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2024·澧县会考)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
D.蛇在冬天冬眠说明蛇不能适应环境
【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 A、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利于其避敌和捕食。保护色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都是黄色,是一种保护色, 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降低温度,也能降低温度,使树下氧气较多、湿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D、蛇属于变温动物,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2.(2024·澧县会考)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表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高锰酸钾溶液 与维生素C反应
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保持细胞形态
C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澄清石灰水 检测二氧化碳
D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5%的柠檬酸钠溶液 防止血液凝固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维生素的作用;观察动物细胞;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维生素C有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特性,因此常用该溶液来测定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及比较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不符合题意;
B、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 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 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使用的浓度是0.9%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的产生 , 不符合题意;
D、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将新鲜的血液放入试管内,加入少量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
3.(2024·澧县会考)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口沟——摄食 B.胞肛——排泄
C.表膜——呼吸 D.纤毛-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 草履虫结构图如下:
由图可知:A口沟的作用是摄食,C表膜的作用是呼吸,D纤毛的作用是运动,而B胞肛的作用是排出食物残渣。
故答案为:B。
【分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4.(2024·澧县会考)为探究二氧化碳(CO2)浓度和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小麦单位叶面 积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mmol/h),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应适宜并且保持一致
B.吸收的氮可用于合在蛋白质等含氮物质
C.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和施加氮肥都有利于小麦增产
D.该实验结论也适用于玉米、花生、大豆等其他农作物
【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为探究二氧化碳(CO2)浓度和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该实验中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应适宜并且保持一致,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蛋白质等含氮物质,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和施加氮肥都有利于小麦增产,不符合题意;
D、本实验验证二氧化碳(CO2)浓度和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花生、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豆科植物( 具有根瘤),所以该实验结论不一定适用于 花生、大豆等其他农作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5.(2024·澧县会考)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中和意味着可以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
B.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D.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碳中和不仅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还包括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同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因此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6.(2024·澧县会考)如图表示叶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氧气的净吸收速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中A点是标记的五个时间点中有机物积累量最少的时候
B.曲线中DE段上升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C.曲线中AB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D.曲线中B点表示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候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 曲线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平衡。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所以清晨时氧气的浓度较低,有机物最少。点A所处的时间为清晨,有机物积累量是最少的时候, 符合题意;
B、 曲线中DE段所处的时间为下午,太阳光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但仍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氧气的净吸收速率故上升, 不符合题意;
C、 曲线中AB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多,吸收少, 不符合题意;
D、 曲线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速率的差值达到最大,光合作用最强,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候是点E,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7.(2024·澧县会考) 如图为东东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血小板,能吞噬病菌
B.②是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凝血
C.③是红细胞,成熟后无细胞核
D.④是血浆,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
【答案】C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 A、①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②是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具有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符合题意;
D、④是血浆,红细胞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图中:①血小板,②白细胞,③红细胞,④血浆。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8.(2024·澧县会考)2022年5月15日,江西省会昌县一位孕妇突发大出血,一位民警一路沿途护送其就医,该孕妇目前状况平稳,群众纷纷为民警点赞。下列叙述无误的是(  )
A.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一直依靠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B.O型血为“万能输血者”,若此孕妇为O型血,那她能给任何人输血,也能接受任何的血
C.若此孕妇夫妻俩皆为双眼皮(显性基因),那其后代是单眼皮(隐性基因)可能性为0
D.给此孕妇救治时上臂注射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胚胎发育和营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早期靠卵细胞的卵黄提供营养物质,后期才依靠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
B、O型血为“万能输血者”,若此孕妇为O型血,那么她可以给任何血型的人输血,但她只能接受O型血,不符合题意 ;
C、若此孕妇夫妻俩皆为双眼皮(显性基因),那么其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若夫妻基因型为AAxAA,或者为AAxAa,那么后代是单眼皮(隐性基因)的可能性为0,若此夫妇的基因型为AaxAa,则后代是单眼皮的概率为25%,不符合题意;
D、给此孕妇救治时注射的药物是通过上腔静脉,所以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9.(2024·澧县会考)五一期间,一位游客看到淄博交警在执勤间隙蹲在路边吃着盒饭,被深深感动了,上前给他 送了一瓶水,表达自己的敬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米饭中的淀粉是主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B.大米中的有机物是由水稻叶制造通过导管运来的
C.交警喝下去的水被代谢排出的途径有两条
D.交警体细胞中为吃饭提供能量的结构是线粒体
【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人体能量的供给;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 A、淀粉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所以米饭中的淀粉是主要供能物质,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所以大米中的有机物是由水稻叶制造通过筛管运来的,不符合题意;
C、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内的水还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不符合题意;
D、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所以交警体细胞中为吃饭提供能量的结构是线粒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0.(2024·澧县会考)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请你为自己选择一份既合理又经济的午餐食谱(  )
