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泉景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泉景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化生万物,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下列变化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电池供电 B. 面粉发酵
C. 金属导电 D. 塑料降解
2. 2019 年 6 月 5 日是第 48 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B. 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可以尽量多用
C. 在煤炭中加入固硫剂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D. 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 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B. 霉变的花生,腌制后食用对健康无害
C. 奶茶等饮料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D. 贫血的人补充的铁越多越好
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根本保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 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
D.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5.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①中为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
B. 图②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核电荷数为6
C. 图③中X可能为7,也可能为8
D. 图④中甲和乙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6.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食醋 酸性 除水垢
B 活性炭 吸附性 用于水的净化
C 氧气 支持燃烧 用作燃料
D 碳酸氢钠 能与酸反应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B. 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 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 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8. 观察下列图像,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 图1: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
B. 图2: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 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木炭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D. 图4:表示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
9.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分析合理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氩气是由氩分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Ar2
B. 因为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相互抵消,总价数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 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D.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所以一杯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同一条件下这两份氯化钠溶液浓度一样
10. 已知某溶液X是NaOH和Ca(OH)2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KNO3溶液、Na2CO3溶液、CuCl2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所加溶液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 甲是KNO3溶液 B. 乙是Na2CO3溶液
C. 丙是CuCl2溶液 D. 溶液X是NaOH溶液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1. 中国空间站的“萨巴蒂尔系统”能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水,有关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C. 丙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 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1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 ℃时,把放入水中,可得到的饱和溶液
C. ℃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D. 将℃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13.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实验方案
A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B 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溶液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D 溶液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14. 将未知金属M和金属镁的粉末状混合物共,加入一定质量的、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若滤渣中含有、,则滤液一定为无色溶液
B.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C.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只含有
D. 若滤液中金属离子只含有,则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有可能为
15. 有一包粉末是由、、、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取该样品,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并得到无色溶液。关于原粉末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粉末中不一定有氧化镁,一定没有氧化铁
B. 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C. 所得溶液中金属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质量为
D. 原粉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或由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填空。
(1)按要求从氢气、甲烷、氧化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钡、硝酸钾、氯化铵中选取合适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________。
②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
③一种可作复合肥的盐________。
④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__
(2)2023年12月8日,济南至郑州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运营,给两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①轨道施工过程中常用乙炔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在乙炔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②高铁列车的车体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合金。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
③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需要提供清洁的空气和保持车厢的卫生。高铁酸物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剂。高铁酸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在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7. 铜是人类较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中华文明对铜情有独钟,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编钟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精美铜器。
(1)铜矿的冶炼
①火法炼铜:《秋浦歌》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写了火法炼铜的场景。黄铜矿(主要成分为)是炼铜主要矿物。该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之一为,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若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36.8g,则反应生成的S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②湿法炼铜:《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是硫酸铜溶液与铁生成铜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冶炼方法的选择:对比古代这两种炼铜方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上述两种方法中,湿法炼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填写一条即可)。
(2)青铜的铸造与锈蚀
①《周礼 考工记》中有将铜、锡熔合制成青铜器的记载。青铜(铜、锡合金)属于___________(填“无机非金属”“金属”“有机高分子”“复合”之一)材料。
②《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___________(填“大”“小”之一)。另外,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___性。
③青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可能锈蚀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试计算中含有铜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g。试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
18.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回答:
(1)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按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将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洗气瓶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
④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使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D.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可用于食品保鲜
