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广西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广西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桂林期中)在加油站、油库、煤矿矿井内,需要张贴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加油站、油库、煤矿矿井内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应张贴与燃烧相关的标志。A、该图标表示塑料制品循环使用,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腐蚀品”,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禁止吸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加油站、油库、煤矿井里均含有大量的易燃物,应该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来解答。
2.(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因此鱼能在水中生存
B.氧气性质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C.氧气在低温、加压条件下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B、氧气性质比较活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但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氧气在低温、加压条件下能变为液体或固体,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需要注意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3.(2024九上·桂林期中)2023年5月15日是第30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为“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5 C.-2 D.+4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而在碘酸钾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碘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4.(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5.(2024九上·桂林期中)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中子都不带电
B.空气、泥水、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
C.试管、烧杯、蒸发皿都是直接加热的仪器
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有害气体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且质子所带电荷与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不带电,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分子也不带电,故分子、原子、中子都不带电,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泥水是由泥、水等混合的属于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水的纯净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试管和蒸发皿可直接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陶土网加热,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有毒,属于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有害气体,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原子、分子、中子不显电性来解答;
B、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来解答;
C、根据直接受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来解答;
D、根据空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来解答。
6.(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B.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D.工农业生产用了被污染的水,常会降低产品质量,甚至会损害人类健康
【答案】D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保护水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在不断运动,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自然界的水是不断循环的,但是绝大部分是海水、冰川等不好直接利用的,真正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人体要想健康,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多种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利的,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工农业生产用了被污染的水,常会降低产品质量,甚至会损害人类健康,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水由分子构成,分子在运动,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缺乏,需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来解答。
7.(2024九上·桂林期中)气焊的化学原理为,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C、O、H的个数分别是4、10、4,反应前除X外C、O、H的个数分别是0、10、0,则2X包含4个C、4个H,X包含2个C、2个H,即X的化学式为C2H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来解答。
8.(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2 B.O C.H2O D.Fe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有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
A、O2只能表示氧气,不能表示氧原子和一种氧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O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C、H2O可表示水,但不能表示氧原子和氧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D、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和铁这种物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则表示物质、元素和一个原子来解答。
9.(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关于实验中操作先后顺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先赶出空气,后吸取液体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C.在制取气体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口伸入水中
D.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应在瓶外将胶头中的空气排空,然后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防止液体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而变质,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制取气体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先排空后吸液体来解答;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后加热来解答;
C、根据制取氧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先把导管放与水中后,再双手掌紧贴试管外壁观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来判别气密性来解答;
D、根据加热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完毕,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来解答。
10.(2024九上·桂林期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奥林匹克烯(C19H1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奥林匹克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林匹克烯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
B.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12
C.一个奥林匹克烯分子由31个原子构成
D.奥林匹克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g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奥林匹克烯由奥林匹克烯分子构成,奥林匹克烯分子由C、H两种原子构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奥林匹克烯由奥林匹克烯分子构成,每个奥林匹克烯分子由19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共31个原子构成,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奥林匹克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物质中元素的质量以及化学式的式量来解答。
11.(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条燃烧 B.红磷燃烧
C.水和油混合 D.制取氧气
【答案】B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镁条燃烧涉及气体的参与,在空气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C、水和油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在敞口容器中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选择化学变化,若有气体参与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分析。
12.(2024九上·桂林期中)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则该原子的质量为
A.kg B.kg C.kg D.kg
【答案】D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则该原子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分析。
13.(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说法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冷却后称量密闭容器的总质量,发现与红磷燃烧前容器的总质量相等
B.5g硫和5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g
C.12g碳和12g氧气反应生成24g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减少了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冷却后称量密闭容器的总质量,发现与红磷燃烧前容器的总质量相等,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即,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2:32=1:1,则5g硫和5g氧气恰好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物的质量为:5g+5g=10g,不符合题意;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故12g碳和12g氧气反应,碳剩余,不可能生成24g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于生成了气体,故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减少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
14.(2024九上·桂林期中)中考使用条形码来识别考生信息。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关于丙烯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4%
B.丙烯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144g丙烯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64g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构成,丙烯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构成,每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144g丙烯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质量,一定质量的物质中的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15.(2024九上·桂林期中)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可能存在几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均相同,所以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均属于同一种元素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D.化合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所以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一种元素可能存在几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均相同,则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均属于同种元素,该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B、单质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氧元素,该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则纯净物中不一定含有分子,该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则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为化合反应,该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来解答;
