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工业区分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工业区分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1~7单元)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下列生产工艺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瓷 B.粮食酿酒 C.机杼织布 D.冶炼金属
2.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起火,用水浇灭 B.添加过量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
C.厨房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通风
3.“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的共识,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加高工厂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 B.开发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4.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样品有氦气和钛铁矿石。下列有关氦、钛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氦原子含有4个质子 B.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
C.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2 D.钛属于金属元素
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塞紧橡皮塞 B.加热液体 C.液体的倾倒 D.装入粉末药品
6.罗红霉素()是某药品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罗红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罗红霉素中含有一个氮气分子
B.罗红霉素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罗红霉素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D.罗红霉素由41个碳原子、7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5个氧原子构成
7.下列各选项中,后者是对前者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压瘪的乒乓球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二者分子的构成不同
C.蓝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8.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首次使用“零碳”火炬,使用的燃料“零碳甲醇”()由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得,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数目均不变
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生活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的是( )
选项 生活项目 化学知识
A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液氮和液氧的密度不同
B 红磷可制造烟雾弹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催化作用
A.A B.B C.C D.D
10.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应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用双氧水制氧气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检验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未收集到氧气 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B.可能是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液封 C.可能是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水 D.可能是澄清石灰水变质
A.A B.B C.C D.D
11.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四个化学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甲:瓶中含是否为纯氧
B.乙:探究氧气的浓度对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C.丙:比较和对分解速率大小的影响
D.丁:收集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12.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1,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图2,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铁丝
C.图3,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图4,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对我国的“碳中和”目标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首先,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研究出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将二氧化碳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CH3OH)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海洋封存二氧化碳时,会引起海水酸化的原因是 。
(3)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
(4) 写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CH3OH)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
14、(6分)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内容,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①仪器的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 。
(3)B装置制取气体优点是 ;实验室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加盐酸时液面高度至少应该在 (填a或b)处以上;小亮对装置C作了改进,如图F所示,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
15、(6分)兴趣小组取校内池塘的水样进行净化实验: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的物质A是混凝剂,其作用是 。
(2)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3)操作②可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该操作能除去液体C中的异味和色素,主要利用活性炭的 性,液体C应从 (选填“a”或“b”)口通入。
(4)操作③可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该操作的名称是 ;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目的是 。
16、(6+3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探究实验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提出方案】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资料】1、实验Ⅰ、Ⅱ中石灰石样品(杂质不考虑)质量相等
2、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0g/L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均不变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全部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碳酸钙完全反应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是:最后一次加入稀盐酸, ;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再 (填操作名称),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记录与处理】
(3)已知实验Ⅰ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填字母)
A.m(小烧杯)
B.m(大烧杯)
C.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4)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表(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92.0 95.0 97.5 97.8 97.9 98.0 98.0 98.0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 mL,理由是 。
【反思与评价】
(5)有同学认为实验Ⅰ操作即使正确,测定结果也不准确的原因是 。
17、(5分)某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燃煤烟气中的SO2污染环境,使用石灰石进行烟气脱硫,发生反应:,生成的CaSO4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原料。如果将燃煤烟气中的256kgSO2全部吸收,至少需要CaCO3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D C D A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B 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天然气;(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3)有分子筛膜、温度为210℃~220℃;(4)CO2+3H2CH3OH+H2O;
14、(6分)(1)分液漏斗;(2) 2KMnO4K2MnO4+MnO2+O2↑;
(3) 控制反应速率; a ;节约药品。
15、(6分)(1)将水中的悬浮物吸附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颗粒,使杂质沉降;
(2)烧杯、漏斗、玻璃棒;(3)吸附;b;(4)蒸馏 ;防止加热时出现爆沸。
16、(6+3分)(1)不产生气泡;CaCO3+2HCl=CaCl2+H2O+CO2↑;
(2)检查装置气密性;难以把稀盐酸全部推入;
(3)AC;
(4)88;反应前注射器中有10mL稀盐酸;
(5)二氧化碳逸出时带走了水蒸气。
17、(5分)解:设将燃煤烟气中的256kgSO2全部吸收,至少需要CaCO3的质量为x。
解得:=400kg。
答:将燃煤烟气中的256kgSO2全部吸收,至少需要CaCO3的质量是400kg。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