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十国是哪十国(东盟十国是哪十国)
地球村原来有个村长,因为在任这么多年一直中饱私囊不得人心,眼见就要完球。
>东盟十国是哪十国(东盟十国是哪十国)
肉眼可见的不得人心,加上马上就要来的换届选举,让村长非常忧虑!
这忧虑了咋做咧,答案是拉人头鼓舞士气,团结村民啊。
在看过一圈村民后,最有威胁的就是对门隔了一个太平洋的帅小伙。
这小伙二十来年发展得很不错,跟村民互通有无关系也很好,特别是村东南那片村民,都跟他关系亲密。
这状况让村长寻思。
你们这是不把我村长放在眼里啊?
(老村长)
就跟村东南所有村民说。
大家伙听着啊:我晚上请客吃饭,甭管有事没事,都要跟我来。
结果这话是说出去了,可村东南的村民却扭扭捏捏不愿来。
于是,第一次组局失败。
一看这不行啊,在一通通电话联系,还有串门联络后,村长终于在几个多月后,又设了一个酒局。
至于这请来的人有多少?
答案是十个里去了八个,还有两个没来。
原来村东南也有个村分支,开会时大家纷纷寻思,这是鸿门宴咧?还是合欢酒?
探讨了一通,面面相觑有点摸不着头脑。
小缅直接说:村长是村霸我不去。
小菲也说:我爸被村长欺负过,我不去。
小新忐忑地说:去吧,去吧。
至于其他小越,小印,小柬,顾忌面子和里子等各种因素,都还是决定赴宴。
去看看吧,最后十人就去了八个。
一看八仙来了,村长也特大方。
拿出自家产的牛二好酒满上之后,就准备一饮而尽!
却不想参加酒宴的村民,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一番寻思后看着桌面,村长恍然大悟,感情是没有下酒菜啊!
随后一声招呼,哈哈(哈里斯),你准备的下酒菜咧?
只见一黑发黑肤中年妇女闪身而出,端上了几盘颗粒分明的花生米,哐当这么一声就放在了桌面上,震得山响。
同时,另一个陪酒的布布也拿起酒杯就要劝酒。
定睛一看,就是几盘油光水滑,红白相间的花生米,参会的八人有点不自在了。
就这,就这,就这?
花生米就是酒不是不好,可你是村长了,是不是也太那啥了。
一看众人迟迟不动筷子。
(合影)
秉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心态的村长,动情地说:花生米好啊,大家别客气,多吃点。
得,看来这是没别的啦,就吃点吧。
大家就这么味同嚼蜡的边吃边聊,吃得那叫一个难受啊。
吃完饭之后,饿得不行的村民们正准备走,又被村长叮嘱说,我对面,对,就是那个跟你们关系不错的帅哥。
我听说,他长期窥探你们家门口外面千把米远那块他自己的自留地。
这让我特别不安心,怕你们受欺负啊。
这1.5块你们拿去,其中六毛钱弄点裁纸刀啊之类的防身,还有九毛我们搞搞卫生,置办点生活用品,别被他欺负了。
这话说的,八个村民又懵逼了?
啥,啥,啥。
我们没觉得不安全啊?
再说就算不安全,这六毛钱能干啥?
但村长可是村霸啊。
一看众人面面相觑,有点不耐烦地说,拿着,别客气,买裁纸刀我可以提供哦。
一看村长这架势,八个村民忐忑的告别了,走了后转身就寻思,这1.5块八个人分,貌似没啥用啊?
就将这钱啊,丢臭水沟里去了。
回去之后,八人又开了一个小范围讨论会,会上纷纷念叨:这村长忒不是东西了,他或许不知道我们去年在帅哥哪里贸易额有多少?8704.7亿。
快儿八角的就想整事,端盘花生米说请客,想啥哦。
(整事)
点赞之后,我们继续说!
这故事啊,让我想起中国史上周朝旧事。
这旧事跟分封有关。
按照惯例,先说历史,再谈道理。
周朝自周文王酝酿,周武王灭商后,就成了华夏这块地盘的扛把子。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国运更是绵延800多年,是最长寿的王朝。
但是咧,这里有但是了!
(文王见姜子牙)
分封制啥意思咧?
看透根源,不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从这个角度看,分封必有他的合理性。
简言之:分封制促成了周朝兴盛,这是他们坚持的因由,但也促成了周朝的衰败。
最后结果是,在长久分封历史惯性影响下,就算最后分到仅剩100里地,都要继续分封,不出所料的周朝也倒在了分封制下。
分封制这东西,正经来说不是西周首创,在周朝之前的商朝就存在了。
分封制也不仅在中国有,最兴盛的还是在西欧,要不是分封制弄久了,惯性不可逆了,今日欧洲也不会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还在不断分裂。
东西方为何不约而同弄分封制咧?
