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答案)

哈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检测
化学学科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u-64 Na-23 Cl-35.5 S-32 Ca-40 C-12
一、选择题(1-13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6分)
1.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主题 知识与应用
A 化学与生活 人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减轻痛痒
B 化学与环境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C 化学与安全 点燃氢气前应检验其纯度
D 化学与资源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防止金属腐蚀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某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 C.称量NaCl D.配制溶液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制作叶脉书签 B.酸与指示剂作用 C.洗涤剂洗餐具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A. A B. B C. C D. D
4. 下列物质的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A.用粗盐制生理盐水 B.氢氧化钠中和胃酸过多 C.盐酸用于制造药物 D.一氧化碳炼钢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接通电源后灯泡会变亮 B.硫酸铜溶液中伸入铝丝:蓝色溶液变无色 C.向酚酞试液中加入氢氧化镁:溶液显红色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A. A B. B C. C D. D
6. 下列应用、化学方程式以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 酸雨的形成: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B. 比较金属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Cu+2AgCl=CuCl2+2Ag 置换反应
C. 用氢氧化钙处理硫酸厂废水:H2SO4+Ca(OH)2=Ca(OH)2+2H2O 中和反应
D. 实验室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7. 化学充满我们的生活,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 使用活性炭可以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B. 用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浆粉刷树木,可以保护树木,防止冻伤
C. 为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在链条上喷漆
D. 为了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将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8. 分析、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仍为无色,则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混合物
9. 对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B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氨水中含有铵根离子
C 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颜色不同 溶液中阳离子种类不同
D 真金不怕火炼 金的熔点很高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去除油污时,将油脂溶解
B.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从紫罗兰花的变色中发现酸碱指示剂
C.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D. 浓硫酸不小心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清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黄铜与黄金 加入稀硫酸 加热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点燃 通过氧化铜
C 氧气和氢气 氢氧化钠溶液 带火星木条
D 浓硫酸和稀盐酸 打开瓶盖观察现象 加水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2.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水的电解
B. 高温煅烧石灰石
C. 表示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瓶内压强的变化
D.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以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以及操作方法
A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B Cu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C O2 H2O 通入浓硫酸中
D CuO C 隔绝空气加强热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6-33题共44分)
14. “家”是一个化学小世界,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1)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家用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可以用盐酸除去水垢,请写出其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此类反应的微观实质为在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_______(填名称)。
(3)家用肥皂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俗称为______(填一个即可);
(4)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测定雨水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约为_________。
15. 如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20℃时,将20g的硝酸钾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得到的是硝酸钾的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图2表示在2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烧杯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至50℃(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升温前,烧杯甲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升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C.升温后,烧杯乙中仍有未溶解的固体
16. 二氧化碳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很多重要的用途。若没有二氧化碳防止地表热辐射到太空,则地球年均气温要降低20℃左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兴趣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有两个途径:自然界生物的有氧呼吸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获得能量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将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活动二】探究碳捕捉、碳封存、碳利用技术
我国明确提出了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和利用”是实现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碳捕捉
(2)如图是实际生产中采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工艺流程: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捕捉室”中NaOH溶液与CO2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碳封存
(3)“碳封存”是将CO2(气态)压入地下或注入海底深处,以液态的形式封存。加压“封存”过程中,CO2分子的_______(填“大小”或“间隔”)变小。
碳利用
(4)CO2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采用新技术能将CO2转化为甲醇、乙醇、淀粉等有机物。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最关键步骤――生成甲醇(CH3OH)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某原子与一个分子具有相同质子数,请画出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17.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通过有新物质的生成或反应物的消失这两个角度设计实验,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请找出下列实验中实验设计角度与其他两个不同的是_____(填“A”或“B”或“C”),理由是该实验是从_______角度确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A B C
(2)酸和碱反应可以生成盐。一般情况下,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pH=7,如NaCl;强碱与弱酸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pH>7,如Na2CO3.由此可推知弱碱与强酸反应生成的盐,如(NH4)2SO4的水溶液的pH____7(填“>”、“<”或“=”),(NH4)2S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18.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在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可以在装置B和C之间连接盛有______(填试剂名称)的装置F,且管口_______(填“a”或“b”)与收集装置相连。
(4)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想要判断其是否变质,于是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试回答:
①放入的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
②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19.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且A、B、C、E、F为5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为蓝色固体,E为一种酸,B与E相对分子质量相同;D可做食品干燥剂;F为黑色固体。(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的化学式:A_______,C_______。
(2)A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F与足量的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_______。
(4)现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食品干燥剂D,经测定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现取10g该固体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向其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至溶液中恰好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将所得混合物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g。
20. 实验室现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溶液,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0g该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测得溶液的pH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对应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mg时,溶液中溶质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3)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100g,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g;若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若在加入50g稀盐酸后,停止滴加,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水,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确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后,请在图中将试剂瓶上的标签补充完整。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分别取4支试管,1号试管里为少量的氧化镁,2号试管里是锌粒,3号试管里是氢氧化钙溶液,4号试管里是碳酸钠溶液,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2)2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4号试管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A. Na+减少了,减少了 B. Na+减少了,Cl-增多了
C. 减少了,Cl-增多了 D. Cl-增多了,H2O增多了
(4)小组同学对试管3中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试管3中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l2;
猜想二: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猜想三:可能是CaCl2、HCl
【实验方法】甲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管3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5,他认为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评价】对该同学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进行评价,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操作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操作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C.操作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操作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交流讨论】同学们交流后认为:不用pH试纸也能确认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只需要向待测液中滴加______(填字母)就能达到实验目的。
A.酚酞溶液 B.石蕊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拓展反思】将3号和4号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都倒入废液缸中,测得废液的pH=4,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HCl外,还有______种。最终,同学们建议可以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中和废液至呈中性后再排放。
哈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检测
化学学科试卷 简要答案
一、选择题(1-13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6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6-33题共44分)
【14题答案】
【答案】(1)CH3COOH
(2) ①. Mg(OH)2+2HCl=MgCl2+2H2O ②. 水分子
(3)烧碱##火碱##苛性钠
(4)5.6
【15题答案】
【答案】(1)85.5g
(2)饱和 (3) ①. NaCl ②. B
【16题答案】
【答案】(1)化学 (2) ①. 过滤 ②.
(3)间隔 (4) ①. ②.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反应物的消失
(2) ①. < ②. -3价
【18题答案】
【答案】(1)集气瓶 (2)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3) ①. 浓硫酸 ②. b
(4) ①. 催化 ②. 溶液中产生气泡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CuSO4 ②. H2O
(2)Fe+CuSO4=Cu+FeSO4
(3)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12.5
【20题答案】
【答案】(1)NaOH+HCl=NaCl+H2O
(2)NaOH、NaCl
(3) ①. 20 ②. 偏大
(4)5.85% (5)(这里回答图片)
【21题答案】
【答案】(1)白色固体减少##白色固体消失(合理即可)
(2)Zn+2HCl=ZnCl2+H2↑ (3)CD
(4) ①. CaCl2、Ca(OH)2 ②. C ③. B ④. 2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