节参的外植体消毒
B.一般利用液体培养基诱导竹节参的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C.取竹节参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幼苗不能抵抗病毒感染
D.可将悬浮培养的竹节参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涨破获取有效成分
16.研究人员将基于人体细胞制备的多能干细胞注入猪胚胎中,最后成功培育出人—猪嵌合肾脏,主要流程如图,①—③代表有关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多能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B.过程①将人多能干细胞注入猪原肠胚中
C.过程②嵌合胚植入代孕母猪后,其发育受母体激素影响,也影响母体激素分泌
D.过程③得到的含嵌合肾脏的早期胚胎应在发育到一定阶段及时终止发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科研人员对蓝细菌的光合放氧、呼吸耗氧和叶绿素a含量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是蓝细菌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图2是温度对蓝细菌光合放氧和呼吸耗氧影响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H+从类囊体膜内侧到外侧只能通过ATP合酶,而O2能自由通过类囊体膜,说明类囊体膜具有的特性是 。碳反应中C3在 的作用下转变为(CH2O),此过程发生的区域位于蓝细菌的 中。
(2)图2中蓝细菌光合放氧的曲线是 (从“甲”“乙”中选填),理由为 。
(3)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样液中蓝细菌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建立叶绿素a含量与蓝细菌密度的相关曲线,用于估算水体中蓝细菌密度。请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简要操作步骤
测定样液蓝细菌数量 按一定浓度梯度稀释样液,分别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取样前需①_______
浓缩蓝细菌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将浓缩的蓝细菌用一定量的乙醇重新悬浮
④________ 用锡箔纸包裹装有悬浮液的试管,避光存放
建立相关曲线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a含量,计算
18.(10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降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700mL,女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500mL。该《指南》也提出,出现口渴已经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要避免出现口渴现象,应主动喝水。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在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 ,刺激位于 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并传导兴奋至 在此产生渴觉。人体可通过垂体释放 调节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而调节渗透压,也可通过主动饮水快速调节并解除渴觉。
(2)饮水时,口咽部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神经纤维到达并抑制脑内SFO神经元,解除口渴。研究人员将缺水处理的小鼠分组,分别一次性给予10mL水和10mL高渗溶液,记录SFO神经元活性,结果如图所示。“摄入液体”到A点时间内,能够解除口渴的是 组。
(3)A点后,SFO神经元活性的差异与SFO神经元接受的来自胃肠道摄入液体的渗透压信号差异有关。研究人员向缺水处理的另外两组小鼠的胃内直接“注清水”(实验组)和“不注清水”(对照组),在小鼠胃肠尚未吸收水的短时间内,给予小鼠饮用水,观察小鼠是否出现饮水现象,则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和 。
(4)研究人员将小鼠膈下迷走神经切除,发现显著降低了胃内注清水或高渗溶液对SFO神经元活性的调节能力。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表明SFO神经元直接受到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
19.(10分)高原鼠兔是一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利用仿生无人机模拟高原鼠兔的捕食者,研究捕食风险对某草地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说,高原鼠兔属于 。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 。
(2)无人机在15m高度,以6m/s的速度飞行时对高原鼠兔的干扰效果最佳,此过程中无人机向高原鼠兔传递的是________信息。调查一定区域内有高原鼠兔的洞口数,可以对 进行估算。
(3)研究人员认为高密度的高原鼠兔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捕食风险带来的繁殖抑制,依据是
。
(4)有人提出要将高原鼠兔完全消灭,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20.(11分)药物A是从某植物体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对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某研究团队运用生物工程相关技术,利用链霉菌来生产这种药物。如图所示为培养和筛选能生产药物A的链霉菌的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科学家根据药物A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DNA片段,由于 ,该方法得到的DNA片段有多种可能。若要运用PCR技术从植物的“基因海洋”中扩增出药物A基因,前提是 。将重组DNA与载体连接导入链霉菌后,需要对重组链霉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判断药物A基因是否导入链霉菌常用 等技术进行检测,这属于 水平的检测。
(2)重组DNA中的P是启动子,它的作用是 ;Neo基因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它的主要作用是 。
(3)将能生产药物A的链霉菌接种到生物发酵罐中,运用发酵工程大规模生产药物A。在发酵之前要对培育的链霉菌菌种进行 ,发酵过程中须监测和控制发酵罐中的 和溶解氧量等,使发酵过程维持在适宜状态。发酵罐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如果不进行严格的灭菌,导致的后果可能是 (答出一点)等。
21.(11分)某种二倍体观赏鱼类属于XY型性别决定生物,其尾鳍有多种,其中圆尾、扇尾和三角尾受到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基因,且两种隐性基因均纯合时致死。科学家为研究三种尾鳍表型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表(F1随机交配得到F2)。
编号 母本表型 父本表型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
甲 圆尾 三角尾 圆尾雄∶扇尾雌=1∶1 三角尾∶圆尾∶扇尾=1∶3∶3
乙 三角尾 圆尾 扇尾雄∶扇尾雌=1∶1 三角尾∶圆尾∶扇尾=1∶1∶3
