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名校协作体 2024-2025 高三下学期联考(三)生物学试卷(答案)
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联考(三)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绵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B. 支原体的细胞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蛋白质的交流
C. 人体的胰腺外分泌细胞、唾液腺细胞和浆细胞中内质网较发达
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中心体,有利于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
2. 囊泡是真核细胞中的膜泡结构,承担着细胞内物质定向运输的功能,其中的网格蛋白有被囊泡主要参与从高尔基体向溶酶体或细胞膜外的物质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囊泡的膜结构不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B. 囊泡的定向运输与细胞骨架有密切关系
C. 网格蛋白有被囊泡可被酸性水解酶分解
D. 分泌蛋白释放过程穿过2层磷脂分子层
3. 为了研究酶的特性,研究者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进行了以下操作:
试管 淀粉溶液 试剂 水浴保温 试剂X 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
① 2mL 提取液Ⅰ 5min 1mL 2min ?
② 2mL 提取液Ⅱ 5min 1mL 2min ?
③ 2mL 蒸馏水 5min 1mL 2min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30℃是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则②号试管中砖红色比①号试管的深
B. 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是因为萌发种子可以合成淀粉酶作为淀粉水解反应的信号分子
C. ③号试管是实验中的空白对照组,目的是排除未萌发种子提取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 试剂X由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而制成
4. 研究发现,某被子植物花粉形成和传粉后的变化经历了如下阶段:1个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单核花粉粒。每个单核花粉粒再经过有丝分裂,最终形成2个精细胞和1个营养细胞(含大量线粒体及淀粉颗粒)。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图中花粉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可能产生4种单核花粉粒
B. 花粉母细胞形成单核花粉粒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 1个花粉母细胞最多可以通过图示过程形成8个营养细胞和16个精细胞
D. 花粉在雌蕊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并延伸的过程可能需要营养细胞参与
5. 人类多指(D)对正常指(d)为显性。某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婚后生育了一个多指且患白化病的女儿。若白化病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且完全正常的概率为3/8
B. 女儿的基因型为bbDd,b基因来自她的父亲和母亲
C. 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以避免第二个孩子患病
D. 该家庭中父亲的基因型为BbDd,母亲基因型为Bbdd
6. 科学的实验方法推动了生物学的研究与发展,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拜尔的实验不能证明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B. 在显微镜下通过拍照研究细胞的结构属于物理模型的构建
C. 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小实验误差
D. 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7. 2024年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我国首次将果蝇带上太空展开实验,不久,第一代“蝇宝宝”产生。果蝇染色体数目少,易大量繁殖,常作为生物研究的材料。下列有关果蝇的研究,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果蝇缺刻翅的形成是其染色体数目减少导致
B. “蝇宝宝”的产生体现了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而发生了基因重组
C. 果蝇在太空中容易发生定向变异,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D. 太空中的果蝇任何发育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其突变的随机性
8. 最新研究发现,人体内竟然藏着一种多功能的DNA聚合酶(Polθ)。Polθ能够准确利用RNA模板合成DNA,在健康细胞中以此介导DNA修复。Polθ还能在癌细胞中被高度表达,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耐药性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心法则认为正常人体细胞可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B. 推测健康细胞利用Polθ进行DNA修复与DNA复制的过程相同
C. 结合癌细胞中Polθ的作用特点,Polθ或有望成为抗癌药物新靶点
D. 人体内Polθ类似于逆转录酶,催化相关反应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9. 羊水干细胞(AFSCs)作为一类新型多能干细胞,已被提出作为组织再生干细胞的替代来源。表观遗传修饰对AFSCs分化有重要影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作为转录抑制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抑制细胞中脂肪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甲基化导致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B. AFSCs在适宜条件下可分化为其他各种细胞
C. 表观遗传修饰后,相关性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 组蛋白去乙酰化不利于羊水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转录
