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师达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自测试题(A)
化学
2024.12
(自测范围:上册全 满分:50分自测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把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本人姓名、考场、考号等信息填写完整或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a:40 C:12 N:14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 )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
3.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美”,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倡导市民低碳出行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要大力推广使用氢气、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D.农业上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4.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灶开关熄灭灶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炉火
5.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必备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实验室用CO还原,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约为1:2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6.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扑灭电器火灾时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
D.森林发生火灾时,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7.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过滤 C.取用粉末药品 D.读取液体体积
8.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B. C.NaCl D.Hg
9.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绿茶汤绿明亮,香气四溢,茶汤中的茶氨酸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健脑提神等功效。下列关于茶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四种元素组成 C.由26个原子构成 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10.“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石墨能够导电,则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也能导电
B.空气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发光放热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
11.为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采用的除杂方案中正确的是( )
A.——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CuO(C)隔绝空气加强热 D.通过灼热的碳层
12.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两份相同的溶液在有无的条件下分解
B.充分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电解水时生成和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
14.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3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15g B.13.2g C.9g D.6.6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______。
(2)可以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填或)
(3)3个氨分子______。
16.人类巨大的能源需求使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成为人类的迫切需求。氢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它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18.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实验时不小心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19.在CO和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______g;写出该过程中依次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0.甲、乙、丙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中均含有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有如图所示关系(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乙、丙的组成元素相同,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乙生成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请解释乙和丙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______。
(2)请写出丙的一种用途______。
(3)我国古代书法家用甲制成的液体进行绘画和书写,作品能够长期保存的原因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
22.(3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化学上研究“水”可从多角度进行。
(1)上图所示实验中,水的作用各不相同,请写出图d中水的作用。
(2)图b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示意图,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写出图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2分)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硫在空气中燃烧没有在氧气中剧烈,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2)相同质量的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快、更剧烈,这是为什么?
24.(3分)我国明确提出了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参加反应的甲和丙的质量比是多少?
(3)践行“低碳生活”,你应该如何做起?(写一点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碳及其化合物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请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选用的制取装置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装置A和装置B相比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装置A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
③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时的操作是______。可用装置E大致测定收集到的的体积,其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
(4)为测定某地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纯度(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向20g该大理石中加入10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气体与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自测试题(A)
化学参考答案2024.1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 CDDAC 6—10 BCCBB 11—14 DAD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1) (2) (3)
16.热值高(或无污染或产物为水
17.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18. 湿抹布盖灭
19.
20.(1) 分子的构成不同
(2)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3)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固体变成气体时,分子间间隔变大
22.(1)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23.(1)氧气的浓度(或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2)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4.(1)
(2)(或)
(3)上学时步行或骑自行车等合理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①AD或BD
②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分离,反应便会停止。
③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已集满;防止溶于水(或防止与水反应)。
(4)解:设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答: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50%。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