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物中考情景类题型训练卷2(答案)


2023年生物中考情景类题型训练卷2
一、单选题
1.冠状动脉是专门为心肌供血的血管(如图所示)。冠状动脉硬化或者管腔变窄等可致使心肌缺血,这往往会引起心绞痛。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管扩张,减轻患者症状。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供能不足、代谢废物积累
B.药物在舌下含化后,由舌下静脉吸收进人血液循环
C.静脉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肌泵血负荷
D.冠状动脉扩张使血流量增加,为心肌提供充足养料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剿灭麻雀的高潮。但在动物学家的努力下,60年代初,麻雀不再被列为四害之一,并受到保护。你认为下列哪项不是作出这一改变的原因(  )
A. 麻雀的生活习性发生改变,不再糟蹋粮食作物
B.麻雀除了啄食农作物外,也啄食害虫
C.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
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性,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CA16病毒感染是主要致病原因.研究人员将CA16病毒接种到新生小鼠腹腔内,一段时间内各部位的病毒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
A.CA16病毒可进入多种器官
B.感染初期,CA16病毒在肌肉中繁殖最快
C.CA16病毒繁殖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D.感染9天时,脑中CA16病毒最多
4.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5.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种多种外来物,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培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6.小明在验血型时,把他的血液和标准A型血清及标准B型血清混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都发生了凝集反应,小明的血型是(  )
A.AB型 B.O型 C.A型 D.B型
7.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下面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
A. B.
C. D.
8.奶奶得了糖尿病,给奶奶买袋装食品时,更应该注意包装袋上的哪一项内容?(  )
A.生产日期 B.生产厂家 C.食品的成分 D.食品的名称
9.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有几种生物(  )
A.1 B.2 C.3 D.4
10.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名为“神农香菊”的野菊花,能发出迷人的芳香。有人尝试把它移栽到别的地方,却发现它的香气消失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B.生物能改变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能适应环境
1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
A.模糊、变暗 B.模糊、变亮 C.清晰、变亮 D.清晰、变暗
12.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这一实验中,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作用是(  )
A.起并列作用 B.没什么作用 C.起对照作用 D.起说明作用.
13.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甲同学提出可以涂上防晒霜防止皮肤被晒伤;而乙同学对防晒霜的功能提出的质疑,认为没有效果。因此,几位同学准备利用这次户外活动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他是否有效。设计方案如下
学生 实验
甲 脸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在脸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脸的灼伤程度。
丙 在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丁 在另一同学的两只手背上涂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另一同学手背的灼伤程度
你认为4人种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在风疹流行季节,学生甲因提前接种过麻疹疫苗而没有患病,学生乙(患过麻疹)也没有患病,学生丙(没有患过麻疹,没有接种疫苗)患麻疹,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
A.学生甲和乙构成一个对照组
B.学生甲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
C.学生乙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
D.学生甲、乙、丙相互对照构成两个对照组
15.某合作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是(  )
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B.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C.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再用纸板盖住有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 ,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D.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16.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导管 D.筛管
17.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是农田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试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况 氮肥 磷肥、钾肥 磷肥、氮肥 不施肥
小麦产量(kg) 56.62 67.26 57.80 55.71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无法确定
18.每天早晨和傍晚都会有很多人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锻炼身体.从空气中含氧量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一天中最适宜锻炼身体的时间是(  )
A.早上 B.正午 C.傍晚 D.深夜
19.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成熟
20.构成一株小麦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下列关于小麦的结构或物质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小麦个体
B.染色体、基因、细胞核、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小麦个体
C.基因、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组织、器官、小麦个体
D.染色体、基因、细胞核、细胞、器官、组织、小麦个体
二、填空题
21.下图所示为你身体不同部位(或器官)生长速度的曲线图,据图回答:图中a、b、c分别代表什么器官的生长?
a   ;b   ;c   
三、读图理解题
22.美国一位土壤学家曾在《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指出,中国能够维持土壤肥力几千年,使它们没有被所供养的亿万民众所耗竭,其诀窍在于中国农民一直实施的是一种“无废弃物农业”(如图所示).
(1)在“无废弃物农业”中,无机盐可以在生态系统反复循环。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是植物的   从土壤中获得。
(2)牲畜和人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将摄取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物质,可见,动物在自然界具有   的作用。
四、资料分析题
23.材料分析题:某种昆虫有两种变异类型:一种是有普通翅,能飞;另一种没有翅,不能飞。现将两种类型的一部分放在草丛中,另一部分放在经常刮大风的岛屿上,结果一段时间后,在陆地上的草丛中只剩下有翅膀的昆虫,而在岛屿上只剩下无翅昆虫。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陆地草丛中这两种类型的昆虫哪种是有利变异?原因是什么?
(2)在经常刮大风的岛屿上哪种是有利变异?原因是什么?
(3)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有什么意义?
五、实验探究题
24.为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中的空白部分内容.
(1)提出问题:(略)
作出假设:   .
(2)制定计划:
实验器材:小麦种子、用白醋配制的“酸雨”(pH<5.6)、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等.
方法步骤:
Ⅰ、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小麦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适宜、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Ⅲ、每天早、晚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酸雨”,保持种子湿润,向2号培养皿纱布上   ;综合Ⅱ、Ⅲ,这种实验处理方式遵循的是   原则.
Ⅳ、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3)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略
表达和交流: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在本实验中,1号培养皿和2号培养皿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对照组是   .
在上述步骤Ⅱ中,将培养皿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适宜的条件”指   、   .
经过5天的观察记录,发现1号培养皿有18粒种子萌发,2号培养皿有19粒种子萌发,由此是否可以得出废电池对生物没有影响这一结论?   .
六、综合题
25.据统计,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6%,合理饮食加上适量运动是科学的减肥健身途径。如图所示是血液流经小肠、骨骼肌等器官的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血管,据图回答问题:
(1)若过量摄取谷物类,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管④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   (填“高于”或“低于”)血管③。体内过剩的葡萄糖可转化成脂肪。
(2)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   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骨骼肌。
(3)血液流经右心室→[①]   →肺部毛细血管网→②→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血管②中流的是含氧丰富的   血。
(4)当血液流经骨骼肌时,部分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与血管⑤相比,血管⑥中葡萄糖含量   (填“增 加”或“减少”)。所以,适量运动可有效预防肥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曲线是脑的发育过程;曲线表示的是全身其他器官发育的过程;曲线表示生殖器官发育的过程
22.【答案】(1)根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3.【答案】(1)能够飞行的变异是有利变异。因为能够飞行的变异个体不容易被天敌捕食,而不能飞行的很容易被天敌捕食而被淘汰。
(2)不能飞行的变异是有利变异。因为不能飞行就不容易被风吹入海洋,而能够飞行的反而容易被风吹入海洋淹死。
(3)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24.【答案】(1)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2)喷洒清水;变量唯一
(3)2号培养皿;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不能
25.【答案】(1)高于
(2)2
(3)肺动脉;动脉
(4)减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 (www.21cnjy.com)

2023年生物中考情景类题型训练卷2(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