这里,要先明确下西周分封的真相是啥?并非我有块国土,我封给你的就是你的。
这概念是错误的!
真实概念是,我知道在哪里有土地。
那是块没主的荒地,但我管不到那里去,所以我分封一群人去哪里,跟我打下这块地,这打下的地方就是我分封给你的。
简言之:我给你目标还有一定的支持,你去创业吧?
这做派,算是最早的风险投资有没有?
周武王灭商后虽然成了天下共主,威望无双,但是真实能控制的范围其实也有限。
这也正常,因为那个年代人口也就那么多,不够管那么大的地方。
又不是游牧民族,马、牛、羊有口水,人有口水,就能随便流动。
我们终究还是种田民族,这民族本性里面就有了寻找安稳的基因。
但周边蛮族还有荒废的土地也不能放弃啊?
那么将这些不是自己的东西,分封给别人不就行了吗?让他们听命开疆,收获土地。
最后成了,他们不依旧还是自己的封臣吗?
(都给我创业去)
这就是分封真相。
当老大地给你个旗帜,给你个口号,给你点启动资金,甚至啥也不给给点精神鼓励,让你自己奋斗去。
成了是你的,但是你是我的。
这就如谈恋爱一样:女人征服了男人,男人赚的钱不都是女人的吗?划算啊!
分封就是买卖,成不成在个人,反正周天子是啥损失也没有,顶多损失点封臣。
可创业成功后的收获就不小了!
创业成功了,在蛮夷之地建国了,就是周天子的天然盟友和战略缓冲,周天子的地位当然更稳如泰山。
这就好比风险很低的投资,投的是诸侯这样的创业者,投资对了拿大头占分红,投资错那就继续投。
因此才有周武王建国后分封诸侯,“武王封天下,建国七三”,其中又多为姬姓。
周武王将天下分封成了73个国家(约数),大多数还都是自家人!
自家人不打自家人,这关系当然稳固啊。
(一家人)
秉持照顾亲戚的原则,周天子分封了不少同姓诸侯在好地方。
而且这好地方,还都在周天子身边,距离很近。
比如,淮泗区域的诸侯啊,中原地区的诸侯啊,都是这裙带关系下的富裕诸侯。
反而是边远地区,弄了不少不同族的外人过去!
东方的齐国,当时还是鸟不拉屎的穷地方,让姜子牙去。
西方的楚国,当时还是要啥没啥的穷地方,让地头蛇熊氏代管。
唯一的例外是,晋国。
这开国之君是周天子弟弟,因为答应的顺口了,就将富饶边缘的地方给封出去了,想反悔都没机会,至于自己地盘后面的区域(后来的秦国),当然是自己管啊!
这分封完了之后,周天子在诸侯纷纷创业成功之后,迎来了鼎盛时期。
至于诸侯创业成功的根源,答案还是分封!
周天子封诸侯,诸侯就册封卿大夫,卿大夫也一个个去创业,打下的地盘都是诸侯的。
这一来二去,诸侯的地盘也变大了,人口也变多了,就都站稳了脚跟。
这其中,分封制玩得最厉害的就是楚国和晋国,一个号称周朝影子,一个号称小周朝。
那么大家为什么都要搞分封列?因为历史条件需要啊。
当时的地盘还不够大,人口也不够多,生产力和通讯技术制约了治理能力的辐射。
(管不了那么多)
简言之:管不了那么大的地方。
周天子是能吃香的喝辣的,但还需要开拓和进取啊,谁不希望国家昌盛咧。
而且外敌威胁也让分封有了合理性,大家都有了地方实权治理效率提高了,人多了反制敌人的力量不就更多了吗?
这样的分封制度,让周天子拿到了不少好处。
最典型的好处就是,在中央受到外敌威胁的时候,分封的诸侯还有诸侯身后的卿大夫能不遗余力的支持周天子。
这就是天下公主的好处啊!
可是这依旧有问题啊,因为好处拿多了会上头。
谁也不傻,好处你一个人占了,我们也要回报啊?
