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模拟试题(有解析)
山东省烟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模拟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老坛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名。北魏的《齐民要术》中更是详细介绍了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2022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土坑酸菜”由于制作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其中含有的杂质较多,给食品安全留下隐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腌制酸菜主要是利用植物体表面天然的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B.“土坑酸菜”发酵过程中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抑制杂菌生长,防止其腐败变质
C.腌制的酸菜“咸而不酸”的原因很可能是加入食盐过多,抑制了菌种发酵
D.酸菜要尽快食用,以免腌制发酵时间过长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2.约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利用微生物将谷物、水果等发酵为含酒精的饮料,后来又通过固体发酵法制得其他食品;如酱油、醋、豆豉、腐乳等,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下列与传统发酵技术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传统发酵技术是利用不同原核生物产生不同代谢物的原理,生产人们需要的产物
B.发酵是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转化为人类所需产物的过程
C.谷物,水果等原料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发酵前无需进行灭菌处理
D.果醋制作过程中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3.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关于以上两则基因工程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级小鼠”、转基因烟草发生的变异不可遗传
B.常用显微注射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体细胞中
C.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D.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农杆菌的作用是使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4.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赤霉素处理的大麦种子可直接用于糖化过程
B.破碎有利于淀粉酶与淀粉充分接触,提升反应速率
C.应在发酵液中的糖分完全消耗后,终止酵母菌的主发酵过程
D.煮沸过程可以终止淀粉酶的作用,同时杀死杂菌
5.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
B.所有发酵过程中使用的菌种都是单一菌种
C.可以通过设置生长条件选育优良的目的菌种
D.发酵过程中,要随时对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及产品浓度等进行检测
6.将由两种不同抗原分别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分子,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可制备得到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如下图所示)双抗可特异性结合肿瘤抗原和效应细胞,从而达到定向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时注射两种抗原可刺激B细胞分化为产双抗的浆细胞
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可采用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离心法诱导细胞融合
C.筛选双抗时需使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2种抗原
D.双抗可通过特异性结合肿瘤抗原和B细胞,发挥B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作用
7.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归纳为①②③→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选取根尖、茎尖、形成层等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B.②→③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C.①→②→③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
D.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得到胚状体
8.我国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与胚胎工程技术成功克隆出了多种哺乳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MII期方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
C.重构胚发育到囊胚时内细胞团从囊胚腔中伸展出来的过程称为孵化
D.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状态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9.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母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卵母细胞去核的方法是显微操作法,还可以用紫外光短时间照射等方法
B.兔子卵母细胞质中有使大熊猫细胞核表达全能性的物质
C.重组胚胎需要用电融合法激活,使之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D.在大熊猫早期胚胎移植时,应选择有健康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
10.从黑色、白色、黄色鼠的卵裂期胚胎中分别提取部分细胞,制成一个“嵌合胚胎”,再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后,培育出三色皮毛的嵌合鼠,培育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嵌合鼠培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细胞全能性
B.过程①中需利用相关技术去除早期胚胎外的滋养层
C.过程②中可利用灭活病毒诱导卵裂球细胞发生融合
D.过程③操作前需要对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11.膜表面免疫球蛋白(BCR)是分布在B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会为激活B细胞提供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CR聚集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可相互提供信息