(2)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固体样品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实验(资料显示该塑料样品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所选仪器按“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为浓硫酸洗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塑料试样碎屑在充足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在仪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现通过测量仪器和仪器D的数据变化来计算塑料试样的质量,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请针对以上分析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________。
④改进实验装置后,将一定质量该塑料试样充分燃烧,测得仪器质量增加,仪器D质量增加17.6g,则该塑料试样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精确至)。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发现,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样品中含少量固体杂质,杂质不含铁且不参加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所选仪器按“CO(含少量水蒸气)→A→C→D→碱石灰干燥管→尾气处理装置”的顺序连接。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为,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50.0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
19. 回答下列问题。
(1)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溶液显红色,决定继续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可能有:
猜想一:、
猜想二:________
猜想三:、、
猜想四:、
【实验分析】
(2)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3)同学们对剩余的几种猜想继续探究(提示: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取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________,说明猜想一不成立
②过滤,再向沉淀中加入________ 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三成立
(4)已知固体混合物A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另有无色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两者之一。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室温下,气体G水溶液的pH__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③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④无色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⑤写出步骤Ⅳ生成红褐色沉淀K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⑥如果要确定溶液B中的溶质,还需取少量沉淀F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产生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
20. Ⅰ.我国资源丰富,现已探的矿种有:煤矿、石灰石…
(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它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采用适当的试剂,可从石灰石(主要成分是)中获得高纯度,其流程如下:
①流程图中进行的操作1、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写出石灰石煅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该流程图所示物质中,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________,该物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Ⅱ.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称取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滴加盐酸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盐酸的总质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0 2.2 4.4 6.6 m 8.8
(3)加入盐酸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5)在上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图。
(6)所加盐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化生万物,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下列变化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电池供电 B. 面粉发酵
C. 金属导电 D. 塑料降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池供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面粉发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金属导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塑料降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19 年 6 月 5 日是第 48 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B. 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可以尽量多用
C. 在煤炭中加入固硫剂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D. 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人类不可以无限制的开发利用,错误;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生产,但是使用过多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能尽量多用,错误;
C、在燃煤中加入固硫剂,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以减少“酸雨”的形成,错误;
D、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可以防治水体的污染,正确;
故选:D。
3. 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B. 霉变的花生,腌制后食用对健康无害
C. 奶茶等饮料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D. 贫血的人补充的铁越多越好
【答案】A
【解析】
【详解】A.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A正确;
B.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即使油炸后也不能食用,故B错误;
C.奶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长期饮用会影响身体健康,不能代替水饮用,故C错误;
D.贫血的人需要补铁,但要适量补充,并不是越多越好,故D错误;
故选A。
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根本保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 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
D.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正确;
B、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正确;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错误;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防止气体不纯点燃时发生爆炸,正确;
故选C。
5.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①中为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
B. 图②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核电荷数为6
C. 图③中X可能为7,也可能为8
D. 图④中甲和乙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①中为锡元素,锡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由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故A说法正确;
B、图②中质子数为6,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即为碳元素,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4=6,故其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故B说法正确;
C、图③不确定该图为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所以当X=7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表示的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当X=8时,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2+8+8=18,表示的是氯离子结构示意图,故C说法正确;
D、图④中甲和乙对应的元素为氦元素和氩元素,均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化学性质稳定,氩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说图④中甲和乙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6.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食醋 酸性 除水垢
B 活性炭 吸附性 用于水的净化
C 氧气 支持燃烧 用作燃料
D 碳酸氢钠 能与酸反应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垢中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镁,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可用于除水垢,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可用于水的净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助燃剂,不能用作燃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B. 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 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 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物质R燃烧是R和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R中一定含C、H元素,生成物中有氧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已含有氧元素,故该物质中可能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H4NO3就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中含有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水中扩散,不符合题意;
D、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红砖粉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D。
8. 观察下列图像,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 图1: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