A.牛奶一盒,鸡蛋一个,冰淇淋一杯
B.米饭一碗,炒肉片一份,红烧带鱼一块,豆腐汤一碗,青菜一份,水果一个
C.肉包一个,红烧肉一份,可乐一瓶,巧克力一块
D.米饭一碗,龙虾一只,草鱼一条,烧鸡一只,肉片汤一碗
【答案】B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 A、牛奶、鸡蛋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冰激凌含较多的糖类,无蔬果类和油脂类,不能提供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此食谱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B、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炒肉片、带鱼、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质,青菜、水果主要提供维生素,此食谱营养比较全面,且实惠,符合题意;
C、肉包、红烧肉能够提供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可乐、巧克力含较多的糖类,无蔬果类,不能提供维生素,此食谱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龙虾、草鱼、烧鸡、肉汤主要提供蛋白质,但不实惠,且量过多浪费,无蔬果类,不能提供维生素,此食谱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11.(2024·澧县会考)关于人的视觉形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瞳孔能折射光线 B.晶状体能反射光线
C.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 D.物像在大脑皮层形成
【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瞳孔不能折射光线,不符合题意;
B、晶状体无色透明,似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而不是反射作用,不符合题意;
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刺激,符合题意;
D、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视网膜上有视觉感受器,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觉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2.(2024·澧县会考)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蝴蝶、蚂蚁和蜘蛛都是昆虫
B.环节动物的体节不利于其适应环境
C.简单的动物都比复杂的动物数量少
D.水螅主要靠刺细胞麻醉和杀死猎物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 昆虫都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蝴蝶是昆虫,蚂蚁和蜘蛛都不是昆虫,不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的体节有利于它灵活运动,有利于它适应环境,不符合题意;
C、并不是简单动物都比复杂动物的数量少,不符合题意;
D、水螅靠刺细胞麻醉和杀死猎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13.(2024·澧县会考)鱼的心脏有两个腔(一心房一心室),两栖动物的心脏有三个腔(两心房一心室),爬行动 物的心脏有四个腔(两心房两心室),这能说明生物的哪个进化趋势 (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心脏从心房到心室的进化趋势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进化关系为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它们的心脏结构由两个腔(一心房一心室)转变为三个腔(两心房一心室)再转变为四个腔(两心房两心室),结构越来越复杂,说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4.(2024·澧县会考)膈的出现可以将体腔分成了胸腔和腹腔两部分,下列动物中体腔内有膈的是 (  )
A.海豚 B.青蛙 C.蜥蜴 D.家鸽
【答案】A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 A、“海豚”是哺乳动物,体内有膈,符合题意;
BCD、“青蛙”是两栖动物、“蜥蜴”是爬行动物,“家鸽”是鸟类,体腔内都没有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15.(2024·澧县会考)我国是农业古国,诗经中提到“或耘或耕,黍稷嶷霏”,为农作物除草、施肥;“去其螟滕,及其蠡贼”,为农作物去除害虫;“茶蓼朽止”,将杂草腐烂在田里作为肥料,解释错误的(  )
A.秸秆还田是利用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
B.杂草与农作物是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除生、除草可以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
【答案】B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农业
【解析】【解答】 A、秸秆还田利用的是腐生性细菌和真菌能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这些无机物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不符合题意;
B、杂草与农作物是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符合题意;
C、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促进农作物生长,从而固定更多的能量,除虫可以减少农作物固定的能量流向害虫,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不符合题意;
D、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16.(2024·澧县会考)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 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降低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细菌为了配合治疗,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 A、自然界中的细菌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细菌的抗药性本来就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不是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A不符合题意;
BC、有的细菌抗药性强,有的细菌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所以,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不是青霉素的质量下降,而是药物对细菌自然选择的结果,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变异具有随机性,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故细菌不能通过主动的变异来产生抗药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17.(2024·澧县会考)下列细菌中与其他三种获得营养的方式不同的是(  )
A.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B.甲烷菌利用有机物产生沼气
C.枯草杆菌使水果腐烂 D.根瘤菌长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乳酸 菌、甲烷菌和枯草杆菌的营养方式为腐生,根瘤菌为共生细菌。
故答案为:D。
【分析】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18.(2024·澧县会考)下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8]雄蕊和[9]雌蕊
B.若每个花瓣细胞含有n条染色体,则7中的染色体也为n条
C.[7]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
D.[5]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果实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A、9雌蕊和8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不符合题意;
B、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结果使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减少一半。传粉后花粉萌发产生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若花瓣细胞(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n条,那么它的生殖细胞(精子或是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就是n/2条,然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染色体的数目就是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和,即n条,所以若每个花瓣细胞含有n条染色体,则7精子中的染色体为n/2条,符合题意;
CD、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的变化:
可见7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5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果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9.(2024·澧县会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蜜桃(AA)的枝集,嫁接到以蜜桃(aa)为砧木的植株上,所结蜜桃果肉基因是Aa
B.人的性别不属于生物面性状
C.小红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相对性状
D.染色体在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答案】C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从蜜桃(AA)植株上剪取一段带芽的枝条,嫁接到以蜜桃(aa)为砧木的植株上,所结蜜桃果肉基因是AA,不符合题意;
B、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不符合题意;
C、小红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D、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0.(2024·澧县会考)已知二倍体西瓜体细胞中含22条染色体,四倍体西瓜体细胞中含44条染色体。二倍体西 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西瓜的种子,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生长成熟后,不能产生正 常的卵细胞和精子,故三倍体西瓜结的果实为无籽西瓜。请分析无籽西瓜瓜皮细胞中含染色体 数为(  )