(1)该种鱼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含有 个染色体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条X染色体。
(2)杂交实验甲和乙为 实验,该实验通常用于判断 (写出一点)。
(3)杂交实验甲中母本的基因型是 ,F2中扇尾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
(4)若用杂交实验甲的F1雄性个体与杂交实验乙的F1雌性个体交配,形成的F2中,三角尾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将F2中扇尾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则F3中扇尾雌所占的比例为 。2025届高考考向核心卷
生物学(甘肃专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钙、镁和磷在细胞内含量较多,属于大量元素,而铁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加热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肽键不断裂,B错误;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海参是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适量食用会使血脂水平降低,C错误;维生素D在钙和磷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肠道对这些矿物质的吸收,D正确。
2.答案:D
解析:被淹蔬菜的根部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A错误;植物细胞吸收的水分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B错误;蔬菜叶片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不含叶绿素,不会发生叶绿素降解,C错误;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但无法阻碍水分进出,D正确。
3.答案:A
解析:高温会导致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使茶叶保持绿色,制得绿茶,A正确;制作红茶时要保留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利用多酚氧化酶将茶叶中的儿茶素等氧化聚合成红褐色的色素,不宜高温处理,B错误;茶叶制作过程中细胞已经失活,因而不具有渗透作用,C错误;茶叶储存在真空环境中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氧气与茶叶接触,减缓氧化反应,而不是抑制茶叶细胞的有氧呼吸,D错误。
4.答案:D
解析:壁虎尾的断裂过程涉及细胞死亡,A正确;壁虎尾的再生过程涉及细胞分裂,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B正确;壁虎尾的再生过程涉及细胞的分化,会有新RNA的产生,C正确;壁虎尾的再生并没有产生完整个体或分化为其他各种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5.答案:A
解析:同一生物体中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所含核DNA含量相同,A错误;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得到表达,B正确;同一生物体中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DNA,但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不同体细胞中所含蛋白质和mRNA是不同的,C正确;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完成,D正确。
6.答案:B
解析:在DNA碱基上增加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称为DNA甲基化,A正确;吸烟者易患肺癌,癌症发生的机制有可能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结果,B错误;表观遗传是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C正确;一般情况下,DNA发生甲基化,基因沉默;DNA去甲基化,则沉默的基因会重新激活,D正确。
7.答案:C
解析:新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积累性等特征,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富集,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自然界中某些生物能够降解新污染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抗生素对细菌起到选择作用,不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抗生素的使用会提高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C错误;微塑料污染区与未污染区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即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8.答案:C
解析:猫的排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在猫排便反射过程中,语言或动作是无关刺激,在训练猫定点排便的过程中,语言或动作这种无关刺激,转化成了条件刺激条件,使其形成一种条件反射,B正确;条件反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效应的信号,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该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根据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D正确。
9.答案:B
解析: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其中可能存在抗体,A正确;脑脊液为组织间隙液体,其渗透压升高可导致水分子过多地流向脑脊液,进而引起脑水肿,B错误;脑水肿是由脑脊液积聚过多导致的,利尿剂可促进肾脏排泄水分子和钠离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脑水肿,C正确;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可导致血浆蛋白外渗进入脑脊液,导致脑脊液渗透压升高,引起脑水肿,D正确。
10.答案:C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动物激素,其发挥作用后会被内环境中的酶水解,A错误;根据图示结果,对比C、D两组可知,单独损毁交感神经不会改变血清中的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因此不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抑制,B错误;对比A组和B组可知,情绪应激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损毁交感神经后其作用效果会被大大减弱,因此交感神经损毁能减弱应激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C正确;长期的情绪应激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自身免疫病和免疫功能过强有关,D错误。
11.答案:C