D.根据图示过程可推测,记忆B细胞表面也具有BCR
12.如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
B.①、②过程中均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多倍体植株的培育需经过如图所示过程
D.对愈伤组织细胞进行处理使其发生突变,就可以得到对人们有用的新品种
13.生物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其他细胞而非其子代的过程称为基因水平转移。例如农杆菌可通过感染植物细胞实现基因向植物基因组的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水平转移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是基因水平转移实现表达的基础
C.R型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
D.通过农杆菌转化到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14.原位PCR技术是利用原位PCR仪,在组织或细胞中靶DNA所在的位置上进行的PCR循环扩增,通过掺入标记基因直接显色或结合原位杂交进行检测的方法。进行扩增时,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成分需渗透到组织或细胞的靶DNA处才能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中需要添加一定浓度的Mg2+,而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会吸附Mg2+,使进入细胞的Mg2+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CR技术中复性是当温度下降到65℃时,两种引物与两条DNA单链结合的过程
B.反应体系中dNTP作为扩增的原料,会依次连接到子链的5端
C.反应体系中引物的G,C碱基含量越高越好,因为越高引物结合的特异性越强
D.原位PCR反应体系中使用的Mg2+浓度要比常规PCR高
15.科学家利用PCR技术搭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古DNA研究的超净室,利用现代人的DNA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DNA从土壤沉积物的多种生物的DNA中识别并分离出来,完成一种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测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设计“引子”的DNA序列信息只能来自现代人的核DNA
B.尼安德特人的双链DNA可直接与“引子”结合从而被识别
C.PCR检测古人类DNA时需“引子”,解旋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D.设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
16.制备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简要过程如下:给小鼠注射N蛋白(新型冠状病毒重要的标志蛋白)→从脾脏中获取细胞①→诱导细胞①与小鼠的细胞②融合→筛选出细胞③→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获得细胞④。上述过程的细胞①~细胞④中,可能不具有增殖能力的是( )
A.细胞① B.细胞② C.细胞③ D.细胞④
17.肿瘤坏死因子(TNF)在体内和体外均能杀死某些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科研人员欲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大量生产TNF,用于临床上疾病的治疗。已知HindⅢ、BamHI、BglⅡ和PstI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的序列均不相同。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重组质粒构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选用PstI,BglⅡ和HindⅢ、BglⅡ两种组合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
B.可用DNA连接酶或DNA聚合酶连接TNF基因和切割开的质粒
C.启动子指的就是起始密码子,可驱动TNF基因的转录过程
D.四环素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便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二、多选题
18.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会导致败血症、脓毒症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如图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肉汤培养基中的NaCl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无机盐
B.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
C.制备血平板时需先灭菌后,再将pH调节至微碱性
D.血平板褪色越严重,鲜牛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越多
19.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细胞毒素结合可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融合完成的细胞进行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20.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猪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
B.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
C.预冷的乙醇可用来溶解DNA
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三、综合题
21.GA3是一种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与赤霉素作用类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茎伸长和种子萌发。GA3的广泛施用会导致其在土壤中残留,研究小组从长期施用GA3农田的土壤中筛选出了能降解GA3的菌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是将稀释的含有降解GA3的菌株接种到甲瓶培养液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乙培养基中含有的唯一的碳源应该是__________,实际操作时,乙培养基上可能还有其他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__。
(3)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
(4)为调查土壤中能降解GA3的菌的数量,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图中3号试管中样品液的稀释倍数为_________倍,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个。
22.科学家将小鼠多能干细胞的4种基因Oct3/4、Sox2、c-Myc和Klf4,同时导入已分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结果后者被诱导成为多能干细胞,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ell),此类细胞能分裂并产生皮肤细胞﹑神经细胞以及可以搏动的心肌细胞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干细胞可以分为__________两大类。
