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位时间(康熙在位时间起止)
公元1722年,享年六十九岁的康熙驾鹤西归,彻底结束了他长达六十一年零十个月的统治。
虽然康熙皇帝已经去世了近300年,但是今天的很多人依然知道他:
年幼登基,少年时除鳌拜亲政,青年时平了三藩,后来又陆续取得了众多军事上的胜利,用影视剧中的话说,康熙继位之后,是把天下又重新打了一遍,古往今来,能征惯战的皇帝不算少,几乎每个国家的开国之初,都会有那么一两个。
>康熙在位时间(康熙在位时间起止)
不过康熙不光能打,还非常关注民生,据不完全统计,他在位期间的六十多年中,曾先后545次倒免地方上的钱粮,这些钱粮大约有1.5亿两,而康熙朝一年的税收大约为三千多万两,而且康熙在位时还决定永远不再增加丁税......
因此从一些主流渠道的内容来看,康熙似乎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因此他儿子康熙给他定的称呼是“仁皇帝”,后世更是有人称呼他为“千古一帝”,那么康熙真的配的上这样的称呼吗?
公元1669年,15岁的康熙在侍卫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搞定了权臣鳌拜。康熙除鳌拜这件事中,一部分把着点放在了康熙的个人能力上,但值得细想的是,鳌拜当时权柄那么大,为什么没有先对康熙动手?康熙在动手的过程中,鳌拜为什么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措施?鳌拜在被擒获之后,他的党羽为什么没能折腾出来一点动静?
答案其实只有一句话,康熙是君而鳌拜是臣,事实从宋朝开始,再厉害的大臣也搞不定皇帝了,因为皇权统治的制度已经完善,大臣可以骄横,但你绝对反不了天,所以康熙搞定鳌拜只有时间问题,而没有实力问题。
公元1673年,20岁的康熙决定撤藩,结果引起了长达8年的“三藩之乱”。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康熙平三藩虽然不算顺利,但是也不算太费力。而在实际上,要不是吴三桂划江而治的策略不对,以三藩的实力未必不能在自家的主场翻盘,而急于求成的康熙虽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8年平叛,用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康熙当年穷的已经要靠卖官来筹集军费,前线的部队因为军费紧张等原因,不得不从民间强行掠夺物资,并展开了本必要的杀戮,结果导致部分地区的人口断崖时的下跌......如果康熙当年能稍微等一等,可能三藩的问题就能换一种方式解决了。
公元1683年,康熙收复了台湾,这件事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不过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因为清廷前期缺乏水战的实力,所以这场不到一周就解决的战斗,其实前后准备了十好几年,而在准备的过程当中,清廷为了封锁台湾的郑氏集团,曾在沿海进行了强制性的禁海迁民之策。
在古代,离乡背土是一件让百姓心理、生理、经济等多方面都会受到严重伤害的事情,当时的过程大家应该也想得到。而禁海这项政策,也对本来有一定进出口基础贸易的沿海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禁海这项政策也在给清廷的经济发展上带来了余波。
在后来,康熙先后组织了两次针对北境雅克萨的战役,虽然清廷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也签订了一个只是看似靠谱的《尼布楚条约》,康熙之所以会签订这份条约来保全东北,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不愿意让中原人到东北生活,而当时的东北广袤的土地,只有很少量的人丁驻守,没发展起来的东北交通补给不便,这才给了沙俄入侵的机会。
值得一提是,逼着康熙签订《尼布楚条约》的入侵者,其实只有数百人,而在这个条约之后,清廷损失的土地却超过了一百万平方公里......
至于在后来的两次亲征葛尔丹,大家查下准噶尔部的人口变化就什么都明白了。
公元1712年,康熙皇帝下达了一条““有书契以来未有之旷典””,这份被吹捧为“永不加赋”的恩典,其实只是不增加已经达到瓶颈且税额占比不高的人丁税,而不是说清廷对民间的赋税永远也不增加了,所以条看似美好的“旷世恩典”其实对于百姓来说,不过就是听个响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康熙在位期间,因为频繁地进行军事战争,而导致国库空虚,康熙为了“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足够的草料”,所以康熙对于年薪只有几百两的官员特别宽仁,康熙对于那些贪腐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贪官是封疆大吏,那么他就更不以为意。
因为康熙的纵容,清朝的吏治问题在一开始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后面虽然有雍正“拨乱反正”,加上“高薪养廉”(年薪补助是正常工资的上百倍),但是清廷的吏治也一直都没好过,于是不管怎么样,清廷的官员都有来钱的门路,而对于基层百姓,除了苦之外几乎是一无所有。
为了维护清廷的封建统治,康熙朝还搞过文字狱,康熙本人对外国的科技发展了如指掌,但是他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就是不在国内进行相关发展,清朝正史中的康熙伟岸正直,似乎在品德上没有什么瑕疵,但是从朝鲜方面和外国传教士的记载,康熙的私德也绝对没有那么好。(朝鲜的一些记录中,康熙被称为“贪恋女色,荒淫无道”,外国传教士的记录中,康熙经常在宫中恶搞裹小脚的嫔妃。)
从上述的这些内容来看,康熙做事的着眼点,其实一直都是维护自己的统治,他拉拢在意的也一般都是社会上层的人物(毛教员曾经说:康熙皇帝便......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而对于基层的百姓,康熙是“无暇顾及”的,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康熙的“仁”不过家是个表面现象,至于“千古一帝”水分也不算少。
不过和我国古代的其他皇帝相比,康熙算是一个有为的皇帝,而在古代的封建制度之下,真正的仁君其实是根本无法出现的,康熙虽然算不上一个“完人”,但他“本职工作”也可以称的上是优秀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