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二轮练习题-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二轮练习题-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玻璃器皿中称量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
C.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物理性质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C.空气中的SO2、NO2、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D.空气中稀有气体中的He用于飞艇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4.下列是某实验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和相关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将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馒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过滤时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
C.向滴有红墨水的水中加入乙醇,红墨水的作用是显色,利于观察
D.用玻璃棒蘸取白醋,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所得白醋的pH偏小
5.取16g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100g 24.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A.4g B.12g C.2g D.8g
6.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Zn+H2SO4=ZnSO4+H2
B.CuO+2HCl=CuCl2+H2O
C.CaO+H2O=Ca(OH)2
D.CH3COOH+NaOH=CH3COONa+H2O
7.分类法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H2O2 ZnSO4 CO B.碱:NaOH Cu(OH)2 C2H5OH
C.酸:H2SO4 H2CO3 CH3COOH D.盐:FeCl2 CaCl2 Ca(OH)2
8.下列四个函数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的变化
B.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中固体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
C.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容器内压强变化
D.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
9.酸雨对下列设施和建筑物损害最少的是( )
A.大理石塑像 B.铝合金制品 C.钢梁大桥孔 D.柏油道路
10.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振荡试管 B.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11.下列物质的转化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
A.Cu→CuCl2 B.Fe→FeCl3 C.Al(OH)3→AlCl3 D.Na2SO4→NaCl
12.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 B.熟石灰 C.石灰石 D.浓盐酸
二、填空题
13.学习了化学知识后,就要从化学视角看物质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2个氢原子_____;3个水分子_____。
(2)下列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选填序号)。
①自来水 ②铁锈 ③空气 ④食盐
(3)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竹炭是将毛竹高温炭化而成的疏松多孔、表面积极大的固体物质。竹炭放置在汽车、房间、衣橱内,可以去除潮气、异味等,据此请你描述竹炭具有的一种性质:_____。
(4)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2N2+6H2O.请把如图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___
(5)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能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等。阿司匹林的化学式是C3H8O4,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每个阿司匹林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
②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③已知阿司匹林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则说明阿司匹林的水溶液呈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14.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小苏打 ②食盐 ③硫酸铜 ④硫酸亚铁 ⑤硫酸钡 ⑥氧化钙 ⑦碳酸钡
(1)溶于水后溶液颜色呈蓝色的是____;
(2)溶于水后溶液颜色呈浅绿色的是____;
(3)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
(5)作透视胃肠疾病检查时吃的“钡餐”的主要成分____;
(6)加水后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的是____。
15.在阻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二氧化氯(C1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 ,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MnO2 B.NaCl C.Na2CO3
16.空气、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宝贵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______。
A.煤炭燃烧
B.植物光合作用
C.动物的呼吸
(2)近年来,雾霾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物,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雾霾成因之一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①反应d为化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雾霾形成只与燃料燃烧有关
B.雾霾中含有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可用氯化钡溶液来区分
C.图中物质有两种氧化物
D.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
(3)水是生命之源,化学课中我们从不同角度对水进行了研究。
①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检验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理论根据是___________
②化学课本基础实验中有许多实验用到了水,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已知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类别不同的物质,其中D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B由两种元素组成。(图中的“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l)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8.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物质,已知F为红色粉末。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1)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
(2)G转化为D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
(4)写出G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实验题
19.下列是某化学小组探究物质组成与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根据要求回答: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稀释浓硫酸 铁钉子空气中的变化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上述实验设计中有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_____。
(1)B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C中会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
(2)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20.活动探究一、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 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D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时,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的一项改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探究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5)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__________
(6)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________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列举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计算题
21.在 20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150 g 盐酸时溶液 pH=7.求:
(1)所得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若所用盐酸由 36.5%(密度为 1.2 g/cm3)的浓盐酸来配制,需要浓盐酸的体积是多少?