(平王溜号)
但当时代来到了战国时代,就出问题了。
首先,是周天子的实力下降了。
一连串昏君出现,还有不断的战争,让周朝实力衰弱成了昨日黄花,没了震慑诸侯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就连周朝老家都被分封给了后起之秀弼马温秦人,让秦国成了诸侯国。
其次:诸侯们实力渐渐强大了起来。
人强大了就会寻思改变,诸侯强大了也是一样。生产力的发展,还有人口的增加也让旧有的制度弊端凸显。当中央政府衰弱时,地方出现了强人,当然会有动乱的因子。
这其中典型代表就是创业成功的诸侯国或者卿大夫。
他们开始欺负周朝或者诸侯了。
随后,一连串事件出现了!
比如,郑庄公对周天子不客气啊,庄王问鼎啊,田氏代齐啊,三家分晋啊。
最后:旧格局瓦解,新格局出现。
这一系列下克上的事情出现,让诸侯国开始反思!
下面的人不安分,是不是制度有问题,于是纷纷抛弃《周礼》分封,弄起变法图强,寻求内部改革,稳固国家发展经济,目的只有一个,把分封出去的权力重新集中起来。
这三层问题,层层递进,让周天子焦头烂额,但完全无计可施。
(周王难当)
至于为何,也有原因!
周朝在设立分封之初,设置了一系列限制诸侯的礼法制度。
比如,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这是军事和政治上的限制,地盘有多大,就有多少军队。
总之一句话,最多的诸侯国,军队和地盘也只能到周天子的三分之一。
设置上限,这是周天子给诸侯的限制,你限制我们了,但不能单方面限制啊。
所谓功劳和回报对等,义务和权力对等,这点上,周天子也是明白人。
我设定的礼法,我让你们遵守,我自己也遵守。
然后,礼法制度就成了周天子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诸侯有大功劳了,就要回报,咋回报,分封呗,赏赐呗。
这一来二去,周天子吃亏啊,无主的荒地分没了,地盘越分越少,不得不割肉给钱。
要不然,这礼法制度就维持不下去!
(国人暴动)
于是,周厉王在任时就弄了改革,收回了不少权力。
但周天子改革了,却让自己陷入了不义的境地。
一看天子作死,贵族和臣民们不满了。
在一出“国人暴动”之后,周厉王下野,恢复原来的祖制,周朝改革无疾而终。
懂事的周宣王上台后从善如流,跟旧贵族妥协,歌继续唱,舞继续跳,一片歌舞升平,再也不提改革的事。
除了这权力分散的制约外,礼法制度对周天子更多的桎梏是,不能搞兼并。
春秋时代属于大争之世,春秋五霸如火如荼,大家大打出手。
一来二去,国家越来越大,实力也越来越强,可这一切,周天子都只能干瞪眼看着!
除了实力不济,不好打之外,你是天下共主啊,所有的诸侯都是你的封臣啊,你咋打?
哪有天子跟封臣抢地盘的道理,于是别人兼并,如火如荼,周天子兼并,毫无可能。
最后这一切,在经历春秋战国之后,让周天子悲催无比。
“礼崩乐坏”的诸侯国们,纷纷不守规矩起来,咋能富国强兵,就咋弄。
这国际规则也就此重塑,至于周朝的规则,只有周天子继续遵守,而且还必须遵守!
他要是都不遵守了,最后的威望也就没了。
于是,才有了百里之地的周朝,依旧在分封。
最后弄得被秦国灭时,遭了两次罪,东周公,西周公,这啥事哦。
(美国的困境)
那么这一切,跟今日美国有啥关系。
虽然不可全盘映衬,但却有相似之处,让人寻思回味。
美国的国际地位,源自二战中的双边赚钱,最后下场收尾,成了世界霸主。
成了世界霸主的美国,面对的潜在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苏联,还有那一众追随国。
这时的美国,就跟周天子差不多,是西方世界的共主,有一个潜在外敌威胁,除了组团的潜在敌人之外,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就是荒地,需要耕耘影响。
主要敌人强大,让美国寻思,自己单打独斗貌似有点难度。
在确定了美元地位,确定了贸易规则后。
美国先是弄了个马歇尔计划,搞欧洲复兴,让欧洲成为自己的帮手。
这就是美国定规则,美国出投资,让欧洲在接受规则之后迎来复兴。
(世界市场)
这不跟周天子设《周礼》弄投资,鼓励诸侯创业差不多吗?西欧在美国帮扶下,重新恢复了活力,也就成了美国最早的诸侯国。
美国冷战的帮手有了,国际影响力也有了,美国开始了兴盛繁荣的时代!
随后,就是漫长的两极争霸。
在两级争霸中,争霸的关键是什么?答案是生活水平啊!