B. 图2: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 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木炭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D. 图4:表示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溶液,pH逐渐减小,但不能小于3,故错误;
B、在饱和石灰水中加热少量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小,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逐渐降低,溶解度逐渐变大,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故正确;
C、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气体,密闭容器中的压强不会减小,所以不能验证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错误;
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溶剂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析出晶体后,溶液达到饱和,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故选B。
9.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分析合理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氩气是由氩分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Ar2
B. 因为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相互抵消,总价数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 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D.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所以一杯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同一条件下这两份氯化钠溶液浓度一样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氩气是由氩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Ar,此选项错误;
B、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相互抵消,总价数为零。在同一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在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此选项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似,此选项错误;
D、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所以一杯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同一条件下这两份氯化钠溶液浓度一样,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0. 已知某溶液X是NaOH和Ca(OH)2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KNO3溶液、Na2CO3溶液、CuCl2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所加溶液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 甲是KNO3溶液 B. 乙是Na2CO3溶液
C. 丙是CuCl2溶液 D. 溶液X是NaOH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不反应,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钙与硝酸钾不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钙。由于滴加乙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故X为Ca(OH)2溶液,乙为Na2CO3溶液,滴加甲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则甲为CuCl2溶液,所以丙为KNO3溶液。
【详解】A、根据分析,甲是CuCl2溶液,A错误;
B、根据分析,乙是Na2CO3溶液,B正确;
C、根据分析,丙是KNO3溶液,C错误;
D、根据分析,溶液X是Ca(OH)2溶液,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1. 中国空间站的“萨巴蒂尔系统”能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水,有关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C. 丙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 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答案】ABC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氢气、丙为甲烷、丁为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氢气,根据,则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丙为甲烷,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甲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乙为氢气,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丙为甲烷,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丁为水,水由水分子构成,因此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 ℃时,把放入水中,可得到的饱和溶液
C. ℃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D. 将℃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a溶解度为50g,则此温度下把放入水中最多能溶解25g,因此可得到a的饱和溶液,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此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a的溶解度大于b,则℃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a>b,将℃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a、b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由于℃时a的溶解度小于b,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3.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实验方案
A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B 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溶液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D 溶液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硝酸银能与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银反应,因此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能除去杂质且不会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因此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符合除杂原则,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能除去杂质氯化镁且不会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能除去杂质硫酸钠,但会引入新杂质氢氧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4. 将未知金属M和金属镁的粉末状混合物共,加入一定质量的、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若滤渣中含有、,则滤液一定为无色溶液
B.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C.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只含有
D. 若滤液中金属离子只含有,则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有可能为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若滤渣中含有铜和铁,则硝酸铜一定反应完,硝酸亚铁可能反应完,也可能反应不完,故滤液不一定是无色,还可能是浅绿色,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4,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镁和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若M是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和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所以滤渣的质量不一定大于ag,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没有镁、铁,但一定有铜,若M金属是排在铜后面的金属,则M不参与反应,滤渣中还会含有M金属,故滤渣中不一定只含铜,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若滤液中只含镁离子,则镁和硝酸铜反应后,和硝酸亚铁反应,M没有和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故监护活动性顺序可能为Mg>Fe>M>Cu,也可能是Mg>Fe>Cu>M,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5. 有一包粉末是由、、、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取该样品,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并得到无色溶液。关于原粉末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粉末中不一定有氧化镁,一定没有氧化铁
B. 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C. 所得溶液中金属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质量为
D. 原粉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或由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答案】ABC
【解析】
【分析】有一包粉末是由MgO、ZnO、Fe2O3、Al2O3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取该样品4.0g,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水,并得到无色溶液。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黄色溶液,因此固体中不含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0g样品生成1.8g水,则水中氧元素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中氧元素质量就是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故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化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氧化锌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氧化铝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由此可知固体粉末的组成可能是氧化镁、氧化锌和氧化铝,也可能是氧化锌和氧化铝。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可能有氧化镁、氧化锌和氧化铝,也可能是有化锌和氧化铝。故正确;
B、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硫酸中氢元素质量也是0.2g,因此可以求出硫酸的质量为,故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正确;
C、所得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质量为4.0g-1.6g=2.4g,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9.8g-0.2g=9.6g,故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质量总和为2.4g+9.6g=12g,故正确;