(2)④过程表示细胞发生了分化,原因是D、E和F细胞中的__________(填2种化合物名称)种类不完全相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通入CO2,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艾弗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通过分别向不同实验组加入各类酶来确认“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利用了自变量控制的___________原理。参考此方法,如果要了解Oct3/4、Sox2,c-Myc和Klf4基因在诱导iPS细胞时,每个基因作用的相对大小,该如何进行实验 请你给出实验设计的思路。__________。
23.福橘是我国的传统名果,科研人员以航天搭载的福橘茎尖为材料,进行了研究。
(1)福橘茎尖经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___________。
(2)为探索航天搭载对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组织培养的福橘茎尖细胞进行观察。
①制作茎尖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依次是解离、___________、染色和制片。
②观察时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图。照片a和b中的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期。正常情况下,染色体会先移至细胞中央赤道板附近,之后着丝点分裂,___________分开,两条子染色体移向两极。
③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____________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该结构异常导致的。
(3)研究人员发现,变异后的细胞常会出现染色质凝集等现象,最终自动死亡,这种现象称为细胞___________。因此,若要保留更多的变异类型,还需进一步探索适当的方法。
24.“实时荧光定量RT—PCR”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一把利刃,通常在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TagpMan探针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中一种常用探针(如图1),其5'末端连接荧光基团(R),3'末端连接淬灭剂(Q)。当探针完整时,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Q吸收而不发荧光。在PCR扩增过程中,当Taq酶遇到探针时会使探针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和Q,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相应仪器检测到,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数量完全同步(如图2)。请据图回答:
(1)结合图1和图2分析,“荧光RT-PCR”技术所用的试剂盒中通常都应该含有_________酶、__________酶、TaqMan探针、引物、dNTP、Mg2+、缓冲剂系等。在PCR反应体系中一般都需要加入Mg2+,原因是_________,这种分子层面的荧光RT-PCR检测具有特异性和灵敏性都很高的特点,主要与试剂盒中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根据TaqMan探针功能分析,探针中碱基序列的设计应主要依据__________。新冠病毒(nCoV-2019)是冠状病毒大家庭中的新的一员,其碱基序列与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碱基序列有79.5%的相似性,与流感病毒碱基相似度也较高,因此在设计TaqMan探针时应筛选出nCoV-2019特有序列,以避免_________(填“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出现。
(3)根据图1和图2,Taq酶作用的除了能催化DNA子链的延伸,还能__________。
(4)若每分子探针水解释放的R基团荧光强度为定值a,则反应体系中某时刻荧光信号强度(Rn)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在检测过程中,随着PCR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杂交双链”荧光信号的强度也等比例增加,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要达到或超过阀值时才确诊。可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监测产生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如下图)。“平台期”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试剂盒中________等有限,超出一定的循环数后,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不再增加。
25.土壤盐渍化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将水稻耐盐碱基因 OsMYB56导入不耐盐碱水稻品种吉粳88中,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其操作流程及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如图,其中bar为抗除草剂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①~⑦表示操作过程。
限制酶 BamHⅠ BclⅠ SmaⅠ Sau3AⅠ
识别位点及切割位点 -G↓GATCC- -T ↓GATCA- -CCC↓GGG- -↓GATC-
(1)过程①PCR扩增 OsMYB56需要添加引物,应选用的引物组合为_____
A.5′-CTTGGATGAT-3′和5′-TCTGTTGAAT-3′
B.5′-CTTGGATGAT-3′和5′-TAAGTTGTCT -3′
C.5′-ATTCAACAGA -3′和5′-ATCATCCAAG-3′
D.5′-ATTCAACAGA-3′和5′-GAACCTACTA-3′
(2)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Ti质粒中的CaMV35S是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
(3)过程③应选用______切割质粒,利用所选限制酶进行操作的优势是________。切割后需要用________进行连接才能获得重组质粒。
(4)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应在添加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后获得的菌落不能判定是否含有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泡菜(酸菜)的制作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先增加,然后下降至相对稳定。
【详解】A、制作酸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 ,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 ,A错误;
B、乳酸菌属于细菌,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B错误;
C、“咸而不酸”的原因为加盐过多,使乳酸菌生长的环境溶液浓度过高,使乳酸菌失水,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C正确;
