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生物试卷 2024.10
本试卷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新生无毛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一种含有大量线粒体的褐色脂肪组织,褐色脂肪细胞的线粒体内膜含有蛋白质U。蛋白质U不影响组织细胞对氧气的利用,但能抑制呼吸过程中ADP转化为ATP。据此推测当蛋白质U发挥作用时
A.葡萄糖不能氧化分解 B.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
C.细胞中会积累大量的ATP D.可大量产热,维持体温
2.细胞可通过蛋白酶体识别和水解需要降解的蛋白质,如错误折叠蛋白、变性蛋白和不再需要的结构正常蛋白等,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泛素
酶、
ATP
ATP ADP
肽段
蛋白酶体
蛋白底物
多次
循环
)
A.蛋白酶体具有水解肽键的作用 B.泛素标记蛋白质便于蛋白酶体识别
C.抑制细胞呼吸不会影响该降解过程 D.该过程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3.百合花(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各含12条染色体。下列关于上述过程及子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 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C.着丝粒未分离,染色单体未分开 D.两个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L病毒可侵染小鼠的脑膜细胞,引起脑膜炎,L蛋白是L病毒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分别给野生型小鼠转入不同基因,建立了两种模型小鼠。小鼠M在胰岛B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蛋白,小鼠N在T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蛋白受体。请回答下面4~5题。
4.将小鼠M和小鼠N杂交,杂交后代中仅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仅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既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也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的小鼠(记为小鼠X)各占1/4,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小鼠M和小鼠N均为转基因杂合子
B.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的个体为野生型
C.小鼠X为L蛋白和L蛋白受体基因的纯合子
D.转入的不同基因遗传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5.科研人员给上述杂交后代的四组小鼠注射L病毒,结果及推测合理的是
A.仅表达L蛋白的小鼠不患糖尿病,其胰岛B细胞不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
B.仅表达L蛋白受体的小鼠患糖尿病,其T淋巴细胞被L病毒攻击
C.皆不表达的小鼠患糖尿病,其胰岛B细胞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
D.小鼠X患严重的糖尿病,其胰岛B细胞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
6.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型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杂交实验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F
1
灰身长翅
×
纯合黑身短翅
F
2
灰身长翅
黑身短翅
灰身短翅
黑身长翅
比例
41.5% 41.5% 8.5%
8.5%
P
♀纯合灰身长翅
×
♂纯合黑身短翅
)
A.黑身对灰身为显性
B.F1灰身长翅果蝇产生了17%的重组型配子
C.F1灰身长翅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
D.体色和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7.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对某CMT患者进行了遗传学家系调查并绘制家族系谱图(如图所示)。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图中IV-3)的致病基因PMP22位于17号染色体,图中Ⅰ-2未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CMT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该患者父亲不携带致病的PMP22基因
C.IV-3与正常女性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
D.在该家系中继续收集数据,据此获得人群中CMT的发病率
8.一些人对猫过敏,研究发现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F蛋白。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F蛋白的概率
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若有家庭成员对猫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在家中养猫
D.从未接触过猫的儿童若接触F蛋白,也会产生过敏反应
9.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片段。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并延伸端粒DNA。在正常情况下,端粒酶只在不断分裂的细胞中具有活性。下列有关端粒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由 C、H、O、N 四种元素组成 B.催化过程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
C.组成成分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D.在所有细胞中均具有较高活性
10.下列生命现象的研究中,同位素应用不正确的是
A.3H,追踪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与运输
B.16O和18O,追踪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C.35S,验证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32P和35S,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11.一些植物能通过感知外界光照变化,调节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保证冬天(短日照)休眠、夏天(长日照)生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作为一种信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B.短日照能抑制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合成
C.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合成均受基因表达的调控
D.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激素调节,还受环境因素影响
12.五彩缤纷的月季装点着美丽的京城,其中变色月季“光谱”备受青睐。“光谱”月季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花瓣细胞液泡中花青素的变化。下列利用“光谱”月季进行的实验,难以达成目的的是
A.用花瓣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用花瓣大量提取叶绿素
C.探索生长素促进其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利用幼嫩茎段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13.斑马鱼(2n=50)幼鱼皮肤中的一类浅表上皮细胞(SEC)会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一种无DNA复制的分裂方式,单个SEC最多形成4个子代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正常有丝分裂后期斑马鱼细胞含100条染色体
B.SEC经此分裂方式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相同
C.利用DNA复制抑制剂处理后的SEC仍能分裂
D.该机制利于上皮细胞覆盖快速生长的幼鱼体表
14.下表列出了相关实验的原理,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 原理
A 制作泡菜 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
D DNA电泳 DNA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与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
15.下列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科学合理的是
A.酸性体质不利于健康,应大量摄入碱性食物
B.食用乙烯催熟的香蕉导致人体性激素紊乱
C.剧烈运动后迅速大量补充纯净水
D.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6.为提高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
(1)农作物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磷、钾等元素,可参与多种生命活动。其中,磷元素可用于合成________(至少写两种)等有机物,参与光合作用。
(2)农作物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至籽粒中,并以淀粉形式储存,称为“籽粒灌浆”,籽粒灌浆情况直接决定农作物产量。
研究人员分别检测野生型(WT)和P基因缺失突变型(pho)水稻籽粒重量和有机物合成量,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据图1可知,相对于WT,________;结合图2结果推测,P蛋白作用可能是________。
(3)研究表明,P基因在籽粒胚乳高表达。据推测,P蛋白可能是一种磷的转运蛋白,且参与内运和外排两个过程。为进一步确认P蛋白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完成下列实验。
①科研人员分别测定WT和pho水稻胚乳细胞中磷的含量,若________,则可作为P蛋白参与磷的外排过程的证据之一,且以外排作用为主。
②已知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胚乳细胞中葡萄糖和磷的利用,最终合成淀粉。科研人员检测WT和pho水稻胚乳细胞中AGPase的表达量和AGPase的活性,结果如3和图4所示。结果表明,pho水稻胚乳细胞中异常含量的磷________。
③在正常水稻籽粒灌浆时,磷和葡萄糖等被运入胚乳细胞中,用于淀粉的合成,生成淀粉的同时又会产生磷。基于上述研究分析,该过程产生的“无用”的磷需要________,这种机制可保证胚乳细胞持续合成淀粉。
(4)在缺乏磷的土壤中,农作物高效利用和重新分配磷对产量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研究,对该环境中水稻育种提出一条合理性建议:________。
17.研究发现,正在生长的植物细胞具有“酸生长”特性,即pH 4~5的溶液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为了研究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研究者用黄瓜幼苗快速生长的下胚轴切段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图。
图1 图2
(1)黄瓜幼苗下胚轴的伸长是细胞数量和/或细胞长度 的结果。
(2)如图1所示,冰冻融化处理使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流失,下胚轴切段中的细胞仅剩 ,经这种处理后的下胚轴切段称为Y。
(3)由图可知,对Y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
(4)图2结果表明,Y的特性表现为 ;已知细胞壁主要由 、蛋白质三类物质构成,因此推测下胚轴细胞壁中的某种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促进了细胞壁延展。
(5)研究者发现生长素可通过诱导细胞膜外环境的pH值降低,促进细胞生长。已知植物细胞膜上有H+泵、水通道、生长素受体、钾通道、蔗糖运载体等膜蛋白。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请选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一种可能机制。
18.近年来研究发现,H5亚型禽流感能突破种间屏障感染人类。因此,在流感疫苗开发中考虑对人流感和禽流感主要亚型进行共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针对人流感病毒H3以及禽流感病毒H5进行了相关研究。
(1)H蛋白是构成流感病毒的主要成分,可以作为_________制成疫苗,接种到小鼠体内,使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
(2)研究人员利用p质粒构建p-H5/H3共表达的重组质粒(如下图)。设计思路是:获得H5基因和H3基因,先将H5基因整合到p质粒(仅含有Nhe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上,再将H3基因插入,获得重组质粒。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在目的基因两端引入酶切位点,在H5基因两端需要引入__________酶切位点。
(3)为研究共表达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研究人员在第0、21和35天给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重组质粒p-H5/H3,对小鼠进行免疫;对照组处理是____________。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含量。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实验组小鼠体内针对H5和H3的抗体浓度迅速增加,说明p-H5/H3免疫后诱导小鼠产生了针对H5和H3的_________免疫。
(4)研究人员分离了实验组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分别加入__________进行特异性刺激,发现p-H5/H3免疫后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且产生了大量的干扰素,说明免疫后诱导小鼠产生了_________免疫。
(5)科研人员研制的p-H5/H3 DNA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

