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化县高一期中考试试卷历史(答案)
2023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卷
历 史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将整个城邦利益置于首位 B.放弃对公民财产的保护
C.没有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 D.公民的政治参与度极低
2.有学者认为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相互交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农耕世界向外扩展,把周边的游牧世界纳入其文明体系。一种是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或建立政权的方式融入其文明体系。下列史实属于后一种方式的是( )
A.古代埃及文明向西亚地区的扩展 B.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向周边扩张
C.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周边建立城邦 D.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建立王国
3.中世纪早期,欧洲庄园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庄园主的奢侈享受,并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然而到了10~11世纪,众多城市开始兴起,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费群体日益庞大,庄园生产逐渐转型,开始专注生产城市消费所需要的东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城市已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B.庄园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C.庄园主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 D.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特性消失
4.在拜占庭文化中,《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被基督教神学家改造,其故事失去了多神教的色彩,着重传达了基督教的信念,基督徒的价值观也被植入其中。这反映了
A.基督教文化根植于古希腊的文化之中 B.古希腊文化是拜占庭文化的重要来源
C.拜占庭帝国统治者重视本国文化发展 D.基督教的发展不利于希腊文化的传承
5.下表是不同时期文献对印度四大种姓的记载。其不同源于
A.社会阶层的变化 B.佛教传播的冲击
C.不同学者的解读 D.社会经济的变动
6.阿兹特克人在迅速崛起过程中,为自己蓄意编造了一套光荣的历史,宣称自己是有“高贵血统”的托尔特克人的后代,还不时到特奥蒂瓦坎(把该城说成为托尔特克人所建)朝拜。这说明阿兹特克人( )
A.重视发掘自身的历史渊源 B.充分利用先辈的遗留资源
C.看重思想意识和舆论宣传 D.是中部美洲文化集大成者
7.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等大西洋沿岸城市逐渐崛起,来自更多其它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大量商品交易极为不便。于是,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和支票账务系统。这说明( )
A.价格革命萌生信贷行业 B.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C.商业革命表现形式多样 D.资本输出助推殖民扩张
8.英国人第一次把自己的王国称为“帝国”时,是在指一个摆脱了教皂控制的独立主权国家。所以,英国人主张他们有权到伊比利亚势力(西班牙、葡萄牙)尚未渗透的地区从事殖民探险活动时,尽管有着丑恶的动机,但从某些方面看却是在向其他民族国家以及教皇权威提出挑战。材料意在强调英国早期殖民扩张( )
A.推动了世界殖民霸主的更替 B.受到民族主义思想影响
C.削弱了英国人对宗教的信仰 D.适应了自由主义的要求
9.英国从17世纪开始征收蔗糖关税,并实行蔗糖进口差别关税政策(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影响英国推行差别关税政策的主要因素是( `
外国蔗糖税率相对英属西印度蔗糖税率倍数
时间 1661—1705年 1705—1747年 18世纪末
外国糖税税率倍数 270% 340% 220%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殖民帝国建立的推动
C.资本原始积累的使然 D.推行重商主义的需要
10.在亚当·斯密看来,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之所以优越,就在于它是一种能使公私利益相协调和统一的机制。在道德领域,亚当·斯密不承认任何权威,只认同利己与利他相结合的“合宜”才是美德。在此,亚当·斯密( )
A.批判启蒙运动的缺陷 B.肯定市场经济与道德情操的统一
C.突出理性的标准作用 D.承认利己是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
11.1820年,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在致沙皇的信中说:“已失去平衡的各国政府感到恐惧,受到威胁,并且因社会中产阶层的呼声而陷入混乱之中,他们处于国王和臣民之间,打碎了君主的权杖并盗用了人民的呼声。”梅特涅担忧的是( )
A.拿破仑帝国卷土重来 B.革命与改革继续发展
C.欧洲均势局面遭破坏 D.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12.20世纪初,美国记者大卫·格雷厄姆·菲利普斯在《参议院的背叛》中写道:“背叛是一个强硬措辞,但用来概括现在的参议院特点,却一点都不算强硬,甚至还非常弱……参议员都不是人民选出来的。”参议院的“背叛”,主要是指( )
A.选举舞弊 B.屈从行政 C.服务资本 D.藐视宪法
13.表2为1820年一1913年中国、英国、美国、德国四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占比情况的变化。其中丁是( )
表2单位(%)
1820年 1913年
甲 33 9
乙 5 8
丙 — 9
丁 2 19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14.恩格斯曾说:“1848年的革命,和它以前的许多次革命一样,有着奇特的命运。正是那些把这次革命镇压下去的人,变成了它的遗嘱执行人。路易·拿破仑不得不建立独立而统一的意大利,俾斯麦不得不在德国实行某种根本的变革,而英国的工厂主们也没有任何更好的办法,只有赋予人民宪章以法律效力”。在恩格斯看来,1848年革命( )
A.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完善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C.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推动了英国宪章运动的顺利发展
15.1872年,约翰 加斯特创作油画《美国的进步》(下图),画中——位自由女神演变而来的年轻女性头戴帝国之星,手中拉着电报线,背后是轰鸣的火车及远方的汽船,她带领先遣队向西挺进,印第安人和野牛群在他们前面不断退却。此画意在( )
A.普及先进生活方式 B.强调自然权利学说
C.用科技与文明宣扬扩张 D.宣传美国科技领先世界
16.提拉克多次到孟买工人中进行宣传,深受欢迎。他说:“必须首先给人房子,然后你才能要求他们把屋子布置得井井有条”。在他的努力下,1906年国大党把 “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西”(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四大要点作为党的纲领。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民族解放 B.解决民生问题是民族自决的前提
C.用非暴力不合作方式争取民族自治 D.唯有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振兴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学者赵汝清教授的《从亚洲腹地到欧洲一丝路西段历史研究》一书从世界中古史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从中国西北到中亚再到欧洲的以丝绸为标志的商贸历史,该书主要论述了沿线的民族、部族、国家为争夺丝路的垄断权或牟取利益而展开的外交活动以及战争状况。下表所示为该书的部分章节。
