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生物试题(答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生物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阜阳三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生物学试卷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身考试时间 75分钟。
2. 考生作答时身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身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身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 本卷命题范围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 2第 1章至第 3章。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小题 , 每小题 3分 , 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o
1.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自来水(甲组)、缓冲液(乙组)和肝匀浆(丙组)为实验材料进行"模拟生物 体维持 pH的稳定,实验 ,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滴加的 HC1或 NaOH滴数
B. 实验中测定并记录初始 pH后, 一次加 5滴 HC1或 NaOH后立即测 pH
C. 根据所得数据, 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 以 pH为纵坐标, 以实线画出加入NaOH后pH的变化, 以虚线画出加入HC1后 pH的变化
D. 由实验结果可知, 肝匀浆近中性, 其能维持 pH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Na+和 C1-
2. 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 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当抓捏面部皮肤时, 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 导致瞳孔扩张, 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 其反射通路如下所示。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面部皮肤感受器→传人神经①→脑干→ 网状脊髓束→脊髓(胸段)→传出神经②→ 瞳孔开大肌
A. 刺激脊髓胸段, 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B. 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
C. 脊髓完整但脑干受损, 不能完成瞳孔皮肤反射
D. 某些药物可阻断控制瞳孔收缩的交感神经, 引起瞳孔扩大
3. 右图表示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某患者能主动说话, 但是听不懂别人说话, 可能是听觉性中枢 有病变
B. 听力与言语障碍者学习跳舞, 参与该活动的言语区是V区
C. 学生在听课、观看课件和记笔记的过程中, 主要使用的相关言语区有H、V、W区
D. W区与S区都接近躯体运动中枢, 控制的语言表达方式都与运动有关, 它们可能是由运动中枢演化而来的
4. 下图为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沃泰默认为调节胰腺分泌胰液的途径只有途径二
B. 斯他林和贝利斯证明了胰腺分泌胰液的两个途径
C. 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D. 胰液分泌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控制
5.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主要由肠道 L细胞产生的激素。其受体激动剂(GLP -1RA)是近年来的新型降糖药, 能激活 GLP-1受体, 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 ,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并能够延缓胃排空, 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从而发挥降低血糖、减肥等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GLP-1需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B. 使用 GLP-1RA的个体, 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更高
C. GLP-1RA降低血糖的机理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GLP-1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时发挥协同效果
6. 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1为抗原呈递细胞, 其通过与细胞2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B. 细胞3 的活化除了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C. 5为记忆B细胞, 一旦产生该细胞, 机体就获得了终生对抗该病原体的能力
D. 4为浆细胞, 是机体内不能识别抗原、却能分泌对付抗原的抗体的细胞
7. 盐酸西替利嗪可与组织胺(组胺)外周H1受体结合, 抑制组胺的传递及作用, 明显地降低组胺对哮喘病患者所引起的气管过敏反应, 且无明显抗乙酰胆碱和抗 5-羟色胺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敏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定抗体, 这些抗体游离在血清中
B. 盐酸西替利嗪可通过阻断组胺与其受体的结合减轻过敏症状
C. 盐酸西替利嗪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小
D. 盐酸西替利嗪可能与组胺的分子结构类似
8.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 处理过 程如图①所示: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 A、B分别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 结果如 图②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①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
B. 图②中琼脂块B的生长素浓度比琼脂块A的生长素浓度低
C. 若图①中光照改为从顶端垂直照射, 则甲和乙弯曲度相同
D. 图②过程不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因为无尖端不会受光照的影响
9. 某农户靠养殖黑山羊发家致富, 黑山羊的"(K值-种群数量)/K值" 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B.(K值-种群数量)/K值越小, 种内竞争越小, 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C. 种群的年龄结构在S2点是增长型, 在S4点是衰退型
