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查化学试卷(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查化学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
八年级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中,都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A.铁器生锈 水果腐烂 B.水的蒸发 动物呼吸
C.石蜡熔化 燃料燃烧 D.胆矾研碎 汽油挥发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读出液体的体积 D.液体的取用
3.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药品时,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 )。
A.添加砝码 B.取下一些砝码 C.加药品 D.减少药品
4.某同学实验时操作总结如下,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量筒要放平
B.取用药品时,不可用手直接拿
C.用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要伸进试管内滴入,以免滴在手上
D.当药匙无法伸入小试管时,可借用纸槽伸进去
5.某同学量取的水,读数时他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则实际量取的水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6.由于疫情防控,我们每天需要戴口罩,但有时眼镜片上会出现“哈气”,这说明与空气对比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水蒸气
7.为了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最合适的方法是( )。
A.闻气味 B.测定质量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
8.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9.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燃烧发电 B.液氦汽化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C.镁粉燃烧发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D.小苏打加热时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用于发酵
10.如果没有空气,将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氧气 B.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C.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 D.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11.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1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氧气可供呼吸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13.小红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14.现有两包等质量的固体,其中a包是纯净的氯酸钾,b包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氧气。当完全反应后,能正确表示a、b两管中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加热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图象是( )。
A.B.C.D.
1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在燃烧匙中灼烧面粉,有黑色物质残留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应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回原瓶
D.实验室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进行验满
16.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的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17.某同学做蜡烛燃烧实验时,做了如下的观察记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火柴梗如图放置约后取出,a处最先炭化
B.在火焰上方压一片白瓷板,白瓷板上有黑色物质生成
C.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内壁出现了水雾
D.蜡烛熄灭的瞬间看到一缕“黑烟”升起
18.有关下列知识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
A.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B.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氧气——用于焊接金属 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液氦——用于冷冻机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取用液体药品,如果没说用量,应该取试管容积的
C.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D.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药品(红磷)——足量 打开弹簧夹时——装置冷却至室温后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加热时——试管内有水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19.“雾霾”是近年的热点话题,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C.臭氧是一种混合物
D.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20.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要用到催化剂 B.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装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组装发生装置时一定用到酒精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共20分)
21.利用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干黄花菜的保质期,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利用的是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___________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____________夹取。
(4)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量出体积。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____________,同时注意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__________。
22.小明同学在学习化学时,很注意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关于下列化学物质:
①空气、②五氧化二磷、③氖气、④过氧化氢溶液、⑤二氧化碳、⑥二氧化硫、⑦氮气。
请你参与他的比较,把符合以下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不支持燃烧且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2)有刺激性气味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3)通常状况下,属于白色固体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
(4)用于制造电光源(如:霓虹灯等)的是_____________。
(5)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23.A、B、C、D、E、F、G、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固体,B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G是木炭,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
(1)物质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写出A→B+C+D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共30分)
24.走进化学实验室,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A、F、H仪器名称:A为__________,F为_________,H为___________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用来夹持试管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可以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的玻璃仪器的是__________,既能用来配制溶液,又能用来作较大量试剂反应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5.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方法:将细铁丝用砂纸打磨光亮,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变化,然后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__________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丝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换成空气,该反应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26.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氯、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2)若用图F所示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前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体收集满了。实验结束时要先移除导管,再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二氧化锰作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7.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1)②图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图中,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__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③图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_____________生成。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28题5分,29题3分,30题2分,共10分)
28.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某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等)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级别
春季 88 40 44 Ⅱ
夏季 67 33 36 Ⅱ
秋季 90 46 54 Ⅱ
冬季 98 69 60 Ⅱ
请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1)对某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________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5)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大量增加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29.化学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操作的理由。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
(2)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或倒放。
(3)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30.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
(1)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了氮气有什么性质?
(2)实验后,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体积少于,原因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
八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C B D D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C A B D C B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共20分)
21.(1)不活泼(或稳定) (2)物理
(3)钥匙 镊子 (4)量筒 胶头滴管
(5)预热
22.(1)⑤ (2)⑥ (3)②
(4)③ (5)①④ (6)⑦
23.(1)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25题(2)2分,共30分)
24.(1)坩埚钳 燃烧匙 胶头滴管 (2)B C G E
25.(1)物理 快燃尽
(2)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引燃铁丝
(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5)未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6)不能
26.(1)反应不需要加热(合理即可)
(2)a
(3)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集气瓶口边缘有大气泡出现
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4)不变 催化剂
(5)氧气不易溶于水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重新燃烧。
27.(1)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2)外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28题5分,29题3分,30题2分,共10分)
28.(1)TSP(或可吸入颗粒物)
(2)冬季
(3)冬季天气较冷,大量燃煤取暖
(4)改个体取暖为集体供暖(或使用清洁能源)
(5)C
29.(1)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2)防止药品腐蚀胶帽或污染试剂。
(3)防止污染瓶内药品。
30.(1)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也难溶于水
(2)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合理即可)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