1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A. 患者使用抗生素后使细菌的耐药率发生定向改变
B. 患者不使用该抗生素时,该种细菌仍然存在耐药性基因
C. 某种细菌耐药率升高,说明该种细菌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D. 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与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量有关
11. 2025年遵义马拉松扬帆起航,体验酷跑遵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多名选手参赛。赛程中选手们出现了体温升高、面部发红、心跳加快和呼吸加深等现象,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赛程中运动员体温升高与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有关
B. 机体通过增加汗腺分泌以增加散热导致了面部发红
C. 胃肠蠕动变快与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有关
D. 呼吸加深与血液中O2浓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枢有关
12. 研究人员测定了某品种火龙果不同发育时期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为外源喷施激素调控花期提供理论依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TK与GA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B. 植物激素有特定内分泌器官和明显的靶器官
C. 坐果期到初果期CTK含量升高,促进果实成熟
D. 火龙果花和果实发育过程受单一内源激素的影响
13. 2025年1月,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区段的科研人员监测到95只“鸟中大熊猫”黑鹳在此越冬,创下该区域黑鹳越冬种群数量的历史新高。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黑鹳种群数量增加取决于食物资源,与其他生态因素无关
B. 黑鹳数量增加可导致其他鸟类栖息地被压缩,改变群落结构
C. 黑鹳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D. 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14. 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灾后,形成大面积火烧迹地。该区域植被演替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类活动也能影响该区域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 与草本灌木群落相比,针叶林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更充分
C. 上述不同演替阶段中的物种数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 火烧迹地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
15. 3D细胞培养是将动物细胞与三维支架材料(如水凝胶)结合,模拟体内立体微环境的技术。其实验流程为:组织取样→酶解分散→与支架材料混合→三维培养→检测分析,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备细胞悬液时,延长胰蛋白酶处理时间有利于充分分离细胞
B. 培养箱需提供95% O2维持细胞呼吸和5% CO2以维持酸碱平衡
C. 常规细胞培养存在接触抑制,3D细胞培养因空间扩展可无限增殖
D. 该技术可通过分析不同深度的细胞活性来评估药物对组织内部靶点的作用
16. 用新霉素抗性基因(neo)、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作为标记基因构建的质粒如图所示。从给定的限制酶中选择一种,用该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随后将酶切产物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至受体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用EcoRⅠ酶切质粒与外源DNA片段,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
B. 若用BamHⅠ酶切,在含新霉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C. 若用AluⅠ酶切,可通过DNA凝胶电泳技术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
D. 若用HindⅡ酶切,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新霉素和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油料树种,南方季节性干旱是影响油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气象因素。某研究团队开展了干旱胁迫对油茶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表(注:气孔导度是表示气孔张开程度的参数)。
处理 枯叶数(片)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正常水分 1.00 7.40 0.14 319
轻度干旱胁迫 2.33 5.56 0.12 318
中度干旱胁迫 3.33 2.41 0.05 319
重度干旱胁迫 4.33 2.13 0.03 320
回答下面的问题。
(1)茶树叶片枯萎过程中,叶片由深绿色逐渐变成黄褐色,主要是因为光合色素中_______含量减少而引起的。为了分离出不同的光合色素,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
(2)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茶叶生长缓慢,若在一天中光照和黑暗时长相等,则其呼吸强度应不高于_______μmol·m-2·s-1,判断依据是_______。
(3)在研究过程中,所有茶树的光照强度、叶面温度相等,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干旱胁迫导致茶树净光合速率下降不是因为气孔导度下降,理由是_______。
18. 水痘和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一种DNA病毒)引起的两种不同的疾病,病毒在水痘症状消失之后如果没有被机体彻底清除,就会进入机体的某些神经节中潜伏。当潜伏在患者体内的VZV被激活,会形成持续发展的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常见于高龄、免疫缺陷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群体。下图表示病毒引发的部分免疫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为APC细胞,主要包括B细胞、_______(答出2点)等,细胞③为_______,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形成④和⑤,细胞④的作用是_______。
