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铭仁园学校2024-2025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铭仁园学校2024-2025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达州铭仁园学校2027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研究组成生物体的成分对揭示生命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糖结构具有多样性取决于构成多糖的单体种类的多样性
B.蛋白质、糖类和脂肪是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真核细胞的DNA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分布在细胞质内
D.在生物体内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合物均属于生物大分子
2.下表据《中国膳食指南》得到女性3种营养元素每天推荐摄入量,据表推测,下列错误的是
huo
A.以单位体重计,婴儿对碘的需求高于成人
B.与孕前期相比,孕中期女性对铁的需求量升高
C.对25岁与65岁女性,大量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不同
D.即使按推荐量摄入钙,部分女性也会因缺维生素D而缺钙
3.达州开江的“油橄榄”是地理标志产品,其果肉呈黄绿色,子叶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产的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
B.苏丹Ⅲ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4.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台湾乳白蚁排出的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其含有一种细菌,可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对乳白蚁起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核糖体这一细胞器
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台湾乳白蚁属于真核生物
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观察到M个分生组织细胞充满整个视野中,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观察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M/4个
B.将斐林试剂加入蔗糖溶液中,经过水浴加热后试管中即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C.蛋白质变性后遇双缩脲试剂不会出现紫色现象
D. 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6.朊病毒是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生存的一类蛋白质。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PrP)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病变,PrP的构象有两种,即正常型和感染型,这两种PrP构象的比较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朊病毒蛋白 正常型 感染型
空间结构 以螺旋为主 以折叠为主
致病性 不致病 致病
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 相同
A.在实验室中,可用特定的动物活细胞来培养朊病毒
B.PrP的正常型与感染型的差异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关系
C.PrP的正常型与感染型的差异是由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造成的
D.正常型与感染型的PrP的生物学功能是相同的
7.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获得了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类 RNA 病毒,该病毒可通过侵入人体肝细胞而致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型肝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由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HCV 中的核酸彻底水解产物有4种
C. 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序列中
D. HCV的核酸是单链,HCV 易变异
8.下图表示细胞膜的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
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9.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了几丁质合成酶的结构,进一步阐明了几丁质合成的过程,该多糖的基本单位是N-乙酰葡糖胺(化学式为C8H15NO6),该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场所
B.几丁质是由多个单体构成的多糖物质,组成几丁质的化学元素有C、H、O、N四种
C.图中细胞膜上的几丁质合成酶只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作用,未体现运输作用
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真菌感染
10.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
11.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图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
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减少
C.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D.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12.如图所示为细胞中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表示“组成细胞结构”,乙可表示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B.图中①指的是结合水,该部分水较少,丢失不会导致细胞死亡
C.图中②指的是自由水,细胞代谢旺盛时该部分水的含量会增多
D.①/②的比值增大,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等抗逆性
13.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下列关于“miR140”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iR140”分子中一定有糖类物质参与构成
B.“miR140”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不含有尿嘧啶
C.“miR140”分子对小鼠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miR140”分子不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
14. 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有益无害
B.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可随意食用
C. 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水,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
D.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难消化
15.如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元素浓度变化与某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生长时对甲元素的需求量大于对乙元素的需求量
B.当该植物生长速率最大时,对甲、乙元素的需求量相近
C.当土壤中乙元素浓度为 B 时,应再施用含大量乙元素的肥料
D.持续保持提供甲、乙元素相等的供应量可能会导致该植物生长不正常
16. 已知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均是由 9 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类激素。如图为催产素的结构简式(图中—S-S— 为二硫键﹐是由两个—SH 失去 2 个 H 后形成的),若将其中的异亮氨酸(Ile)和亮氨酸(Leu)分别替换为苯丙 氨酸(Phe)和精氨酸(Arg),就是抗利尿激素的结构简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抗利尿激素中包括 9 种氨基酸