B、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氧气和臭氧来解答;
C、根据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来解答;
D、根据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来解答。
16.(2024九上·桂林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3 20 18
反应后质量/g 2 x 30 26
A.x的值一定为3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乙在该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9:4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密闭的容器内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质量增大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故该反应是: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x=20+3+20+18-2-30-26=3,该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甲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为生成物,则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乙物质质量不变,则可能为催化剂,该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表中内容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20g-2g):(26g-18g)=9:4,该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来书写出方程式来解答。
17.(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降低煤的着火点,使其易燃烧
B.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而隔绝了空气
C.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的着火点更低
D.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将大块煤粉碎是增大煤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子扇来的冷空气可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图a的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能够给火柴梗充分的加热,很容易使温度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图b可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粉碎煤块四增大可燃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来解答;
B、根据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解答;
C、根据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能够给火柴梗充分的加热,很容易使温度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来解答;
D、根据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来解答。
18.(2024九上·桂林期中)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复合光催化剂能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而丙为甲烷,甲烷中氢元素显+1价,故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3:1,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及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的方程式,以及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19.(2024九上·桂林期中)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反应正确的说法是
A.消耗氧气32g B.R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R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D.R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4g+36g-16g=64g,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C、H、O元素,反应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则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则R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g:4g=3:1,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B答案的分析可知,R中一定含C、H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12g,氢元素的质量为4g。12g+4g=16g,则R中只含C、H元素,不含氧元素,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R中C、H原子个数比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20.(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点燃红磷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需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分解产生氧气,氧气质量起点不能从原点开始,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最终容器内压强小于原始值,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氧气质量随过氧化氢的增加而增加,符合题意;
D、向 一定量的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 ,氧气质量随反应的发生从原点起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21.(2024九上·桂林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氦气   。
②2个硫酸根离子   。
③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请写出下列符号或数字表示的意义:
①O   。
②O2   。
③2CO2中右下角的“2”的意义:   。
【答案】(1)He;;
(2)氧元素或1个氧原子;氧气这种物质、1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①氦气由氦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e;
②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③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①O可以表示氧元素,1个氧原子;
②O2可以表示氧气这种物质,1个氧分子,或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等;
③2CO2中右下角的“2”的意义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和该元素的1个原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右下方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来解答。
(1)①氦气由氦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e;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③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①O可以表示氧元素,1个氧原子;
②O2可以表示氧气这种物质,1个氧分子,或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等;
③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2CO2中右下角的“2”的意义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22.(2024九上·桂林期中)用字母序号填空:如图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如图能表示单质的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你的判断理由   。
A. B. C. D.
【答案】C;BD;A;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中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
B中只有一种分子,且含有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中含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D中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且含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混合物的为C;化合物的为BD,单质的为A。
故从微观角度解释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模型图分析,同种原子的分子是单质,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不同分子形成混合物来解答。
23.(2024九上·桂林期中)如图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2)根据示意图,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答案】(1)H2O
(2)
(3)1:4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且化学式表示H2O。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以及方程式的含义和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来解答。
(1)水由水分子构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H2O;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4.(2024九上·桂林期中)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6H8O6 每片176mg,含Vc10% 一日3次,每次**片 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
(1)“Vc”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2)每片Vc片剂中含Vc   mg。
(3)“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4)每片Vc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mg。
【答案】(1)1:12
(2)17.6
(3)40.9%
(4)9.6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Vc”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6)=1:12。
(2)由图中信息可知,每片Vc片剂中含Vc的质量为176mg×10%=17.6mg。
(3)“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每片Vc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以及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1)“Vc”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6)=1:12。
(2)由图中信息可知,每片Vc片剂中含Vc的质量为176mg×10%=17.6mg。
(3)“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每片Vc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25.(2024九上·桂林期中)小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并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其作用是   。
(2)操作①的名称是   ,某同学用如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3)操作②可选用图II装置,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操作中待净化的水应该从   (填“a”或“b”)端通入。
(4)水的净化再利用是天宫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重要措施。“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如图II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
B.抗菌颗粒可以去除细菌
C.通过“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纯净水
