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含解析)——2024-2025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含解析)——2024-2025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不完整的一项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A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B 参与物质 神经递质 各种激素
C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D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A.A B.B C.C D.D
2.当环境温度从0℃改变为23℃,某人体温基本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中机体进行的调节是减小产热,增大散热
B.若在23℃环境下他没有出汗,则没有通过蒸发途径散热
C.进入23℃环境后他的实际产热和散热量都减小了,且基本相等
D.进入0℃环境后,皮肤毛细血管会收缩,血流量减少
3.下列情况中寒冷时不会发生的是( )
A.皮肤血管收缩 B.甲状腺激素释放减少
C.汗腺分泌减少 D.骨骼肌战栗
4.炎炎烈日下,仍有许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汗水保障秩序和城市的运行。为关爱户外工作者,某地举行了“夏日送清凉”活动,为户外工作者送上水及功能性饮料,为他们带去阵阵清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分泌汗液是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之一
B.户外工作者饮用的功能性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
C.出汗较多会引起机体的血浆渗透压升高
D.长时间户外工作后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
5.某人由于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则该病人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
A.体温调节出现异常 B.水平衡调节出现异常
C.血浆渗透压调节出现异常 D.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异常
6.同学们早晨上学时,从22℃的温暖室内来到0℃的户外,机体可能出现下列现象中的( )
A.骨骼肌非自主战栗 B.汗腺分泌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皮肤血管舒张
7.抗利尿激素(ADH)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释放到内环境中并作用于集合管等靶器官
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
C.当给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减少
D.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会使机体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浓度降低
8.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下列关于此过程内环境发生变化及调节的推断错误的是( )
A.运动时,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 B.出汗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口渴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9.下列关于下丘脑稳态调节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含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起调节作用
B.大量排汗后,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可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D.随着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下丘脑呼吸中枢兴奋,调节呼吸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1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及二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更长
B.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C.不少激素调节都受神经系统控制,神经调节中也有体液的参与
D.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11.冬奥会赛场的环境温度通常在-5~8℃之间,尽管越野滑雪等项目比赛时间长达2h,但运动员仍能维持正常体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冷觉感受器接受低温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和冷觉感觉中枢
C.寒冷环境中运动员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受寒冷刺激,运动员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12.酷暑下,室外作业的工人因“出大力流大汗”常会携带一大壶水解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饮用清水比淡盐水更好
B.垂体会感受到渗透压的变化,通过神经调节主动饮水
C.出汗使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出汗过程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减少
13.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核心体温迅速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射病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
B.热射病患者因温度过高,酶活性升高导致代谢紊乱
C.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兴奋
D.意识障碍及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是细胞代谢紊乱导致
14.健康人在进行长跑比赛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相对稳定
B.大量出汗会使得血浆的pH明显下降
C.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也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健康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
15.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是人体内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三类物质,下列有关这三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三类物质的合成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参与
B.这三类物质都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生物效应
C.这三类物质都在与特异性物质结合后发挥生物效应
D.这三类物质发挥作用后功能都不会发生改变,能反复利用
二、多选题
16.研究发现,冷空气过境前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例组)与健康人(对照组)体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有如下变化。这几种物质均可以加速心脏跳动、增强心脏收缩、促进小动脉和静脉收缩使人体应对寒冷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种物质不都能用于神经调节
B.冷空气过境前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说明病例组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更强
C.多巴胺含量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最敏感,肾上腺素含量反应最迟钝
D.极寒天气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17.如图是某患者在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盐)情况下,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ADH表示抗利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DH与受体结合后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调节细胞代谢
B.ADH合成障碍时,水分子无法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患者表现多尿、多饮
C.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由高尔基体形成后,在酶a的作用下加快与细胞膜融合
D.若患者发生低渗性脱水,则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释放ADH减少
三、读图填空题
18.下丘脑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如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相应活动的调节过程,A—E表示结构,a—f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通过合成并释放[___](填字母)_____________(填名称)促进D分泌e,e再作用于E分泌甲状腺激素,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遇到寒冷刺激时激素c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会分泌增多,并且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
(2)物质e与E细胞上的__________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该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
(3)人体大量出汗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会兴奋,引发D释放f______________(填名称),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
(4)若某人不吃早餐,______(填字母)会促进肝糖原分解,长此以往会出现习惯性低血糖。
19.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腺体1分泌的___________(激素)增多,该激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机体会通过___________调节方式维持渗透压相对稳定,该调节过程中感受器是_________,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激素a名称为_______。
(4)上图可表示神经调节过程的是___________(在①~⑥数字中选填)。
20.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变化和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三种调节方式(分别为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冬天的早晨来到室外,体温往往会略微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但体温不会持续降低,因为机体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请结合图1写出体温调节过程中的神经调节过程和体液调节过程(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神经调节过程:____________(写2条);体液调节过程:____________(写1条)。