催产素形成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 144 Cys 的 R 基中含—SH
若断开二硫键,不会影响催产素的功能
经分析某条多肽链的分子式是C42H79O11N13S2,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分子式C2H5O2N),丙氨酸(分子式C3H7O2N),甲硫氨酸(分子式C5H11O2NS),赖氨酸(分子式C6H14O2N2)。分析推算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个该肽链分子彻底水解后可以产生1个甲硫氨酸
B.1个该肽链分子彻底水解后可以产生10个氨基酸
C.合成一个该肽链分子的同时会产生10个水分子
D.1个该肽链分子彻底水解后可以产生2个赖氨酸
合理均衡的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②
B. 食物③可能鸡蛋
C. 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
D.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可供能
19. 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如图表示细胞利用基本单位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B. 若该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则该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 若该生物大分子的某基本单位中含有碱基 U,则该生物大分子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D. 若该生物大分子是糖原,则该生物大分子是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20.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 A、G、T、U 4 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 8 种
B. 把 DNA 单链中的 碱基T 换成 碱基U 就是 RNA
C. 烟草花叶病毒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可得到 8种小分子
D. 核酸的多样性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密切相关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10分)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来自动物,F是植物细胞),据图回答:
(1)图中既能表示生命系统中细胞层次,又能表示个体层次的有 。
(2)与A构成的个体相比,F构成的个体缺少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标号),其遗传物质主要位于 。
(4)B 类生物一般含叶绿素和 以及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 型。
(6)上述6种细胞均有细胞质、细胞膜、 和遗传物质DNA ,体现了细胞的 性。
22.(10分)抗体是由2条相同的H链和2条相同的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蛋白质。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C)和可变区(V)两部分(如图所示)。在同一个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此抗体时,脱水缩合产生的水来自氨基酸的____________。若某种抗体的一条H链有550个氨基酸,一条L链有242个氨基酸,则该抗体中含有________个肽键。
(2)人体血清中有各种不同的抗体,分别识别不同的抗原,据图分析,抗体中____区具有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
(3)在生产上常用Na2SO4从血清中盐析并分离出所需抗体,获得的抗体仍有活性,这说明在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结构______ (填“有”或“没有”)改变。
(4)从血清中分离出所需抗体后,若加入酒精处理,则抗体_____ ___(填“有”或“无”)活性。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但在变性过程中肽键不会断裂。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设计思路:分别取等量的经过加热处理的蛋白质和 未经过加热处理 的蛋白质,各加入等量的 试剂,摇匀后进行颜色对比;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种类繁多,写出各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A1酶、A2 、A3 、A4肌动蛋白。
(2)若B是植物细胞中最常见的多糖,则B是 ,则b是 。若B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且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能补充血糖,则B为 。与B对比,同质量的物质e所含的氢更 (多/少),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更___(多/少)。
(3)d是 。
(4)小麦根尖细胞中构成图1中C的c有 种,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 (填C / C1 / C2),
24.(10分)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也被认为是近百年来人类遭受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流行病。我国在与疫情抗击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大国的实力和担当,在有力防控本国疫情的同时还向其他国家和组织伸出了援助之手。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研究病毒的结构、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的过程及其传播途径有利于有效防治病毒感染和控制疾病的蔓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病毒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基本的生命系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新冠病毒的结构。若构成其遗传物质的单体的化学组成中含有G,则该单体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若构成其外壳的某个单体的化学组成中含有两个羧基,则这两个羧基的位置可以表述为一个与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另一个在 上。
(3)新冠病毒之所以能够侵入人体,必须借助其表面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勾连形成的复合体。结合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推测刺突蛋白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功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3分)_________
(4)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时,只有RNA进入宿主细胞内。一段时间后,宿主细胞中合成了大量相同的新冠病毒的RNA和蛋白质,由此可推测RNA与新的RNA及 的合成有关。
(5)目前全球的新冠疫情仍处于不断蔓延的状态,我国也先后在多地出现了疫情爆发的情况。现今发现的新冠病毒有α、β、γ、δ等多种类型,经专家对病毒RNA测序后确定近几个月侵染我国的新冠病毒多数是δ毒株,专家做出判断的依据是δ毒株的RNA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毒株不同。
1-5:BCCDD 6-10: DDBCA 11-15:CBBCD 16-20:CBACD
21【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B C D E(2分)
(2)系统
(3)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E 拟核
(4)藻蓝素 自养
(5)核糖体 统一
22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氨基和羧基(2分)  1580(2分)  
(2)V
(3)没有
(4)无   未经过加热处理 双缩脲试剂 两组均出现紫色
23【答案】答案(10分,每空1分)
(1)抗体 血红蛋白
淀粉 葡萄糖 肝糖原 多 多
(3)性激素
(4)8 C1
24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不属于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2分)
(2)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R基  
(3)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3分) 
(4)蛋白质 
(5)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