A.11 条 B.22 条 C.33 条 D.44 条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 普通西瓜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2条,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四倍体西瓜植株的雌花授以普通西瓜的花粉结出三倍体的西瓜种子。那么三倍体西瓜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33条。三倍体西瓜果皮细胞有33条染色体。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1.(2024·澧县会考)在用酵母菌进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 R三曲线依次代表的是(  )
A.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B.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C.氧气、酒精、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 酵母菌发酵酿酒需要无氧的环境,容器密封,由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很快就会把密封的容器中有限的氧气消耗掉,因此急剧减少的物质P是氧气;在开始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就会有二氧化碳产生,繁殖的足够的数量之后,再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比酒精多,因此物质Q是二氧化碳,R是酒精。
故答案为:A。
【分析】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时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2.(2024·澧县会考)乳腺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作为“生产车间”,可生产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主要是利用 了下面哪种技术(  )
A.克隆技术 B.仿生技术
C.器官移植技术 D.转基因技术
【答案】D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转基因技术指通过人工方式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生物体基因组内,并使该转基因生物能稳定地将此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技术。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动植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因此,生物反应器的研制主要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在血液循环系统或乳腺中表达的转基因动物叫生物反应器,而最为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23.(2024·澧县会考)生活在细菌真菌遍布的环境中,人们可以不生病,主要原因王包括的是(  )
A.人体通过皮肤和黏膜进行第一道防线的阻挡和保护
B.人体的泪液、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够杀死病原体
C.吞噬细胞这种特异性免疫可以杀死病原体
D.淋巴细胞能够受刺激产生抗体,特异性地杀死抗原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 A、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泪液、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不符合题意;
C、吞噬细胞既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也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符合题意;
D、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特异性地杀死抗原,可以使人们不生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4.(2024·澧县会考)用模式图能直观解释有关生物学现象,对下列模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泌尿系统的组成,则乙是膀胱
B.若该图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则丁是三级消费者
C.若该图表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则丁已经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D.若该图表示人类进化的历程,则丙时期为人类进化历程的重要时期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食物链和食物网;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泌尿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运输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所以乙是输尿管,符合题意;
B 、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甲是生产者,乙丙丁各是一级、二级、三级消费者,不符合题意;
C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顺序是: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构成独立的体系、诞生原始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不符合题意;
D、人类进化历程主要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丙为直立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25.(2024·澧县会考)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与生产生活实例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B.安全输血以同型输血为原则——避免发生凝集反应
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超级杂交水稻——利用转基因技术
D.放入冰箱中的食物保质期会延长——低温下微生物繁殖减慢
【答案】C
【知识点】根毛与根毛细胞;血型与输血;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为保护幼根和根毛,植物应带土移栽 ,不符合题意;
B、不同血型放在一起会发生血液凝集现象,故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符合题意;
C、“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是利用杂交技术,而不是转基因技术,符合题意;
D、低温会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发育,使食物的保质期延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袁隆平在育种中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6.(2024·澧县会考)油菜易栽培,种子含油量高,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下图依次为油菜组织 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甲)、显微镜下油菜花瓣表皮细胞图(乙)、油菜叶片结构示意图(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②处的细胞比较,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方面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
b   (填名称)过程。
(2)乙图中③处的细胞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应按照    (填c或d)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3)丙图中⑨是   。当叶片缺水时它会闭合,以减少油菜的    作用,防止油菜体内水分过度散失。
(4)请给本地的油菜种植户(非大棚种植)提高油菜籽产量提一条合理的种植建议
【答案】(1)细胞分化
(2)d
(3)气孔;蒸腾
(4)增施有机肥;合理密植等(任写一条即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 (1)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所以甲图中①、②处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方面存在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b细胞分化过程。
(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乙图中③处的细胞偏右上方,想移到视野中央,应按照d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3)丙图中⑨是气孔。当叶片缺水时它会闭合,以减少油菜的蒸腾作用,防止油菜体内水分过度散失。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阳光明媚的白天,⑨处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为提高本地(非大棚种植)油菜籽的产量,可以适当地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增加昼夜温差等。
【分析】 图甲中:a是细胞分裂、b是细胞分化、①是细胞、②是组织;图丙中:④是上表皮、⑤是栅栏组织、⑥是海绵组织、⑦是下表皮、⑧是叶脉、⑨气孔、⑩是保卫细胞。
(1)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2)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
(3)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7.(2024·澧县会考)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文化生活,全球掀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浪潮。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极其微小,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肺部炎症,其讲话、咳嗽时,会喷出大量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这时的病人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   ,应当强制隔离治疗。在疫情期间,健康的人也应该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这些属于 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疫情虽无情,人间有大爱。许多新冠肺炎病人康复后,积极参加献血,因为他们的血浆 中含有能抵抗新冠病毒的    (填物质),可以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
(4)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的原因是   。
【答案】(1)遗传物质
(2)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
