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第一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龙陵期中)在2022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巨型球衣入场 B.烟花燃放
C.大力神杯亮相 D.吉祥物“拉伊卜”出场
2.(2024九上·龙陵期中)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3.(2024九上·龙陵期中)疫情期间,小明在家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闻到一股气味,说明了(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2024九上·龙陵期中)2021年第29届119消防安全日主题口号是“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助能力。”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A.
B.
C.
D.
5.(2024九上·龙陵期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 B.氧 C.铁 D.铝
6.(2024九上·龙陵期中)人民币的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其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2
7.(2024九上·龙陵期中)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图为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
B.碘离子(I-)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碘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D.碘原子核内质子的总质量等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
8.(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的发展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导致环境恶化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D.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9.(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D.用水扑灭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10.(2024九上·龙陵期中)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
A.N2O3 B.NO2 C.NO D.N2O
11.(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B.焊锡、18K黄金、不锈钢、氧化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合金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钙、铁、锌、碘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12.(2024九上·龙陵期中)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构建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在行动”。学习化学,更应该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下列对滇池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可以用大量明矾鉴定滇池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滇池水污染
C.滇池水源源不断,因而昆明人不需要节约用水
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对滇池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13.(2024九上·龙陵期中)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14.(2024九上·龙陵期中)云南盛产普洱茶,其富含的叶酸(化学式:C19H19N7O6)在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叶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叶酸属于氧化物
B.从宏观上看:叶酸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一个叶酸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
D.从质量上看:叶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5.(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 铁钉表面分别有灰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
B 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爆鸣声 试管中CH4不纯
C 在螺旋状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至快燃尽时,将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加热时铁丝可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铁锈
D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
A.A B.B C.C D.D
16.(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和“ ”个数比为2:1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没有单质存在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7.(2024九上·龙陵期中)类价二维图反应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类价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H4
B.f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盐
C.e点对应的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D.b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石墨,是由分子构成的
18.(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探究铁生锈需要有氧气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9.(2024九上·龙陵期中)分别代表氢氧化钙、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氧化铜中的一种,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且所发生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B是一种生活中常用于灭火的物质,F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B.A物质的化学式为
C.C与D反应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
D.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②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纯碱。
③利用水可以区分NaOH固体、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
④将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b、c两点所示溶液的pH都等于7,因此其溶质均只有NaCl。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1.(2024九上·龙陵期中)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家里可用 (用字母填空,下同)做冰箱除味剂,为了保护电路可用 做保险丝。
A.铜丝 B.活性炭 C.武德合金 D.氢氧化钠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涉及到蜡烛与O2的燃烧反应,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哪一类物质 (选填“氧化物”或“盐”),蚕丝主要成分是 。
(3)胆矾为CuSO4晶体,《梦溪笔谈》有古代湿法炼铜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 。
(4)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除了甲烷、臭氧、氟氯代烷还有 。
22.(2024九上·龙陵期中)水和溶液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下列不属于节水措施的是 (填标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
(2)云南很多地方都有用山泉水泡茶的习惯。《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骊茶、品茶……”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操作 (选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3)古代染坊常用碳酸钾来处理丝绸,碳酸钾的水溶液呈 (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染坊的碱性废水可用适量的 (填字母)来处理后,再排放。
A.大理石 B.稀硫酸 C.生石灰 D.熟石灰
(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23.(2024九上·龙陵期中)碘酸钾(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钾、碘、氧原子个数比为 ;
(2)3个氧原子 ;
(3)2个钾离子 ;
(4)碘酸根离子(IO)的化合价为-1价,请推测碘酸钠的化学式 。
(5)下图是一种制备KIO3的工艺流程:
①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②另一种制备KIO3的方法是将I2与KOH溶液共热,生成KIO3、H2O和另一种含碘化合物,该含碘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4.(2024九上·龙陵期中)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首发“复兴号”动车从昆明站驶出。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用到大量的新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
A.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 B.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
C.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 D.建造高铁路基的混凝土
(2)焊接钢轨的反应原理是Al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和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的钢材表面刷了一层油漆,是为了隔绝 和水,防止其生锈。
(4)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和镁粉的混合物a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若滤渣质量大于ag,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组合有 种情况。
(5)在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分别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4.8克镁,向右边烧杯中加入4.6克含一种杂质M的铁粉,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杂质M可能是___________。
A.铜 B.铝 C.碳 D.锌
25.(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A装置可作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但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生活中常用草酸溶液除铁锈和瓷砖上的污渍。草酸晶体加热会发生如下反应:H2C2O4·2H2O=X↑+CO↑+3H2O,为检验产物X是何物,小赵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①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
②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物X的化学式为 。
26.(2024九上·龙陵期中)学习完酸碱盐后小明在家蒸馒头,先将适量面粉和水混合,常温放置1天后发现有酸味。将适量面粉加入揉成面团,放置4小时后加入适量小苏打混合均匀,发现酸味减少。制作成形后放在蒸笼中大火加热20分钟后发现原来一小坨面团变成了疏松多孔的馒头。欣喜之余立马拿起馒头咀嚼,却发现馒头是黄色的,并且有特殊的碱味。小明找到了王老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制作馒头的面粉主要成分为淀粉,难溶于水,受热不易分解,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CH3CH(OH)COOH],水溶液呈酸性,乳酸在受热条件下也不易分解;
②小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NaHCO3)其水溶液呈碱性,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③气体从面团中逸散会在面团中形成小孔,因而馒头呈疏松多孔的结构。
④碳酸氢钠(NaHCO3)与碱反应会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水
【提出问题】制作的馒头为什么有特殊的碱味?