22.化学活动小组欲用溶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某实验所需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并测定所配制的稀硫酸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1)配制稀硫酸:
①计算配制200g稀硫酸需浓硫酸_________g。
②正确的配制方法是_____。
(2)测定所配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0g所配制的稀硫酸于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后,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当消耗77.6g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①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②计算所配制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请写出计算步骤,得数保留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腐蚀性太强,应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玻璃器皿中称量,正确;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把滴管伸入试管内,易导致污染试剂,错误;
C、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浪费药品,正确;
D、浓硫酸腐蚀性太强,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因为硫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空气中的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A错误;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选项B错误;
C、空气中的SO2、N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CO2不会形成酸雨,选项C错误;
D、因为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所以He可用于飞艇,选项D正确。故选D。
3.D
【详解】A、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说法错误;
B、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例如水含有氢元素,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属于不同的分子,相同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它们化学性质不同,说法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说法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将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由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会处于空气底部,故不能快速伸到集气瓶底部,避免熄灭,燃烧不充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选项正确;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是滤液不能快速集中通过滤纸,选项正确;
C、乙醇无色易溶于水,向滴有红墨水的水中加入乙醇,利于观察乙醇溶解的过程,故红墨水的作用是显色,选项正确;
D、用玻璃棒蘸取白醋,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酸性越弱,故测定结果偏大,选项错误。
答案为:D
5.D
【详解】硫酸中溶质质量为
设氧化铁的质量为,则氧化铜的质量为,与氧化铁反应的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则,则
故选:D。
6.D
【详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是金属与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是氧化物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由酸、碱作用生成盐(醋酸钠)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ZnSO4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CO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不正确;
B、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Cu(OH)2是由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C2H5OH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B不正确;
C、酸是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H2SO4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酸,H2CO3是由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CH3COOH虽然是有机物,但也是由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酸,C正确;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FeCl2是由亚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CaCl2是由钙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Ca(OH)2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D不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分类,难度不大,但也是学生易混淆的题目之一,很容易失分。
8.C
【详解】A、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氢氧化钠浓度降低,从而使pH减小,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稀盐酸,pH继续降低,但不低于稀盐酸的pH,故选项正确;
B、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木炭转化为二氧化碳,氧化铜转化为铜,固体质量减小,直到完全反应后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正确;
C、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因燃烧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导致气压增大,燃烧完成后,随着温度降低气压跟着降低,因消耗氧气,气体的总量减少,恢复室温时气压应低于外界大气压,故选项错误;
D、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使氧化铜溶解,其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完全反应无固体剩余,故选项正确。
故选C。
9.D
【详解】A、酸雨能与大理石的成分碳酸钙反应而造成腐蚀,故A错误;
B、铝位于金属活动性氢前面,酸雨能与铝合金反应而造成腐蚀,故B错误;
C、铁位于金属活动性氢前面,酸雨能与钢中的铁反应而造成腐蚀,故C错误;
D、酸雨不与柏油反应,故腐蚀最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酸雨的危害,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0.C
【详解】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且无需两人合作滴加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装置错误。故选C。
11.C
【详解】A、铜和盐酸不反应,故A错;
B、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亚铁盐,故B错
C、Al(OH)3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铝和水,故可以实现转化,故C正确;
D、Na2SO4不与稀盐酸反应,故D错。
12.C
【分析】容易变质或易吸水和易挥发的物质需要密封保存,根据各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易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变质,需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
C、石灰石露置不易发生变化,不需密封保存,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保存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3. 2H 3H2O ③④ 吸附性 3:8:4 33.3% 酸性
【详解】(1)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
(2)①自来水主要成分是水,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②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是由铁、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
③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但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03%,不是主要成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它们属于单质;
④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由钠、氯元素组成,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故填:③④;
(3)由题干信息可知,竹炭是疏松多孔、表面积极大的固体物质,可以去除潮气、异味等,因此具有吸附性;故答案为:吸附性;
(4)由NH3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4个氮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第三个方框中含2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10个氢原子,故第三个方框中缺少2个氮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即1个水分子和1个氮气分子;
答案:;
(5)①阿司匹林的化学式C3H8O4可知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3:8:4。
②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33.3%;
③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故阿司匹林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则说明阿司匹林的水溶液呈酸性;
14. ③ ④ ② ① ⑤ ⑥
【详解】(1)硫酸铜溶于水后溶液颜色呈蓝色;
(2)硫酸亚铁溶于水后溶液颜色呈浅绿色;
(3)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4)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5)作透视胃肠疾病检查时吃的“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
(6)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15.(1)
(2)N2
(3) 6:1 B
【解析】(1)
酒精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含6个氯原子、12个氧原子、16个氮原子、48个氢原子,生成物中含6个氮原子、48个氢原子、6个氯原子、12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0个氮原子,故R的化学式为:N2;
(3)