(4)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生存和繁殖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病毒是十分微小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是病原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属于传染源。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新冠肺炎病人经医生救治痊愈后。就会在病人体内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4)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8.(2024·澧县会考)乒乓球被称为国球,而乒乓球国家队也被称为 “梦之队”。2022年10月在河南新乡举办的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中,国家队王楚钦、孙颖莎分获男女单打冠军,他们让国旗在国际赛场上再次升起。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里填序号,下划线上填文字)
(1)乒乓球运动员在完成握紧乒乓球拍这个动作的过程中,不仅依赖运动系统,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
(2)在图甲的关节示意图中,减小运动时摩擦的结构是[   ]   。关节周围由2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   ]   。
(3)上图中两位运动员都有屈肘动作,之所以能完成此动作,原因之一是因为骨骼肌中的    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通过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4)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人体会眨眼睛,这属于    行为。
【答案】(1)神经(或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5;关节软骨;3;关节腔
(3)肌腱
(4)先天性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运动员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三者协调配合完成握紧乒乓球拍这个动作,运动时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 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着5关节软骨,运动时减少摩擦。 关节周围由2关节囊将关节头和关节窝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3关节腔,关节腔中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 肌肉由两部分组成,肌腱和肌腹,骨骼肌中的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通过骨骼肌收缩从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4) 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人体会眨眼睛,这种行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由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分析】图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
(1)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2)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29.(2024·澧县会考)人体是多个素统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以下是人体的反射弧结构图(甲)、心脏结构图(乙)、尿液形成过程图(丙)和尿液形成过程中某成分变化图(丁)。请据图作答。
(1)用针刺其指尖,立刻缩手,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
(2)血液在经血管进入心腔Ⅱ以前,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发 生变化的原因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发生了气体交换,该气体交换依据的原理是   。
(3)酒驾者血液中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   ]   。
(4)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 部位   (填字母)。
【答案】(1)1→3→5→4→2
(2)由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含氧气多的动脉血(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气体扩散作用
(3)I;右心房
(4)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1) 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1感受器→3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2效应器.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2) 血液在经血管进入心腔Ⅱ以前, 进行的是肺循环,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该气体交换依据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3) 酒精在小肠和胃中被吸收,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先进行体循环,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Ⅰ右心房。
(4)从丁图看出,葡萄糖浓度变为0。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导致尿液的葡萄糖浓度是0。因此当血液进入肾脏流经图丙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发生在丙图的部位是D肾小管,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肾小管重吸收。
【分析】 图甲中结构:1感受器、2效应器、3传入神经、4传出神经,5神经中枢;
图乙中:Ⅰ右心房,Ⅱ左心房,Ⅲ右心室,Ⅳ左心室;
丙图中:A入球小动脉,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E尿液。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0.(2024·澧县会考)已知小麦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用D、d表示。研究团队利用小麦植株分别进行了甲、乙、丙三组杂交实验,每组随机选取1000个子代的表现型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各组亲本及子代表现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回答。
(1)根据甲组的实验数据,可推测出显性性状是   ;甲组子代高秆的基因型是   .
(2)根据遗传规律和甲组的实验数据,推测乙组实验数据,其中Ⅱ的数目是   。
(3)丙组中,若III和IV比例为1: 1,则亲本高秆的基因型是   。
(4)基因型相同的小麦种子,种植环境不同, 其性状表现也不同。这说明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三者的关系是   。
【答案】(1)高秆;DD、Dd(或者写“DD和Dd”)
(2)1000
(3)Dd
(4)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表现型由基因型控制,并受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甲组中亲本都是高杆,子代中出现了矮杆,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矮杆是隐性性状,高杆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均是杂合子,即Dd和Dd。其遗传图解如下:
子代中表现为高杆的植株基因型为DD和Dd。
(2)矮杆属于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乙组的遗传图解如图:
则后代全是矮杆。即Ⅰ是0,Ⅱ是1000。
(3)高杆是显性性状,丙组中高杆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若后代都是高杆,说明亲本高杆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
若后代高杆:矮杆=1:1,说明高杆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
(4)基因型相同的小麦种子,种植环境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这说明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1.(2024·澧县会考)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请据图分析:
(1)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大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用燃烧的 蜡烛去检验,蜡烛迅速熄灭的是哪一瓶?蜡烛立即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
(2)实验二中,小明将两个装置放在光下4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D装置中的叶片变蓝,并由此得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 二的实验变量是   。请你纠正小明以上方案中不合理之处   。
(3)用传感器测定D装置中24小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并绘制如图三所示曲线。图三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曲线上的   ,消耗叶肉细胞内积累的有机物 的时间段是   。
【答案】(1)A瓶,原因是A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蜡烛因没有氧气助燃立即熄灭
(2)二氧化碳;将两个装置照光之前,先置于暗处24小时/暗处理一昼夜
(3)P点;0—6时,18—24时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 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大豆种子,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消耗了氧气,蜡烛因没有氧气助燃立即熄灭 ;B瓶装有煮熟的大豆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氧气,蜡烛可以继续燃烧。
(2) 实验二中C装置里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D装置里是清水,因此,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二中因为两个装置没有经过黑暗处理,不能确定叶片中的淀粉是在实验之前的光合作用中合成的还是在实验中合成的,因此应纠正为应该将装置放在光下之前,在黑暗环境下放置一天一夜。
(3) 二氧化碳浓度在下降的阶段说明植物都在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曲线上的P点是植物光合作用累积的有机物最多的点。消耗累积的有机物时说明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时间段为植物的叶肉细胞在消耗有机物,看图上时间段为0时到6时、18时到24时。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2024·澧县会考)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
D.蛇在冬天冬眠说明蛇不能适应环境
2.(2024·澧县会考)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表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高锰酸钾溶液 与维生素C反应