1
)19.有两个肉鸭品种—连城白鸭和白改鸭,羽色均为白色。研究人员以下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
外貌特征 亲本 羽色 肤色 喙色
连城白鸭 白色 白色 黑色
白改鸭 白色 白色 橙黄色
(1)表格所示亲本的外貌特征中有____对相对性状。根据F2中黑羽、灰羽:白羽的比例推测,鸭的羽色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定律。
(2)研究人员假设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用符号B、b表示,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另一对等位基因促进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用R、r表示,r表示抑制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根据连城白鸭喙色为黑色而白改鸭喙色不显现黑色推测,上述杂交实验中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_,白改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2代中,黑羽、灰羽鸭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F2黑羽:灰羽=1:2,他们假设R基因存在剂量效应,即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假设,他们将F1灰羽鸭与亲本中的白改鸭进行杂交,观察统计杂交结果,并计算比例。
①若杂交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②若杂交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4)请在答题卡的方框内写出上述假设成立时的遗传图解。
20.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溶酶体快速修复机制
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研究发现溶酶体还具有参与细胞免疫、清除受损细胞组分等功能。溶酶体损伤是许多疾病的标志,尤其像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为此,科研人员对溶酶体修复机制进行了探索。
(
LMP
Ca
2
+
Ca
2
+
OR
P
OSB
P
P
I4K2A
P
I4P
P
I4P
胆固醇
ATG2
PS
溶酶体
脂质

