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张将军千古)

赵杰(笔名聊卿)

>张将军(张将军千古)

作者与张闾瑛以张大千《医巫闾山图》为背景合影。

“父亲回不去了。”从张学良亲属口中听到这一结论,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

于竹和雷平虽然戏笑我,却也真是善解人意。她们怂恿说:“伯母,您书房中不是还有张将军给您写的一首诗吗?拿给赵先生看看。”不待老人同意,于竹进书房就取了出来,交给了我。这帧墨宝不足盈尺,镶在金边镜框中。

全文竖书如下:

闾瑛索书

食止乎饱衣止乎温

心止乎正愿止乎诚

张学良

四十三年十二月

墨宝所缀日期,延用“民国”纪年,应是在1954年12月。

适时,幽居台湾的张学良已迁入阳明山新居,书写墨宝前的5月里,他再次利用特务队长刘乙光前往台北集训之便,请他代话要求在阳明山举办高级将领集训班。坐落在山脚下的“士林官邸”的主人蒋介石,以托词婉拒了。

对此,张学良在12月27日的日记中,有所记录。

------总统言受训事,因恐外间有人有些不谅解,贸然从事,万一引起误会,甚至引起风潮,或有人侮辱,反而坏事,须先有步骤。叫我先写一本书,把我的经历、抗日情绪,对共产党的观感,对外发表,变换外间观感,然后方可进行。余聆闻之下,深为难过------

屈指算来,此时距离张学良与蒋介石在1936年12月的最后一次晤面,已有18年之久了。

张将军(张将军千古)

此帧墨宝所示意境,从一个侧面也验证了张学良后来应蒋介石之咐,秉笔直书自身经历《杂忆随感漫录》的原因。但洋洋洒洒文章中尽管有“我之与国民党”、“出洋归国与管束”等章节,却回避了“西安事件”内容。我认为“墨宝”从侧面表现了幽居在井上温泉的张学良的心境。这是完全符合张学良当时的处境。

眼下我正捧阅墨宝欣赏、思索时,同伴们不失时机地要求拍摄,老人也没有拒绝。我将墨宝摆置到茶几的台灯下,张闾瑛说,一直也没裱,上面不平整。我俯身端看,上面果然还有折叠的痕迹,得以想见当初张学良对女儿索书,很是用了一番心思的。也许是女儿体察父亲的心际,所以才保持着原样。

同伴们拍摄后,我也对张闾瑛谈到,老人在年少时离家,一直也未回去过,现在年岁大了,是否想回去看看?她说:“父亲从1990年九秩祝寿之后,在接受新闻媒介采访也好,对亲友谈话也好,都说过要回大陆看看,他现在的心情还和从前一样,但他的身体情况不允许了。年龄大了想回去也不容易。”她不无伤感地说:“回去给东北同乡们捎个话吧,父亲回不去了。但我在合适的时候还是想回去的。这也是父亲的心愿。”

“父亲回不去了。”从张学良亲属口中听到这一结论,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多年来,人们谈论张学良何时能回大陆,包括张家亲属,都会带着期盼心理,准备迎接他的回归。这是有理由的期盼,即祭扫、探亲、观光。

我借此话题对张闾瑛谈及:“您十几岁离开东北老家,当年刚读初中,现今离开已有五十多年了,是不是很想家?”她不假思索地说:“可以这么说。我小学刚念完就到了国外,差不多是在国外长大的,从那以后就没有回过东北,当然想家了。”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远远超出了当时点到为止就满足的想法。时间已经近夜10时,实在不忍心再打扰两位老人了,我回头看看同伴,他们点头表示赞同。

张学良、于凤至夫妇与长女张闾瑛在英国期间留影。

张闾瑛:东北同乡对我父亲的这种热情,我们非常感谢

我希望张闾瑛对家乡的乡亲说几句。她略做沉吟后说:“我没有资格说什么,就以东北同乡的身份对家乡说几句吧。东北同乡对我父亲的这种热情,我们非常感谢。这么多年来,人们没有把他忘掉,不但不忘掉而且还这么样恭敬。我们虽然在国外,也晓得一二,非常感激。希望你们回去后,给我们带个信,我们谢谢他们,完全不是客气地谢谢,是要从心里谢谢他们。”

告别前,我们一行同两位老人以一幅书法长卷为背景合影留念。这幅挂在《医巫闾山图》对面墙壁上的一米多高,五米多长的珍品,也出自张大千之手。可惜夜已深了,我实在无暇欣赏了。

雷平恐怕我们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归路,执意要驾车为之引路,我们只好依了她。我们的车已起动了,回首时,两位老人和于竹还站在门前挥手,我心里泛起一丝酸楚。

给我们带来采访机遇的那幅《医巫闾山图》,半年后,差一点毁于火灾之中。

说起那场火灾,倒也有些传奇色彩。张闾瑛的住宅在山坡上,房后便是通连山顶的森林,因此时常得见有些诸如山鸡、野兔、松鼠一类的小动物到房后觅食。张闾瑛心地慈善,便也时常在房前屋后有意无意地弃置些食物。

有一天傍晚,一只白色野兔觅食后,竟跑进了客厅中蹲踞,撵也撵不出去。张闾瑛看看天色已晚,加之对这只全身雪白的野兔并无反感,便任凭它伏卧在客厅的地上,关上卧室的房门睡了。夜半时分,熟睡中的张闾瑛被异常的响声吵醒了,侧耳细听,原来是那只野兔在抓挠卧室的房门。她起身打开房门,一股浓烟扑面而来。大事不好,起火了!张闾瑛急忙拿起电话报了火警后,穿着睡衣跑出屋外。此时,那只野兔已经不见了踪影。

迅速赶来的消防车扑灭了大火,查明火源在厨房,缘由电线短路所致。这场火灾的损失不得而知,据悉,那张《医巫闾山图》没有被烧毁,但经过烟火的熏染,有失原来的风采。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此前的1999年10月里,陶鹏飞已溘然去世,这是后话。

1999年6月,陶鹏飞、张闾瑛夫妇在旧金山家中接受采访后,与作者一行以张大千的书法长卷为背景合影。左起刘长春、徐松林(顾问)、陶鹏飞、张闾瑛、李厚朴、赵杰、宋颖、刘羽

附录:作者简介

赵杰(笔名聊卿)1948年10月生。曾任抚顺市文化局副局长兼《故事报》总编。任辽宁省政府参事、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宣传委员会顾问。长期从事政协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编辑和出版工作,历史界称其为学者型官员。曾主持征集、编辑、出版了数十部有关张学良和“九一八”方面的政协文史资料,字数达近1000万。

对张学良的研究,收集、掌握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而且与张学良国内外家属时有往来,并两次采访过张学良。曾率团赴夏威夷为张学良百岁祝寿。著有长篇历史纪实《张学良去台之后》、《张学良多彩人生》、《留住张学良——赴美采访纪录》、《张学良——毁誉由人》、《张学良》、《张学良在美国的最后岁月》、十八集电视纪实文献片《张学良》等。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