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保持细胞形态
C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澄清石灰水 检测二氧化碳
D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5%的柠檬酸钠溶液 防止血液凝固
A.A B.B C.C D.D
3.(2024·澧县会考)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口沟——摄食 B.胞肛——排泄
C.表膜——呼吸 D.纤毛-运动
4.(2024·澧县会考)为探究二氧化碳(CO2)浓度和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小麦单位叶面 积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mmol/h),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应适宜并且保持一致
B.吸收的氮可用于合在蛋白质等含氮物质
C.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和施加氮肥都有利于小麦增产
D.该实验结论也适用于玉米、花生、大豆等其他农作物
5.(2024·澧县会考)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中和意味着可以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
B.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D.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6.(2024·澧县会考)如图表示叶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氧气的净吸收速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中A点是标记的五个时间点中有机物积累量最少的时候
B.曲线中DE段上升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C.曲线中AB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D.曲线中B点表示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候
7.(2024·澧县会考) 如图为东东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血小板,能吞噬病菌
B.②是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凝血
C.③是红细胞,成熟后无细胞核
D.④是血浆,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
8.(2024·澧县会考)2022年5月15日,江西省会昌县一位孕妇突发大出血,一位民警一路沿途护送其就医,该孕妇目前状况平稳,群众纷纷为民警点赞。下列叙述无误的是(  )
A.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一直依靠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B.O型血为“万能输血者”,若此孕妇为O型血,那她能给任何人输血,也能接受任何的血
C.若此孕妇夫妻俩皆为双眼皮(显性基因),那其后代是单眼皮(隐性基因)可能性为0
D.给此孕妇救治时上臂注射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9.(2024·澧县会考)五一期间,一位游客看到淄博交警在执勤间隙蹲在路边吃着盒饭,被深深感动了,上前给他 送了一瓶水,表达自己的敬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米饭中的淀粉是主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B.大米中的有机物是由水稻叶制造通过导管运来的
C.交警喝下去的水被代谢排出的途径有两条
D.交警体细胞中为吃饭提供能量的结构是线粒体
10.(2024·澧县会考)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请你为自己选择一份既合理又经济的午餐食谱(  )
A.牛奶一盒,鸡蛋一个,冰淇淋一杯
B.米饭一碗,炒肉片一份,红烧带鱼一块,豆腐汤一碗,青菜一份,水果一个
C.肉包一个,红烧肉一份,可乐一瓶,巧克力一块
D.米饭一碗,龙虾一只,草鱼一条,烧鸡一只,肉片汤一碗
11.(2024·澧县会考)关于人的视觉形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瞳孔能折射光线 B.晶状体能反射光线
C.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 D.物像在大脑皮层形成
12.(2024·澧县会考)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蝴蝶、蚂蚁和蜘蛛都是昆虫
B.环节动物的体节不利于其适应环境
C.简单的动物都比复杂的动物数量少
D.水螅主要靠刺细胞麻醉和杀死猎物
13.(2024·澧县会考)鱼的心脏有两个腔(一心房一心室),两栖动物的心脏有三个腔(两心房一心室),爬行动 物的心脏有四个腔(两心房两心室),这能说明生物的哪个进化趋势 (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心脏从心房到心室的进化趋势
14.(2024·澧县会考)膈的出现可以将体腔分成了胸腔和腹腔两部分,下列动物中体腔内有膈的是 (  )
A.海豚 B.青蛙 C.蜥蜴 D.家鸽
15.(2024·澧县会考)我国是农业古国,诗经中提到“或耘或耕,黍稷嶷霏”,为农作物除草、施肥;“去其螟滕,及其蠡贼”,为农作物去除害虫;“茶蓼朽止”,将杂草腐烂在田里作为肥料,解释错误的(  )
A.秸秆还田是利用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
B.杂草与农作物是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除生、除草可以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
16.(2024·澧县会考)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 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降低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细菌为了配合治疗,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7.(2024·澧县会考)下列细菌中与其他三种获得营养的方式不同的是(  )
A.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B.甲烷菌利用有机物产生沼气
C.枯草杆菌使水果腐烂 D.根瘤菌长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
18.(2024·澧县会考)下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8]雄蕊和[9]雌蕊
B.若每个花瓣细胞含有n条染色体,则7中的染色体也为n条
C.[7]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
D.[5]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果实
19.(2024·澧县会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蜜桃(AA)的枝集,嫁接到以蜜桃(aa)为砧木的植株上,所结蜜桃果肉基因是Aa
B.人的性别不属于生物面性状
C.小红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相对性状
D.染色体在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20.(2024·澧县会考)已知二倍体西瓜体细胞中含22条染色体,四倍体西瓜体细胞中含44条染色体。二倍体西 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西瓜的种子,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生长成熟后,不能产生正 常的卵细胞和精子,故三倍体西瓜结的果实为无籽西瓜。请分析无籽西瓜瓜皮细胞中含染色体 数为(  )
A.11 条 B.22 条 C.33 条 D.44 条
21.(2024·澧县会考)在用酵母菌进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 R三曲线依次代表的是(  )
A.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B.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C.氧气、酒精、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22.(2024·澧县会考)乳腺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作为“生产车间”,可生产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主要是利用 了下面哪种技术(  )
A.克隆技术 B.仿生技术
C.器官移植技术 D.转基因技术
23.(2024·澧县会考)生活在细菌真菌遍布的环境中,人们可以不生病,主要原因王包括的是(  )
A.人体通过皮肤和黏膜进行第一道防线的阻挡和保护
B.人体的泪液、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够杀死病原体
C.吞噬细胞这种特异性免疫可以杀死病原体
D.淋巴细胞能够受刺激产生抗体,特异性地杀死抗原
24.(2024·澧县会考)用模式图能直观解释有关生物学现象,对下列模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泌尿系统的组成,则乙是膀胱
B.若该图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则丁是三级消费者
C.若该图表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则丁已经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D.若该图表示人类进化的历程,则丙时期为人类进化历程的重要时期
25.(2024·澧县会考)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与生产生活实例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B.安全输血以同型输血为原则——避免发生凝集反应
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超级杂交水稻——利用转基因技术
D.放入冰箱中的食物保质期会延长——低温下微生物繁殖减慢
26.(2024·澧县会考)油菜易栽培,种子含油量高,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下图依次为油菜组织 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甲)、显微镜下油菜花瓣表皮细胞图(乙)、油菜叶片结构示意图(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②处的细胞比较,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方面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
b   (填名称)过程。
(2)乙图中③处的细胞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应按照    (填c或d)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3)丙图中⑨是   。当叶片缺水时它会闭合,以减少油菜的    作用,防止油菜体内水分过度散失。
(4)请给本地的油菜种植户(非大棚种植)提高油菜籽产量提一条合理的种植建议