D.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5)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   (填“1”或“2”)。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加速悬浮物的沉降
(2)过滤;玻璃棒
(3)物理;b
(4)C
(5)1;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
(2)操作①过滤实现了固液分离。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3)操作②可选用图II装置,该过程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操作中待净化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这样可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的比较充分。
(4)A、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除去部分难溶性杂质,降低浑浊度,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抗菌颗粒可以除去细菌和病毒等,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水,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1与负极相连产生氢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明矾沉淀悬浮于水中的不溶物来解答;
(2)根据过滤分离溶和不溶物,过滤中用到的玻璃杯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来解答;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4)根据水的净化过程得到的水是混合物,降低水的硬度是煮沸或蒸馏来解答;
(5)根据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来解答。
(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故其作用是:加速悬浮物的沉降;
(2)操作①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
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故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
(3)操作②可选用图II装置,该过程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操作中待净化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这样可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的比较充分;
(4)A、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除去部分难溶性杂质,降低浑浊度,不符合题意;
B、抗菌颗粒可以除去细菌和病毒等,不符合题意;
C、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水,符合题意;
D、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1与负极相连,故产生氢气的试管是1;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2024九上·桂林期中)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而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但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微观原因是:   。
【答案】(1)化学性质
(2)
(3)分子构成不同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则可处理饮用水,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2)由流程可知,氧气在放电情况下生成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则臭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分析】根据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硫化铅等有毒物质反应,氧气和臭氧可以互相转换,二者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同来解答。
(1)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则可处理饮用水,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2)由流程可知,氧气在放电情况下生成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则臭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27.(2024九上·桂林期中)某学习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研讨,请结合如图回答。
(1)仪器②的名称:   。
(2)若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则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优点是   。
(4)若用G和H装置来测生成氧气的体积,g应和   (填“e”或“f”)相连。
(5)可以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口(填“c”或“d”)进入,验满的方法是   。
【答案】(1)集气瓶
(2)
(3)BE;;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e
(5)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仪器②的名称: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选择的装置为:BE。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该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若用G和H装置来测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应从f端通入,水从e端排出,用量筒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氧气的体积,则g应该和e相连。
(5)可以选择E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应从c端通入;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解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收集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分液漏斗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度来解答;
(4)根据氧气不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来收集氧气同时用量筒来测定氧气的体积来解答;
(5)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是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来解答。
(1)由图可知,仪器②的名称: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填:BE;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该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若用G和H装置来测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应从f端通入,水从e端排出,用量筒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氧气的体积,则g应该和e相连;
(5)可以选择E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应从c端通入;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28.(2024九上·桂林期中)实验:测定氧气的含量
用如图装置测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分数(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图:
1.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mL;
2.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
3.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将气球中的气体挤回到集气瓶中),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m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本次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可列式表示为   。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3)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气体参与了反应,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2)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则本次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可列式表示为:。
【分析】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产生固体,利用压强差来解答。
(1)该实验中,气体参与了反应,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2)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则本次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可列式表示为:。
29.(2024九上·桂林期中)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如图1,用细铜丝吊着一根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1~2分钟。
(1)冷却后,观察到a端铜丝变黑、玻璃棒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二:称取镁条和陶土网的质量为m1(如图2所示),然后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反应结束后将所得物质与陶土网一起再次称量,质量为m2。
(2)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________(填“>”、“<”或“=”)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而托盘天平指针没有指在正中央也表明该实验不适合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与总结】
(4)根据以上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应在________容器中进行实验。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按如图3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与交流】
(5)图3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有_______(填序号)。
A. 使装置密闭 B. 可缓冲气压 C. 防止橡皮塞被弹飞
【答案】(1) a端下沉
(2) 化合
(3) >
(4) 密闭
(5) A,B,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图1实验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反应后a端质量增加,故冷却后,观察到a端铜丝变黑、玻璃棒a端下沉;
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2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
(4)由以上分析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镁燃烧生成氧化镁。
(5)图3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由于反应放热会使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气球还可以缓冲气压、防止橡皮塞冲出。
故答案为:ABC。
【分析】根据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比铜多了氧元素,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多了氧元素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时有气体产生或生成时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故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30.(2024九上·桂林期中)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加热一段时间固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g。请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O2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1)1.6
(2)解: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x=15.8g
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9.6g-28g=1.6g。【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反应前后的固体的差值就是氧气的质量,再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方程式中已知氧气的质量和式量,高锰酸钾的式量来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来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9.6g-28g=1.6g;
(2)见答案。
广西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桂林期中)在加油站、油库、煤矿矿井内,需要张贴的图标是