解析: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草与花生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经常除草可以减少草的竞争,使花生获得更多资源,B正确;在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③中“动手”的最佳时间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C错误;④中草为害虫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害虫的种群密度可能与草的种群密度是正相关,D正确。
12.答案:D
解析:为防止杂菌感染,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微生物采样器进行灭菌,对实验操作者的双手进行消毒,A正确;纯化培养时,为防止污染培养基和水分蒸发,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培养,B正确;微生物计数时在同一稀释度下,应至少需要对3个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C正确;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计数,数值往往偏小,原因是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只能观察到一个菌落,D错误。
13.答案:B
解析:设计该农场时,把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A正确;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故“空中农场”中的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等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B错误;地面空间饲养的鸡、鸭、兔、鱼属于消费者,它们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把生活污水、厨余垃圾等放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
14.答案:C
解析:A、B、D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7条染色体,杂种一含有A和B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条数为14条,经过染色体加倍后形成的拟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一般有28条染色体,A错误;杂种一的两个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因此杂种一不育,不能产生种子,B错误;普通小麦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属于多倍体,具有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特点,C正确;杂种二有3个染色体组(A、B、D),由于三个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因此不含同源染色体,杂种二是拟二粒小麦与滔氏麦草杂交的后代,属于异源三倍体,D错误。
15.答案:C
解析:外植体消毒过程为将流水充分冲洗后的外植体用酒精消毒30s,然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A错误;一般利用固体培养基诱导竹节参的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B错误;取竹节参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但不具备抗病毒的特性,即不能抵抗病毒感染,C正确;悬浮培养的竹节参细胞具有细胞壁,不会吸水涨破,D错误。
16.答案:B
解析: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根据其分化潜能,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A正确;胚胎移植时,应选择处于桑葚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移植,而过程①发生于②胚胎移植之前,故过程①应在桑葚胚或囊胚期之前注入,B错误;外来胚胎的着床和后续发育与母体(受体)激素浓度密切相关,嵌合胚发育受母体激素影响,也影响母体激素分泌,C正确;由于涉及伦理道德问题,故过程③得到的含嵌合肾脏的早期胚胎应在发育到一定阶段及时终止发育,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7.(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选择透过性 ATP、NADPH和酶 细胞质基质
(2)乙 常温下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量,这样植物才能积累有机物,正常生长(2分)
(3)①摇匀 ②稀释样液离心,取下层沉淀物 ③提取叶绿素 ④防止叶绿素降解
解析:(1)类囊体膜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限制另一些物质通过,这体现了类囊体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碳反应中,C3在ATP、NADPH和酶的作用下,三碳化合物被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此过程发生在蓝细菌的细胞质基质中。(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一般来说,光合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产生的氧气增多;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消耗的氧气增多。但通常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量,这样植物才能积累有机物,正常生长,所以图2中蓝细菌光合放氧的曲线是乙。(3)第一步:测定样液蓝细菌密度时,取样前需摇匀,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第二步:浓缩蓝细菌,将稀释样液离心,取下层沉淀物。第三步:将浓缩的蓝细菌用一定量的乙醇重新悬浮,是为了提取叶绿素。第四步:用锡箔纸包裹装有悬浮液的试管,避光存放,以防止叶绿素降解。
1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升高 下丘脑 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
(2)清水组和高渗溶液(2分)
(3)饮水 不饮水
(4)不能(2分)
解析:(1)饮水不足导致人体缺水,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器被刺激后将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进而产生渴觉。为减少水分的流失,垂体会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2)饮水后,SFO神经元被抑制,进而解除口渴,由题图可知,从摄入高渗溶液或清水到A点时间内,SFO神经元相对活性都下降,由此可知该时间段内清水组和高渗溶液组都能解除口渴。(3)由题图可知,当胃肠道中的液体渗透压低时,SFO神经元活性降低。因此给缺水处理的小鼠胃内直接注入清水后,SFO神经元活性降低,小鼠不会口渴,因此不会饮水;而不注清水,缺水处理的小鼠会产生口渴的感觉,因此会饮水。(4)切除小鼠膈下迷走神经后,胃内注清水或高渗溶液对SFO神经元的调节能力降低,说明该调节能力与神经调节有关,但不能表明SFO神经元直接受到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
