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3年四月初三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说明“40多年来,党始终不渝坚持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2分)
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
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
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
世界和平与发展。
一节选自《党的二十大报告》(2022年10月)
(4)根据材料,结合西方道路和中国开放事业的具体史实,分别说明西方的“老路”和“中
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23.提升核心素养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目标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9分)
【时空观念】
材料一:1945年和1948年的德国地图
苏
尚
区
区
图1
图2
(1)说明图1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概括指出图2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1分)
【历史解释】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
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
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
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一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2)根据上述材料,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思想是什么?(1
分)指出这些艺术家对待古典思想、哲学的态度。(2分)
【史料实证】
材料三:万隆会议所取得的成功在国际上是不言而喻的,就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
承认:“共产党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留下的普遍的有益形象’得‘归之于周恩来精湛的外交艺
术’。在万隆,美国的外交在同被认为是无理性的共产党对手的交战中又以败北而告终。”
一《党史博览》
(3)材料中“周恩来精湛的外交艺术”指的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美国的外交战”是
失败的?(2分)
九年级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试卷类型A
二O二三年四月高中段学校招生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20分)
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商鞅变法以后,其他各国争相仿效。结果,使公田私田化,公社农民小农化,礼制法制化,
分封制度郡县化,世卿制度官吏化。”材料反映了分封制
A.初步确立
B.日益巩固
C.迈向鼎盛
D.逐渐瓦解
2.下列能够证明秦朝速亡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
《三字经》
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秦朝刑具
B
(陕西临潼出土)
束颈的铁钳
铁桎(zhi脚镣)
昔秦据南面之位,制一世之命,威服四夷,轻弱骨肉,显重异
C
《汉书·武五子传》
族,废道任刑,无恩宗室。其后尉佗入南夷,陈涉呼楚泽,近
狎作乱,内外俱发,赵氏无炊火矣!
D
范文澜《中国通史》
秦二世之后,于这一年九月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
3汉武帝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大商人囤积投机,防止物价猛涨,对农民安心生产也有
好处,抑制商人资本为牟取暴利而对封建国家经济生活起到破坏作用,朝廷也增加了收
入。材料中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推恩令
C.盐铁官营、专卖
D.统一铸圆形方孔钱
4.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拔拔
长孙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传入中原的胡床
贺赖
贺
穿服的魂
A.民族交融
B.科技进步
C.江南开发
D.多彩艺术
5.由于科举制度的实行,加上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重才轻门第的用人标准,使很多庶族
人士跻入士流,从而打破了原有士族门阀不可逾越的鸿沟。材料旨在说明
A士族门阀的特权被完全剥夺
B科举制有利于广泛选拔人才
C官员的任命必须通过科举考试
D.科举制能够保障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6.下面表格能够反映
北方
朝代
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6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中试题
第1页
共6页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CAB
6-10:CCADA
11-15:BCACC
16-20:ADBAD
二、非选择题
21.本题10分
(1)选《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注重“人心”。(1分)
选《墨子》:提倡节俭(1分)选《庄子》:顺应自然(1分)选《韩非子》:强调依法治国(1分)
(2)司马迁(1分)《史记》是第一部中国通史:(1分)其写人、叙事、行文特点鲜明(可用自
己的语言,1分)
(3)选《天工开物》:对古代农业、手工业进行了总结(1分)我国古代先进技术传到国外,
推动了科技交流和共同进步。(1分)
选《清明上河图》:较为真实的描写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象。(1分)是研究我国宋朝
社会、经济、文化及社会的第一手资料。(1分)
(4)长城一线大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长期以来,两大文明保持交
流,是防止文明冲突对抗的防御工程,体现了古代处理民族关系、文明关系的“和为贵”的
理念。(理解正确可以得分,2分)
(5)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人类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牺牲和
灾难,建筑纪念馆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国人,也是警示后人珍爱和平,防止历史悲剧的
重演。(言之有理、观点正确即可得分,2分)
22.本题11分
(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律令:投资热潮兴起:实业纷
纷涌现: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期间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任一
层面可得1分)
(2)观点示例(3分)
(1)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
(2)帝国主义的压迫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3)中国近代化之路行不通
(说明:列出观点,还需史实来说明。根据学生答题实际赋分。)
(3)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分)
(4)西方的“老路”示例
英国的“三角贸易”、殖民印度等国家,侵略中国的史实;美国侵略中国的史实;美国侵略
日本的史实;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
每一史实都要写出一项,符合题意,论证完整即可得分(2分)
中国的“开放”事业示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国进行开放的方针,先后设立五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开
放城市,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区、环渤海地区、浦东、加入WTO、一带一路建设、
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等等,目的都
是促进中国更好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每一史实都要写出一项,并且写出产生的影响,符合题意,论证完整即可得分(2分)
23.本题9分
(1)1945年,德国战败已成定局,美英法等国占领德国西部和南部地区,苏联红军也迅速
占领德国东部地区,形成分区占领。(2分)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冷战局面的形成。(1分)
(2)人文主义思想(1分)借用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方式,将其他思想批判接受,既有
继承,又有创新,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2分)
(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1分)
中国“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所接受,保障了第一届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之后,亚非拉
国家纷纷走向独立而摆脱西方国家。(2分)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