1
)溶酶体膜通透化(LMP)是溶酶体损伤的重要标志,严重的LMP会引发溶酶体自噬。研究者利用生物素标记,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溶酶体受损后膜表面特异性富集的蛋白质,来研究与溶酶体损伤修复相关的蛋白,并弄清了溶酶体损伤的快速修复机制,即PITT途径(如图1)。一般的情况下,内质网和溶酶体几乎不接触,而当溶酶体发生膜损伤时,外溢的Ca2+迅速招募PI4K2A激酶,从而在受损的溶酶体膜上产生较高水平的PI4P。而PI4P招募ORP使内质网广泛包裹受损溶酶体,并介导PS转移进溶酶体。与此同时,PI4P还可以招募OSBP,将胆固醇转运到受损溶酶体。胆固醇含量升高可以提高溶酶体膜的稳定性。而PS的积累会激活ATG2将大量脂质运送到溶酶体,修复溶酶体膜。
研究表明PITT途径的关键酶缺失,会导致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早衰,该途径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与溶酶体功能障碍相关的衰老和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1)真核细胞中的膜结构共同构成了________。当溶酶体受损时,内质网将其包裹,体现了内质网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为筛选与溶酶体损伤修复相关的蛋白,将生物素连接酶T靶向连接在溶酶体表面,再用物质L引发溶酶体损伤,实验组处理如图2。对照组步骤Ⅰ和步骤Ⅱ的处理分别为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选择________的蛋白质作为候选蛋白。
a.+生物素 b.+L c.不处理
(