D. S5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K值
10.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的实验中, 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后, 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后, 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1 mm×1 mm×0. 1 mm)进行计数, 观察到一个中方格的菌体数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的实验中, 用滤纸引流 让培养液充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
B. 为避免酵母菌增殖影响实验结果, 滴加培养液后需立即计数
C. 计数同一样品时, 应统计计数室中的4个中方格, 再取平均值
D. 若计数的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数与图示中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相同 , 则培养液中 酵母菌的密度为 4. 5×108个 · mL-1
11. 研究小组对某弃耕的农田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如图(λ表示某种群后一年的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草本优势种A在t1~t2段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 在t1~t5段, t5是草本优势种A种群数量最小的 时刻
C. 调查两种植物的种群数量时, 应做到随机取样
D. 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相比, 弃耕的农田演替常具有速度快、经历阶段少的特点
12.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可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分解作用
B. ③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 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C. 能量为动力, 使碳元素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
环往返
D.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13. 土壤中有很多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研究人员在我国南方某地区分别在旱季和雨季采集椰子经济林和热带雨林的土样, 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图为土壤微生物对纤维素 分解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旱季和雨季应在相同的地点分别采集土样
B. 不同时节椰子经济林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相同
C. 椰子经济林的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能力高于热带雨林
D. 土壤含水量对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影响较大
14. 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当几只蝗虫聚在一起会释放信息素 4VA, 继而吸引更多的蝗虫聚集, 导致蝗灾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4VA可通过反馈调节影响蝗虫的种群密度
B. 在蝗虫种群内 , 可通过4VA等种内信息素协调个体之间的活动
C. 利用人工合成的 4VA诱杀蝗虫 , 可通过破坏性别比例控制蝗灾
D. 培养4VA受体缺失突变体并长期释放到野外可降低蝗虫的聚集
15. 生态系统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称为置位点, 在置位点范围内, 生态反馈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如图所示), 输入太高时发生正偏离, 反之发生负偏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处于置位点的不同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不同
B. 生态系统处于置位点时, 其中的所有生物数量均保持在 K值
C. 生态系统的置位点发生负偏离时, 可通过反馈④回到置位点
D.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 , 偏离越大 , 反馈①、②的能力越弱
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小题 , 共 55分o
16.(10分)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会引发动作电位, 只有刺激强度引起的电位变化达到或者超过阈电位才能引发动作电位。 阈电位是指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值, 当神经细胞的电位变化到达阈电位便能触发动作电位引起兴奋。 图1表示对神经纤维某位点连续施加 4次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图。 图 2表示细胞外液的 Ca2+ 浓度对阈电位的影响以及与维持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启动的关系图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施加的a~d的4次刺激中不能引起 Na+ 内流的是_______。 阈强度是指能够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图中b点的刺激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阈强度, 若c和d表示低于阈强度的相同的两次刺激, 则图中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2, 细胞外液的Ca2+ 浓度与阈电位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联系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结合图2分析, Ca2+浓度降低, 导致肌肉抽搐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对于缺钙的人群, 医生建议补钙的同时最好补充维生素 D,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7.(12分)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是指体内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温度变化的刺激, 机体通过一系列的反应, 调整产热与散热, 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水平。 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发现, 在穿着和相对湿度较低( ≤65%)且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环境温度上升人体皮肤温度也会随着升高, 但体温却可以维持正常。这主要依赖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_的调节, 促进______________(答出 2点)以增加散热。但如果人体处于高温(>35℃)同时相对湿度很高的不良环境中, 人体可能会出现因汗腺功能衰竭等原因使 散热量_____________产热量, 引起中暑甚至热射病的发生, 危及生命。