【作出假设】
(1)①可能是因为含有CH3CH(OH)COOH;
②也可能是因为含有NaHCO3;
③还可能是因为含有 ;
【设计实验】
(2)完善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100g自制的馒头,粉碎后用水浸泡,过滤后测定pH值。 滤液呈碱性。 假设 不正确
②取实验操作①的滤液少许,放到小试管中,滴加过量的Ca(OH)2溶液。 。 假设③成立。
③向操作②的滤液中滴加 。 无明显现象。 假设②不成立
【实验结论】小明认为自制的馒头有特殊的碱味是因为含有Na2CO3所致。
【分析与评价】
(3)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只需将操作②中的Ca(OH)2溶液换成 溶液即可。
【拓展延伸】结合以上实验结论,请同学们回家后自行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找到NaHCO3与面粉的比例为多少时,蒸出的馒头没有碱味。
27.(2024九上·龙陵期中)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溶液,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个洁净的小烧杯取该硫酸溶液50g加入6.5g锌粒,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质量为56.3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试求: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该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巨型球衣入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烟花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大力神杯亮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吉祥物“拉伊卜”出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闻到一股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鼻子之中,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燃烧和爆炸实验
【解析】【解答】A. 此图标是易燃物标志,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不符合题意;B. 此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C. 此图标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符合题意;
D. 此图标是电影院等娱乐场所逃生的安全通道,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标的含义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解析】【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O),其次是硅(Si)。故选B。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6.【答案】A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MgF2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F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0,则x=-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原子结构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碘离子,碘离子(I-)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碘原子核内质子的总质量远大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的电子层数表示元素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得失电子数,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几乎忽略不计来解答。
8.【答案】A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化学的发展不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应该通过处理将有害物变为无害物,再排放,化学可以保护环境,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化学实验验证结论,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俄国的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且化学式以实验为主,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有规律可循,原子分子学说为创立近代化学奠定基础来解答。
9.【答案】C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 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 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故B不符合题意;
C.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故C符合题意;
D. 水能导电,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扑灭,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根据人类利用的能量有来自大自然的,有的是来自化学反应获得的,进行分析。
C、根据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来源,进行分析。
D、根据水能导电,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配平的系数进行推断。
11.【答案】C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洗净烧熟后也不可以食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合金是指一种金属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最少有一种金属单质,氧化铁属于纯净物,不含有金属单质,所以不属于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因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故C符合题意;
D、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是常量元素,否则是微量元素,钙是常量元素,铁、锌、碘是微量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分析;
B、根据合金中各成分为单质分析;
C、根据乙醇汽油较化石能源污染少分析;
D、根据钙属于常量元素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明矾沉淀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鉴别硬水还是软水,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资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滇池水源源不断,但是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人们应该节约用水,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则蒸馏为净化程度最高,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明矾沉淀不溶于水的物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来解答;
B、根据爱护水资源,防止水体物质的措施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来解答;
C、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是淡水资源少,分布不均,必须节约用水来解答;
D、根据水的净化过程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蒸馏净化程度最高来解答。
13.【答案】A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切割玻璃大理石等,故正确;
B. 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但不是金属,故错误;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可以吸附所有物质,故错误;
D. 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足球烯(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分析。
B、根据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分析。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D、根据碳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叶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叶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一个叶酸分子中含有19+19+7+6=51个原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叶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19)=12:1,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就是氧化物来解答。
15.【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灰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分别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银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前,需要验纯,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试管中CH4不纯,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而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加热时铁丝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的不是铁锈,不符合题意;
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无色气体不一定为氢气,还可能是甲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是铁比铜和银活泼来解答;
B、根据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来解答;
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来解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氢气燃烧生成水来解答。
16.【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该反应的图示前后中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说明反应过程中有部分分子没有参与反应,所以该图示可以转化为: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的化合反应。
A、由转化的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 和个数比为2:1,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或质量守恒定律都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没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生成,但部分不反应的属于单质分子,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有单质存在,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反应前物质中存在两种分子,而反应后为一种分子,所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分解反应特征,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单质有剩余;属于化合反应,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17.【答案】D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a点对应的物质为氢化物,其中碳元素显-4价,氢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CH4,该物质为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f点对应的物质为碳酸氢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物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e点对应的物质是酸,其中碳元素显+4价,应为碳酸,其化学式为H2CO3,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b点对应的物质是单质,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可能是石墨,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碳元素为-4价的甲烷来解答;