27.(2024·澧县会考)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文化生活,全球掀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浪潮。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极其微小,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肺部炎症,其讲话、咳嗽时,会喷出大量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这时的病人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   ,应当强制隔离治疗。在疫情期间,健康的人也应该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这些属于 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疫情虽无情,人间有大爱。许多新冠肺炎病人康复后,积极参加献血,因为他们的血浆 中含有能抵抗新冠病毒的    (填物质),可以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
(4)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的原因是   。
28.(2024·澧县会考)乒乓球被称为国球,而乒乓球国家队也被称为 “梦之队”。2022年10月在河南新乡举办的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中,国家队王楚钦、孙颖莎分获男女单打冠军,他们让国旗在国际赛场上再次升起。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里填序号,下划线上填文字)
(1)乒乓球运动员在完成握紧乒乓球拍这个动作的过程中,不仅依赖运动系统,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
(2)在图甲的关节示意图中,减小运动时摩擦的结构是[   ]   。关节周围由2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   ]   。
(3)上图中两位运动员都有屈肘动作,之所以能完成此动作,原因之一是因为骨骼肌中的    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通过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4)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人体会眨眼睛,这属于    行为。
29.(2024·澧县会考)人体是多个素统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以下是人体的反射弧结构图(甲)、心脏结构图(乙)、尿液形成过程图(丙)和尿液形成过程中某成分变化图(丁)。请据图作答。
(1)用针刺其指尖,立刻缩手,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
(2)血液在经血管进入心腔Ⅱ以前,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发 生变化的原因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发生了气体交换,该气体交换依据的原理是   。
(3)酒驾者血液中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   ]   。
(4)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 部位   (填字母)。
30.(2024·澧县会考)已知小麦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用D、d表示。研究团队利用小麦植株分别进行了甲、乙、丙三组杂交实验,每组随机选取1000个子代的表现型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各组亲本及子代表现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回答。
(1)根据甲组的实验数据,可推测出显性性状是   ;甲组子代高秆的基因型是   .
(2)根据遗传规律和甲组的实验数据,推测乙组实验数据,其中Ⅱ的数目是   。
(3)丙组中,若III和IV比例为1: 1,则亲本高秆的基因型是   。
(4)基因型相同的小麦种子,种植环境不同, 其性状表现也不同。这说明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三者的关系是   。
31.(2024·澧县会考)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请据图分析:
(1)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大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用燃烧的 蜡烛去检验,蜡烛迅速熄灭的是哪一瓶?蜡烛立即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
(2)实验二中,小明将两个装置放在光下4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D装置中的叶片变蓝,并由此得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 二的实验变量是   。请你纠正小明以上方案中不合理之处   。
(3)用传感器测定D装置中24小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并绘制如图三所示曲线。图三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曲线上的   ,消耗叶肉细胞内积累的有机物 的时间段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 A、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利于其避敌和捕食。保护色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都是黄色,是一种保护色, 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降低温度,也能降低温度,使树下氧气较多、湿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D、蛇属于变温动物,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2.【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维生素的作用;观察动物细胞;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维生素C有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特性,因此常用该溶液来测定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及比较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不符合题意;
B、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 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 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使用的浓度是0.9%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的产生 , 不符合题意;
D、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将新鲜的血液放入试管内,加入少量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
3.【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 草履虫结构图如下:
由图可知:A口沟的作用是摄食,C表膜的作用是呼吸,D纤毛的作用是运动,而B胞肛的作用是排出食物残渣。
故答案为:B。
【分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4.【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为探究二氧化碳(CO2)浓度和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该实验中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应适宜并且保持一致,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蛋白质等含氮物质,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和施加氮肥都有利于小麦增产,不符合题意;
D、本实验验证二氧化碳(CO2)浓度和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花生、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豆科植物( 具有根瘤),所以该实验结论不一定适用于 花生、大豆等其他农作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5.【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碳中和不仅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还包括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同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因此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6.【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 曲线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平衡。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所以清晨时氧气的浓度较低,有机物最少。点A所处的时间为清晨,有机物积累量是最少的时候, 符合题意;
B、 曲线中DE段所处的时间为下午,太阳光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但仍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氧气的净吸收速率故上升, 不符合题意;
C、 曲线中AB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多,吸收少, 不符合题意;
D、 曲线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速率的差值达到最大,光合作用最强,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候是点E,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7.【答案】C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 A、①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②是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不符合题意;
C、③是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具有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符合题意;
D、④是血浆,红细胞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图中:①血小板,②白细胞,③红细胞,④血浆。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8.【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胚胎发育和营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早期靠卵细胞的卵黄提供营养物质,后期才依靠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
B、O型血为“万能输血者”,若此孕妇为O型血,那么她可以给任何血型的人输血,但她只能接受O型血,不符合题意 ;
C、若此孕妇夫妻俩皆为双眼皮(显性基因),那么其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若夫妻基因型为AAxAA,或者为AAxAa,那么后代是单眼皮(隐性基因)的可能性为0,若此夫妇的基因型为AaxAa,则后代是单眼皮的概率为25%,不符合题意;