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6:1;
A、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过氧乙酸、过氧化氢、醋酸均不能反应,符合题意;
C、碳酸钠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1)B
(2)
BD
(3)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口的上方,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ABC
【分析】(1)
A、煤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等,不符合题意;
B、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符合题意;
C、动物的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①反应d为化合反应,故反应d为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由图可知,雾霾形成与燃料燃烧和无机颗粒物有关,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铵,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铵和氯化钡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雾霾中含有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可用氯化钡溶液来区分,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图中氧化物有SO2、NOx、N2O5、SO3、H2O五种,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均符合“多变一”的特点,都是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BD;
(3)
①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b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口的上方,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通过实验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②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此时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底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此时热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分析不全面,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的热,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五氧化二磷,加速冷却,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可根据进入水的体积得出消耗氧气的体积,分析不全面,符合题意;
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气体逸出,产生气泡,故水的作用是:作反应物和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分析不全面,符合题意。
故选ABC。
17. NaOH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D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钠与油污反应,所以常用作炉具的清洁,即D为氢氧化钠;B由两种元素组成,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且能够反应生成C、E两种物质,所以B为盐酸;C由盐酸反应生成,且能够与D(氢氧化钠)反应,所以C为二氧化碳;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类别不同的物质,E由B(盐酸)反应生成,且能够与D(氢氧化钠)反应,所以E为氯化铜;E(氯化铜)能够与A反应,且A能够与B(盐酸)反应,所以A可为铁。
【详解】(1)由分析可知,B为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OH,故填NaOH。
(2)由分析可知,B为盐酸,C为二氧化碳,则B→C的反应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
18. O2 H2O2 置换反应 (合理均可)
【分析】已知F为红色粉末,且G、A、C三种物质反应能生成F,则F为铁锈的主要成分,那么G、A、C三种物质分别是铁、氧气和水中的一种,再从B能生成A和C,C又能生成A,B、C都能生成A,则B为过氧化氢,C为水,A为氧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也可以得出D为氢气,G为铁,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铁锈的主要成分F生成E,可以是酸与氧化铁反应,也可以是具有还原性物质与氧化铁反应,氧化铁与酸反应生成盐,盐不可能生成C(水),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碱溶液生成盐和水,则E为二氧化碳。
【详解】(1)A的化学式为O2,B的化学式为H2O2。
(2)G转化为D是铁与稀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G为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AB; 可将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加快散热); 铁钉生锈,U型管液面左高右低; 点燃尾气中的CO,防止污染环境。
【详解】经分析A、B、C、D四个实验,A实验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气压差,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而B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应充分消耗氧气;
(1)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铁丝生锈,U型管中液面左高右低;
(2)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其污染空气。
20.(1)引流
(2)阴离子 酸根离子
(3)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证明有水生成(或向反应后的集气瓶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
(4)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或延长导气管等,合理即可)
(5)15%
(6) 装置二 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7) 铜粉的量不足 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详解】(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该操作为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或酸根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故填阴离子或酸根离子;
(3)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验证水时,若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则证明有水生成;或向反应后的集气瓶倒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故填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证明有水生成(或向反应后的集气瓶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
(4)用D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时,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的一项改进是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或延长导气管等,冷水能够迅速降温,达到冷凝的效果,故填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或延长导气管等,合理即可);
(5)根据表格数据,反应前空气的总体积为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9mL,则气体体积的减少量即为氧气体积,则氧气体积为,则装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故填15%;
(6)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故填装置二;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7)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铜粉的量不足,造成氧气的剩余;也可能是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此时试管内温度高,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影响实验的结果。故填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21.(1)3.3%;(2)16.7mL
【详解】200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200g×4.0%=8g。
(1)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15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x=11.7g;
y=7.3g;
所得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由上分析可知所用盐酸中溶质质量为7.3g,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7.3g÷36.5%=20g,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20g÷1.2g/cm3≈16.7cm3=16.7mL.
答:(1)所得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3%;
(2)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16.7mL。
22.(1) ①40
②用量筒量量取160mL的水倒入烧杯中,再称量40g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 ①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紫色;
②解:设所配制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解得
答;所配制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0%
【详解】(1)①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的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
98%=200g×19.6g
解得:=40g
答:配制200g稀硫酸需浓硫酸40g。
②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所以正确的配制方法是用量筒量量取160mL的水倒入烧杯中,再称量40g室温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 ①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向稀硫酸的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紫色,所以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紫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②详解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二轮练习题-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