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解析)2022-2023上学期高二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春节期间,王亚平在太空绘制奥运五环,环中的试剂涉及X、Y、Z、W四种元素,已知X、Y、Z、W分布于前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与W同一主族,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也是其它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采用电解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备W
B.氢化物的沸点:Z>Y
C.简单离子半径:W>Z
D.空间站可采用W2Z2提供用于呼吸的气体并净化空气
2.短周期主族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戊
A.最外层电子数:甲丁 B.原子半径:丙丁
C.金属性:甲乙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戊丁
3.元素周期表中锑元素的数据见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锑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B.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
C.锑原子5p能级中5px、5py、5pz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
D.锑原子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p轨道的形状是哑铃形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B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B.的电子式: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D.HClO的结构式:
5.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根据如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 I1 I2 I3 I4
X 500 4600 6900 9500
Y 580 1800 2700 11600
A.元素X与氢形成化合物XH,X的化合价是+1
B.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
C.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23p2
6.下列符号表征或说法正确的是
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HClO结构式: H-C1-O
C.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3d54s1
D.KOH电子式 :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W两元素最高正价之差的绝对值与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Y与Z可形成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C.第一电离能: D.由Y、Z、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8.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新材料,晶体中阴离子为。元素M、X、Y、Z均为短周期元素,M、Y与Z同周期,M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1,Z为电负性最强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的轨道有3个电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简单离子半径: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盐酸反应
9.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Z原子中分别有1、7个运动状态完全不同的电子,Y原子中各能级电子数相等,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R的原子半径是该周期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B.简单离子半径:
C.第一电离能:
D.X分别与Y、Z、W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10.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CH3Cl的电子式 B.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图::
C.四氯化硅的比例模型: D.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OOCCH3
11.下列过程放出能量的是
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B.液氨气化
C.醋酸分子在水中电离 D.
12.五种前四周期的元素X、Y、Z、Q、T。已知X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有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Y元素的价阳离子的3d能级半充满,基态Z原子的L层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只有一对成对电子;基态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M是在X下一周期且与X同主族的元素,则M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d104s24p4
B.若X、T、Z的最高价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u、v、w,则酸性为:
C.X、Y、T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次序是:
D.元素Q与另四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不止一种
13.元素周期表中27号元素钴的方格中注明“3d74s2”,由此可以推断
A.Co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 B.C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9列
C.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IIA族 D.它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
14.2017年5月9日,我国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至此,全部完成了1~118号元素的中文命名。已知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它有多种原子,如、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B.Mc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ⅥA族
C.基态Mc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7个能级
D.在周期表中,假设第八周期按照现有规则填满,则115号元素正下方的将是147号元素
15.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许多“化学元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碲化镉发电玻璃中的碲(Te)和镉(Cd)均是金属元素
B.颁奖礼服中用到的石墨烯(Cn)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C.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干冰汽化制冷),属于物理变化
D.火炬使用氢气为燃料实现了碳的零排放
二、填空题
16.元素周期表探究
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②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i.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区
按电子排布式中最后填入电子的_______符号可将元素周期表分为s、p、d、f 4个区,而ⅠB、ⅡB族这2个纵行的元素的核外电子因先填满了_______能级而后再填充ns能级而得名_______区。5个区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ii.根据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分区
17.按要求填空:
(1)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
(2)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_______,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18.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该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 ;
(2)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稳定性:_______(填“>”或“<”);
(4)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形;
(5)镍元素基态原子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
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o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基态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基态j原子的核外电子填充时最高能级符号为_______。
(3)将以上周期表中g、h、i、j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0.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
8O的轨道表示式如图:
例:根据上面回答下列问题:
(1)简并轨道:_______相同的原子轨道。
(2)电子对:同一个原子轨道中,自旋方向_______的一对电子。
(3)单电子:_______轨道中若只有一个电子,则该电子称为单电子。
(4)自旋平行:_______的单电子称为自旋平行。
(5)在氧原子中,有_______对电子对,有_______个单电子。
(6)在氧原子中,有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1.特点:
各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_______到_______(除第一周期)的周期性变化。
22.如图是s轨道和p轨道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问题:
(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形,每个s轨道有_______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形,每个p轨道有_______个原子轨道。
(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个伸展方向;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_,它的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若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 1npn+1,那么X的元素符号应为_______,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3.元素周期表的第1~36号元素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1)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具有6个p电子的所有元素:____________;
(2)基态原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的所有元素:____________ ;
(3)基态原子的次外层d轨道全满,最外层有一个s电子:____________ ;
(4)某元素+3价离子和氩原子的电子排布相同:____________ ;
(5)原子半径第二小的主族元素:____________ 。
24.针对下表中十种元素,填写空格。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ⅦA ⅧA O
2 N O F
3 Na Mg Al S Cl Ar
4 K Ca
(1)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F、C1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名称)。
(4)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X、Y、Z、W分布于前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W为Na元素;X与W同一主族,X为H元素;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则Z为O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也是其它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Y最外层电子数为6-1-1=4,Y为C元素;
A.W为Na,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钠,选项A错误;
B.H2O中存在氢键,且碳的氢化物很多,没有说明最简单氢化物,无法比较两者氢化物的沸点,选项B错误;
C.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简单离子半径:,O2->Na+,即WD.空间站可采用W2Z2,即过氧化钠提供用于呼吸的气体并净化空气,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B
【详解】A.乙的主族序数比甲多一,主族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甲丁,A正确;
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递减,所以原子半径:丙>丁,B错误;
C.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递减,所以金属性:甲乙,C正确;
D.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递增,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所以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戊丁,D正确;
答案为:B。
3.A
【详解】A.5s能量比5p能量低,5s能级2个电子与5p能级3个电子能量不同,A错误;
B.由图可以知道,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B正确;
C.根据洪特规则可以知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首先单独占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故锑原子5p能级中5px、5py、5pz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C正确;
D.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p轨道的形状是哑铃形,D正确;
答案: A。
4.D
【详解】A.溴是35号元素,核外有35个电子,Br价电子排布式:4s24p5,A错误;
B.CaCl2的电子式为,,B错误;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错误;
D.HClO的结构式,D正确;
故答案为:D。
5.D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X元素的Ⅰ1到Ⅰ2变化比较大,说明X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属于ⅠA族,Y元素的Ⅰ3到Ⅰ4变化比较大,说明Y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属于ⅢA族,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X元素属于ⅠA族,除H均为活泼金属,与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H,X的化合价为+1价,故A说法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X元素属于ⅠA族,最高化合价为+1价,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故B说法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Y元素属于ⅢA族,故C说法正确;
D.Y元素属于ⅢA族,最外层有3个电子,若Y位于第三周期,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6.C
【详解】A. 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 HClO中H、Cl形成一根共价键,O形成2根共价键,故结构式为: H- O - C1,故B错误;
C. 铬为24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和洪特规则可知,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54s1,故C正确;
D.KOH为离子化合物,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7.B
【分析】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Y为O元素,基态X原子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小于O,则X为N元素,Z、W两元素最高正价之差的绝对值与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Z为Na元素,W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离子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O2->Na+,故A错误;
B.Y与Z可形成Na2O2,含有共价键,故B正确;
C.N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故C错误;
D.由Y、Z、W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O4时,其水溶液显中性,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8.D
【分析】元素M、X、Y、Z均为短周期元素,M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1,说明M是B;Z为电负性最强的元素,说明Z是F;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说明Y是O;X的轨道有3个电子,说明X是P,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电负性O>P,故Y>X,A正确;
B.电子层数相同,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故O2->F-,即Y>Z,B正确;
C.非金属性F>P,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X,C正确;
D.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硼酸,硼酸不与盐酸反应,D错误;
故选D。
9.A
【分析】X、Z原子中分别有1、7个运动状态完全不同的电子,则X、Z原子序数为1、7,则X是H元素、Z是N元素;Y原子中各能级电子数相等,则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核外电子数为6,Y为C元素;W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W只能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W为O元素;R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则R是Na元素,
【详解】分析知:X是H、Y为C、Z是N、W为O、R是Na;
A.Z是N,为7号元素,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A正确;
B.O2-和Na+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r(Na+)C.电负性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但VA族大于VIA族的,则第一电离能:N>O>C,故C错误;
D.CH4、NH3、H2O2电子数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一氯甲烷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
B.Na原子最外层电子为3s电子,电子云图为球形,故B错误;
C.四氯化硅中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比例模型为,故C正确;
D.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HCOOCH2CH3,故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发生吸氧腐蚀,属于放热反应,故A正确;
B.气化过程吸收热量,故B错误;
C.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吸收能量,故C错误;