(2)当VZV入侵机体后,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的过程属于__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此过程中,抗体与VZV结合的作用是_______。
(3)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疾病的有效措施,在接种第1针疫苗后,需要间隔6个月再接种加强针。若提早接种加强针,会降低疫苗效果,原因是_______。
19. 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类型最为独特的草地生态系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正在经历着长达40多年的“人鼠大战”,探寻着高原之上“人鼠冲突”间的生态平衡点。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高寒地带害鼠种类包括鼢鼠、青海田鼠等10余种,危害较大的是鼢鼠。调查害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该区域鼢鼠种群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从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2)鼠类适度的干扰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________,进而提高土壤中无机物的含量。过度的鼠类干扰会导致草原裸斑数量及面积增加,加剧草地生境的荒漠化,降低了草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
(3)在治理鼠害过程中,工作人员采取了诸多方案,比如投喂化学药剂,安装捕鼠夹等,但长期来看效果不佳,请提出更合理的防治方案:_______。
20. 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某研究小组利用果蝇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后代表型为残翅直毛的果蝇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2)研究发现,果蝇性染色体与性别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 XY、XO XX、XXY 含三条X或无X
性别 雄性,XO不育 雌性 胚胎致死
某兴趣小组将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分叉毛雌果蝇与直毛雄果蝇杂交,在后代中发现了一只直毛雄果蝇。小组成员推测可能是亲本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分离异常造成的。为探究此直毛雄果蝇产生的原因,请简述实验思路以及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________,则配子形成时发生基因突变;
若________,则配子形成时发生染色体分离异常。
21. 某环保公司采用产甲烷菌对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CO2)。为提高处理效率,科研人员拟从污泥中分离筛选高效产甲烷菌株用于发酵。请结合下图所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污泥中取样后,需配制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并采用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接种后以筛选获得产甲烷菌。
(2)在发酵过程中,需定期检测发酵罐中微生物的数量以监控发酵进程。产甲烷菌的计数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也可采用________(填“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后者的统计结果往往比真实值偏低,原因是________。
(3)发酵罐内需安装搅拌装置,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与传统填埋处理相比,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厨余垃圾的优势包括________(答2点)。
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联考(三)
生物学 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叶绿素 ②. 层析液
(2) ①. 2.13 ②. 重度干旱胁迫下茶树的净光合速率为2.13μmol·m-2·s-1,茶树可以生长,说明一天中茶树白天12h积累的有机物量大于晚上12h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因此呼吸强度不高于2.13μmol·m-2·s-1。
(3)气孔导度通过影响CO2的供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茶树的气孔导度下降,但是胞间CO2浓度没有明显变化。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②. 细胞毒性T细胞 ③. 识别并接触、裂解被VZV感染的靶细胞
(2) ①. 体液 ②. 抑制病毒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3)若注射过早,体内抗体浓度较高,疫苗(抗原)被抗体大量结合并清除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标记重捕法 ②. 鼢鼠种群数量上升时,对上一营养级摄食增加,导致它的上一营养级能量减少,限制了该种群的数量持续增加,鼢鼠数量增加,其天敌会捕食更多的鼢鼠,一段时间后鼢鼠的数量下降
(2) ①. 微生物分解作用##分解者的有氧呼吸 ②. 抵抗力
(3)适量引入害鼠的天敌;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老鼠,改变种群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aaXbY、AAXBXB ②. 3 ③. 1/3
(2) ①. 让该直毛雄果蝇与雌果蝇杂交,观察是否出现后代 ②. 有后代出现(其他答案,若思路中写了雌果蝇的表型,则预测结果中具体写出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也可) ③. 无后代出现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选择 ②. 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2) ①. 稀释涂布平板 ②.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所以统计数据可能比真实数据偏小
(3) ①. 使菌种与发酵底物充分接触 ②. 减少环境污染(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化利用(或产生清洁能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