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0月综合素养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0月综合素养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2023年10月全县综合素养考试八年级化学试题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1-8题每小题3分,9-12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B 2.A 3.C 4.B 5.B 6.B 7.D 8.D 9.A 10.B 11.A 12.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共26分)
13.(5分)A打破试管;
B腐蚀标签;
C试管炸裂;
D发生火灾;
E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14.(7分)(1)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
(2)氧分子;氧原子;
(3)氢原子;
(4)碳。
15.(8分)
(1)b
(2)d
(3)a
(4)g
(5)e
(6)h
(7)c
(8)f
16.(6分)(1)提出问题;
(2)解释与结论;
(3)猜想与假设;
(4)进行实验;
(5)反思与评价;
(6)(1)(3)(4)(2)(5)。
三、实验题(14分)
17.【设计实验】铁架台;酒精灯;
(1)倾斜;药匙或小纸槽;
(2)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先来回移动酒精灯,给试管预热,然后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
(4)试管壁上有水雾,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反思评价】热时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试管外壁有水没有擦干。
四、科学探究与实践(共20分)
18.(1)3; 温度低; 水珠;化学;
(2)【设计并进行实验】I; 没有蓝色火焰; 有白色固体; 有蓝色火焰;有白色固体;【反思与交流】焰心处与氧气接触不充分,燃烧不充分。2023年10月全县综合素养考试八年级化学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I、Ⅱ两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答题卡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1-8题每小题3分,9-12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下列项目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空间站外部防护材料的研制 B.空间站与梦天实验舱对接角度的确定
C.空间站内部氧气的制造 D.空间站内锂离子蓄电池的研制
2.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烧灼情况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3.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栗 D.绳锯木断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5.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品尝
B.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必须垫陶土网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管口可以对着自己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伸入试剂中捏瘪橡胶胶帽赶尽气体后再吸液
6.下列有关东营地方特产的描述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的是( )
A.爆炒鲍家芹菜 B.烧制黑陶 C.切割大理石 D.酿造陈醋
7.下图中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8.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态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9.老师组织同学们到实验室亲身体验一下化学实验的魅力。某同学做完“给固体加热”实验后,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 B.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加热完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10.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1.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蜡烛熄灭时瓶内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B.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实验后向装置内倒入溶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连湿
12.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共26分)
13、(5分)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A.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B.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
C.给固体加热试管口未向下倾斜的后果
D.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E.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
14.(7分)从微粒的视角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观察如图微粒模型,用微粒名称填空。
(1)图a中,一杯水是由许多的 聚集而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1个 和2个 构成的。
(2)图b中,一瓶氧气是由许多的成的 聚集而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2个 构成的。
(3)图a、图c、图d中的三种分子中都含有的原子是 。
(4)由图d可知,1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 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15.(8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2)用于量取液体药品,但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玻璃仪器是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
(4)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 ;
(5)液体药品可以存放在 ;
(6)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 ;
(7)可以用作分离过滤的仪器是 ;
(8)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
16.(6分)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 (填序号)。
三、实验题(14分)
17.某同学在实验至探究加热蓝色硫酸铜晶体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
【猜想与假设】1.发生物理变化。
2.发生化学变化。
【设计实验】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进行实验】(1)按正确操作向试管中加入药品,其操作方法是先将试管 .
把 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
(2)将装有药品的试管按正确方式固定好,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3)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的方法是 。
(4)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获得结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出现了试管破裂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四、科学探究与实践(共20分)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做了如下实验:
(1)点燃一支白色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 层,将一根木条迅速平放人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甲,证明焰心 ,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同时发现烧杯内壁被熏黑,证明石蜡燃烧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向焰心斜向插人一根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乙),用火柴在玻璃管的上端管口处点燃,观察到上端管口处产生火焰,同学们对焰心物质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提出问题】焰心物质含有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氧气不足时,蜡烛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产生蓝色火焰;石蜡蒸气遇冷会凝结为白色周体。
【猜想与假设】假设I: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假设Ⅱ: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气。
假设Ⅲ:焰心气体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根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管口处用火柴点燃,若观察到玻璃管上端管口处有蓝色火焰,取下玻璃管,打开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说明假设 成立;若观察到玻璃管上端管口处 ,取下玻璃管,打开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 ,说明假设Ⅱ成立;若观察到玻璃管上端管口处 ,取下玻璃管,打开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 ,说明假设Ⅲ成立。
【得出结论】经过同学们的反复实验,确定了焰心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反思与交流】焰心处之所以会产生一氧化碳,原因是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