A. B.
C. D.
2.(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因此鱼能在水中生存
B.氧气性质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C.氧气在低温、加压条件下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3.(2024九上·桂林期中)2023年5月15日是第30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为“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5 C.-2 D.+4
4.(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5.(2024九上·桂林期中)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中子都不带电
B.空气、泥水、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
C.试管、烧杯、蒸发皿都是直接加热的仪器
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有害气体
6.(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B.因为水的天然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D.工农业生产用了被污染的水,常会降低产品质量,甚至会损害人类健康
7.(2024九上·桂林期中)气焊的化学原理为,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8.(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2 B.O C.H2O D.Fe
9.(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关于实验中操作先后顺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先赶出空气,后吸取液体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C.在制取气体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口伸入水中
D.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10.(2024九上·桂林期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奥林匹克烯(C19H1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奥林匹克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林匹克烯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
B.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12
C.一个奥林匹克烯分子由31个原子构成
D.奥林匹克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g
11.(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条燃烧 B.红磷燃烧
C.水和油混合 D.制取氧气
12.(2024九上·桂林期中)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则该原子的质量为
A.kg B.kg C.kg D.kg
13.(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说法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冷却后称量密闭容器的总质量,发现与红磷燃烧前容器的总质量相等
B.5g硫和5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g
C.12g碳和12g氧气反应生成24g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减少了
14.(2024九上·桂林期中)中考使用条形码来识别考生信息。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关于丙烯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4%
B.丙烯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144g丙烯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64g
15.(2024九上·桂林期中)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可能存在几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均相同,所以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均属于同一种元素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D.化合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所以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6.(2024九上·桂林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3 20 18
反应后质量/g 2 x 30 26
A.x的值一定为3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乙在该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9:4
17.(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降低煤的着火点,使其易燃烧
B.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而隔绝了空气
C.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的着火点更低
D.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8.(2024九上·桂林期中)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复合光催化剂能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19.(2024九上·桂林期中)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反应正确的说法是
A.消耗氧气32g B.R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R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D.R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20.(2024九上·桂林期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点燃红磷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21.(2024九上·桂林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氦气   。
②2个硫酸根离子   。
③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请写出下列符号或数字表示的意义:
①O   。
②O2   。
③2CO2中右下角的“2”的意义:   。
22.(2024九上·桂林期中)用字母序号填空:如图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如图能表示单质的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你的判断理由   。
A. B. C. D.
23.(2024九上·桂林期中)如图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2)根据示意图,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24.(2024九上·桂林期中)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6H8O6 每片176mg,含Vc10% 一日3次,每次**片 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
(1)“Vc”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2)每片Vc片剂中含Vc   mg。
(3)“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4)每片Vc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mg。
25.(2024九上·桂林期中)小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并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其作用是   。
(2)操作①的名称是   ,某同学用如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3)操作②可选用图II装置,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操作中待净化的水应该从   (填“a”或“b”)端通入。
(4)水的净化再利用是天宫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重要措施。“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如图II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
B.抗菌颗粒可以去除细菌
C.通过“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纯净水
D.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5)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   (填“1”或“2”)。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26.(2024九上·桂林期中)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而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但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微观原因是:   。
27.(2024九上·桂林期中)某学习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研讨,请结合如图回答。
(1)仪器②的名称:   。
(2)若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则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优点是   。
(4)若用G和H装置来测生成氧气的体积,g应和   (填“e”或“f”)相连。
(5)可以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口(填“c”或“d”)进入,验满的方法是   。
28.(2024九上·桂林期中)实验:测定氧气的含量
用如图装置测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分数(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图:
1.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mL;
2.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
3.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将气球中的气体挤回到集气瓶中),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m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本次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可列式表示为   。
29.(2024九上·桂林期中)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如图1,用细铜丝吊着一根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1~2分钟。
(1)冷却后,观察到a端铜丝变黑、玻璃棒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二:称取镁条和陶土网的质量为m1(如图2所示),然后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反应结束后将所得物质与陶土网一起再次称量,质量为m2。
(2)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________(填“>”、“<”或“=”)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而托盘天平指针没有指在正中央也表明该实验不适合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与总结】
(4)根据以上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应在________容器中进行实验。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按如图3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与交流】
(5)图3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有_______(填序号)。
A. 使装置密闭 B. 可缓冲气压 C. 防止橡皮塞被弹飞
30.(2024九上·桂林期中)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加热一段时间固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g。请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O2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加油站、油库、煤矿矿井内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应张贴与燃烧相关的标志。A、该图标表示塑料制品循环使用,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腐蚀品”,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禁止吸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加油站、油库、煤矿井里均含有大量的易燃物,应该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来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B、氧气性质比较活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但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氧气在低温、加压条件下能变为液体或固体,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需要注意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3.【答案】B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而在碘酸钾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碘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5.【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且质子所带电荷与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不带电,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分子也不带电,故分子、原子、中子都不带电,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泥水是由泥、水等混合的属于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水的纯净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试管和蒸发皿可直接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陶土网加热,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有毒,属于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有害气体,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原子、分子、中子不显电性来解答;