第三章 印欧语系人的迁徙之路
①
第六章 马其顿人沿丝路西段的东征
②
第九章 萨珊波斯、罗马与中国
③
第十二章 蒙古帝国与丝路西段
④
第十四章 新航路开辟后亚欧内陆的交通
阅读图书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阿拉伯帝国与丝路西端”一章应位于上表目录中的何处(填写序号),请说明理由,并为“阿拉伯帝国与丝路西端”这一章写一个内容概要 (10分)
18.(16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
——央视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二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简析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的内核。(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的原因,并提炼《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精神。(8分)
19.(14分)2022年3月24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新冠愈后首次现身温莎城堡,参观皇室御用品牌Haleyon Days带来的一系列精美茶具。对她来说,喝“下午茶”是一天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作为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在新航路开辟以后开始广泛西传。17世纪上半叶,随着中欧茶贸易的发展,饮茶在西方的影响日渐扩大,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与英王查理二世成婚。将中国茶具和茶叶带至英国,饮茶很快在英国宫廷之中蔚然成风,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对华茶叶贸易专管权,自此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但进口后很不稳定,进入18世纪,小册子作者对茶的保健功效进行宣传,饮茶之风由社会上层向下渗透,到18世纪中叶,中产阶级已经养成了饮茶习惯。此后,随着茶叶进口量的猛增以及茶叶走私的泛滥,茶叶价格明显下降,由价值不菲的奢侈品日益转变为日常消费品,到18世纪末期,英国社会下层的劳工每天也要饮两次茶,既可以补充能量又可以放松身体。至此,饮茶在整个英国社会基本普及。
——摘编自刘章才《十八世纪中英茶叶贸易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纽约时报》2021年6月14日讯,当地时间6月13日下午5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温莎城堡会见了到访的美国总统乔·拜登和他的夫人吉尔·拜登,在温莎城堡的庭院里受到正式欢迎后,拜登夫妇被女王招待进入城堡一起享用下午茶,双方交换了各自在白宫和温莎城堡生活的经历,报道称,拜登是第13位与现年95岁高龄的女王坐在一起的美国总统,白宫称,拜登曾在1982年见过女王,当时他还是美国参议员,
(1)根据材料一,概述17至18世纪英国饮茶习俗逐渐普及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饮茶习俗普及过程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体角度分析为什么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会见了13位美国总统 (4分)
2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写道:“英国历史可以单从其本身来认识吗 我们能够把英国的内部史同它的外部关系分割开来吗 ”,“我们是否发现,外部对英国的影响同英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相比较,要显得微不足道呢”,“我们可以得出合理的结论:虽然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不能不参考英国史,但理解英国史却或多或少地可以不必参考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
根据上述材料及《英国根系世界各个文化》图,结合英国史,从根系图中选取三个点,三个点之间要有联系,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2分)
答案
1-16ADBBD CCBCB BCCAC D
17. ③处。理由:依据章节观察,该书是按照时序编排的,罗马与中国的交往早在汉朝时就已经开始,罗马帝国灭亡于5世纪后期,到7世纪,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大规模对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垮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而13世纪初,蒙古对外扩张并建立帝国
概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使其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地理位置重要,统治者鼓励发展商贸,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以从事长途贸易。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在丝路的活动,使丝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中国的造纸术等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 (1)原因:经济上工商业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芽: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思想上,资产阶级需要新的意识形态(答资产阶级需要新文化”也可)。
内核:人文主义
(2)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的壮大;巴黎公社的实践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9. (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中欧之间的贸易扩大;英国上层社会饮茶风气的带动,民众对饮茶保健功效的认识增强,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对华茶叶贸易,茶叶大量进口;茶叶进口量猛增、走私泛滥,茶叶价格下降;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日常需要
特点:伴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社会上层向下渗透,逐渐平民化。
(2)原因:英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国王,美国政体为共和制,国家元首是洗举产生目有任期的总统
20. 选3个点:海外扩张、议会制度、工业革命
论题:英国社会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论述:16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海外扩张,17-18世纪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剧海外扩张,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君主立宪制逐渐建立,英国确立代议制民主政治,为世界民主政治树立典范,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化、工业化、城市化成为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标志,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综上,近代以来英国的海外扩张、议会制度和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近代化,极大改变着人类的发展进程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