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生物 寒假练习 (含解析)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学
(1)认识生物
1.下列有关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B.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C.观察后直接记录结果,不需要同别人交流
D.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柏”和“松”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可通过观察了解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
B.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
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
D.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结果记录
3.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红外相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野外监测中已得到广泛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干扰动物的情况下,高效地收集多方面的一手资料。以上采用的科研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建模法 D.比较法
4.在“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活动中,下面四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华因为不喜欢毛毛虫,在观察活动中回避记录这类生物
B.小明抓到一只鸟,把它带回家关在笼子里饲养
C.小旭的观察记录中有蜘蛛,发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小旭就把它删掉了
D.小平发现一只蟋蟀,它很快就蹦到校园外,但他依然把它记录下来
5.下列各项不属于观察的是( )
A.用望远镜和相机记录候鸟捕食过程 B.用摄像机拍摄菜豆种子萌发及其植株生长的过程
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运食物 D.用录音机记录各种鸟的叫声并对其叫声加以分析
6.秋天到了枫叶红了,为了更深入了解枫树,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下列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
A.用相机拍照枫树的植株和叶片 B.测量出枫叶叶片的大小
C.将枫叶落叶制成植物标本 D.记录下枫叶由绿变红的时间周期
7.2023年,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亚运数字火炬人”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但“数字火炬人”不属于生物,主要是由于它不能( )
A.自由运动 B.接受人的指令
C.生长和繁殖 D.进行简单自我维护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出生命现象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下列诗词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诗词 生物的特征
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生长发育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能繁殖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废物
A.A B.B C.C D.D
10.南北朝沈约的《有所思》中“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描写的是昆明池的春水应已涨满,葡萄也该开花了的场景。这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1.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对春天进行了详细而优美的描写。下列语句中,能直接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树叶变黄从树枝上纷纷落下,这说明( )
A.树木能够生长和繁殖 B.树木能够进行呼吸
C.树木秋天不需要营养 D.树木能排出体内废物
13.大千世界因缤纷的生物而变得多姿多彩,下列描述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海洋中千姿百态的珊瑚 B.溶洞中不断生长的钟乳石
C.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支原体 D.在网络上传播的电脑病毒
14.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观察校园生物种类的观察记录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调查人:李明 观察地点:校园 观察时间:9月5日 天气状况:晴朗
生物名称 雪松 银杏树 麻雀 桂花 睡莲 蜘蛛 苍蝇
数量 3株 20株 3只 1株 很多 2只 5只
生活环境 地理园 教学楼前 草坪 中心庭院 水池 围墙 垃圾箱旁
(1)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观察法的步骤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做好观察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2)观察生物可用肉眼,还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望远镜等仪器或工具帮助 我们去观察。
(3)我们所观察的对象大多数是植物和动物,除这两类生物外,还有__________、细菌、__________、等生物。
15.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其中蕴含了很多生物学的知识。
(1)“红杏出墙”是杏树的部分枝条受到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_______的特征。
(2)杏树会开花、结果,果实掉落后,里面的种子会长成一棵新杏树___________的特征。
(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这反映了杏树的生活_________。
(4)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来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_______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_______现象。
(5)杏树在生长过程中会落叶,从生物的特征来看,落叶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分析可知,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故A正确;
B.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故B错误;
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故C错误;
D.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结果记录,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A.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本题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旅描的活动情况,正是通过直接观察大能猫的行为来获取数据和信息,因此这种方法属于观察法,A正确。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本题中科研人员并未进行实验操作,只是进行了观察,因此不是实验法,B错误。
C.建模法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题目中井未涉及建模的过程,因此不是建模法,C错误。
D.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本题中并未涉及对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因此不是比较法,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A.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A错误。
B.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小明抓到一只鸟,把它带回家关在笼子里饲养,这种做法是错误的,B错误。