B、根据碳酸氢钠是属于盐类物质来解答;
C、根据碳元素为+4价是酸是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
D、根据碳的单质的化合价为0来解答。
18.【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A、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石蕊溶液中,氨气和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能够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实验过程中,左边试管中的铁钉只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不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会生锈,只能证明铁钉生锈需要水的参与,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的气压降低,打开止水夹时,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即为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分子在运动,氨分子显碱性,能使酚钛变红色来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来解答;
C、根据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来解答;
D、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来解答。
19.【答案】D
【知识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B与C反应即为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A物质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B说法正确;
C、C与D反应即为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故C说法正确;
D、E与F反应即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A~F 分别代表氢氧化钙、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氧化铜中的一种,B是一种生活中常用于灭火的物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所以推断二氧化碳;
根据F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所给物质中氧化铁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所以推断F为氧化铁
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碳及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只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推断A为氢氧化钙、C为碳;
根据碳可以和氧化铁、氧化铜反应,所以推断D为氧化铜;
根据氧化铜能和一氧化碳反应,所以推断E为一氧化碳;代入推断出的物质,验证正确。
20.【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用盐的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该说法正确;
②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纯碱,故该说法正确;
③NaOH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NH4NO3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NaCl溶解没有明显吸放热,溶液温度不变,用水可以区分NaOH固体、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故该说法正确;
④将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氢氧化钠先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氢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b、c两点所示溶液的pH都等于7,b点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未参加反应的氯化铜,c点的溶质是氯化钠,故该说法不正确。
说法合理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氯化钠来解答。
21.【答案】(1)B;C
(2)盐;蛋白质
(3)Fe+CuSO4=Cu+FeSO4
(4)二氧化碳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异味,可作冰箱除味剂;武德合金具有导电性,且熔点低,可用于作保险丝。
(2)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蜡烛与O2的燃烧反应,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盐类物质。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4)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除了甲烷、臭氧、氟氯代烷还有二氧化碳。
【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
(2)根据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来解答;
(3)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
(4)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会产生温室效应来解答。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异味,可作冰箱除味剂;武德合金具有导电性,且熔点低,可用于作保险丝。
(2)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蜡烛与O2的燃烧反应,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盐类物质。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4)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除了甲烷、臭氧、氟氯代烷还有二氧化碳。
22.【答案】(1)防止水体污染;D
(2)引流;不能
(3)碱性;B
(4)甲>丙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保护水资源;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不属于节水措施的是:
A、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可以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会浪费水资源,应该采用滴灌或喷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操作只能将固液分离,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不能将硬水软化。
(3)碳酸钾属于弱酸强碱盐,它的水溶液呈碱性;碱性废水可用适量的酸溶液处理后再排放。
A、大理石难溶性盐,不与碳酸钾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呈酸性,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钾溶液成中性)、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适量的稀硫酸处理碱性废水,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成为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成碱性,不能处理碱性废水,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的溶液成碱性,不能处理碱性废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分别将100g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丙的溶解度虽然增大,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减小,故甲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但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在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且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丙 。
【分析】(1)根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来解答;
(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是引流,生活中常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来解答;
(3)根据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可以用酸性物质来中和处理来解答;
(4)根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甲高温的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浓度减小来解答。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故填:防止水体污染;
A、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A属于节水措施,不符合题意;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故B属于节水措施,不符合题意;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可以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故C属于节水措施,不符合题意;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会浪费水资源,应该采用滴灌或喷灌,故D不属于节水措施,故选:D。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过滤操作只能将固液分离,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不能将硬水软化,故填:不能;
(3)碳酸钾属于弱酸强碱盐,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故填:碱性;
碱性废水可用适量的酸溶液处理后再排放。
A、大理石难溶性盐,不与碳酸钾溶液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呈酸性,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钾溶液成中性)、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适量的稀硫酸处理碱性废水,故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成为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成碱性,不能处理碱性废水,故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的溶液成碱性,不能处理碱性废水,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分别将100g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丙的溶解度虽然增大,但溶液组成没变,丙变成了不饱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没变,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减小,钾溶液会析出晶体,但甲仍然是饱和溶液,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在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同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丙 。
23.【答案】(1)1:1:3
(2)3O
(3)2K+
(4)NaIO3
(5)2HIO3+K2CO3=2KIO3+H2O+CO2↑;复分解反应;KI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碘酸钾的化学式可知,钾、碘、氧原子个数比为1:1:3。
(2)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 O ,三个氧原子即在氧原子符号前写上3,表示为3O。
(3)钾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带一个正电荷的钾离子,钾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K +,2个钾离子即在钾离子符号前写上2,表示为2K+。
(4)碘酸根离子(IO)的化合价为-1价,钠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学式中正化合价在前,负化合价在后,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的原则,式碘酸钠化学式为NaIO3。
