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年下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 化学试题(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16 Cl 35.5 Fe56 Sn 11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技强国、科技强军,化学在建设现代化军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单兵作战服所用的电致变色材料是聚苯胺,苯胺具有碱性
B.合成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类型是缩聚反应
C.“福建舰”舰体材料为无磁镍铬钛合金钢,该合金钢的硬度高于纯铁
D.“99A”坦克装甲上可自动释放修复剂的微胶囊化环氧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文献中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化学解读不合理的是
选项 古文献 化学解读
A 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精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 此处“硝”的主要成分是KNO
B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此处“气”含有乙烯
C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此处“杓”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D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 此处“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错误的是
A.乙烷的球棍模型:
B.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
C. Cl 分子中σ键的形成:
D. Al Cl 的结构式:其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4.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的表述错误的是
A.做碱金属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应佩戴护目镜
B.做硫粉和铁粉反应的实验时,应在通风棚中进行
C. BaSO 等钡的化合物均有毒,相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D.做浓、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微型实验时,均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5.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硫化氢溶液久置变浑浊:
B. AgCl沉淀中滴入氨水:
C.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反应:
D. SO 通入CuCl 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CuCl:S .
6.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Br B.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C.实验室制氯气 D.制备无水氯化铁
7.我国化学工作者将游离态氮固定在碳上(示踪反应如下),制得的 离子可用于合成核酸的结构单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A.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在反应中作氧化剂,1个中含有16个中子
C.生成 时,以上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为V形结构, 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
8. M、E、F、X、Y、Z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形成无机盐 和 已知X、Y和Z位于同一周期,基态X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含Z元素的某种盐可作净水剂,基态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M>E>F
B.第一电离能:Z>Y>X
C. X,ZF 中含有离子键和配位键
D.分子EF 和ME 的空间结构相同
9.在一定条件下,将CO 和环氧丙烷(i)转化为碳酸丙烯酯(ii)的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③中有非极性键断裂
B.反应中KI和AcOH都是催化剂
C.化合物i和 ii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D.化合物i和 ii均易溶于水,主要因为分子中的O原子可与 形成分子间氢键
10.聚酰亚胺(PI)薄膜不仅具有耐高温、耐低温性能,还具有耐辐照、阻燃自熄、生物相容等优势,被誉为“黄金薄膜”。一种合成方法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2n-1
B.沸点:对二甲苯>对苯二胺
C. PPD是苯胺的同系物,可与对苯二甲酸发生聚合反应
D. PMDA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
11.我国科学家采用天然赤铁矿基电解系统能有效地将光伏废水中的NO 转化为NH ,主要是通过( 电极上的电子转移将NO 还原为NO ,而铁氧化还原过程在随后的NO 转化为NH 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X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反应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升高,促进NH 的生成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若生成 ,理论上有8mol电子流入( 电极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将装有NO 和N O 混合气体的注射器由20mL压缩至10mL,混合气体的颜色先变深后逐渐变浅 平衡2NO (g) N O (g)向左移动
B 在U形管中注入CuCl 溶液,插入石墨棒作电极,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棒附近,试纸变为蓝色后变白 发生反应: Cl +2I =2Cl +I ,潮湿的Cl 具有漂白性
C 25 ℃时,用pH计测量相同体积、浓度均为0.01 mol·L 的甲酸溶液、乙酸溶液的pH,比较两种溶液的pH大小:甲酸<乙酸 25℃时,电离常数:CH COOH
13.工业制取丙烯腈反应为 △H=-515 kJ/ mol,将一定量的丙烯、 投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和催化剂下进行反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相同时间,测得( 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 点时,反应恰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在C点时若使用催化剂2,v(正)>v(逆)
C.相同条件下,催化剂2比催化剂1的效率高
D.若温度 对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4.室温下,向10mL饱和( 溶液中持续缓慢通入( ,得到如下图像。横坐标正半轴为 的通入量,虚线部分表示( ,不再溶解;横坐标负半轴为溶液中含碳物种( 或 浓度的对数,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已知: 室温下 5.5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L 代表
B.室温下, 的
C.室温下, 的电离常数. 6.37