(2)机体高温持续期, 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 垂体释放______增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从而减少尿量, 有利于_____恢复正常水平。
(3)小鼠三叉神经节的神经元上有一种冷刺激受体-ANKTM1。当环境温度低于 17℃时, ANKTM1被激活, 参与感受和传导冷信号, 以维持小鼠的核心体温恒定即胸腹腔内温度。
①设计一个简要的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 请用表格表示该实验方案。
②请用曲线图预期实验结果, 并标出处理的时间。
③ANKTM1受体是一种表达于感觉神经末端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多种阳离子通道 蛋白的集合体), 对Ca2+具有较高的通透性。当小鼠体感神经元受有害寒冷刺激时, ANKTM1通道打开, 使大量Ca2+ __________,从而快速引发机体作出调节抵御寒冷。有研究报道, 细胞内外的Ca2+水平是激活和调控ANKTM1通道关键的调节因子。若增加细胞外Ca2+水平, 并在化学刺激下有利于_____通道的活性:当胞内局部Ca2+浓度过高时,可能引发通道迅速失活:若细胞外Ca2+浓度过低, 通道的激活和失活都被_________________ 。
18.(11分)种子萌发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回答下列与种子萌发调节有关的问题:
(1)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 与脱落酸作用效果相反的激素是______, 说明各种植 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植物的生长发育。
(2)研究表明有些种子萌发还受到光的影响。在受到光照射时, 光作为一种信号被种子中的 光敏色素捕捉, 并导致________发生变化, 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 统传导到____________内, 影响特定________, 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3)为研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丙、 丁、戊 5个培养容器, 在每个培养容器中均铺上潮湿的滤纸, 并分别放人同一品种的莴苣种子100粒, 26℃下, 红光和远红光交替照射, 数天后统计萌发种子数, 结果如表所示:(R表示红光 , FR表示红远光)。
①莴苣种子对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更敏感。
②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 。结合以上数据, 在实践中, 大幅度提升莴苣种子萌发率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
19. (10分)南美嘭骐菊生长迅速, 无病虫害, 繁殖容易, 被我国作为城市绿化先锋地被植物、护坡植物和海岸固沙植物广泛栽培。强大的营养繁殖能力使之能不断地延伸其种群;另外, 因 其具有强烈的化学他感作用, 排斥异种, 能在一定区域形成单一种群, 是一种有害的潜在入侵物种。近期在灵龟山公园已经发现该种植物, 且已经导致其他的花草植物出现消失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南美嘭骐菊入侵爆发初期, 会与群落中生态位比较近的种群之间形成_______关系。入侵物种的爆发通常会使人侵地的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_。
(2)在群落中, 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地的差异等, 生物呈镶嵌分布, 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
(3)为研究南美嘭骐菊对人侵地植被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的影响, 除在群落水平对不同人侵 地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外。还需调查该人侵物种生态位, 研究其生态位时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答出 2点)等。
(4)相关部门接收到有关南美嘭骐菊人侵公园的举报信息后, 一般采取的措施为在其种子成 熟前连根拔出, 分析其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 。
20. (12分)图 1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链;图 2是该水生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 示意图 , 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 单位是J/(cm2. a), Ⅱ、Ⅲ、V代表营养级, 第 Ⅲ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值是130. 0。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 若轮虫的数量减少, 则理论上虾的数量将会_______ , 原因是____; 栉水母同化的能量低于浮游植物固定的能量的 10% , 原因是_____;若增加部分食物链, 使得生物的食物充足, _______ (填" 能"或"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图2中, 该生态系统中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第Ⅲ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______J/(cm2 . a)。
(3)A、B两湖泊原来的生态系统基本相似, 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使藻 类过度繁殖而被污染。图 3表示目前两个湖泊的光合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 受到污染的是______ (填"A" 或" B")湖 。A湖 10m 以下和 B湖 80m 以下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填生态系统生物组成成分)。
2024-2025学年阜阳三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 生物学
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1. C 分析题图可知 , 实验材料有三种 , 滴加的 HC1或 NaOH滴数不同 , 可见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的种 类和滴加的 HC1或 NaOH滴数 , 实验中甲组和乙组均起对照作用 , A错误:题干信息:实验目的是用三种实 验材料来模拟生物体维持 pH的稳定 , 故实验中需要测定并记录初始 pH, 之后一次滴加一滴 HC1, 轻轻摇动 烧杯使其混合均匀 , 加人5滴后再测pH, B错误:根据所得数据 , 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 , 以pH为纵坐标 , 实线pH上升 , 虚线pH下降 , 则说明以实线画出加人 NaOH后pH的变化 , 以虚线画出加人 HC1后pH的变 化 , C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 , 肝匀浆近中性 , 其能维持 pH稳定是因为肝匀浆中存在能调节酸碱度的缓冲物 质 , D错误。