(2)图1中有血糖浓度降低后的部分调节途径,D激素的分泌除了图中的调节途径外,还有的途径是____________。D激素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
(3)图2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调节机制中,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与图1所示的血糖调节方式相符合的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神经调剂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A正确;B、神经调节参与的物质有神经递质,体液调节包括各种化学物质,主要是各种激素,B错误;C、神经调节作用速度迅速,体液调节作用速度较缓慢,C正确;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D正确。故选B。
2.答案:B
解析:A、环境温度从0°C改变为23°C,机体进行的调节是减小产热,增大散热,A正确;B、若在23°C环境下他没有出汗,但存在无感排汗,因此可以通过蒸发途径散热,B错误;C、进入23°C环境后他的实际产热和散热量都减小了,且基本相等,从而维持体温基本不变,C正确;D、进入0°C环境后,皮肤毛细血管会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D正确。
3.答案:B
解析:A、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量下降,A正确;B、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C、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量减少,即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C正确;D、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骨骼肌战栗调节使产热增加,D正确。
4.答案:D
解析:长时间户外工作后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因此下丘脑受损后体温调节出现异常,A不符合题意;
B、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因此下丘脑受损后水平衡调节出现异常,B不符合题意;
C、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因此下丘脑受损后血浆渗透压调节出现异常,C不符合题意;
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因此下丘脑受损不会导致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异常,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A
7.答案:C
解析: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但是由垂体释放到内环境中,并作用于集合管等靶器官,A错误;
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B错误;
C、当给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C正确;
D、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导致机体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浓度升高,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运动时,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A正确;
B、出汗时,大量水分流失,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
C、口渴时,大脑皮层兴奋,使人产生渴觉,C正确;
D、饮水后,细胞外液中水分增加,渗透压下降,D正确。故选B。
9.答案:D
解析: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可对体温进行调节,A正确;
B、人体在大量排汗后,身体失水,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防止身体脱水,B正确;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正确;
D、呼吸中枢位于脑干,D错误。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A、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长、范围广,A错误;
B、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B正确;
C、不少激素调节都受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腺可以作为神经调节的效应器,神经调节中也有体液的参与,如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额作用于下丘脑等神经器官,C正确;
D、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D
解析:A、热射病患者体温稳定时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升高时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由于体温高于正常温度,因此机体通过调节血管舒张增加散热量,A错误;B、高温会导致酶活性丧失,因此热射病患者因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或丧失导致代谢紊乱,B错误;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C错误;D、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高温环境下细胞内酶活性丧失,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从而引起意识障碍及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D正确。故选D。
14.答案:B
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保持相对稳定。血浆中葡萄糖是内环境中的成分,因此正常情况下,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相对稳定,A正确; B、内环境稳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大量出汗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但机体可通过减少排尿来维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不会使得血浆的pH明显下降,B错误;C、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是内环境中的一种成分,可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D、机体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因此健康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D正确。
15.答案:C
解析:A、部分激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们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参与,而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成分,因而不需要核糖体的参与,A错误;
B、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发挥生物效应,抗体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即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未必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运送到突触后膜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B错误;
C、激素、神经递质均属于信息分子,均需要与特定分子结合后才能起作用,而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或其他细胞吞噬,C正确;
D、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被吞噬细胞或其他细胞吞噬并分解,D错误。
故选C。
16.答案:CD
解析:这三种物质都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都可用于神经调节,A错误;冷空气过境前后,病例组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变化比对照组明显,所以病例组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没有对照组强,B错误;分析数据可知,过境前与过境后相比,多巴胺含量变化最明显,肾上腺素含量变化最不明显,说明多巴胺含量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最敏感,肾上腺素含量反应最迟钝,C正确;极寒天气会导致患者体内多巴胺增多,加速心脏跳动、增强心脏收缩、促进小动脉和静脉收缩,所以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D正确。
17.答案:ACD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ADH与受体结合后通过调控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调节细胞代谢,A正确;B、ADH合成障碍时,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B错误;C、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因此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最可能来自高尔基体,并在酶a的作用下加快与细胞膜融合,C正确:D、患者发生低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少于失盐,则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释放ADH减少,D正确。故选ACD。
18.答案:(1)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级调节;肾上腺素
(2)受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
(4)b
解析:
19.答案:(1)胰岛素;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3)神经—体液;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
(4)①⑥
20.答案:(1)外界空气与身体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使得散热大于产热
寒冷→下丘脑→肾上腺→激素C、寒冷→下丘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下丘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肾上腺→激素C→促进代谢活动增加→增加产热
(2)血糖浓度降低直接刺激胰岛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的转化
(3)甲;丙
解析:(1)人在冬天的早晨来到室外,由于外界空气与身体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使得散热大于产热,导致体温略微降低。然后机体通过相关调节作用使得体温维持正常,这些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过程有:寒冷→下丘脑→肾上腺→激素C、寒冷→下丘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液调节过程通过激素B、激素C促进代谢活动增强以增加产热。
(2)激素D是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除了接受图中的调节途径分泌胰高血糖素外,血糖浓度降低这一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使之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的功能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的转化。
(3)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进行分级调节的,图2中的甲属于该调节类型。丙调节途径与图1中的血糖调节途径相符。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