D、发酵初期,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使亚硝酸盐增加;发酵中期,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部分亚硝酸盐被分解含量下降;发酵后期,硝酸盐含量下降至相对稳定, D错误。
故选C。
2.C
【分析】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详解】A、传统发酵技术利用的微生物有原核生物(如乳酸菌),也有真核生物(如酵母菌、毛霉),A错误;
B、发酵是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产物的过程,并非都是通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例如腐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错误;
C、谷物、水果等原料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传统发酵技术一般利用的是原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因此发酵前无需进行灭菌处理,C正确;
D、果醋制作过程中由于醋酸的产生而导致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也会导致发酵液pH下降,D错误。
故选C。
3.D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该步骤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超级小鼠”、转基因烟草发生的变异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属于基因重组,是可遗传变异,A错误;
B、常用显微注射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细胞中,B错误;
C、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C错误;
D、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农杆菌的作用是使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D正确。
故选D。
4.C
【分析】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
【详解】A、经赤霉素处理的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淀粉酶,可直接用于糖化过程,A正确;
B、破碎有利于淀粉酶的释放,从而有利于淀粉酶与淀粉充分接触,提升反应速率,B正确;
C、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随着酒精含量的增多,酵母菌的生长受到了抑制,因此主发酵结束时,糖分未完全消耗完,因此酵母菌的主发酵过程未必待糖分消耗完全后才终止,C错误;
D、蒸煮过程中高温使淀粉酶失活,可以终止淀粉酶的作用,同时杀死杂菌,D正确。
故选C。
5.B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种子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生物分离工程)等方面。
【详解】A、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菌种数的快速繁殖,A正确;
B、并不是所有发酵过程中使用的菌种都是单一菌种,如制作酒、醋、泡菜的过程中是多种菌种一同发酵,起主要作用的是单一菌种,B错误;
C、可以通过设置生长条件选育优良的目的菌种 ,如耐高酒精浓度酵母菌的选育,C正确;
D、为了解发酵过程,要随时取样和检测培养液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D正确。
故选B。
6.C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同时注射两种抗原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两种浆细胞,分布分泌抗体1和抗体2 ,不会分化为产生双抗的浆细胞,A错误。
B、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化学方法(聚乙二醇简称PEG)、物理方法(离心、电刺激等),B错误。
C、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所以在筛选双抗时要使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的2种抗原,C正确;
D、双抗可特异性结合肿瘤抗原和效应细胞,从而达到定向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7.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①为外植体,即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器官等;②为愈伤组织;③为胚状体;④为新的植物体。
【详解】A、从理论上讲,①诱导脱分化通常选取根尖、茎叶、形成层等组织或细胞,A正确;
B、②→③指愈伤组织再分化生芽生根的过程,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B正确;
C、①→②→③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外植体经脱分化培养成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进行细胞分化时,一般要先诱导其生芽,然后诱导其生根,可通过控制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来实现,C正确;
D、将①(外植体)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愈伤组织),②(愈伤组织)需要经过再分化才能形成胚状体,D错误。
故选D。
8.C
【分析】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十分困难。因此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胚胎移植是指将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通过任何一项技术(如转基因、核移植和体外受精等)获得的胚胎,都必须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详解】A、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表现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十分困难,因此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A正确;
B、因为处于MII期的卵母细胞细胞核的位置靠近第一极体,便于显微镜操作去核,所以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体外都培养到MII期在进行显微操作去核,B正确;
C、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做孵化,C错误;
D、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与供、受体生理状况环境条件一致性密切相关,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高度一致,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并继续发育,因此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状态下空间位置的转移,D正确。
故选C。
9.C
【分析】1、细胞全能性是指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受精卵→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囊胚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