(5) ① 反应2中反应物是HIO3和K2CO3,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是酸和盐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 另一种制备KIO3的方法是将I2与KOH溶液共热,生成KIO3、H2O和另一种含碘化合物,I2与KOH溶液共热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碘元素的化合价从I2中的0价升高为KIO3中的+5价,所以另一种含碘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应该将低,该碘化合物为碘化钾其化学式为:KI。
【分析】(1)根据一个碘酸钾中含有一个原子来解答;
(2)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来解答;
(3)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来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5)根据碘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碘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以及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1)化学式中原子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由碘酸钾的化学式可知,钾、碘、氧原子个数比为1:1:3,故填:1:1:3;
(2)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 O ,三个氧原子即在氧原子符号前写上3,表示为3O,故填:3O;
(3)钾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带一个正电荷的钾离子,钾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K +,2个钾离子即在钾离子符号前写上2,表示为2K+,故填:2K+;
(4)碘酸根离子(IO)的化合价为-1价,钠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学式中正化合价在前,负化合价在后,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的原则,式碘酸钠化学式为NaIO3,故填:NaIO3;
(5)反应2中反应物是HIO3和K2CO3,根据流程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物为碘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是酸和盐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另一种制备KIO3的方法是将I2与KOH溶液共热,生成KIO3、H2O和另一种含碘化合物,I2与KOH溶液共热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碘元素的化合价从I2中的0价升高为KIO3中的+5价,所以另一种含碘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应该将低,根据碘元素的化合价及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含碘化合物为碘化钾,化学式为:KI。
24.【答案】(1)B
(2)2Al+Fe2O32Fe+Al2O3
(3)氧气
(4)Cu;3
(5)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A、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B、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C、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D、建造高铁路基的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一种氧化物,即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
(3)铁生锈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故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的钢材表面刷了一层油漆,是为了隔绝氧气和水,防止其生锈。
(4)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和镁粉的混合物a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由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Cu可知,镁先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当镁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镁粉和锌粉会完全反应,故滤渣中一定有铜。若滤渣的质量大于ag,由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关系可知,一定发生镁和硝酸铜的反应,可能发生锌和硝酸铜的反应,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组合有3种情况:①Mg2+;②Mg2+、Zn2+;③Mg2+、Zn2+、Cu2+。
(5)反应结束后,天平依旧保持平衡,说明右边比左边少产生0.2g气体,设天平左边产生气体质量为a,,,a=0.4g;右边铁粉加入稀硫酸同样列式计算,生成的氢气按照无杂质计算为0.16g小于0.4-0.2g=0.2g,铜和碳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杂质M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保持天平平衡,锌的相对原子质量65,铝的原子质量27,相同质量的情况下,铝生成的气体多,杂质M可能是铝。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来解答;
(2)根据铝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来解答;
(3)根据铁、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的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净和干燥来解答;
(4)根据镁比锌活泼,锌比铜活泼来解答;
(5)根据比氢活泼的金属才会与酸反应来解答。
(1)A、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建造高铁路基的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一种氧化物,即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
(3)铁生锈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故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的钢材表面刷了一层油漆,是为了隔绝氧气和水,防止其生锈。
(4)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和镁粉的混合物a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由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Cu可知,镁先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当镁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镁粉和锌粉会完全反应,故滤渣中一定有铜。若滤渣的质量大于ag,由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关系可知,一定发生镁和硝酸铜的反应,可能发生锌和硝酸铜的反应,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组合有3种情况:①Zn2+;②Mg2+、Zn2+;③Mg2+、Zn2+、Cu2+。
(5)反应结束后,天平依旧保持平衡,说明右边比左边少产生0.2g气体,设天平左边产生气体质量为a,,,a=0.4g;右边铁粉加入稀硫酸同样列式计算,生成的氢气按照无杂质计算为0.16g小于0.4-0.2g=0.2g,铜和碳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杂质M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保持天平平衡,锌的相对原子质量65,铝的原子质量27,相同质量的情况下,铝生成的气体多,杂质M可能是铝,故填B。
25.【答案】(1)长颈漏斗
(2);B
(3)CaCO3+2HCl=CaCl2+H2O+CO2↑;a
(4)甲中白色固体变蓝色;CO2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催化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因为该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若用F装置收集CO2,进气口是a。
(4)因为水可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甲中白色固体变蓝色,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乙中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所以产物X的化学式为:CO2。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解答;
(3)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来解答;
(4)根据质量受到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晶体来解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催化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因为该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故填:B;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若用F装置收集CO2,进气口是a,故填:a;
(4) 因为水可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甲中白色固体变蓝色,故填:甲中白色固体变蓝色;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乙中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所以产物X的化学式为:CO2。
26.【答案】碳酸钠;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量的稀盐酸或过量的稀硫酸;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CaCl2或BaCl2(合理即可)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则也可能是因为含有碳酸钠。
(2)①乳酸呈酸性,但滤液呈碱性,则说明假设①不成立;
②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现象为有沉淀产生,猜想 ③ 成立;
③由于碳酸氢钠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可向②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无现象则猜想 ②不成立 。
(3)由于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则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由于碳酸钠能和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但碳酸氢钠不和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则可将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
【分析】(1)根据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来解答;
(2)根据乳酸是酸,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来解答;
(3)根据碳酸根和钙离子或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碳酸氢钠和氯化钙不反应来解答。
27.【答案】(1)0.2
(2)解:参加反应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x=9.8g
则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9.6%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差即为产生的气体质量,则产生氢气的质量为(50g+6.5g)-56.3g=0.2g。
(2)解: 参加反应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x=9.8g
则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9.6%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的方程式中氢气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硫酸的质量,以及硫酸的浓度来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差即为产生的气体质量,则产生氢气的质量为(50g+6.5g)-56.3g=0.2g。
(2)见答案。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龙陵期中)在2022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巨型球衣入场 B.烟花燃放