D、由分析可知:原粉末可能由氧化锌和氧化铝混合而成,也可能由氧化镁、氧化锌和氧化铝三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故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填空。
(1)按要求从氢气、甲烷、氧化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钡、硝酸钾、氯化铵中选取合适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________。
②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
③一种可作复合肥的盐________。
④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__。
(2)2023年12月8日,济南至郑州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运营,给两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①轨道施工过程中常用乙炔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在乙炔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②高铁列车的车体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合金。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
③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需要提供清洁的空气和保持车厢的卫生。高铁酸物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剂。高铁酸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在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答案】(1) ①. H2 ②. Mg(OH)2 ③. KNO3 ④. Fe2O3
(2) ①. 12:1 ②. ③. 分解 ④. 氧##O ⑤. +6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可燃性气体单质是氢气,故填H2
②难溶于水的碱是氢氧化镁,故填Mg(OH)2
③可作复合肥的盐是硝酸钾,故填KNO3
④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故填Fe2O3
【小问2详解】
① 乙炔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填12:1;
②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故填
③ 电解氧化铝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
④高铁酸钠中钠、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氧元素所占比例最大,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填氧;
⑤高铁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则根据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得x=+6
17. 铜是人类较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中华文明对铜情有独钟,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编钟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精美铜器。
(1)铜矿的冶炼
①火法炼铜:《秋浦歌》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写了火法炼铜的场景。黄铜矿(主要成分为)是炼铜主要矿物。该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之一为,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若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36.8g,则反应生成的S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②湿法炼铜:《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是硫酸铜溶液与铁生成铜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冶炼方法的选择:对比古代这两种炼铜方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上述两种方法中,湿法炼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填写一条即可)。
(2)青铜的铸造与锈蚀
①《周礼 考工记》中有将铜、锡熔合制成青铜器的记载。青铜(铜、锡合金)属于___________(填“无机非金属”“金属”“有机高分子”“复合”之一)材料。
②《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___________(填“大”“小”之一)。另外,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___性。
③青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可能锈蚀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试计算中含有铜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试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
【答案】(1) ①. Cu2S ②. 6.4 ③. ④. 环保,无污染
(2) ①. 金属 ②. 大 ③. 延展 ④. 64 ⑤. CO2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铜、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4、2,反应后已有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3、2,则X中含有2个铜原子和1个硫原子,化学式为Cu2S;
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y,则有,解得y=6.4g;
②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③火法炼铜的过程中需要加热,且产生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湿法炼铜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无污染,更加环保,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
【小问2详解】
①青铜(铜、锡合金)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②“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③111gCu2(OH)2CO3中含有铜元素的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CO2有关,因为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元素,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
18.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回答:
(1)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按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将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洗气瓶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
④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使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D.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可用于食品保鲜
(2)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固体样品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实验(资料显示该塑料样品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所选仪器按“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为浓硫酸洗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塑料试样碎屑在充足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在仪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现通过测量仪器和仪器D的数据变化来计算塑料试样的质量,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请针对以上分析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________。
④改进实验装置后,将一定质量的该塑料试样充分燃烧,测得仪器质量增加,仪器D质量增加17.6g,则该塑料试样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精确至)。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发现,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样品中含少量固体杂质,杂质不含铁且不参加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所选仪器按“CO(含少量水蒸气)→A→C→D→碱石灰干燥管→尾气处理装置”的顺序连接。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为,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50.0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 ①. BFAE ②. 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 减小 ⑤. AC
(2) ①. ②. 偏大 ③. 仪器连接在仪器D之前 ④. 5.6
(3) ①. ②. 72.7%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制取原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中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装置B;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因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气体可用装置F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不能用装置D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会带出部分水蒸气,因此净化装置应在干燥装置之前,以除尽水蒸气;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应采用装置E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仪器的连接顺序为BFAE;
②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③将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于,因此洗气瓶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减小;
④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可用于食品保鲜,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小问2详解】
①在仪器B中,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塑料样品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则该塑料试样碎屑在充足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现通过测量仪器和仪器D的数据变化来计算塑料试样的质量,其中仪器D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仪器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水,D在之前,则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带出部分水蒸气,导致增重的质量偏大,则生成水的质量偏大,导致计算出的塑料试样的质量结果偏大;