D.是从基态原子到激发态,吸收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12.A
【分析】X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有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X是S元素;Y元素的价阳离子的3d能级半充满,Y是Fe元素;基态Z原子的L层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Z是C元素;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只有一对成对电子,Q是O元素;基态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T是P元素。
【详解】A.若M是在X下一周期且与X同主族的元素,M是Se位于第四周期ⅥA族,则M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4s24p4,故A错误;
B.元素非金属性S>P>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性为:H2SO4>H3PO4>H2CO3,故B正确;
C.Fe是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P原子p能级半充满,结构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次序是:P>S>Fe,故C正确;
D.O与Fe形成化合物FeO、Fe2O3、Fe3O4;O与C形成化合物CO、CO2;O与S形成化合物SO3、SO2;O与P形成化合物P2O3、P2O5,故D正确;
选A。
13.B
【分析】周期表中27号元素钴的方格中注明“3d74s2”,可知原子核外有4的电子层,应位于第四周期,由价层电子可知原子序数比Fe大1,位于第ⅤⅢ族,应位于第9列,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Co2+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Ar]3d7,故A错误;
B.钴元素位于第ⅤⅢ族,应位于第9列,故B正确;
C.钴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Ⅲ族,故C错误;
D.它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简写为[Ar]3d74s2,而不是[Ar]4s2,故D错误;
故选:B。
14.A
【详解】A. Mc 和 Mc 属于同一种元素,化学性质相同,A正确;
B.Mc为第11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VA族,B错误;
C.Mc为第115号元素,[Rn]5f146d107s27p3,C错误;
D.按照现有规则,第八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应为50种,则115号元素的正下方应为165号元素,D错误;
故选A。
15.A
【详解】A.碲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ⅥA族,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
B.石墨烯(Cn)是C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B正确;
C.干冰汽化是固体CO2直接转化为气体CO2的过程,此过程吸热,因此可以制冷,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
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因此使用氢气为燃料实现了碳的零排放,D正确;
答案选A。
16. 能级 (n-1)d ds
【解析】略
17.(1) N 球形
(2) Mg 相反
【解析】(1)
基态K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K、L、M、N,能量依次升高,处于N层上的1个电子位于s轨道,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
(2)
根据对角线规则,与Mg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基态时Mg原子的两个M层电子处于轨道上,且自旋状态相反。
18.(1)
(2)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3)<
(4)哑铃
(5)2
【解析】(1)
根据能层数等于能级数,M层有三个能级,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即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该元素价层电子包括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的d能级,即轨道式为 ;故答案为;
(2)
Cr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ⅥB族,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3)
Fe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Fe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后者d能级处于半满,能量低,稳定,因此两者稳定性:Fe2+>Fe3+;故答案为>;
(4)
基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电子占据最高能级为3p,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或纺锤;故答案为哑铃或纺锤;
(5)
Ni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2,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有2个;故答案为2。
19.(1)
(2) 3p
(3) Si>Al>Mg>Na Si>Mg>Al>Na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知,a~p分别为H、Li、C、N、O、F、Na、Mg、Al、Si、S、Cl、Ar、K、Mn、Fe。
(1)
基态o原子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图为;p为,基态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2)
n为K,核电荷数为19,原子结构示意图为;j为Si,基态S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核外电子填充时最高能级符号为3p。
(3)
g、h、i、j四种元素分别为Na、Mg、Al、Si,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因此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i>Al>Mg>Na;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第ⅡA族元素、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邻近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因此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i>Mg>Al>Na。
20.(1)能量
(2)相反
(3)一个原子
(4)箭头同向
(5) 3 2
(6) 5 8
【解析】略
21. ns1 ns2np6
【详解】根据特点,每周期从碱金属过渡到稀有气体从建立新电子层到该电子层结束呈现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故各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 (除第一周期)的周期性变化。
22.(1) 球 1 纺锤 3
(2) 2p 3 氮 NH3 S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得到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每个s轨道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每个p轨道有3个原子轨道;故答案为:球;1;纺锤;3。
(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则x=2,因此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2p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该元素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因此元素X的名称是氮,它的氢化物的化学式是NH3。若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 1npn+1,则n=3,该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那么X的元素符号应为S,原子的核外电子表示式为1s22s22p63s23p4,其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2p;3;氮;NH3;S;。
23. Ne、Ar、Kr Cr、Mn Cu Sc F
【详解】(1)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具有6个p电子的所有元素有Ne、Ar、Kr;
(2)基态原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的所有元素为Cr、Mn,核外电子排布分别为:[Ar]3d54s1,[Ar]3d54s,2;
(3)基态原子的次外层d轨道全满,最外层有一个s电子是铜,元素符号是Cu;
(4)某元素+3价离子和氩原子的电子排布相同,氩原子核电核数为18,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21,是Sc元素;
(5)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第二小的主族元素是F。
【点睛】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记住常见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是解答的关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原理是: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
24. Ar Cl 高氯酸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中最不活泼的元素是位于0族的稀有气体元素,则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故答案为:Ar;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N、F、C1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C1,故答案为:C1;
(3)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故答案为:高氯酸;
(4)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解析)2022-2023上学期高二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