C.大力神杯亮相 D.吉祥物“拉伊卜”出场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巨型球衣入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烟花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大力神杯亮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吉祥物“拉伊卜”出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4九上·龙陵期中)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3.(2024九上·龙陵期中)疫情期间,小明在家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闻到一股气味,说明了(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闻到一股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鼻子之中,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4.(2024九上·龙陵期中)2021年第29届119消防安全日主题口号是“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助能力。”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燃烧和爆炸实验
【解析】【解答】A. 此图标是易燃物标志,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不符合题意;B. 此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C. 此图标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符合题意;
D. 此图标是电影院等娱乐场所逃生的安全通道,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标的含义分析。
5.(2024九上·龙陵期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 B.氧 C.铁 D.铝
【答案】B
【知识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解析】【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O),其次是硅(Si)。故选B。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6.(2024九上·龙陵期中)人民币的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其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2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MgF2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F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0,则x=-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7.(2024九上·龙陵期中)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图为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
B.碘离子(I-)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碘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D.碘原子核内质子的总质量等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原子结构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碘离子,碘离子(I-)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碘原子核内质子的总质量远大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的电子层数表示元素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得失电子数,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几乎忽略不计来解答。
8.(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的发展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导致环境恶化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D.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化学的发展不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应该通过处理将有害物变为无害物,再排放,化学可以保护环境,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化学实验验证结论,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俄国的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且化学式以实验为主,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有规律可循,原子分子学说为创立近代化学奠定基础来解答。
9.(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D.用水扑灭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答案】C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A. 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 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故B不符合题意;
C.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故C符合题意;
D. 水能导电,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扑灭,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根据人类利用的能量有来自大自然的,有的是来自化学反应获得的,进行分析。
C、根据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来源,进行分析。
D、根据水能导电,进行分析。
10.(2024九上·龙陵期中)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
A.N2O3 B.NO2 C.NO D.N2O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配平的系数进行推断。
11.(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B.焊锡、18K黄金、不锈钢、氧化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合金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钙、铁、锌、碘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C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洗净烧熟后也不可以食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合金是指一种金属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最少有一种金属单质,氧化铁属于纯净物,不含有金属单质,所以不属于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因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故C符合题意;
D、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是常量元素,否则是微量元素,钙是常量元素,铁、锌、碘是微量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分析;
B、根据合金中各成分为单质分析;
C、根据乙醇汽油较化石能源污染少分析;
D、根据钙属于常量元素分析。
12.(2024九上·龙陵期中)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构建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在行动”。学习化学,更应该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下列对滇池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可以用大量明矾鉴定滇池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滇池水污染
C.滇池水源源不断,因而昆明人不需要节约用水
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对滇池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明矾沉淀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鉴别硬水还是软水,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资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滇池水源源不断,但是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人们应该节约用水,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则蒸馏为净化程度最高,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明矾沉淀不溶于水的物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来解答;
B、根据爱护水资源,防止水体物质的措施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来解答;
C、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是淡水资源少,分布不均,必须节约用水来解答;
D、根据水的净化过程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蒸馏净化程度最高来解答。
13.(2024九上·龙陵期中)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答案】A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切割玻璃大理石等,故正确;
B. 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但不是金属,故错误;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可以吸附所有物质,故错误;
D. 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足球烯(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分析。
B、根据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分析。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D、根据碳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分析。
14.(2024九上·龙陵期中)云南盛产普洱茶,其富含的叶酸(化学式:C19H19N7O6)在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叶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叶酸属于氧化物
B.从宏观上看:叶酸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一个叶酸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
D.从质量上看:叶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叶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叶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一个叶酸分子中含有19+19+7+6=51个原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叶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19)=12:1,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就是氧化物来解答。
15.(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 铁钉表面分别有灰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
B 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爆鸣声 试管中CH4不纯
C 在螺旋状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至快燃尽时,将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加热时铁丝可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铁锈