【详解】A、卵母细胞去核的方法有显微直接去除、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A正确;
B、兔子卵母细胞质中有使大熊猫细胞核表达全能性的物质,故可用去核后的兔子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B正确;
C、去核的卵母细胞与供体细胞通过电融合法融合,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构建成重组胚胎,融合后的重组胚胎,需要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激活,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C错误;
D、在大熊猫早期胚胎移植时,应选择有健康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以保证胚胎能够正常发育,D正确。
故选C。
10.D
【解析】图示为将黑色、白色、黄色鼠的早期胚胎的卵裂球放在一起培养,制成一个“嵌合胚胎”,将“嵌合胚胎”发育至囊胚后,再通过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体内发育,培育出三色皮毛的嵌合鼠的培育流程。其中,①是获取卵裂期胚胎的过程,②是将黑鼠、白鼠和黄鼠的卵裂球嵌合的过程,③是胚胎移植过程。
【详解】A、嵌合鼠的培育依据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这里没有涉及基因重组,A错误;
B、卵裂球外还没有形成滋养层,因此过程①中需利用相关技术去除早期胚胎外的透明层,B错误;
C、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过程②中是将黑鼠、白鼠和黄鼠的卵裂球嵌合形成“嵌合胚胎”的过程,不需要诱导细胞融合,因此不需要用灭活病毒处理,C错误;
D、过程③为胚胎移植,该过程操作前需对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胚胎移植入相同的生理环境,D正确。
故选D。
11.B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②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③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④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⑤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详解】A、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
B、B细胞表面的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会为激活B细胞提供信号,则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相同的抗原,B错误;
C、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接触抗原后,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激活B细胞,所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可相互提供信息,C正确;
D、膜表面免疫球蛋白(BCR)是分布在B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记忆B细胞也能识别抗原,所以记忆B细胞表面也具有BCR,D正确。
故选B。
12.A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图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为再分化并发育为试管苗的过程。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的基因型与亲本的基因型相同,可能为杂合子,也可能为纯合子,A正确;
B、图中①是脱分化过程,没有发生细胞分化,B错误;
C、多倍体植株的培育需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不需要经过组织培养,C错误;
D、对愈伤组织细胞进行处理使其发生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不一定能得到人们有用的品种,D错误。
故选A。
13.A
【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肺炎链球菌:R 型:无多糖类荚膜、无毒性、菌落粗糙;S 型:有多糖类荚膜、有毒性、菌落光滑,使人患肺炎,使小鼠患败血症。(2)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详解】A、基因水平转移使转移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原有的基因基因重组,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翻译时相同遗传密码决定的是同种氨基酸,这是基因水平转移实现表达的基础,B正确;
C、S型菌的相关基因转移到R型菌,基因决定性状,R型菌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C正确;
D、农杆菌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随受体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复制,通过农杆菌转化到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正确。
故选A。
14.D
【分析】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4)过程: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
【详解】A、PCR技术中复性是当温度下降到55℃左右时,两种引物与两条DNA单链结合的过程,A错误;
B、dNTP作为扩增的原料会依次连接到3'端,B错误;
C、在一定范围内,反应体系中引物的G、C碱基含量越高,其结合的特异性越强,但G、C过高,稳定性较强,从而阻碍目标DNA的扩增,C错误;
D、因为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会吸附Mg2+,故原位PCR反应体系中使用的Mg2+浓度要比常规PCR高,D正确。
故选D。
15.D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利用现代人的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DNA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DNA中识别并分离出来”,所以可以推测“引子”是一段单链DNA序列,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去探测古人类DNA中是否有与该序列配对的碱基序列。
【详解】A、由于线粒体中也含有DNA,因此设计“引子”的DNA序列信息还可以来自线粒体DNA,A错误;
B、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DNA需要经过提取,且在体外经过加热解旋后,才能与“引子”结合,而不能直接与引子结合,B错误;
C、PCR扩增过程需使用需“引子”、耐高温DNA聚合酶,但不需要使用解旋酶,该技术是通过高温使DNA双链打开的,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利用现代人的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引子”,说明设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的DNA序列,D正确。
故选D。
16.A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细胞①是经免疫处理后获得的B细胞,其中包括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浆细胞不具有增殖能力,A正确;