2. C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 故刺激脊髓胸段 , 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的现象不属于反射 , A错误:据 题干信息" 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 , 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可知 , 传出神经 ②属于自主神 经神经 , B错误:据题意可知 , 脑干是该反射的神经中枢 , 故脑干受损 , 不能完成瞳孔皮肤反射 , C正确:交感 神经兴奋 , 瞳孔扩张 , 副交感神经兴奋 , 瞳孔收缩 , D错误。
3. B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 , 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 言中枢):此区受损 , 不能讲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 , 不能听懂话: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 受损 , 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某患者能主动说话 , 但是听不懂别人说话 , 可能是听觉中枢有病变 , 学生在听 课、观看课件和记笔记的过程中 , 主要使用的相关言语区有 H、V、W区 , A、C正确 。听力与言语障碍者学习 跳舞 , 通过观看别人的舞蹈进行学习 , 不是看文字 , 说明参与该活动的言语区不是V区 , B错误 。言语区的 W区和 S区接近躯体的运动中枢 , 且二者都与运动有关 , 推测两者可能是从运动中枢演化而来 , D正确。
4. D 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稀盐酸注人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 若直接将稀盐酸注人狗 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 , 只留下血管 , 再向小肠内注人稀盐 酸 , 发现这样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他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 , 之所以说它顽固 , 是由 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 由此可见 , 沃泰默认为调节胰腺分泌胰液的途径只有途径一 , 即胰腺分 泌胰液是由顽固的神经控制的 , A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 , 刮下黏膜 , 将稀盐酸加人黏膜 磨碎并制成提取液 。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 , 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这证明了在盐酸的作用下, 小肠黏膜细胞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 , 这种物质进人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可见 , 斯 他林和贝利斯证明了胰腺分泌胰液是通过途径二实现的 , B错误: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 C 错误:由图可见 , 胰液分泌受神经调节和激素(体液)调节的共同控制 , D正确。
5. D GLP-1作为激素 , 其通过体液(包含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 A正确:GLP-1RA能激活GLP -1受体, 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 , 故使用 GLP-1RA的个体 , 胰岛 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更高, B正确:GLP-1RA能激活 GLP-1受体 , 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 , 抑制胰高血糖 素分泌 , 说明与体液调节有关 , 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 , 说明与神经调节有关 , C正确:GLP-1可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 有降低血糖、减肥等作用 , 而胰高血糖素作用为升血糖 , 二者为拮抗作用 , D错误。
6. C 分析题图可知 , 细胞 1为抗原呈递细胞 , 其通过与细胞 2(辅助性 T细胞)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 A正确:细胞 3为 B细胞 , B细胞的活化除了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 B正确:细胞 5为记忆 B 细胞 , 记忆细胞只能保留一段时间的记忆 , 不一定能终生获得对抗该病原体的能力 , C错误:细胞 4是浆细胞 , 浆细胞是机体内不能识别抗原、却能分泌对付抗原的抗体的细胞 , D正确。
7. A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过敏原 , 过敏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定抗体 , 这些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 , A 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 , 盐酸西替利嗪可与组织胺(组胺)外周 H1受体结合 , 说明其可阻断组胺与其受体的 结合 , 进而抑制组胺的传递及作用 , 来减轻过敏症状 , 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 , 盐酸西替利嗪无明显抗乙酰 胆碱和抗 5-羟色胺作用 , 说明盐酸西替利嗪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小 , C正确:因为盐酸 西替利嗪可与组织胺(组胺)外周 H1受体结合 , 说明盐酸西替利嗪可能与组胺的分子结构类似 , D正确。
8. B 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 , 图 ①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 , 在单侧光的 照射下 , 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 , A正确: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 , 导致琼脂块 B中的生 长素浓度比琼脂块 A中的生长素浓度高 , 从而使图②中乙弯曲的角度大于甲 , B错误:垂直光照时 , 胚芽鞘尖 端生长素分布均匀 , 琼脂块 A、B 中含有生长素的量相等, 则甲和乙弯曲度相同 , C正确:图 ②过程可在光照 或黑暗条件下进行 , 因为无尖端不会受光照的影响, 不管是否存在光照, 最后结果与图②甲、乙相同 , D正确。
9. D 存在 K值 , 该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曲线 , 在" S"形增长曲线中 , K/2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 加而增大 , 即在 K/2之前其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 K/2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 而减小 , 即在 K/2之后 , 其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 A错误:(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 , 种群 数量越小 , 种群增长速率在 K/2最大 , B错误:根据题干和曲线的信息可知 , 存在 K值的该种群数量变化的 曲线为 S形增长曲线 , S2和 S4都没有达到 K值 , 出生率都大于死亡率 , 都是增长型 , C错误:K值是环境可以 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 , 种群数量达到 K值时 ,(K值-种群数量)/K值=0, 即与横轴的相交点 , S5点最接近 横轴 , 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 K值 , D正确。
