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段考试卷
生 物
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是新冠病毒内某种有机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核糖,则c有4种,分别是A、T、C、G
B.a、b、c结合而成的基本单位,在人体中共有4种
C.在新冠病毒中可以检测到的c有5种
D.若c为T,则该有机小分子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和丙图分别是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基本单位
B.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C.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它只能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
3.如图是在停止能量供应的条件下得出的曲线,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与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
4.图所示是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b都需要有细胞内部供能才能完成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a与b分别是细胞摄取养分和排泄废物的基本方式
5.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在t2时刻降低C组温度,将使C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
D.在t1时刻将A组温度提高15℃,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6.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酶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利用甲图所示装置做了如实验:将浸过肝脏研磨液的大小相同的4片滤纸片放入15mL质量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中,每隔2min观察一次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然后根据数据绘制出乙图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将甲图装置中的滤纸片改为2片,反应终止后产生的气体量不变
B.用上图的实验不能测定H2O2酶催化H2O2的最适温度
C.若放入浸过煮熟肝脏研磨液的4片滤纸片,每隔2min观察一次,红色液滴不移动
D.若甲图中的实验调整到最适pH条件下进行,则产生气体量为amL的时间小于b
7.下列有关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中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
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底物的量应保持充足
C.探究酶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实验
D.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进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
8.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因反应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
B.乙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C.乙图中,温度超过A点后反应速率急剧下降,其原因是高温条件下酶变性失活
D.丙图中,pH从6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
9.关于实验操作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和还原糖
B.用碘液检测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C.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用藓类的小叶直接制作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
10.ATP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细胞内合成的ATP,其用途可能不同
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表明能量可以循环利用
C.ATP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势能较低,导致远离A的化学键易断裂
D.ATP水解释放的Pi使载体蛋白磷酸化,但未伴随能量的转移
11.下图表示细胞中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结构简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之一
B.图中的碱基有A、T、C、 G四种
C.该化合物可能是HIV的遗传物质
D.真核细胞中该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1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B.萤火虫发光细胞中的萤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就会发光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肌细胞中的肌质体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13.Na+-K+泵是动物细胞膜上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运输Na+和K+,乌苯苷对Na+-K+泵活性有抑制作用,其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a+-K+泵工作时,需Na+和K+与不同位点结合,构象不改变
B.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而Na+浓度细胞外低于细胞内
C.Na+-K+泵对于维持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具有重要作用
D.乌苯苷与ATP合成抑制剂对物质运输的抑制机理相同
14.下图是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和ADP分子、RNA分子中都含有腺嘌呤和核糖,它们元素组成完全相同
B.人处于饥饿状态时会导致ADP含量明显上升
C.能量①可来自放能反应,能量②可用于吸能反应
D.乙过程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某些蛋白质磷酸化
15.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 ATP直接提供能量的。ATP为( Ca +的主动运输供能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 Ca 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能降低 ATP 水解的活化能
B.ATP 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与载体蛋白结合使其发生磷酸化
C.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活性也改变
D.Ca 的主动运输伴随能量的转移是细胞内的一种放能反应
16.图1为 ATP 的结构式, 图2为ATP 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表示腺苷,c处的化学键最容易断裂
B.根尖细胞中能量①既可以来自化学能,也可以来自光能
C.人体细胞中能量②可用于肌肉收缩,反应②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D.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17.下列关于细胞呼吸,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人体内,产生CO2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有机物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8.甲、乙两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B.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
C.装置甲中A瓶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实验中的葡萄糖溶液应煮沸后冷却到室温使用
19.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c时,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释放的CO2多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
C.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20.科学研究中,生物的呼吸方式可通过呼吸熵(RQ)来推测,RQ是指单位时间内生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量CO 与消耗的O 量的比值。某种微生物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测定其RQ值,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时,该微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AB段,该微生物产生的酒精逐渐增多
C.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
D.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 C点时所对应的浓度
二、多选题
21.如图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根尖伸长区细胞可能进行的呼吸过程是①②④
B.过程②③④均在膜结构上发生,并能产生少量ATP
C.过程②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该过程要消耗水
D.在200米比赛中,运动员主要通过过程①③获得能量
22.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存活。下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装置1中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可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B.若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右移,则酵母菌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
C.若装置2液滴右移,则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液不会发生颜色变化
D.若用绿色植物进行该实验,则需要进行遮光处理
23.酶和ATP都是细胞中与能量有关的物质。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而ATP的合成和水解也需要酶的催化
B.无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且都有ATP产生
C.酶的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或氨基酸,而ATP的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
D.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ATP是人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2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如图甲所示的变化;S代表两种结构间的平均距离,S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以看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B.用黑藻叶片进行该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图乙中在0~t时间段内,随时间的延长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若S在逐渐减小,说明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
25.如图表示人体中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②为溶酶体,是由结构①以出芽的形式形成的
B.吞噬泡与结构②的融合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C.巨噬细胞识别衰老的红细胞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结构②中的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的蛋白质、RNA、DNA等水解
三、非选择题
26.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分别位于 和 中,物质c为 。
(2)图1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 ,④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 和 。
(3)图2当氧浓度为a时,酒精产生量与CO2产生量相等,说明此时只进行 呼吸,当氧浓度为b时,产生CO2的量多于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还进行了有氧呼吸,当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 呼吸。
(4)图2当氧浓度为e时,细胞呼吸需消耗 mol葡萄糖,其中有 (填分数)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27.图1表示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两种抑制剂对某消化酶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均为最适条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的图;图2表示该兴趣小组利用相关装置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酶的特点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实验“其他条件为最适条件”中的最适条件主要指的是温度和pH,若第一次实验用的是人的胰蛋白酶,第二次实验用的是人的胃蛋白酶,则与第一次实验相比,第二次实验对应的温度和pH两个无关变量中需要调整的是 。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 。
(2)在底物浓度为S1时,图1中①②实验中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3)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有两种:①与底物争夺酶的结合位点;②与酶结合改变酶的结构,从而抑制酶促反应速率。结合图1分析,抑制剂Ⅱ的作用机理应是 (填序号);若抑制剂的量不变,提高抑制剂I作用下的酶促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4)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所进行的实验目的是 ,在不另设空白对照组的前提下,用其中的乙装置不能用于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 。
28.图1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据图答题:

(1)与大肠杆菌相比,图1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图1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是 。
(2)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逐步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若图1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淀粉酶,则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包括 (填写数字)。淀粉酶将通过 方式排出细胞,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图1的①~⑦中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包括 (填写数字)。
(4)某同学判断图2很可能为图1细胞的组成,其判断依据是 。若图1是人体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现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这说明此细胞吸收碘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5)图2展现出 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据图分析,蛋白质A具有 和 功能。
高三生物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选择题:(单选题1-20每题3分,多选题21-25每题4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6. (1) 、 , 。
(2) , 、 。
(3) , 。
(4) , 。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D C C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B D D B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CD BC AD ACD ABC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6.(1)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NADH([H])
(2) 酒精 丙酮酸 O2 (3) 无氧 有氧 (4) 4.5 2/3
27.(1) pH 底物浓度、抑制剂的种类 (2)底物浓度 (3) ② 增加底物浓度
(4)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温度升高本身就会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
28.(1)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中心体
(2) 差速离心法 ②④⑤⑥ 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 (3)①②④⑥⑦
(4) 细胞膜上有胆固醇 主动运输/主动转运 (5) 磷脂双分子层 运输物质 催化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