B、细胞②是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适宜条件下具有无限增殖能力,B错误;
C、细胞③是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也能产生特异性抗体,C错误;
D、细胞④是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也能产生所需抗体,D错误。
故选A。
17.D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据图可知,限制酶PstI切割质粒时,会将质粒切成两段,且会破坏标记基因,切掉启动子,因此不能选用PstI.BglⅡ这一组合,A错误;
B、不能使用DNA聚合酶连接目的基因和切割开的质粒,应使用DNA连接酶,B错误;
C、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启动子是一段具有特殊序列结构的DNA片段,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可驱动TNF基因的转录过程,C错误;
D、四环素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便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18.AD
【分析】培养基的一般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详解】A、肉汤培养基中的NaCl作为无机盐,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无机营养,A正确;
B、抗生素可杀死原核生物,但对真核生物无伤害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该菌也不能正常生长,B错误;
C、配制培养基应先调节pH至所需范围再进行灭菌,C错误;
D、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所以血平板褪色越严重,鲜牛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越多,D正确。
故选AD。
19.CD
【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5、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6、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
【详解】A、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等优点,A正确;
B、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选择性杀死癌细胞,B正确;
C、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大量增殖,,并分泌单克隆抗体,C错误;
D、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融合完成的细胞进行筛选,只有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才能生长,B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及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D错误。
故选CD。
20.ABC
【解析】1、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2、DNA粗提取和鉴定的过程:
(1)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方案一的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方案二的原理是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不分解DNA;
方案三的原理是蛋白质和DNA的变性温度不同。
方案二是利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方案三利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变性,与DNA分离。
(4)DNA的析出与鉴定:
①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冷却的酒精溶液,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
②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蓝。
【详解】A、猪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DNA,因此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猪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不可能相近的,A错误;
B、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当NaCl溶液的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小,因此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既能使DNA溶解也能使其析出,B错误;
C、在冷的95%酒精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低,DNA的沉淀量最大,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的DNA,C错误;
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D正确。
故选ABC。
21.(1)富集培养GA3降解菌
(2) GA3 有些微生物可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
(3) 溶解氧 营养物质
(4) 104 1.7×109
【分析】1、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
2、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详解】(1)将稀释的含有降解GA3的菌株接种到甲瓶培养液中,目的是富集培养GA3降解菌,增大GA3降解菌的数量。
(2)由题意可知,GA3是一种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选择培养基乙是为了获得GA3的降解菌,故培养基中应以GA3为唯一的碳源,所以乙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由于有些微生物可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所以在选择培养时,培养基上可能还有其他微生物。
(3)振荡培养可以增加液体培养基的溶解氧的含量,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还能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4)图中10g土样加入无菌水定容至100mL,稀释了10倍,取1mL加入1号试管(含有9mL无菌水)又稀释了10倍,取1mL加入2号试管(含有9mL无菌水)又稀释了10倍,取1mL加入3号试管(含有9mL无菌水)又稀释了10倍,据此推测,丙图中3号试管中样品液的稀释倍数为104倍;5号试管稀释了106倍,根据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所以每克土壤中的活菌数为(168+175+167)÷3÷0.1×106=1.7×109。
22.(1)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
(2) mRNA、蛋白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维持培养液的酸碱度