10.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中 , 先放置盖玻片 , 然后使培养液从凹槽边缘处自行渗人 计数室 , A错误:滴加培养液后等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开始计数 , B错误:计数同一样品时 , 应统计计数 室中的 5个中方格(由图可知该血细胞计数板规格是 25×16), 再取平均值 , C错误:图中一个中格16小格 中的酵母菌数总共有 12个 , 其中 3个被台盼蓝染色 , 说明为死细胞, 不计数, 则可计数酵母菌为 9个, 等体积染色相当于稀释两倍 ,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400个小格×酵母菌培养 稀释倍数×10000, 则该 1mL样品中酵母菌数约=9÷16×400×200×10000=4. 5×108个. mL-1 , D正确。
11. A 草本优势种 A在t1~t2段时 , λ>1, 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 A错误:在t1 ~t5段 , t3之前 λ>1, 一直处于增 长状态 , t3时种群数量最大 , t3~t5 , λ<1时 , 种群数量减少 , t5是草本优势种 A 种群数量最小的时刻 , B正 确:做到随机取样 , 才能使计算值更贴近真实值 , C正确: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相比 , 弃耕的农 田演替(次生演替)常具有速度快、经历阶段少的特点 , D正确。
12. D 图中 AC之间为双箭头 , 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库的其中之一 , 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 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流向大气二氧化碳库 , 因此 C是大气 , A是生产者 , 则 D、E为消费者 , B为分 解者 , 因此 , ①②可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分解作用 , A正确:③表示捕食作用 , 其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 , 这决 定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 B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辅相成 , 物质为载体 , 能量为动力 , 使碳元素能够不断 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 C正确: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 而图中 B是分解者 , 所以 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 D错误。
13. B 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 因此在旱季和雨季应在相同的地点分别采集土样 , A正确;据图分析 , 旱季和雨季 椰子经济林的土壤微生物分解纤维素能力几乎相同 , 但不能说明不同时节椰子经济林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 相同 , B错误;据图分析 , 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 , 椰子经济林的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均高于热带雨林 , C 正确;在旱季和雨季 , 热带雨林的土壤微生物对纤维素分解能力不同 , 说明土壤含水量对热带雨林的碳循环 影响较大 , D正确。
14. C 当几只蝗虫聚在一起会释放信息素 4VA, 继而吸引更多的蝗虫聚集 , 导致蝗灾的发生 , 这可以视为一个 正反馈调节 , 因为 4VA会吸引更多的蝗虫聚集 , 从而进一步增加 4VA的释放 。这种正反馈调节会导致蝗 虫种群密度的增加 , A正确;信息素是一种种内信息传递的方式 , 它可以帮助蝗虫协调个体之间的活动 , 如 聚集、迁移等 , B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 4VA诱杀蝗虫 , 这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 , 但是没有说4VA是否会 吸引哪种性别的蝗虫 , 所以不能看出使用 4VA和性别比例有关 , C错误;如果蝗虫无法接收 4VA信号 , 它 们就不会被吸引聚集在一起 , 因此 , 这种方法有可能降低蝗虫的聚集程度 , 从而减轻蝗灾的发生 , D正确。
15. A 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 , 故处于置位点的不同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不同 , A正确;生态 系统处于置位点时 , 其中的所有生物数量可能在 K值上下波动 , B错误;生态系统的置位点发生负偏离时 , 可通过生态系统的②负反馈调节作用回到置位点 , C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 , 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 偏离越小 , 反馈①、②的能力越弱 , D错误。
16.(除标注外 , 每空 1分)
(1)a 低于 连续的低于阈强度的刺激可以叠加引起动作电位(2分)
(2)细胞外液中 Ca2+ 浓度增大会导致阈电位升高 , Ca2+ 浓度降低会导致阈电位下降(2分)
(3)Ca2+ 浓度过低会导致阈电位变低 , 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升高 , Ca2+ 对 Na+ 的竞争性降低 , Na+ 通透性升高 , 容易产生动作电位 , 导致肌肉抽搐(2分) 维生素 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2分)
17.(除标注外 , 每空 1分)
(1)下丘脑 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小于
(2)抗利尿激素 细胞外液渗透压
(3)①实验方案(2分)
③内流 ANKTM1 延迟
18.(除标注外 , 每空 1分)
(1)赤霉素 相互作用、共同调节(2分)
(2)光敏色素结构 细胞核 基因的表达
(3)①最后一次光照
②莴苣种子的萌发受红光和远红光交替照射的影响 , 最后一次照射为红光时促进种子萌发 , 最后一次照射 为远红光时抑制种子萌发(2分) 在播种前用红光照射莴苣种子(2分)
19.(每空 2分)
(1)种间竞争 降低
(2)水平
(3)该物种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防止南美嘭蟆菊繁殖扩散 , 减少其对公园生态系统的破坏 20.(除标注外 , 每空 1分)
(1)增加 浮游植物的能量会更多地直接流人虾 , 使其数量增加(2分)
浮游植物的同化量还流人了和栉 水母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种群内(2分) 不能
(2)14. 4(2分) 42. 5(2分)
(3)A 分解者和消费者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