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22-2023第二学期教学期中阶段检测八年级生物学试题(答案)

忻州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期中阶段检测
八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2.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青蛙在冬眠时,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
A.皮肤 B.肺 C.皮肤和肺 D.皮肤或肺
2、某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你认为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1 蜗牛 海葵 昆虫 2 眼镜蛇 青蛙 麻雀
A、体温是否恒定 B、有无脊柱C、呼吸方式的不同D、生殖方式的不同
3、下列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小猫生下来会吃奶 B.大山雀偷饮牛奶
C.小狗做算术表演 D.蚯蚓走“T”型迷宫
4、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A、细胞膜 B、皮肤 C、翅 D、外骨骼
5、科学家发现,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大约每20分钟分裂一次,2小时后,1个细菌会形成多少个细菌。
A.8 B.16 C.32 D.64
6、宇航员在太空因身体失重,影响血液循环,科学家研制出特殊的器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要归功于什么生物的启示
A.老虎 B.长颈鹿 C.猴子 D.狮子
7、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来维持生命。
A、水分 B、无机物 C、有机物 D、维生素
8、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请你帮他判断下列哪个是细菌的菌落
A.菌落小,表面光滑或者粘稠的B.菌落大,呈绒毛状的
C.菌落小,呈青绿色 D.菌落大,呈絮状的
9、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一首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高声鸣叫的行为是
A.贮食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10、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A、舞蹈B、声音C、表情D、气味
11、制作馒头时,馒头发大而松软的原因是
A.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B.酵母菌发酵产生了酒精
C.馒头中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
D.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12、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
A.种子植物门 B.蔷薇目 C.百合科 D.单子叶植物纲
动物的呼吸作用将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4、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15、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是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它应该属于
A.鱼类B.两栖类C.鸟类D.哺乳类
16、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要快,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体壁肌肉发达
B.纸面粗糙利于刚毛固定作用
C.肌肉收缩促使它运动
D.身体分节是它能运动的主要原因
17、通过捆绑鲫鱼的胸鳍或模拟实验,证明鲫鱼的胸鳍在游泳中的主要作
A.没有任何作用 B.转换方向 C.产生前进的动力 D.保持鱼体平衡防止侧翻
18、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A.环境污染B.滥砍乱伐C.动物的争斗行为D.滥捕乱杀
19、对细菌的芽孢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菌用形成的芽孢方式繁殖 B.芽孢的含水量低、抗热性弱
C.芽孢是细菌细胞形成的休眠体 D.芽孢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形成
20、家鸽在空中飞行时,依靠双重呼吸的方式保证体内氧气的供应,此时家鸽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肺 B.气囊 C.肺和气囊 D.肺和嗉囊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正确选A,错误选B)
21、家兔具有门齿和白齿,没有犬齿。 ( )
2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颈、胸,腹四个部分。 ( )
23、一群鸡和鸭子放到一起饲养,它们内部会形成一个社会性的群体组织。( )
24、成群觅食的麻雀,可以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进行信息交流。( )
2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唯一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
三、把名词与相应的内容对应起来(每题1分,10分)
序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一)
26、海马 A.腔肠动物
27、鳄鱼 B.鸟类
28、水蛭 C.两栖动物
29、企鹅 D.环节动物
30、蝾螈 E.鱼类
31、珊瑚虫 J.爬行动物
(二)
32、细菌 F.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3、动物 G.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34、植物 H.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异养、多细胞结构
35、真菌 I.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单细胞结构
36、(4分)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保护进程做出贡献。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世界主题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点出了保护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紧迫性。中国主题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意指二氧化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倡导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生活。
(1)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_。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2)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
A.臭氧层空洞 B.酸雨 C.温室效应
(3)“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识图填空(6分)
37、下面是鲫鱼的外形图,据图回答:
(1)鲫鱼的身体呈__________型,有利于游泳和减少阻力。
(2)图中的[⑥]是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3)体表覆盖着鳞片,有保护作用,皮肤能分泌__________,有利于减少阻力。
(4)身体背面呈深灰黑色.腹面呈白色,可以减少__________捕杀自己的机会。
(5)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证实了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五、探究题(第(1)问1分。第(2)(3)问各2分。此大题共5分)
38、在调查身边生物的活动中,小敏和同组的三位同学一起来到了学校旁边的社区花园进行调查。他们在两棵树之间发现了一张很大的蜘蛛网,一只大蜘蛛正趴在它那几乎无形的蛛网上,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正在这时,一只苍蝇不小心落入了蛛网中。黏黏的蛛丝缠住了苍蝇,蜘蛛迅速朝它奔去,眨眼间,苍蝇成了蜘蛛的一顿美餐。小敏他们都看呆了,蜘蛛好厉害啊!
(1)蜘蛛和苍蝇都属于__________(填“昆虫”或“节肢动物”)。
(2)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__________。
(3)请至少举出两种生活中常见的其他节肢动物,并说明“节肢”是什么意思,以及“节肢”对动物的生活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忻州市期中教学阶段检测 八年级生物答案
参考答案
1-5 DBADD 6-10 BCABD 11-15ACBBD 16-20DDCCC
21-25√××√×
26-35
序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E J D B C A I F G H
36.(1)A B
(2)B
(3)A
37.(1)流线
(2)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3)黏液
(4)天敌
(5)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8.(1)节肢动物
(2)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解
(3)蜈蚣、蝴蝶、虾、蟹、蟋蟀(任举三个);节肢是指每个体节上都有着一对分节的附肢,又叫节肢。节肢的运动极其灵活,主要用于爬行和游泳。

山西省忻州市2022-2023第二学期教学期中阶段检测八年级生物学试题(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