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上3.1分子和原子作业(答案)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2024)

初中化学九上3.1分子和原子作业(答案)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2024)

初中化学九上3.1分子和原子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以下各图(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2.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宇宙很大,很难想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和宇宙。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现象:漠河冬季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推测: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推测:两铅块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C.现象:破镜不能重圆推测:分子间存在斥力
D.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推测:分子间有间隙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氢原子 B.水分子 C.氧原子 D.氢、氧元素
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对诗中景色变化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可以再分
B.夏天凉风习习——分子体积膨胀
C.秋天云开雾散——分子间隔变大
D.冬天白雪皑皑——分子停止运动
6.“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知骤暖”体现了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分子的质量很小
7.夏天温度高,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易爆炸,对其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数量变多
8.“倒春寒”是指进入初春时节后天气又变得很寒冷,早晚野外田地往往还会结霜。这一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水分子的质量 B.水分子的个数
C.水分子间的间隔 D.水分子的体积
9.常压下,在密闭容器中水蒸气冷凝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10.经过专门训练的缉毒犬,对毒品的气味形成牢固、特定的条件反射。一旦发现隐藏有毒品的地方、物品等,就会有有明显的发应。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的根本原因是
A.缉毒犬能看见这些气味的分子 B.这些气味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构成这些气味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这些气味的分子受热后,间隔变大
11.某同学对教材中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如图1所示)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丙中有一张每隔1厘米滴有一滴酚酞试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敞口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图1中可观察到乙中溶液变红
B.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自上而下依次变红
C.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D.若另取与丙相同的装置浸入热水中与丙做对比实验,可得出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的结论
1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一定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A.滴水成冰
B.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二、实验题
13.为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1)图1是按课本进行的实验,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通过该实验现象可验证分子的什么性质 。
(2)图2是改进的微型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 ab”或“ bc”)段先变红;与图1相比,图2的优点是 (任写一条)。
三、课内填空
14.分析下面的信息,可以知道分子有什么性质?
1滴水中约有167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千克
【知识小结】
(1)微粒(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 和 都很小。
【交流讨论】分析以下生活与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分子还有什么性质?
①花香在空气中扩散②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③蔗糖在水中的溶解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知识小结】
(2)微粒(分子)的性质2:
15.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 构成的。如氧气分子由 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同种原子 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 构成分子。
16.观察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填写下列空白。
(1)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 分解成 , 结合成氧分子, 聚集成金属汞。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氢分子分解成 , 分解成 ,结合成 。即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解成 , 结合成 。
(4)在化学变化中, 的种类发生变化, 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四、填空与简答
17.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
(1)1909年,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符号表达式为 。用上图三幅模型图表示合成氨气的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2)生产过程中可重复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1.01×105Pa) -252 -195.8 -183 -33.35
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 ℃之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C C C C D C
题号 11 12
答案 B D
1.C
2.D
3.A
4.B
5.C
6.C
7.C
8.C
9.D
10.C
11.B
12.D
13.(1) 红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 ab 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14.(1) 体积 质量
(2)微粒(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15. 原子 氧原子 2个氢原子 1个氧原子 能 也能
16.(1) 受热 氧原子和汞原子 氧原子 汞原子
(2) 氢原子 氯气分子 氯原子 氯化氢分子 分子
(3) 分子 原子 原子 新分子
(4) 分子 原子 原子
17.(1) acb
(2)N2和H2
(3)-195.8℃~-33.3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