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课清训练(答案)

三大改造课课清训练
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使农村土地所有制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是(  )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革命
2.1956年被称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精神的一年,这一年(  )
①土地改革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召开中共八大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
3.仔细观察下列一组图片,作为实物史料,它们可以直接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哪一 重大历史事件(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4.有学者评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某项经济政策时说,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实施“一五”计划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市场经济 D、发动“大跃进”运动
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史实和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抗战时期沿海工厂内迁 南京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 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祖国统一完成
C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D 新中国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A、A B、B C、C D、D
6.中国的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
7.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有一个创举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赎买政策 D、没收地主财产
8.回顾中共百年历程,请为下列图示的空白处选择一个恰当的关键词(  )
A、民主政治 B、总路线
C、社会主义 D、工业化
9.史明同学是一位徽章收集爱好者。如图是他收集的一枚20世纪50年代的厂徽。对该厂徽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的合理推测有(  )
A、该厂徽最早出现在三大改造时期
B、该厂的经营性质是个体工商企业
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缩影
D、是全国掀起的大跃进高潮的产物
10.如表为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简表,据此可知此时( )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任重道远
C、国民经济建设一直在曲折前进
D、农业合作化运动尚未正式开始
11.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材料意在强调(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B、农业合作化落后于工业化
C、土地改革存在严重不足 D、人民公社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1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  )
A、时间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13.下列图片直观反映了(  )
A、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 B、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D、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4.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下面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5.在土地改革后,农村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毛泽东认为个体农民靠单干增产是有限的,强调合作比单干强。因此,党中央决定(  )
A、加大对农村的科研投入 B、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工业建设服务于农业建设 D、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16.如图所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据图示你可以推断,图中③处对应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在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
17.创办于济南的中华老字号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1955年,宏济堂响应国家号召,公私合营为宏济堂药厂。国家在该厂公私合营过程中取得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18.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
A、实行私有制 B、廉价收购 C、统购包销 D、赎买政策
19.“我们要永远铭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段话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分别是(  )
A、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中共八大召开
20.1920年11月《共产党》第1号卷首代发刊词《短言》指出:经济的改造自然占人类改造之主要地位。吾人生产方法除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外,别无他途。资本主义在欧美已经由发达而倾于崩坏了……代他而起的自然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法。这一观点(  )
A、是对中国革命方向的思考 B、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C、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D、重申了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二、材料解析题
21.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中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什么会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图一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何变化?
材料二:如图是1957年和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 1960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6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4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3)导致材料二中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深刻教训?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建国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统计表
年份 项目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87.4 111.4 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 65.3 80.7 102.1 117.5
材料二: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造”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材料三:中国的“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简述建国初期农民生活状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造”具体指哪三个方面的改造?“三改造”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和“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答案
1-5:BCCBC 6-10:CCCAA
11-15:ADACB 16-20:BBDCA
21.
(1)事件:土地改革。原因: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意义:巩固人民政权,农民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方式:走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变化:土地由农民所有变为集体所有,在农村建立公有制。
(3)主要原因:由于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国情。
22.
(1)农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土地改革的进行。
(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引进技术与自主培养相结合(重视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平稳定(或抗美援朝为国内赢得了和平的环境)。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课清训练(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