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作业化学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作业
九年级化学
(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的是
A. 石灰石 B. 金刚石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2.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液体 D. 倾倒液体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B. 石墨作电极
C.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D. 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4. 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青色部分来自蓝铜矿颜料,蓝铜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加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化合物,则加热该物质不可能生成的是
A. B. C. D.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6.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客厅就能闻到饭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C. 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在煤炉旁放一壶水
D.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一定是催化剂 B.
C. 反应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D. 生成11g丁,需消耗20g甲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利用简易净水器获得纯水 B.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实验方案
实验目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A. A B. B C. C D. D
9. 某兴趣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进行创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
B. 甲、乙两处发生的反应均为
C. 将C、均匀混合,有利于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D. 若观察到乙处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甲处产生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请回答。
(1)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干冰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3)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 相对分子质量是720g
C. 属于单质
11.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对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②反应前后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③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
(3)甲醇(化学式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利用二氧化碳制甲醇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负碳产业技术,反应原理为,请写出X的化学式:_____。
12. 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图1为探究性质的装置。
(1)图1中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该实验现象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生质和化学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
(2)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为_____。
13. 图1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收集到氧气所需时间如图2,请回答。
(1)图1装置中,连接a管的是电源_____(填“正”或“负”)极。
(2)根据图2可得出:电压越大,_____。
(3)水通电时,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
14. 甲~戊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只有乙为单质;甲曾经被拉瓦锡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丙常温下为液态;戊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物质间的一步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
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名称为_____。
(2)丁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举一例_____。
(3)“丙→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乙→丙”的化学反应一定不属于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5.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图1实验中,加热铜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为_____。
(2)图2实验不能用来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于是,将图2中天平左盘上的装置改成图3装置(气密性良好),充分反应后,发现指针没有停在刻度盘中央,而是_____(填“偏右”或“偏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式为_____。
(3)与装置B相比,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氧气优点是_____。
17. 学习完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项目式活动。
(1)活动一:探究温室效应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时,温室气体含量越高环境升温越快。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用塑料瓶A收集一瓶,再用相同的塑料瓶B收集一瓶空气,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标记塑料管内红墨水停留的位置,将装置移至室外,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观察到红墨水处于标记位置的_____(填“左”或“右”)侧。
【得出结论】能增强温室效应。
(2)活动二:认识的性质
如图是某饮料的配料表,小组同学对该饮料中逸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XX饮料 (清爽柠檬味) 配料:水、碳酸、白砂糖、柠檬酸、香料等
【提出问题】打开瓶盖,逸出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该气体可能二氧化碳。
【查阅资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柠檬酸是一种常见的酸。
【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如下表。
同学 实验方案 预测实验现象 结论
甲 将饮料瓶中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察到_____ 瓶中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乙 将一支燃着的小木条放在打开的饮料瓶瓶口 观察到小木条熄灭
丙 取适量该无色饮料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观察到溶液变成了红色
小组中的其他同学立即否定了乙同学的方案,原因是_____。
同学们认为丙同学的设计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
【得出结论】按甲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了该饮料中逸出的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
反思评价】
①写出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同学们经过讨论明白了该饮料中会逸出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碳酸分解。
(3)活动三:迈向碳中和
【行动方案】请补充下表。
低碳途径 低碳行动具体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请举出一种具体做法_____(任写一条)。
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的转化和封存 用二氧化碳做原料合成一些化工产品。
项目之旅结束了,同学们决定立刻行动起来,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四、计算与分析题
18. 化学氧自救器是广泛应用于安全生产和应急救生的一种呼吸器,利用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制得氧气()。
请分析并计算:
(1)吸氧时,供氧装置要与如图装置配套使用,使用时罐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水,氧气需通过水再被人体吸入,所以吸氧时病人的吸氧管要接在_____(填“a”或“b”)端。
(2)现有568g超氧化钾,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g?
(3)使用该化学氧自救器时,人体每分钟消耗8g氧气,上述(2)中产生的氧气可提供的防护时间为_____分钟。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作业
九年级化学 简要答案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题答案】
【答案】(1)分子 (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AC
【11题答案】
【答案】(1) (2)③
(3)H2O
【12题答案】
【答案】(1) ①. 不可燃也不助燃 ②. 密度比空气大
(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口,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13题答案】
【答案】(1)负 (2)电解水速率越慢
(3)9:8
【14题答案】
【答案】(1)氧气 (2)灭火(合理即可)
(3)
(4)分解反应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先膨胀后缩小
(2) ①.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②. 偏右 ③. 气球膨胀,浮力增大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题答案】
【答案】(1)试管 (2) ①. BD##CD ②. (3)控制反应速率
【17题答案】
【答案】(1)右 (2) 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N2(合理即可) ③. 饮料中的柠檬酸也能使石蕊变红 ④. CO2+Ca(OH)2=CaCO3↓+H2O
(3) ①. 多使用新能源汽车(合理即可) ②. 光合
四、计算与分析题
【18题答案】
【答案】(1)a (2)解:设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x=192g
答: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92g。
(3)24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