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含解析)——2024-2025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含解析)——2024-2025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闻鸡起舞属于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重要
C.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应激性 D.神经冲动
3.在对警犬进行“安静训练”时,助训员通常以可疑的动作靠近犬,当犬欲叫时,训练员发出“静”的口令,同时轻击犬嘴,使其保持安静,当犬安静后立即给了食物奖励。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警犬听到口令便会安静下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警犬看到助训员以可疑的动作靠近时吠叫属于条件反射
B.经过训练,“静”的口令从非条件刺激转变成了条件刺激
C.为防止该反射消退,只需不断用“静”的口令刺激警犬
D.警犬听到口令后安静下来,这与其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
4.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属于反射
B.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以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弧是由神经元组成的
C.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
6.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过程需要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共同参与
B.食物引起味觉属于反射活动
C.食物引起味觉和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类型的反射
D.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7.脊蛙是指除去脑的青蛙,用任氏液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用1%H SO 溶液刺激脊蛙—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该过程被称为屈腿反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脊蛙后肢的趾尖存在感受器
B.屈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脊蛙常用于研究青蛙的条件反射
D.脊蛙没有大脑,它所进行的反射都与脊髓有关
8.脊蛙是指除去脑的青蛙,用任氏液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用1%H SO 溶液刺激脊蛙—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该过程被称为屈腿反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脊蛙后肢趾尖存在感受器
B.屈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脊蛙常用于研究青蛙的条件反射
D.脊蛙没有大脑,它所进行的反射都与脊髓有关
9.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冷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以引起膝跳反射
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10.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传出神经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腺体和肌肉可作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
D.反射弧完整就一定会发生反射
11.研究发现,光线可以通过眼睛对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刺激,并控制褪黑素的释放。在白天,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在晚上,褪黑素分泌并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褪黑素与光照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天光信号聚集在视网膜上从而引起视神经产生神经冲动
B.褪黑素分泌过程中的感受器是松果体
C.完成褪黑素分泌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
D.褪黑素有一定的治疗失眠的作用,推荐长期大量使用褪黑素
1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不属于反射
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13.血压是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在高温环境下脱水的病人血压会降低,机体会发生升压反射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升压反射反射弧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压反射的效应器是心肌、血管和肾上腺
B.升压反射中,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的结果
C.升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该反射需要不断强化刺激,否则会减弱
D.睡前剧烈运动,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上升,可能影响睡眠
14.路人甲遭遇意外事故,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下列对路人甲的推测,最可能发生的是( )
A.膝跳反射不能发生,针刺足部无感觉
B.膝跳反射不能发生,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能发生,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能发生,针刺足部有感觉
15.如图为眨眼反射的示意图,a、b表示神经节两端的不同突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脑干中有控制呼吸、心跳和生物节律的中枢
B.a、b突起分别是传入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
C.战士训练长时间不眨眼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眨眼反射需要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参与才能完成
二、多选题
16.在反射弧中,可以作为神经中枢的是( )
A.传入神经 B.大脑皮层 C.传出神经 D.脊髓
17.课本上的文字、图形在视网膜成像,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视觉;当眼前有物体突然出现时,会引起人不自觉地眨眼——眨眼反射;经过训练,战士们可以做到长时间不眨眼。下列有关上述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眨眼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参与也能完成
B.战士们可以长时间不眨眼是因为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C.战士们能练成长时间不眨眼,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D.视觉的产生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三、读图填空题
18.反射弧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①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__________。
②灰质:窄____宽____。
③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19.刺激能够引发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当刺激停止后,神经中枢的兴奋有时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有时兴奋也会及时停止,这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关。下图为某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神经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个突触。A为传入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其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叫作______________,内有许多______________,能在兴奋传来时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
(2)已知A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与③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复合物,使③产生兴奋,并传到B处。随后,神经递质会迅速被______________。
(3)若①、②、③均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条途径传到B处,其中耗时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箭头、编号表示)。由于这种连接方式,B处的兴奋会______________。若①、②为抑制性神经元,③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当刺激停止后,B处的兴奋会______________。
20.狗在进食的时候,唾液腺活动增强,只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狗的唾液腺不会出现活动增强的现象;科学家发现,每次投喂食物之前给狗听特定的铃声,多次反复后,只给狗听该铃声,唾液腺分泌活动也会增强,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狗在食物的刺激下,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射活动,反射是指______;这一反射活动所依赖的结构中,效应器为______。
(2)动物需要通过_______过程,才能让大脑皮层中甲中枢和乙中枢之间建立联系,一旦这种联系建立,则说明铃声由______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即条件反射形成。