D.溶液先变浑浊,后沉淀完全消失得到澄清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3分)
纳米 是制作气敏传感器、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材料。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 水解制备 纳米粒子(室温下,饱和 溶液的 ,溶解和制备溶胶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步骤如下:
①在三颈烧瓶中加入 和20mL75%的乙醇,搅拌回流至固体完全溶解。
②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边滴加边搅拌,控制溶液 ,持续搅拌一段时间形成 溶胶。
③溶胶静置后形成凝胶,将凝胶放置在烘箱中保持( 干燥24小时,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在 下煅烧后得到白色的 纳米粒子 bg, 和 类似具有两性。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 。
(2)使用75%的乙醇不使用水作溶剂的目的主要是 ,控制溶液pH=4的原因是 。
(3)干凝胶煅烧制备 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检验步骤②所得溶胶属于胶体的实验操作与现象为 。
(5)本实验中: 的产率为 ×100%。(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16.(16分)
“跟着悟空游山西”带火了山西的古建筑,大量的悬塑艺术作品出现在大众面前。悬塑是我国古代彩绘泥塑中一种特殊样式,它以木为架,外包泥,悬插在预制木架之中,通常用于制作寺庙内的千佛、千菩萨及背景复杂的故事性彩塑。这些古建筑在修饰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矿物质颜料和孔雀蓝琉璃,以青绿构成冷色基调。其中青绿色颜料主要来源于氯铜矿 和蓝铜矿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悬塑工艺中使用金属铁连接内部木骨架,铁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②蓝铜矿 中 的VSEPR模型名称是 。
③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出现绿色物质( ,写出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 。
(2)金属的防腐是文物保护的重要部分。“鎏金”工艺是先将金和水银制成的金汞齐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即附着在器面不脱落。建造平遥“双林寺”时,由于资金短缺,在“金水”中掺杂了铜,造成有的佛像表面出现砖红色,该物质可能是 。Cu与Zn相比,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差值更大的是 ,原因是 。
(3)电解铜(含铜99.9%~99.95%)用于电器工业,可制造特种合金、金属丝及电线。精炼铜产生的铜阳极泥富含 Cu、Ag、Au等多种元素。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提取金和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浸取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浸取3”中生成 该配离子中配体是 ,“还原”使用的 中心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③“浸取2”中,单质金转化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4分)
2025年3月,全国两会提出“深化零碳技术攻坚,构建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目前钢铁行业占我国碳排放量的15%以上。传统长流程(高炉+转炉)为主的工艺结构碳排放量巨大,而短流程(废钢+电炉)工艺以废钢为原料,碳排放强度可降低至原来的37%~53%、是助力“碳中和、碳达峰”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Ⅰ.高炉炼铁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
②FeO(s)+C(s) Fe(s)+CO(g) △H =+161.5kJ/ mol
(1)反应③的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石墨与( 进行反应③,可判定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填字母)。
A.容器总压保持不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 同时生成2mol CO
C. 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平衡常数K保持不变
(3)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C、FeO,改变温度(T),测得平衡时容器总压的对数 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x(CO)、x(CO )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x(CO)对应的曲线是 (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
②在1200K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CO 分压为 kPa,反应①在此温度下的压力平衡常数
(4)高炉炼铁过程中会生成“渗碳体”Fe C,一种晶胞为长方体(如右图),晶胞参数为a pm,b pm,c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密度为 g/cm (用含以上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Ⅱ.使用电炉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传统的火力发电同样会带来碳排放。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由于发电不稳定,需要配备储能设备。以下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储能系统:
(5)写出发电量过剩、使用该系统储能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15分)
氯喹(CQ)除具有抗疟作用外,还可用于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治疗。氯喹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略去部分试剂和条件)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B的化学名称是 。
(2)CQ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是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4)E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⑥的类型是 。
(5)化合物H是G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H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
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2个 Cl原子与苯环直接相连
Ⅱ.能使溴的 溶液褪色CC14
Ⅲ.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COO
Ⅳ.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1:1:1
(6)羟氯喹(HCQ)在氯喹的基础上引入了羟基,其治疗作用相近,毒副作用却显著减少。
一种合成路线如下(略去部分试剂和条件):
X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中的作用是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