D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灰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分别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银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前,需要验纯,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试管中CH4不纯,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而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加热时铁丝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的不是铁锈,不符合题意;
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无色气体不一定为氢气,还可能是甲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是铁比铜和银活泼来解答;
B、根据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来解答;
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来解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氢气燃烧生成水来解答。
16.(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和“ ”个数比为2:1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没有单质存在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该反应的图示前后中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说明反应过程中有部分分子没有参与反应,所以该图示可以转化为: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的化合反应。
A、由转化的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 和个数比为2:1,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或质量守恒定律都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没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生成,但部分不反应的属于单质分子,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有单质存在,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反应前物质中存在两种分子,而反应后为一种分子,所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分解反应特征,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单质有剩余;属于化合反应,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17.(2024九上·龙陵期中)类价二维图反应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类价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H4
B.f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盐
C.e点对应的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D.b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石墨,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a点对应的物质为氢化物,其中碳元素显-4价,氢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CH4,该物质为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f点对应的物质为碳酸氢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物质,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e点对应的物质是酸,其中碳元素显+4价,应为碳酸,其化学式为H2CO3,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b点对应的物质是单质,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可能是石墨,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碳元素为-4价的甲烷来解答;
B、根据碳酸氢钠是属于盐类物质来解答;
C、根据碳元素为+4价是酸是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
D、根据碳的单质的化合价为0来解答。
18.(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探究铁生锈需要有氧气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A、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石蕊溶液中,氨气和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能够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实验过程中,左边试管中的铁钉只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不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会生锈,只能证明铁钉生锈需要水的参与,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的气压降低,打开止水夹时,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即为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分子在运动,氨分子显碱性,能使酚钛变红色来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来解答;
C、根据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来解答;
D、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来解答。
19.(2024九上·龙陵期中)分别代表氢氧化钙、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氧化铜中的一种,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且所发生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B是一种生活中常用于灭火的物质,F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B.A物质的化学式为
C.C与D反应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
D.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D
【知识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B与C反应即为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A物质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B说法正确;
C、C与D反应即为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故C说法正确;
D、E与F反应即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A~F 分别代表氢氧化钙、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氧化铜中的一种,B是一种生活中常用于灭火的物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所以推断二氧化碳;
根据F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所给物质中氧化铁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所以推断F为氧化铁
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碳及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只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推断A为氢氧化钙、C为碳;
根据碳可以和氧化铁、氧化铜反应,所以推断D为氧化铜;
根据氧化铜能和一氧化碳反应,所以推断E为一氧化碳;代入推断出的物质,验证正确。
20.(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②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纯碱。
③利用水可以区分NaOH固体、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
④将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b、c两点所示溶液的pH都等于7,因此其溶质均只有NaCl。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用盐的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该说法正确;
②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纯碱,故该说法正确;
③NaOH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NH4NO3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NaCl溶解没有明显吸放热,溶液温度不变,用水可以区分NaOH固体、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故该说法正确;
④将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氢氧化钠先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氢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b、c两点所示溶液的pH都等于7,b点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未参加反应的氯化铜,c点的溶质是氯化钠,故该说法不正确。
说法合理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氯化钠来解答。
21.(2024九上·龙陵期中)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家里可用 (用字母填空,下同)做冰箱除味剂,为了保护电路可用 做保险丝。
A.铜丝 B.活性炭 C.武德合金 D.氢氧化钠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涉及到蜡烛与O2的燃烧反应,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哪一类物质 (选填“氧化物”或“盐”),蚕丝主要成分是 。
(3)胆矾为CuSO4晶体,《梦溪笔谈》有古代湿法炼铜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 。
(4)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除了甲烷、臭氧、氟氯代烷还有 。
【答案】(1)B;C
(2)盐;蛋白质
(3)Fe+CuSO4=Cu+FeSO4
(4)二氧化碳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异味,可作冰箱除味剂;武德合金具有导电性,且熔点低,可用于作保险丝。
(2)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蜡烛与O2的燃烧反应,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盐类物质。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4)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除了甲烷、臭氧、氟氯代烷还有二氧化碳。
【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
(2)根据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来解答;
(3)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
(4)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会产生温室效应来解答。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异味,可作冰箱除味剂;武德合金具有导电性,且熔点低,可用于作保险丝。
(2)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蜡烛与O2的燃烧反应,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盐类物质。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4)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除了甲烷、臭氧、氟氯代烷还有二氧化碳。
22.(2024九上·龙陵期中)水和溶液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下列不属于节水措施的是 (填标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