③D在之前,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带出部分水蒸气,导致增重的质量偏大,因此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为仪器连接在仪器D之前;
④改进实验装置后,将一定质量的该塑料试样充分燃烧,测得仪器质量增加,则生成水的质量为7.2g,仪器D质量增加17.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质量不变,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塑料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塑料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该塑料样品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则该塑料试样的质量为;
【小问3详解】
①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②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50.0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即,则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9. 回答下列问题。
(1)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溶液显红色,决定继续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可能有:
猜想一:、
猜想二:________
猜想三:、、
猜想四:、
【实验分析】
(2)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3)同学们对剩余的几种猜想继续探究(提示: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取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________,说明猜想一不成立
②过滤,再向沉淀中加入________ 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三成立
(4)已知固体混合物A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另有无色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两者之一。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室温下,气体G水溶液的pH__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③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④无色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⑤写出步骤Ⅳ生成红褐色沉淀K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⑥如果要确定溶液B中的溶质,还需取少量沉淀F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产生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
【答案】(1)、
(2)猜想四中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 ①.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②. 足量稀硝酸
(4) ①. CO2 ②. 大于 ③. 、、 ④. ⑤. ⑥. 取少量沉淀F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溶液B中的溶质是碳酸钠,若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B中的溶质是硫酸钠
【解析】
【小问1详解】
试管甲中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试管乙中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溶液显红色,说明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生成的硫酸钠,而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根据猜想一为、,猜想三为、、,则猜想二为、;
【小问2详解】
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猜想四中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小问3详解】
①试管甲、乙中均生成硫酸钠,验证三个猜想,则需要验证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其中碳酸根离子对氢氧根离子的检验有干扰,因此需要先除去碳酸根离子,则取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可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说明猜想一不成立;
②根据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说明溶液中溶质成分为、、,则步骤①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过滤得到的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实验现象为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因此步骤②为过滤,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小问4详解】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无色气体C是二氧化碳,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钙;得到黄色溶液D,是因为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说明样品中含有氧化铁;无色溶液B可能是、两者之一,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钠,则无色溶液E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铵盐反应生成氨气、水和钠盐,则气体G是氨气,溶液H中只含有一种阴离子,则该阴离子为氯离子,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铵,不含有硝酸铵;
①由分析可知,气体C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②由分析可知,气体G为氨气,氨气遇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则室温下气体G水溶液的pH大于7;
③由分析可知,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④由分析可知,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加入适量稀盐酸,氯化铵与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则黄色溶液D中含有氯化铵、氯化铁和氯化钙,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钙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因此无色溶液H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则其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⑤由分析可知,步骤Ⅳ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⑥无色溶液B可能是、两者之一,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稀硝酸能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稀硝酸与硫酸钡不反应,因此如果要确定溶液B中的溶质,还需取少量沉淀F再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产生的现象及结论为:取少量沉淀F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溶液B中的溶质是碳酸钠,若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B中的溶质是硫酸钠。
20. Ⅰ.我国资源丰富,现已探的矿种有:煤矿、石灰石…
(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它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采用适当的试剂,可从石灰石(主要成分是)中获得高纯度,其流程如下:
①流程图中进行的操作1、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写出石灰石煅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该流程图所示物质中,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________,该物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Ⅱ.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称取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滴加盐酸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盐酸的总质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0 2.2 4.4 6.6 m 8.8
(3)加入盐酸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5)在上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图。
(6)所加盐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不可再生
(2) ①. 过滤 ②. ③. 氧化钙##CaO ④. ⑤. CO2、H2O##H2O、CO2
(3)CaCl2、HCl##HCl、CaCl2;
(4)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4.4%。
(5)
(6)解:设2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解析】
【小问1详解】
煤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小问2详解】
①操作1、操作2都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故填过滤;
②煅烧石灰石是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填
③能和水发生反应且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氧化钙,故填氧化钙;
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
⑤由图示可知:石灰石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和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能循环利用,故填CO2、H2O
【小问3详解】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加入20g的稀盐酸时没有气体放出,是因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然后再加入稀盐酸时,每20g的稀盐酸完全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在加入100g时若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应是8.8g,到加入120g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还是8.8g,说明加入100g盐酸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所以加入120g盐酸后,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CaCl2、HCl,故填CaCl2、HCl。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小问5详解】
由表格分析可知:加入20g的稀盐酸时没有气体放出,然后再加入稀盐酸时,每20g的稀盐酸完全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在加入100g时若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应是8.8g,到加入120g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还是8.8g,说明在加入100g盐酸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的稀盐酸,盐酸已过量,故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图可画为:
【小问6详解】
见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