为了凸显自己的制度优势,美国开始帮扶众多的盟友小弟进步,欧洲复兴了之后,美国将目光盯上了更多的区域,但凡跟冷战对峙前沿有关的国家,都是美国重点投资和照顾的地方、
这就跟周天子弄分封,弄赏赐一样的,同姓西欧的诸侯国占据了好地方,然后边远地区弄点异姓诸侯去。
于是,韩国和日本,这样冷战前沿的国家纷纷崛起,成了诸侯国,在美国帮扶下,纷纷创业成功,鸟枪换炮。
一看大伙很给力,美国也要回报啊!
再加上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又让一个个专业转移开始了。
这就是掏空自己的家底,去置换诸侯国呗!
随后日韩,承接了机械制造,欧洲国家本就基础不错,也都加入国际分工之中。
至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美国关注不多,努力的也参与了产业分工,不配合的就打入冷宫。
分封,帮扶,分利,美国如日中天,构筑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合作时代)
这个时代中,所有的盟友就是美国的诸侯国伙伴,所有不是盟友的,那就是荒地或者说以后需要变色的国家。
但,分封弄多了,诸侯强大了,美国挑战者也就开始出现了!
先是经济上的挑战者。
日本和德国,只是这挑战无果而终,强势的美国,用一个广场协议,就让两国消停了。
后是组团挑战。
这就是欧盟的诞生,但是这挑战虽然有,可威胁依旧不大。
因为欧洲从复兴之后,就跟美国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矛盾,问题虽然有,但不至于翻脸。(未来如何谁也不好说)
志得意满的美国发现,这世界天大地大任我行。
随后就开始不顾道义的到处出击了,天下共主居然弄起了兼并和巧取豪夺。
若要问,这美国跟周天子最大区别在哪,就是美国实力一直强势。
随后,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分工体系的不断完善。
这一切,在世纪之初WTO有了一个新成员国之后,变的越来越快。
资本的全球流通,产业的全球布局,营造了今日的世界,也等于说,美国有意无意的将所有的产业布置了下去,形成了新的分工体系,这是一种另类的分封!
持续40年之后,大漂亮突然发现,自己貌似被掏空了!
虽然他依旧是科技大国,创新大国,金融大国,但实体都没了,供应链也不受控了。
这个时候,大漂亮开始寻思制造业回归,开始寻思重塑全球供应链了,更新基础设施了。
但,尾大不掉是常态啊!
周天子的尾大不掉是无法自己打脸,否决自己的制度。
美国没这方面的担忧,但却有另一个担忧,曾经能哪来交换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少了!
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产业,都在大国根深蒂固,就算不断加码诱惑,可深度嵌入世界经济的对手,也不是一个说撼动就能撼动的对手。
更让美国难堪的是,这大国还是自己拉拢对象的最大贸易伙伴。
(难搞)
这,更难搞了!
于是,勉为其难上,时刻不断撩拨,四处使坏就成了常态。
但吃进去的吐出来难,吐出去的吃回去也难,世界在变,时局在变,一言堂早已是过去。
小气吧啦不成事,想要财大气粗貌似又底气不够!
咋整,难整啊!
于是才有了一块五,居然八个人分的故事出现。
看过周朝,再看今日,虽然不全部适配,但道理是相通的!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历史规律吧。
只能说,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即将见证了大时代的重塑,或许有阵痛,或许有难受。
但是趟过去就是一马平川。
时间在我,努力就好!
最后说一下关于美国东盟峰会我的感想吧。
不少人一见都说,这是要重塑世界产业链,是刨根的举动,是巨大的威胁。
这典型的听风就是雨,见宣传就当真。
美国为了会议造势,大吹特吹跟东盟贸易额过了3000亿美元,却不提中国东盟贸易额是8000多亿美元。
其实对于东盟国家而言,他们关注的三件事,美国一件都给不了!
首先:市场给不了,一个三亿人的市场,就算拉上欧洲,也比不过就近且巨大的市场啊?
其次:基建给不了,美国自己都拉跨指望他帮忙,这还是要看一带一路和基建狂魔。
最后,安全给不了,美国来了不会起正向效果,只会让地方安全局势恶化,典型的鬼见愁。
最后的最后,再说一句!
坚哥表态说,中美能有共同的朋友圈,这话背后有深意。
美国要看的我们乐见其成,因为要转移到跟我们要升级迁移的不矛盾。
真正不可替代的,抢不走的!
一个气候条件,就注定了精密设备类,器械类,落户成本太高,落户后竞争力不行。
所有,瞎担心(⊙o⊙)啥?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