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无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无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
高三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S 32 Ni 59 I 127 W 18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高铁酸钾()净水
B.“天行一号”发射时固体燃料剧烈燃烧
C.以和为原料的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
D.工业上通常采用铁触媒、在400~500℃和10MPa~30MPa的条件下合成氨
2.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不慎将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B.用盐酸酸化的溶液检验是否被氧化
C.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
D.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
3.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废水中的用FeS去除:
B.用溶液刻蚀覆铜电路板:
C.溶液中通入少量: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和氯气:
4.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
A.仪器连接 B.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 C.测定溶液浓度 D.从NaCl溶液中提取NaCl晶体
5.电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的电解精炼时用纯铜做阳极
B.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与负极质量均增加
C.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D.当有镀层的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硫及其化合物有如下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中生成4.8g SO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B.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标准状况下,2.24L 和SO混合气体中硫原子数目为0.1
D.100mL 0.1 溶液中,数目小于0.01
7.一种NO-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a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B.多孔电极有利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气体吸附速度
C.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电解质溶液→正极
D.若产生0.1mol ,则通入体积为1.68L(标准状况)
8.从废旧CPU中回收Au、Ag、Cu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
①Au与浓硝酸不反应;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时用浓硝酸产生的量比稀硝酸的少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玻璃棒、烧杯
C.“溶金、分离”时,可用浓盐酸和浓溶液代替“-NaCl”
D.“还原、分离”过程中,1mol 完全还原为Au只需消耗1.5mol Zn
9.Deacon催化氧化法以作催化剂将HCl转化为的反应: △H=-116,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如图为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B.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C.反应③为
D.反应制得1mol ,需要投入2mol
10.向溶液中通入制备溶液,水溶液中、、的分布系数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Ⅰ表示~pH的变化情况
B.当溶液pH范围为4~5时,停止通入
C.的第一步电离的平衡常数
D.a点,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点燃后有爆鸣声 具有还原性
B 向NaHA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
C 将浓硫酸和灼热木炭反应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品红溶液、饱和溶液、澄清石灰水,发现品红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浓硫酸和木炭反应产生和气体
D 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振荡,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12.某新型电池以并五苯四酮(PCT)和石墨为电极,以室温离子液体为电解液,离子可逆地嵌入电极或从电极上脱离返回电解液中。已知充电时,石墨电极接直流电源正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电时,PCT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两电极的质量均增加的过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充电时,石墨电极发生反应
D.0.5mol PCT完全反应,理论上嵌入石墨电极2mol
13.一定条件下,(二元弱酸)被100mL 1的酸性溶液氧化生成的反应过程中,不同价态含锰微粒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前5min内所发生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该条件下,和不能大量共存
C.后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反应至17min的过程中,理论上生成标准状况下10.08L
14.实验室以甲苯和为原料制备苯甲醛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Ⅰ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B.操作Ⅲ使用的玻璃仪器中有球形冷凝管
C.操作Ⅰ、Ⅱ、Ⅲ均利用物理性质进行物质分离 D.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硫酸和甲苯
15.向体积均为10mL,浓度均为0.2的pH不同(用硫酸调节pH)的两份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0.1 NaClO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加入NaClO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已知实验Ⅱ中c点处溶液开始出现红褐色沉淀,d点沉淀量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两点比较:a<b
B.d点溶质为
C.e点约等于2
D.实验Ⅰ开始时pH减小的原因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
以废镍矿(NiO,含、FeO、MnO、、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高纯度镍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将废镍矿研磨粉碎的目的是 ;的作用是 。
(2)“酸浸”后的溶液中。“调pH”满足的pH范围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浓度时,可认为已除尽);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萃取”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 ;“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粗镍中Ni的纯度测定:取m g粗镍完全溶于稀硫酸中,加入 mL EDTA溶液(过量),使完全络合,煮沸,加入3滴PAN作指示剂,趁热用 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当滴定至溶液呈紫红色时,达到滴定终点,消耗溶液为 mL。已知EDTA与、均按1:1反应,则粗镍中Ni的质量分数为 (用代数式表示)。
若量取EDTA溶液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放出溶液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12分)
高铁酸钾()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水处理剂,紫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不溶于乙醇;在0~5℃、强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并探究其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装置B中的试剂为 。
(2)装置C中发生多个放热反应,其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KOH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装置C存在一定缺陷,会导致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 。
(3)探究的性质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a,取少量a,滴加盐酸,有产生。
实验可证明氧化性: (填“>”或“<”),而与制备的实验中和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 。
18.(12分)
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工业上利用乙烷制乙烯涉及的相关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1)298K时,反应Ⅰ历程如图1所示。已知在标准压强101kPa、298K下,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mol物质B的反应焓变,叫做物质B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用符号()表示。部分物质的如图2所示。(g)、(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
图1 图2
该反应的决速步骤为 (填“反应a”或“反应b”)。图2中x= ,热稳定性:(g) (g)(填“>”或“<”),反应Ⅱ的 。
(2)已知反应Ⅰ:的速率方程为,,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为各组分分压。
①在实际生产中,t℃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g)和(作稀释剂,不参与反应),测得容器总压()和(g)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起始时 ;平衡时 ;a处的 。
②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生成(g)的反应速率的是 (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d.适当增大(g)浓度
(3)电催化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
利用质子传导型固体氧化物电解池也可实现乙烷制乙烯。乙烷在电极上直接电催化裂解为乙烯,同时质子经电解质“抽取”至另一极与反应生成CO,阳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
19.(12分)
某实验室测定并计算了在136~180℃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得到和均为线性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反应物键能总和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1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2)t℃时在某一特制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过量氯铂酸钡(),抽真空后,用一支管通入碘蒸气(然后将支管封闭)。此时容器的初始压强为10.0kPa,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为30%。已知固体加热时分解为(s)、Pt(s)和(g),t℃时平衡常数。
①氯铂酸钡固体受热分解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平衡时容器中总压强为 kPa,t 180(填“>”或“<”)。
③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平衡移动 (填“正向”、“逆向”或“不”),重新达到平衡,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2分)
工业上利用“蒸气转移法”提纯金属钨的原理为,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
(1)为模拟该反应,在实验室中准确称取0.508g 、0.6992g W(s)放置于50.0m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右图是混合气体中的(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t],其中曲线Ⅰ(0~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450℃,曲线Ⅱ(从时刻开始)的反应温度为530℃。
①该反应是 (填“放热”、“吸热”)反应。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若保持温度450℃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0.002mol W(s)、0.0006mol (g)、0.0054mol (g),则化学平衡 (填“正向移动”、“不移动”或“逆向移动”)。若向该容器中再加入0.508g碘,当再次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该反应的瞬时速率与的浓度c、平衡浓度的定量关系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450℃时向恒温恒容容器中加入0.1mol (g),当固体为0.01mol时,最大。当转化率为4.9%时, (用含k的式子表示)。
④粗钨中的杂质与碘不反应。关于“蒸气转移法”提纯金属钨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反应的△S=0
B.纯钨应在低温区收集
C.高温区中(g)的平衡浓度大于低温区
D.分批取出纯钨比一次性取出纯钨,可得到更多纯钨
(2)已知1200℃时反应平衡常数K=1,2000℃时。
①若气体在低温区与高温区循环一周称为一次转移。向装置内充入0.01mol (g)与足量粗W(s),则理论上至少需要 次转移才能得到0.01mol纯W(s)(两区连接部分体积忽略不计)。
②已知要先吸附到W(s)的表面才能发生反应生成。向容器中充入x mol (g)与足量粗W(s),获得x mol纯W(s)所需时间(t)与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后所需时间增大的原因是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