D、给此孕妇救治时注射的药物是通过上腔静脉,所以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9.【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人体能量的供给;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 A、淀粉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所以米饭中的淀粉是主要供能物质,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所以大米中的有机物是由水稻叶制造通过筛管运来的,不符合题意;
C、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内的水还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不符合题意;
D、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所以交警体细胞中为吃饭提供能量的结构是线粒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0.【答案】B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 A、牛奶、鸡蛋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冰激凌含较多的糖类,无蔬果类和油脂类,不能提供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此食谱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B、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炒肉片、带鱼、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质,青菜、水果主要提供维生素,此食谱营养比较全面,且实惠,符合题意;
C、肉包、红烧肉能够提供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可乐、巧克力含较多的糖类,无蔬果类,不能提供维生素,此食谱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龙虾、草鱼、烧鸡、肉汤主要提供蛋白质,但不实惠,且量过多浪费,无蔬果类,不能提供维生素,此食谱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11.【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瞳孔不能折射光线,不符合题意;
B、晶状体无色透明,似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而不是反射作用,不符合题意;
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刺激,符合题意;
D、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视网膜上有视觉感受器,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觉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2.【答案】D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 昆虫都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蝴蝶是昆虫,蚂蚁和蜘蛛都不是昆虫,不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的体节有利于它灵活运动,有利于它适应环境,不符合题意;
C、并不是简单动物都比复杂动物的数量少,不符合题意;
D、水螅靠刺细胞麻醉和杀死猎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13.【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进化关系为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它们的心脏结构由两个腔(一心房一心室)转变为三个腔(两心房一心室)再转变为四个腔(两心房两心室),结构越来越复杂,说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4.【答案】A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 A、“海豚”是哺乳动物,体内有膈,符合题意;
BCD、“青蛙”是两栖动物、“蜥蜴”是爬行动物,“家鸽”是鸟类,体腔内都没有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15.【答案】B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农业
【解析】【解答】 A、秸秆还田利用的是腐生性细菌和真菌能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这些无机物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不符合题意;
B、杂草与农作物是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符合题意;
C、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促进农作物生长,从而固定更多的能量,除虫可以减少农作物固定的能量流向害虫,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不符合题意;
D、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16.【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 A、自然界中的细菌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细菌的抗药性本来就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不是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A不符合题意;
BC、有的细菌抗药性强,有的细菌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所以,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不是青霉素的质量下降,而是药物对细菌自然选择的结果,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变异具有随机性,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故细菌不能通过主动的变异来产生抗药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17.【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乳酸 菌、甲烷菌和枯草杆菌的营养方式为腐生,根瘤菌为共生细菌。
故答案为:D。
【分析】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18.【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A、9雌蕊和8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不符合题意;
B、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结果使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减少一半。传粉后花粉萌发产生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若花瓣细胞(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n条,那么它的生殖细胞(精子或是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就是n/2条,然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染色体的数目就是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和,即n条,所以若每个花瓣细胞含有n条染色体,则7精子中的染色体为n/2条,符合题意;
CD、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的变化:
可见7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5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果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9.【答案】C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从蜜桃(AA)植株上剪取一段带芽的枝条,嫁接到以蜜桃(aa)为砧木的植株上,所结蜜桃果肉基因是AA,不符合题意;
B、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不符合题意;
C、小红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D、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0.【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 普通西瓜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2条,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四倍体西瓜植株的雌花授以普通西瓜的花粉结出三倍体的西瓜种子。那么三倍体西瓜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33条。三倍体西瓜果皮细胞有33条染色体。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1.【答案】A
【知识点】发酵技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 酵母菌发酵酿酒需要无氧的环境,容器密封,由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很快就会把密封的容器中有限的氧气消耗掉,因此急剧减少的物质P是氧气;在开始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就会有二氧化碳产生,繁殖的足够的数量之后,再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比酒精多,因此物质Q是二氧化碳,R是酒精。
故答案为:A。
【分析】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时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2.【答案】D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转基因技术指通过人工方式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生物体基因组内,并使该转基因生物能稳定地将此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技术。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动植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因此,生物反应器的研制主要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在血液循环系统或乳腺中表达的转基因动物叫生物反应器,而最为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23.【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 A、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泪液、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不符合题意;
C、吞噬细胞既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也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符合题意;