C.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观察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能因为其他同学都没有,就把它删掉,C错误。
D.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小平发现一只蟋蟀,它很快就蹦到校园外,但他依然把它记录下来,这种做法是正确的,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用望远镜和相机记录候鸟捕食过程,这是通过工具对候鸟捕食过程进行观察并记录,属于观察,A不符合题意。
B.用摄像机拍摄菜豆种子萌发及其植株生长的过程,这是利用摄像机对菜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属于观察,B不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是借助放大镜对蚂蚁搬运食物过程进行观察,属于观察,C不符合题意。
D.用录音机记录各种鸟的叫声并对其叫声加以分析,这里主要是对鸟叫声进行记录和分析,重点在于声音的分析,而不是对鸟本身或其行为的观察,不属于观察,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C
解析:ABD.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因此,ABD都属于观察法,不符合
题意。
C.将枫叶落叶制成植物标本实际上更接近于实践活动或手工制作,不属于观察法,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亚运数字火炬人”能自由的运动,但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B.“亚运数字火炬人能对人的指令做出反应,但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亚运数字火炬人“不能生长和繁殖,不能进行种族的延续,则不属于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C符合题意,
D.“亚运数字火炬人”能自己进行简单的维护,但不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可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养殖,A不符合题意。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反映了红杏具有向光性的特点,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不符合题意。
C.“西湖吞色归,春水绿于梁”是指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漂浮,使湖水荡漾着绿波。C不符合题意,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是将西湖的美景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显得非常合适,这里主要描述的是西湖的美景和与西施的相似性,并没有直接涉及任何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A
解析: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描述了早春时节,莺鸟在争夺向阳的树木筑巢,燕子在啄取春泥筑巢的情景。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因为筑巢是鸟类繁殖行为的一部分,A错误。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描述了红杏枝条伸出墙外的情景。这体现了生物对外界环境(如光照、空间等)的刺激能作出反应,即红杏枝条向光照和空间更充足的方向生长,B正确。
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描述了蝴蝶在花丛中穿梭,蜻蜓在水面上点水的情景。其中,“点水”是蜻蜓觅食或产卵的行为,C正确。
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描述了自然界中新陈代谢的现象,即新叶替代老叶,前波被后波推动,老叶脱落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的特征,D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指的是生物都需要通过自身或者外界获取有机物来生活,故A错误。
B.生物的遗传(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和变异(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故B错误。
C.诗句“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描写了昆明池的春水涨满和葡萄开花的景象,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在特定季节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因此,这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特性,故C正确。
D.当受到外界的刺激时,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是间接描写,通过作者的盼望来写春天的到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是间接描写,通过春风吹面的感觉来写春风。
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句是间接描写,通过春天像娃娃来写春天。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是直接描写,直接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的繁盛。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秋天树叶变黄并从树枝上纷纷落下,这是树木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的一种生理活动。树叶的脱落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排出体内的废物,因此,这说明树木能排出体内废物。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海洋中千姿百态的珊瑚,虽然它们看起来形态各异,非常美丽,但珊瑚其实是由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形成的。珊瑚虫是生物,但珊瑚本身并不是生物,而是珊瑚虫遗体或分泌物形成的结构,A错误。B.溶洞中不断生长的钟乳石,这是由碳酸钙等矿物质在水流作用下逐渐沉积形成的。钟乳石的生长是物理和化学过程的结果,与生物活动无关,B错误。C.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界。它们能够引起疾病,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代谢、繁殖等,C正确。D.在网络上传播的电脑病毒,虽然它们被称为“病毒”,但实际上是人为编写的恶意软件,用于破坏或干扰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电脑病毒不是生物,它们没有生命特征,不能自主代谢、繁殖等,D错误。故选C。
14.答案:(1)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对象
(2)放大镜、显微镜
(3)真菌;病毒
解析:(1)观察的基本步骤:要有明确的目的;明确观察目的;明确实验对象;做好观察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2)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
(3)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15.答案:(1)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能生长和繁殖
(3)需要营养
(4)遗传;变异
(5)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解析:(1)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杏树会开花结果,并且能利用种子繁殖,长出新个体,这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3)杏树伸到墙外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性状的差异。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来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遗传现象,杏之间也有差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属于变异现象。
(5)落叶能带走部分废物,故杏树会落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