(4) 减法 依次去掉1个基因,将其他3个基因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通过与转入4个基因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诱导情况进行比较,来推测缺失的基因对诱导iPS细胞的影响,进而判断每个基因作用的相对大小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的种类增多,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1)人体干细胞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
(2)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D与细胞E、F中的蛋白质与RNA种类不完全相同,使细胞的功能趋于专门化。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入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酸碱度(pH)。
(4)艾弗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利用的是减法原理,若采用减法原理了解Oct3/4、Sox2,c-Myc和Klf4基因在诱导iPS细胞时,每个基因作用的相对大小,实验思路是依次去掉1个基因,将其他3个基因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通过与转入4个基因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诱导情况进行比较,来推测缺失的基因对诱导iPS细胞的影响,进而判断每个基因作用的相对大小。
23. 全能 分化 漂洗 中 后 姐妹染色单体 纺锤丝 凋亡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现象,与细胞坏死不同。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1)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利用福橘茎尖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的植株,此过程的发生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依赖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来实现。
(2)①制作茎尖临时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②照片a中的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部位,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而b中的细胞处于有丝分后期,此时细胞中的行为变化是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两条子染色体移向两极。③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而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故可推测该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该结构异常导致的。
(3)研究人员发现,变异后的细胞常会出现染色质凝集等现象,最终自动死亡,由于该现象是自动死亡,又因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所以这种现象称为细胞凋亡。
【点睛】熟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并能够正确辨别图中细胞所处的有丝分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 逆(反)转录酶 TaqDNA聚合酶 TaqDNA聚合酶需要Mg2+激活 引物 TaqMan探针
(2) 新冠病毒RNA内部的一段序列(新冠病毒RNA逆转录形成的DNA的部分序列) 假阳性
(3)催化TaqMan探针的水解
(4) 扩增次数 样品中病毒初始数量(病毒样品模板RNA含量) 原料、引物和探针数量
【分析】PCR技术的原理为DNA双链复制,所需条件有:引物、酶、模板DNA、4种脱氧核苷酸等。
【详解】(1)图1和图2所示新冠检测基本原理是:将新冠病毒RNA逆转录为DNA,通过采用多重荧光RT-PCR技术,因此荧光PCR法所用的试剂盒中通常都应该含有:逆(反)转录酶、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酶)、TaqMan探针、引物、dNTP、Mg2+、缓冲剂系等。Mg2+可以将TaqDNA聚合酶激活;试剂盒中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决定了这种分子层面的荧光RT-PCR检测具有特异性和高灵敏性。
(2)由图2可知,引物、TaqMan探针能与模板链结合,因此,探针是依据新冠病毒RNA内部的一段序列(新冠病毒RNA逆转录形成的DNA的部分序列)设计的。
新冠病毒(nCoV-2019)碱基序列与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碱基序列有79.5%的相似性,与流感病毒碱基相似度也较高,因此在设计TaqMan探针时应筛选出nCoV-2019特有序列,以避免将流感病毒等误判为新冠病毒而出现假阳性。
(3)根据图1和图2可知,Taq酶的除了能催化DNA子链的延伸,还能催化RNA(TaqMan探针)的水解,TaqMan探针水解释放出游离R供仪器检测到。
(4)在PCR扩增过程中,Taq酶遇到探针时会使探针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因此,扩增次数越多,样品中病毒初始数量(病毒样品模板RNA含量)越多,则被水解的探针越多,释放出游离的R多,反应体系中某时刻荧光信号强度(Rn)也越强。
由图可知,随着PCR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杂交双链”荧光信号的强度也等比例增加,超出一定的循环数后,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不再增加,其原因最可能是试剂盒中原料、引物和探针数量(Taq酶活性)等有限。
25.(1)A
(2) 启动子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启动转录过程
(3) Bcl I和Sma I 防止酶切后的质粒自身环化,保证酶切后的质粒和OsMYB56按正确方向连接 T4DNA连接酶
(4) 四环素 含未重组Ti 质粒的受体细胞也会正常生长
【分析】PCR技术可特异性的扩增DNA片段,关键在于引物可以和特定DNA片段的3'端特异性结合,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酶沿引物的3'端延伸子链。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元件。
【详解】(1)图l所示碱基序列磷酸端为5'端,羟基端为3'端,在进行PCR操作时,引物应分别基因两条链的3'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根据图中两端序列,通常选择5′-CTTGGATGAT-3′(上面链的引物)和5′-TCTGTTGAAT-3′(下面链的引物)作为引物对,A正确。
故选A。
(2)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在每个目的基因的前面要有启动子,后面要有终止子。因此CaMV35S是启动子,其功能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驱动转录的进行。
(3)限制酶BamHI会破坏质粒中的两个标记基因,过程③可以选择限制酶Bcl I和Sma I。酶切后的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DNA连接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
(4)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应在添加四环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含未重组Ti 质粒的受体细胞也会正常生长,所以培养后获得的菌落不能判定是否含有重组质粒。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