B、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来解答;
C、根据直接受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来解答;
D、根据空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来解答。
6.【答案】D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保护水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在不断运动,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自然界的水是不断循环的,但是绝大部分是海水、冰川等不好直接利用的,真正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人体要想健康,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多种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利的,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工农业生产用了被污染的水,常会降低产品质量,甚至会损害人类健康,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水由分子构成,分子在运动,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缺乏,需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来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C、O、H的个数分别是4、10、4,反应前除X外C、O、H的个数分别是0、10、0,则2X包含4个C、4个H,X包含2个C、2个H,即X的化学式为C2H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来解答。
8.【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有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
A、O2只能表示氧气,不能表示氧原子和一种氧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O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C、H2O可表示水,但不能表示氧原子和氧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D、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和铁这种物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则表示物质、元素和一个原子来解答。
9.【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应在瓶外将胶头中的空气排空,然后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防止液体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而变质,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制取气体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先排空后吸液体来解答;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后加热来解答;
C、根据制取氧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先把导管放与水中后,再双手掌紧贴试管外壁观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来判别气密性来解答;
D、根据加热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完毕,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来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奥林匹克烯由奥林匹克烯分子构成,奥林匹克烯分子由C、H两种原子构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奥林匹克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奥林匹克烯由奥林匹克烯分子构成,每个奥林匹克烯分子由19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共31个原子构成,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奥林匹克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物质中元素的质量以及化学式的式量来解答。
11.【答案】B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镁条燃烧涉及气体的参与,在空气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C、水和油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在敞口容器中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选择化学变化,若有气体参与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则该原子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分析。
13.【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冷却后称量密闭容器的总质量,发现与红磷燃烧前容器的总质量相等,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即,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2:32=1:1,则5g硫和5g氧气恰好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物的质量为:5g+5g=10g,不符合题意;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故12g碳和12g氧气反应,碳剩余,不可能生成24g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于生成了气体,故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减少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
14.【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构成,丙烯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丙烯酸由丙烯酸分子构成,每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144g丙烯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的质量,一定质量的物质中的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15.【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一种元素可能存在几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均相同,则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均属于同种元素,该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B、单质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氧元素,该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则纯净物中不一定含有分子,该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则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为化合反应,该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来解答;
B、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氧气和臭氧来解答;
C、根据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来解答;
D、根据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来解答。
16.【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密闭的容器内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质量增大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故该反应是: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x=20+3+20+18-2-30-26=3,该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甲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为生成物,则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乙物质质量不变,则可能为催化剂,该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表中内容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比为(20g-2g):(26g-18g)=9:4,该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来书写出方程式来解答。
17.【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将大块煤粉碎是增大煤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子扇来的冷空气可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图a的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能够给火柴梗充分的加热,很容易使温度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图b可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粉碎煤块四增大可燃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来解答;
B、根据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解答;
C、根据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能够给火柴梗充分的加热,很容易使温度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来解答;
D、根据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来解答。
18.【答案】B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而丙为甲烷,甲烷中氢元素显+1价,故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3:1,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及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的方程式,以及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19.【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4g+36g-16g=64g,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C、H、O元素,反应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则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则R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g:4g=3:1,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B答案的分析可知,R中一定含C、H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12g,氢元素的质量为4g。12g+4g=16g,则R中只含C、H元素,不含氧元素,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R中C、H原子个数比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20.【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需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分解产生氧气,氧气质量起点不能从原点开始,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最终容器内压强小于原始值,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氧气质量随过氧化氢的增加而增加,符合题意;
D、向 一定量的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 ,氧气质量随反应的发生从原点起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21.【答案】(1)He;;