(3)高等动物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原因是_______;条件反射能提高动物应对复杂变化环境的能力,扩展了机体的适应范围,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闻鸡起舞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 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发射都重要,B错误; C、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C正确; D、条件反射即使形成,也可能会消失,D错误。
2.答案:B
解析: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胃部疼痛人会表现出难受的样子,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就叫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故选: B。
3.答案:D
解析:警犬看到助训员以可疑的动作靠近时吠叫是与生俱来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在警犬未形成听到口令便会安静的条件反射前,食物为非条件刺激,“静”的口令为无关刺激,经过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静”的口令就转变成了条件刺激,B错误;为防止该条件反射消退,需要不断用“静”的口令刺激警犬,并在犬安静后立即给予食物奖励,C错误;警犬听到口令后安静下来是经过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发生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D正确。
4.答案:B
解析: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草履虫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弧,其趋利避害的行为是应激性,不属于反射,A错误; B、膝跳反射不需要高级中枢参与,是先天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后天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 C、有完整的反射弧,还必须有适宜的刺激,才能出现反射活动,C错误;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A.由于低级中枢还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不一定会出现反射活动,故C错误; B.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故B错误; C.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故C错误; D.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生来就有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终生的,固定的,不会消退,而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的,故D正确。
6.答案:A
解析:A、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该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A正确; B、味觉形成过程到神经中枢时就已经在大脑皮层完成,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不属于反射,B错误; C、味觉形成过程到神经中枢时就已经在大脑皮层完成,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不属于反射,而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C错误; D、这一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用1%H SO 溶液刺激脊蛙—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说明存在完整的反射弧,脊蛙后肢的趾尖存在感受器,A正确;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正确;
C、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脊蛙已经除去了脑,故只能研究非条件反射,C错误;
D、脊蛙没有大脑,只有低级中枢脊髓,所以它所进行的反射都与脊髓有关,D正确。
故选C。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神经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脊蛙用于研究青蛙的非条件反射,C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D
解析:A、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A正确;
B、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将不能把兴奋传递至效应器,所以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
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正确;
D、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强度的刺激,D错误。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D
14.答案:C
解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腰部的脊髓,所以路人甲的脊髓从胸部折断了,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没有被破坏,膝跳反射的整个反射弧是完整的,所以膝跳反射能发生;足部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脊髓从胸部折断了,兴奋不能经脊髓传至大脑皮层,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脑干中有控制呼吸、心跳的中枢,生物节律的中枢在下丘脑,A错误;
B、由图可知,a、b所在的神经元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a、b突起分别是传入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B错误;
C、结合题意可知,眨眼反射是非条件反射,而战士们能练成长时间不眨眼,说明有大脑皮层的参与,C正确;
D、眨眼反射是由脑干参与的非条件反射,因此不需要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参与也能完成,D错误。
故选C。
16.答案:BD
解析:在反射弧中,大脑皮层和脊髓可以作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上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脊髓中有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BD正确。
故选BD。
17.答案:ABC
解析:A、眨眼反射是由脑干参与的非条件反射,因此不需要大脑皮层中的中枢参与也能完成,A正确;BC、战士们能练成长时间不眨眼,是因为有大脑皮层的参与,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B、C正确;D、视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不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
18.答案:传入神经;进;出;突触前膜;突触后膜;感受器;传入神经;突触;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析:①图中c是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②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即窄进宽出。
③d是突触结合,兴奋的传递是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
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判断,图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d是突触,e是传出神经,f是效应器。
19.答案:(1)6;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2)特异性受体;降解或回收
(3)4;A→③→②→①→③→B;延续一段时间;及时停止
解析:(1)分析题图,由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组成的突触有6个;根据突触示意图的方向判断,A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其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为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有许多突触小泡,能在兴奋传来时移向突触前膜并与之融合,从而释放神经递质。
(2)据图分析,A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来起作用,结合后,二者形成复合物,使③产生兴奋,并传到B处。神经递质起作用后会迅速会被降解或回收,以避免其持续作用,若不能被降解或回收,会使B处持续兴奋。
(3)已知①、②、③均为兴奋性神经元,若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结合图示神经通路分析可知,兴奋可以通过4条途径传到B处,其中耗时最长的是突触数目最多的一条途径,即A→③→②→①→③→B。图示神经元之间构成了回路,一次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在B处延续一段时间。若①、②为抑制性神经元,③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当刺激停止后,①②处会传给B抑制的信息,B处的兴奋会及时停止。
20.答案:(1)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
(2)学习;无关
(3)非条件反射要依赖与生俱来的反射弧结构,这些结构在机体中数量有限;条件反射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
解析:(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条件反射需要动物通过学习和训练,将某一无关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才能建立。
(3)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数量是有限的,因而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有限,在此基础上,条件反射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建立,能提高动物应对复杂变化环境的能力。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