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0—16 F—19 Na—23 P—3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
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吹草动 B.立竿见影 C.火上浇油 D.滴水成冰
2. 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产生大量气泡。
于是就提出“镁条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进行观察 D.得出结论
3.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黄河水 B.点燃酒精灯 C.氧气的验满 D.倾倒液体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C.铜丝作导线 D.双氧水用于消毒
5. 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此主题的是( )
A.就地丢弃废旧塑料 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生活污水排入河道 D.乱采矿产资源
6.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选 项 事 实 解 释
A 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 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 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7. 著名化学家傅鹰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拉瓦锡用红磷燃烧来证明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人类最早接触的化学现象是火
D.道尔顿的原子论观点在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8.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既含有单质也含有化合物,其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9. 我国科学家利用氮化硼首次制备出一种薄如蝉翼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氮元素和硼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10.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11. 我国研究人员将Bi2O4应用到光电催化分解水实验。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铋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期 B.铋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2g
C.中子数为83 D.铋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3
1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有2% O2转化为活性氧,它会加速人体衰老。科学家尝试用亚硒酸钠(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下列有关亚硒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硒酸钠属于氧化物
B.亚硒酸钠由2个钠原子、1个硒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亚硒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
D.亚硒酸钠分子中含一个臭氧分子
13.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4.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g2+:“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4Na:“4”表示四个钠元素
C. :“+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3H2O:“3”表示3个水分子
15.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净水的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蒸馏→吸附→过滤
B.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S→H2S→SO2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Si→Fe→Al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CH4→C0→CO
16.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17.“手持技术”又称为掌上实验室,是由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化实验手段,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传感器、计算机及配套软件组成。某实验小组想利用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等质量(10g)的 NaOH、NaCl、NH4NO 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探求其变化的规律。
通过溶液相关知识和观察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溶于水中NH4NO3使溶液温度降低
B.加入 NaOH 使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溶质中离子扩散吸热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溶于水中NaCl溶液温度变化不大,但是略有降低
18.CO2的转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CO 与某种单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化学式为H2 B.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19.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与其对应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某温度下,往接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D.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
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热量变化,则有热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21.(6分)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氦气 。
22.(8分)我们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空气”。
(1)从物质分类角度:新鲜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角度(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同温度下,气
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列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序号)。
(3)从实验的角度: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
所示。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
B.停止加热后,等装置冷却到室温读数
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
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
D.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4)从污染角度: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
23.(8分)山东籍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介绍了空间站中的生活,在轨演示了水球变气球等炫酷的实验。“天宫”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图是空间站资源再利用模拟图。
(1)在“水净化系统”中,高分子膜可以除去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
操作原理相同。
(2)“水电解系统”中生成氧气的反应属于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水和地球上的水化学性质相同
B.太空水制取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C.太空水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4)“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4.(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2)小刚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他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该托盘天平5g以下用游码)。
(3))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的影响是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5.(10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
(3)乙同学选择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写序号)。
(4)将收集的氧气倒入装置F的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
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5)组装好B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
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 。
26.(12分)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二氧化锰)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呢?
【任务一】探究氧化铜能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1)在此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小木条 ;B试管
中的小木条复燃;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要确定氧化铜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
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 不变。
【任务二】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3mL5%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3)为了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实验中除了记录注射器内收集氧气的体积,还需
记录 。
(4)通过图像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 。
【任务三】: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反应缓慢,有少量 气泡冒出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反应迅速,有大量 气泡冒出
(5)上表中得到的结论是 。
(6)在设计此实验时,需要改变的因素 。
(7)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27.(4分)如图是市售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
(Na2PO3F),是牙膏常用添加剂之一,实验表明牙膏主要活性中单氟磷酸钠质量分数达到 0.76%~0.80%时,防龋齿效果较好。请据图回答:
(1)求单氟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求单氟磷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
28.(6分)溶液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
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请完成下列配制溶液的问题:
(1)现要配制1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取用固体氯化钠多少kg?
(2)用6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可稀释成12%的氯化钠溶液多少kg?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5 C A B D B 6—10 D A A B C
11—15 D C D B D 16—20 C B A C 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21.(6分)(1)2H (2)CO2 (3)He
22.(8分)(1)混合物 (2)B (3) BD (4)合理即可
23.(8 分)(1)过滤(2)分解反应(3)ABC (4)氢气+氧气 催化剂 水
24.(6分)(1)玻璃棒(2)12或12.0 (3)不影响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5.(10分)(1)锥形瓶 (2)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3)AE
(4)密度比空气大、能支持燃烧(或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等)(5)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6.(12分)(1)无明显现象(或不复燃) (2)质量和化学性质 (3)反应时间
(4)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体积或质量)
(5)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6)温度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27.(4分)(1)144 (2)23:24
28.(6分)解:(1)120kgx20%=24kg
(2)设稀释成12%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X
60kgx20%=X x12%
X=100kg(其他解题方法也可以)
答案:(1)需要取用固体氯化钠24kg。
(2)可稀释成12%的氯化钠溶液100kg。
说明:27题每小题2分,28题每小题3分,少解、答、单位酌情扣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