D、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特异性地杀死抗原,可以使人们不生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4.【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食物链和食物网;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泌尿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运输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所以乙是输尿管,符合题意;
B 、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甲是生产者,乙丙丁各是一级、二级、三级消费者,不符合题意;
C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顺序是: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构成独立的体系、诞生原始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不符合题意;
D、人类进化历程主要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丙为直立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25.【答案】C
【知识点】根毛与根毛细胞;血型与输血;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为保护幼根和根毛,植物应带土移栽 ,不符合题意;
B、不同血型放在一起会发生血液凝集现象,故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符合题意;
C、“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是利用杂交技术,而不是转基因技术,符合题意;
D、低温会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发育,使食物的保质期延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袁隆平在育种中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6.【答案】(1)细胞分化
(2)d
(3)气孔;蒸腾
(4)增施有机肥;合理密植等(任写一条即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 (1)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所以甲图中①、②处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方面存在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b细胞分化过程。
(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乙图中③处的细胞偏右上方,想移到视野中央,应按照d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3)丙图中⑨是气孔。当叶片缺水时它会闭合,以减少油菜的蒸腾作用,防止油菜体内水分过度散失。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阳光明媚的白天,⑨处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为提高本地(非大棚种植)油菜籽的产量,可以适当地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增加昼夜温差等。
【分析】 图甲中:a是细胞分裂、b是细胞分化、①是细胞、②是组织;图丙中:④是上表皮、⑤是栅栏组织、⑥是海绵组织、⑦是下表皮、⑧是叶脉、⑨气孔、⑩是保卫细胞。
(1)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2)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
(3)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7.【答案】(1)遗传物质
(2)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
(4)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生存和繁殖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病毒是十分微小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是病原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属于传染源。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新冠肺炎病人经医生救治痊愈后。就会在病人体内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4)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8.【答案】(1)神经(或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5;关节软骨;3;关节腔
(3)肌腱
(4)先天性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运动员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三者协调配合完成握紧乒乓球拍这个动作,运动时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 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着5关节软骨,运动时减少摩擦。 关节周围由2关节囊将关节头和关节窝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3关节腔,关节腔中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 肌肉由两部分组成,肌腱和肌腹,骨骼肌中的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通过骨骼肌收缩从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4) 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人体会眨眼睛,这种行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由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分析】图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
(1)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2)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29.【答案】(1)1→3→5→4→2
(2)由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含氧气多的动脉血(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气体扩散作用
(3)I;右心房
(4)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1) 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1感受器→3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2效应器.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2) 血液在经血管进入心腔Ⅱ以前, 进行的是肺循环,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该气体交换依据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3) 酒精在小肠和胃中被吸收,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先进行体循环,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Ⅰ右心房。
(4)从丁图看出,葡萄糖浓度变为0。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导致尿液的葡萄糖浓度是0。因此当血液进入肾脏流经图丙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发生在丙图的部位是D肾小管,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肾小管重吸收。
【分析】 图甲中结构:1感受器、2效应器、3传入神经、4传出神经,5神经中枢;
图乙中:Ⅰ右心房,Ⅱ左心房,Ⅲ右心室,Ⅳ左心室;
丙图中:A入球小动脉,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E尿液。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30.【答案】(1)高秆;DD、Dd(或者写“DD和Dd”)
(2)1000
(3)Dd
(4)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表现型由基因型控制,并受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甲组中亲本都是高杆,子代中出现了矮杆,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矮杆是隐性性状,高杆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均是杂合子,即Dd和Dd。其遗传图解如下:
子代中表现为高杆的植株基因型为DD和Dd。
(2)矮杆属于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乙组的遗传图解如图:
则后代全是矮杆。即Ⅰ是0,Ⅱ是1000。
(3)高杆是显性性状,丙组中高杆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若后代都是高杆,说明亲本高杆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
若后代高杆:矮杆=1:1,说明高杆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
(4)基因型相同的小麦种子,种植环境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这说明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31.【答案】(1)A瓶,原因是A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蜡烛因没有氧气助燃立即熄灭
(2)二氧化碳;将两个装置照光之前,先置于暗处24小时/暗处理一昼夜
(3)P点;0—6时,18—24时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 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大豆种子,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消耗了氧气,蜡烛因没有氧气助燃立即熄灭 ;B瓶装有煮熟的大豆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氧气,蜡烛可以继续燃烧。
(2) 实验二中C装置里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D装置里是清水,因此,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二中因为两个装置没有经过黑暗处理,不能确定叶片中的淀粉是在实验之前的光合作用中合成的还是在实验中合成的,因此应纠正为应该将装置放在光下之前,在黑暗环境下放置一天一夜。
(3) 二氧化碳浓度在下降的阶段说明植物都在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曲线上的P点是植物光合作用累积的有机物最多的点。消耗累积的有机物时说明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时间段为植物的叶肉细胞在消耗有机物,看图上时间段为0时到6时、18时到24时。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