(2)云南很多地方都有用山泉水泡茶的习惯。《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骊茶、品茶……”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操作 (选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3)古代染坊常用碳酸钾来处理丝绸,碳酸钾的水溶液呈 (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染坊的碱性废水可用适量的 (填字母)来处理后,再排放。
A.大理石 B.稀硫酸 C.生石灰 D.熟石灰
(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答案】(1)防止水体污染;D
(2)引流;不能
(3)碱性;B
(4)甲>丙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保护水资源;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不属于节水措施的是:
A、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可以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会浪费水资源,应该采用滴灌或喷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操作只能将固液分离,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不能将硬水软化。
(3)碳酸钾属于弱酸强碱盐,它的水溶液呈碱性;碱性废水可用适量的酸溶液处理后再排放。
A、大理石难溶性盐,不与碳酸钾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呈酸性,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钾溶液成中性)、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适量的稀硫酸处理碱性废水,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成为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成碱性,不能处理碱性废水,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的溶液成碱性,不能处理碱性废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分别将100g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丙的溶解度虽然增大,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减小,故甲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但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在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且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丙 。
【分析】(1)根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来解答;
(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是引流,生活中常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来解答;
(3)根据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可以用酸性物质来中和处理来解答;
(4)根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甲高温的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浓度减小来解答。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故填:防止水体污染;
A、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A属于节水措施,不符合题意;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故B属于节水措施,不符合题意;
C、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可以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故C属于节水措施,不符合题意;
D、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会浪费水资源,应该采用滴灌或喷灌,故D不属于节水措施,故选:D。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过滤操作只能将固液分离,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不能将硬水软化,故填:不能;
(3)碳酸钾属于弱酸强碱盐,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故填:碱性;
碱性废水可用适量的酸溶液处理后再排放。
A、大理石难溶性盐,不与碳酸钾溶液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呈酸性,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钾溶液成中性)、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适量的稀硫酸处理碱性废水,故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成为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成碱性,不能处理碱性废水,故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的溶液成碱性,不能处理碱性废水,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分别将100g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丙的溶解度虽然增大,但溶液组成没变,丙变成了不饱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没变,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减小,钾溶液会析出晶体,但甲仍然是饱和溶液,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在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同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丙 。
23.(2024九上·龙陵期中)碘酸钾(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钾、碘、氧原子个数比为 ;
(2)3个氧原子 ;
(3)2个钾离子 ;
(4)碘酸根离子(IO)的化合价为-1价,请推测碘酸钠的化学式 。
(5)下图是一种制备KIO3的工艺流程:
①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②另一种制备KIO3的方法是将I2与KOH溶液共热,生成KIO3、H2O和另一种含碘化合物,该含碘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1:1:3
(2)3O
(3)2K+
(4)NaIO3
(5)2HIO3+K2CO3=2KIO3+H2O+CO2↑;复分解反应;KI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碘酸钾的化学式可知,钾、碘、氧原子个数比为1:1:3。
(2)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 O ,三个氧原子即在氧原子符号前写上3,表示为3O。
(3)钾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带一个正电荷的钾离子,钾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K +,2个钾离子即在钾离子符号前写上2,表示为2K+。
(4)碘酸根离子(IO)的化合价为-1价,钠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学式中正化合价在前,负化合价在后,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的原则,式碘酸钠化学式为NaIO3。
(5) ① 反应2中反应物是HIO3和K2CO3,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是酸和盐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 另一种制备KIO3的方法是将I2与KOH溶液共热,生成KIO3、H2O和另一种含碘化合物,I2与KOH溶液共热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碘元素的化合价从I2中的0价升高为KIO3中的+5价,所以另一种含碘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应该将低,该碘化合物为碘化钾其化学式为:KI。
【分析】(1)根据一个碘酸钾中含有一个原子来解答;
(2)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来解答;
(3)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来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5)根据碘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碘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以及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1)化学式中原子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由碘酸钾的化学式可知,钾、碘、氧原子个数比为1:1:3,故填:1:1:3;
(2)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 O ,三个氧原子即在氧原子符号前写上3,表示为3O,故填:3O;
(3)钾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带一个正电荷的钾离子,钾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K +,2个钾离子即在钾离子符号前写上2,表示为2K+,故填:2K+;
(4)碘酸根离子(IO)的化合价为-1价,钠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学式中正化合价在前,负化合价在后,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的原则,式碘酸钠化学式为NaIO3,故填:NaIO3;
(5)反应2中反应物是HIO3和K2CO3,根据流程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物为碘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是酸和盐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另一种制备KIO3的方法是将I2与KOH溶液共热,生成KIO3、H2O和另一种含碘化合物,I2与KOH溶液共热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碘元素的化合价从I2中的0价升高为KIO3中的+5价,所以另一种含碘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应该将低,根据碘元素的化合价及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含碘化合物为碘化钾,化学式为:KI。
24.(2024九上·龙陵期中)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首发“复兴号”动车从昆明站驶出。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用到大量的新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
A.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 B.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
C.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 D.建造高铁路基的混凝土
(2)焊接钢轨的反应原理是Al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和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的钢材表面刷了一层油漆,是为了隔绝 和水,防止其生锈。
(4)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和镁粉的混合物a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若滤渣质量大于ag,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组合有 种情况。
(5)在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分别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4.8克镁,向右边烧杯中加入4.6克含一种杂质M的铁粉,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杂质M可能是___________。
A.铜 B.铝 C.碳 D.锌
【答案】(1)B
(2)2Al+Fe2O32Fe+Al2O3
(3)氧气
(4)Cu;3