(2)氧元素或1个氧原子;氧气这种物质、1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①氦气由氦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e;
②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③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①O可以表示氧元素,1个氧原子;
②O2可以表示氧气这种物质,1个氧分子,或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等;
③2CO2中右下角的“2”的意义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和该元素的1个原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右下方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来解答。
(1)①氦气由氦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e;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③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①O可以表示氧元素,1个氧原子;
②O2可以表示氧气这种物质,1个氧分子,或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等;
③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2CO2中右下角的“2”的意义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22.【答案】C;BD;A;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中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
B中只有一种分子,且含有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中含有多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D中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且含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混合物的为C;化合物的为BD,单质的为A。
故从微观角度解释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模型图分析,同种原子的分子是单质,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不同分子形成混合物来解答。
23.【答案】(1)H2O
(2)
(3)1:4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反应模型图分析可知,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且化学式表示H2O。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分析】根据反应模型图分析,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以及方程式的含义和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来解答。
(1)水由水分子构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H2O;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4.【答案】(1)1:12
(2)17.6
(3)40.9%
(4)9.6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Vc”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6)=1:12。
(2)由图中信息可知,每片Vc片剂中含Vc的质量为176mg×10%=17.6mg。
(3)“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每片Vc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以及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1)“Vc”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6)=1:12。
(2)由图中信息可知,每片Vc片剂中含Vc的质量为176mg×10%=17.6mg。
(3)“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每片Vc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25.【答案】(1)加速悬浮物的沉降
(2)过滤;玻璃棒
(3)物理;b
(4)C
(5)1;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
(2)操作①过滤实现了固液分离。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3)操作②可选用图II装置,该过程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操作中待净化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这样可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的比较充分。
(4)A、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除去部分难溶性杂质,降低浑浊度,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抗菌颗粒可以除去细菌和病毒等,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水,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1与负极相连产生氢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明矾沉淀悬浮于水中的不溶物来解答;
(2)根据过滤分离溶和不溶物,过滤中用到的玻璃杯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来解答;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4)根据水的净化过程得到的水是混合物,降低水的硬度是煮沸或蒸馏来解答;
(5)根据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来解答。
(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故其作用是:加速悬浮物的沉降;
(2)操作①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
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故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
(3)操作②可选用图II装置,该过程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操作中待净化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这样可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的比较充分;
(4)A、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除去部分难溶性杂质,降低浑浊度,不符合题意;
B、抗菌颗粒可以除去细菌和病毒等,不符合题意;
C、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水,符合题意;
D、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1与负极相连,故产生氢气的试管是1;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答案】(1)化学性质
(2)
(3)分子构成不同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则可处理饮用水,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2)由流程可知,氧气在放电情况下生成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则臭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分析】根据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硫化铅等有毒物质反应,氧气和臭氧可以互相转换,二者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同来解答。
(1)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则可处理饮用水,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2)由流程可知,氧气在放电情况下生成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则臭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27.【答案】(1)集气瓶
(2)
(3)BE;;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e
(5)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仪器②的名称: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选择的装置为:BE。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该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若用G和H装置来测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应从f端通入,水从e端排出,用量筒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氧气的体积,则g应该和e相连。
(5)可以选择E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应从c端通入;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解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收集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分液漏斗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度来解答;
(4)根据氧气不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来收集氧气同时用量筒来测定氧气的体积来解答;
(5)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是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来解答。
(1)由图可知,仪器②的名称: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填:BE;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该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若用G和H装置来测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应从f端通入,水从e端排出,用量筒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氧气的体积,则g应该和e相连;
(5)可以选择E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应从c端通入;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28.【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3)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气体参与了反应,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2)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则本次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可列式表示为:。
【分析】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产生固体,利用压强差来解答。
(1)该实验中,气体参与了反应,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2)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则本次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可列式表示为:。
29.【答案】(1) a端下沉
(2) 化合
(3) >
(4) 密闭
(5) A,B,C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图1实验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反应后a端质量增加,故冷却后,观察到a端铜丝变黑、玻璃棒a端下沉;
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2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
(4)由以上分析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镁燃烧生成氧化镁。
(5)图3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由于反应放热会使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气球还可以缓冲气压、防止橡皮塞冲出。
故答案为:ABC。
【分析】根据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比铜多了氧元素,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多了氧元素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时有气体产生或生成时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故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30.【答案】(1)1.6
(2)解: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x=15.8g
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9.6g-28g=1.6g。【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反应前后的固体的差值就是氧气的质量,再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方程式中已知氧气的质量和式量,高锰酸钾的式量来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来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9.6g-28g=1.6g;
(2)见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