T
溶酶体
+
生物素“

+L

收集
生物素标记蛋白


2
)
注:生物素连接酶T可将临近的蛋白质标记上生物素
(3) (
红色
绿色
A
B
红绿
叠加

3
)研究人员利用红色荧光标记溶酶体,利用绿色荧光标记内质网,通过显微镜观察溶酶体与内质网的作用情况(图3),根据文中信息预期3、4组绿色荧光结果(“A”或“B”)填入表格。
分组 材料 处理 结果
1 正常细胞 不处理 A
2 正常细胞 +L B
3 敲除PI4K2A基因细胞 不处理 ①
4 敲除PI4K2A基因细胞 +L ②
(4)根据本文信息,在答题卡上完善溶酶体修复的PITT途径。
21.籼稻品系S是一种低温不育、高温可育的雄性不育系。为研究其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
(1)让品系S与可育品系R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1。
①该杂交实验中,品系S最好做 (父本或母本)。
②实验结果说明:雄性不育性状是由 基因控制的。
(2)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如CACACA或CACACACA),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科研人员提取出F2中50株雄性不育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6号、8号、10号等染色体上特异的SSR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2。
①据图判断控制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
②2号和47号单株6号染色体SSR扩增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
(3)科研人员将ORF1基因和ORF2基因作为不育基因的待选基因,检测品系R和品系S花药中两种基因的表达程度,结果如图3。据图推测: 是品系S雄性不育的有关基因,为了验证该推测,需要进一步进行的实验是 。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2024.10
本试卷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DCACD 6-10:BDDBC 11-15:BBBAD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6.(12分)
(1)ATP、NADPH(0/2)
(2)pho籽粒重量低且增长缓慢(0/1) 促进葡萄糖转化为淀粉(0/1)
(3)①pho胚乳细胞中的磷含量明显高于WT胚乳细胞中的磷含量(0/2)
②既抑制AGPase的基因表达,也抑制AGPase的活性(0/1/2)
③被P蛋白及时运出胚乳细胞,确保AGPase能正常催化(0/1/2)
(4)培育P基因高表达(转P基因)的水稻品系 / 选择磷的转运蛋白外排功能更强的水稻品系(0/2)
17.(10分)
(1)增加/伸长(0/1)
(2)细胞壁(0/1)
(3)一组加热,一组不加热;分别、先后放入不同酸度的溶液中(0/1/2)
(4)在酸性条件下伸长,在加热后该特性丧失(0/2) 纤维素、果胶质(0/2)
(5)生长素与受体结合,激活了膜上运输H+的泵,将H+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的细胞壁中,降低pH,促进细胞壁伸展,进而促进细胞体积增大(0/1/2)
18.(12分)
(1)抗原(0/1)
(2)NheⅠ、ClaⅠ和XhoⅠ(0/1)
(3)将小鼠分三组,在第0、21和35天分别改为注射等量相同浓度的p质粒、p-H5、p-H3进行免疫(0/2) 体液(0/2)
(4)H5流感病毒或H3流感病毒(0/2) 细胞(0/2)
(5)能实现两种病毒共预防;不具有“减毒”疫苗的危险性(或“安全性更好”);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保存(0/2)
19.(12分)
(1)1(0/1) 自由组合(0/1)
(2)BBrr(0/1) bbRR(0/1) 1/9(0/1)
(3)黑羽:灰羽:白羽=1:1:2(0/2) 灰羽:白羽=1:1(0/2)
(4)本小题3分,亲本、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正确(1分) 配子正确(1分) 其它符号、箭头正确(1分)
20.(12分)
(1)生物膜系统(0/2) 一定流动性(0/2)
(2)c、a(0/2) 实验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2)
(3)①A(1分) ②A(1分)
(4)(0/1/2)
(
膜上
PI4P↑

招募
ORP→PS
进入溶酶体

激活
ATG2→
将大量脂质输送到溶酶体
招募
OSBP→
将胆固醇转运到受损的溶酶体
)
21.(12分)
(1)①母本(0/2) ②两对隐性(基因)(0/1/2)
(2)①6和10(0/2)
F2所有雄性不育单株均含有来自于S亲本6号和10号染色体的SSR(F2雄性不育单株的6号、10号染色体的SSR扩增结果与S亲本SSR扩增结果基本一致)(0/2)
②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6号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形成了同时含雄性不育基因和R亲本SSR标记的配子,与含有雄性不育基因和S亲本SSR标记的配子结合,发育成的子代同时具有两条条带(0/1/2)
(3)ORF2基因(0/1)
低温条件下,抑制品系S植株ORF2基因的表达,检测其花粉育性(0/1)
(用基因工程技术敲除品系S植株ORF2基因,在低温条件下培养,检测其花粉育性)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