1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消费者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传粉和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2分)
(2)物理(和行为) 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3)在无人机干扰下,高密度组的种群密度增长率相对值明显大于低密度组(低密度时,无人机处理组的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增长率显著低于无处理组),高密度时,无人机处理组和无处理组的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增长率无显著差异(2分)
(4)否 若将高原鼠兔完全消灭,则会影响其天敌等其他生物,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2分)
解析:(1)由“啃食牧草”可知,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说,高原鼠兔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传粉和种子的传播也具有重要作用。(2)由“仿生无人机模拟高原鼠兔的捕食者”和无人机发出的声音均是无人机向高原鼠兔传递信息,因此无人机向高原鼠兔传递的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分析题意可知,每个洞口中具有一定数量的高原鼠兔,因此调查一定区域内有高原鼠兔活动的洞口数,可以对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进行估算。(3)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有无人机干扰下,高密度组的种群密度增长率相对值明显大于低密度组(低密度时,无人机处理组的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增长率显著低于无处理组);高密度时,无人机处理组和无处理组的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增长率无显著差异,因此高密度的高原鼠兔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捕食风险带来的繁殖抑制。(4)一般而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若将高原鼠兔完全消灭,则会影响其天敌等其他生物,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故将高原鼠兔完全消灭的观点不合理。
2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已知药物A基因的序列 PCR扩增、DNA分子杂交 分子
(2)提供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起始转录(2分) 作为标记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转入并表达(2分)
(3)扩大培养 温度、pH 杂菌污染导致链霉菌数量不足,药物A的产量下降
解析:(1)科学家根据药物A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DNA片段,由于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方法得到的DNA片段有多种可能;若要运用PCR技术从植物的基因海洋中扩增出药物A基因,前提是已知药物A基因的序列,从而能设计出用于PCR扩增出该基因的引物;将重组DNA与载体连接导入链霉菌后,需要对重组链霉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判断药物A基因(目的基因)是否导入链霉菌常用特异性引物对该链霉菌的DNA进行PCR扩增或制备药物A基因的DNA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等技术进行检测该基因是否存在;DNA、RNA、蛋白质等分子的检测属于分子水平的检测。(2)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起始转录;Neo基因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与目的基因(药物A基因)拼接后一起导入到链霉菌,故其主要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转入并表达。(3)运用发酵工程大规模生产药物A,在发酵之前要对培育的链霉菌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增加菌体数量,以提高药物A的产量;适宜的生长条件有利于发酵的进行,故发酵过程中须监测和控制发酵罐中的温度、pH和溶解氧量等环境因素,使发酵过程维持在适宜状态;如果不进行严格的灭菌,导致的后果可能是杂菌污染导致链霉菌数量不足,药物A的产量下降。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4 0或2
(2)正反交 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核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3)AAXbXb 4 1/6
(4)1/7(2分) 16/35(2分)
解析:(1)该二倍体观赏鱼类属于XY型性别决定生物,可知体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2条X染色体。(2)杂交实验甲和乙为正反交实验,正反交实验通常用于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或判断核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3)第一步:提取题干中的信息。圆尾、扇尾和三角尾受到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aaXbY、aaXbXb致死。第二步:根据杂交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分析。F1表型有两种,推测亲本均为纯合子(父本产生2种配子),已知aaXbY、aaXbXb致死,进一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编号 母本表型 父本表型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
甲 圆尾AAXbXb 三角尾aaXBY 圆尾雄(AaXbY)∶扇尾雌(AaXBXb)=1∶1 致死(1aaXbXb、1aaXbY);三角尾(1aaXBXb、1aaXBY)∶圆尾(3A_XbY、3A_XbXb)∶扇尾(3A_XBXb、3A_XBY)=1∶3∶3
乙 三角尾aaXBXB 圆尾AAXbY 扇尾雄(AaXBY)∶扇尾雌(AaXBXb)=1∶1 致死(1aaXbY);三角尾(1aaXBXB、1aaXBXb、1aaXBY)∶圆尾(3A_XbY)∶扇尾(3A_XBXB、3A_XBXb、3A_XBY)=1∶1∶3
第三步:根据以上分析,解答问题。杂交实验甲中母本的基因型是AAXbXb,F2中扇尾的基因型(3A_XBXb、3A_XBY)有4种,其中纯合子只有AAXBY,其比例是1/6。(4)杂交实验甲的F1雄性个体(AaXbY)与杂交实验乙的F1雌性个体(AaXBXb)交配等同于甲组F1雌雄个体交配,形成的F2即为杂交实验甲的F2,其中三角尾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7。将F2中扇尾雌雄个体[(1AA、2Aa)XBXb、(1AA、2Aa)XBY]随机交配,产生的雌配子为(1/3AXB、1/3AXb、1/6aXB、1/6aXb),雄配子为(1/3AXB、1/3AY、1/6aXB、1/6aY),雌雄配子结合,利用棋盘法可知F3中扇尾雌(A_XBX-)所占的比例为(1/3+1/18+1/18)/(1-1/36)=16/35。
雌配子
1/3AXB 1/3AXb 1/6aXB 1/6aXb
雄配子 1/3AXB 1/3
1/3AY
1/6aXB 1/18 1/18
1/6aY 1/36致死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