(5)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A、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B、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C、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D、建造高铁路基的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一种氧化物,即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
(3)铁生锈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故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的钢材表面刷了一层油漆,是为了隔绝氧气和水,防止其生锈。
(4)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和镁粉的混合物a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由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Cu可知,镁先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当镁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镁粉和锌粉会完全反应,故滤渣中一定有铜。若滤渣的质量大于ag,由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关系可知,一定发生镁和硝酸铜的反应,可能发生锌和硝酸铜的反应,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组合有3种情况:①Mg2+;②Mg2+、Zn2+;③Mg2+、Zn2+、Cu2+。
(5)反应结束后,天平依旧保持平衡,说明右边比左边少产生0.2g气体,设天平左边产生气体质量为a,,,a=0.4g;右边铁粉加入稀硫酸同样列式计算,生成的氢气按照无杂质计算为0.16g小于0.4-0.2g=0.2g,铜和碳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杂质M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保持天平平衡,锌的相对原子质量65,铝的原子质量27,相同质量的情况下,铝生成的气体多,杂质M可能是铝。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来解答;
(2)根据铝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来解答;
(3)根据铁、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的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净和干燥来解答;
(4)根据镁比锌活泼,锌比铜活泼来解答;
(5)根据比氢活泼的金属才会与酸反应来解答。
(1)A、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建造高铁路基的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一种氧化物,即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
(3)铁生锈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故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的钢材表面刷了一层油漆,是为了隔绝氧气和水,防止其生锈。
(4)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和镁粉的混合物a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由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Cu可知,镁先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当镁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镁粉和锌粉会完全反应,故滤渣中一定有铜。若滤渣的质量大于ag,由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关系可知,一定发生镁和硝酸铜的反应,可能发生锌和硝酸铜的反应,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组合有3种情况:①Zn2+;②Mg2+、Zn2+;③Mg2+、Zn2+、Cu2+。
(5)反应结束后,天平依旧保持平衡,说明右边比左边少产生0.2g气体,设天平左边产生气体质量为a,,,a=0.4g;右边铁粉加入稀硫酸同样列式计算,生成的氢气按照无杂质计算为0.16g小于0.4-0.2g=0.2g,铜和碳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杂质M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保持天平平衡,锌的相对原子质量65,铝的原子质量27,相同质量的情况下,铝生成的气体多,杂质M可能是铝,故填B。
25.(2024九上·龙陵期中)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A装置可作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但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生活中常用草酸溶液除铁锈和瓷砖上的污渍。草酸晶体加热会发生如下反应:H2C2O4·2H2O=X↑+CO↑+3H2O,为检验产物X是何物,小赵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①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
②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物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长颈漏斗
(2);B
(3)CaCO3+2HCl=CaCl2+H2O+CO2↑;a
(4)甲中白色固体变蓝色;CO2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催化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因为该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若用F装置收集CO2,进气口是a。
(4)因为水可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甲中白色固体变蓝色,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乙中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所以产物X的化学式为:CO2。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解答;
(3)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来解答;
(4)根据质量受到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晶体来解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催化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因为该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故填:B;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若用F装置收集CO2,进气口是a,故填:a;
(4) 因为水可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甲中白色固体变蓝色,故填:甲中白色固体变蓝色;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乙中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所以产物X的化学式为:CO2。
26.(2024九上·龙陵期中)学习完酸碱盐后小明在家蒸馒头,先将适量面粉和水混合,常温放置1天后发现有酸味。将适量面粉加入揉成面团,放置4小时后加入适量小苏打混合均匀,发现酸味减少。制作成形后放在蒸笼中大火加热20分钟后发现原来一小坨面团变成了疏松多孔的馒头。欣喜之余立马拿起馒头咀嚼,却发现馒头是黄色的,并且有特殊的碱味。小明找到了王老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制作馒头的面粉主要成分为淀粉,难溶于水,受热不易分解,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CH3CH(OH)COOH],水溶液呈酸性,乳酸在受热条件下也不易分解;
②小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NaHCO3)其水溶液呈碱性,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③气体从面团中逸散会在面团中形成小孔,因而馒头呈疏松多孔的结构。
④碳酸氢钠(NaHCO3)与碱反应会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水
【提出问题】制作的馒头为什么有特殊的碱味?
【作出假设】
(1)①可能是因为含有CH3CH(OH)COOH;
②也可能是因为含有NaHCO3;
③还可能是因为含有 ;
【设计实验】
(2)完善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100g自制的馒头,粉碎后用水浸泡,过滤后测定pH值。 滤液呈碱性。 假设 不正确
②取实验操作①的滤液少许,放到小试管中,滴加过量的Ca(OH)2溶液。 。 假设③成立。
③向操作②的滤液中滴加 。 无明显现象。 假设②不成立
【实验结论】小明认为自制的馒头有特殊的碱味是因为含有Na2CO3所致。
【分析与评价】
(3)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只需将操作②中的Ca(OH)2溶液换成 溶液即可。
【拓展延伸】结合以上实验结论,请同学们回家后自行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找到NaHCO3与面粉的比例为多少时,蒸出的馒头没有碱味。
【答案】碳酸钠;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量的稀盐酸或过量的稀硫酸;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CaCl2或BaCl2(合理即可)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则也可能是因为含有碳酸钠。
(2)①乳酸呈酸性,但滤液呈碱性,则说明假设①不成立;
②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现象为有沉淀产生,猜想 ③ 成立;
③由于碳酸氢钠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可向②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无现象则猜想 ②不成立 。
(3)由于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则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由于碳酸钠能和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但碳酸氢钠不和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则可将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
【分析】(1)根据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来解答;
(2)根据乳酸是酸,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来解答;
(3)根据碳酸根和钙离子或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碳酸氢钠和氯化钙不反应来解答。
27.(2024九上·龙陵期中)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溶液,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个洁净的小烧杯取该硫酸溶液50g加入6.5g锌粒,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质量为56.3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试求: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该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0.2
(2)解:参加反应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x=9.8g
则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9.6%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差即为产生的气体质量,则产生氢气的质量为(50g+6.5g)-56.3g=0.2g。
(2)解: 参加反应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x=9.8g
则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9.6%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的方程式中氢气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硫酸的质量,以及硫酸的浓度来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差即为产生的气体质量,则产生氢气的质量为(50g+6.5g)-56.3g=0.2g。
(2)见答案。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