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复习卷(含解析)2022-202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
1.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上述材料表明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 冲破了封建的等级观念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在14-15世纪的意大利,肖像画和自我画像非常盛行,这一时期的许多艺术大师,不仅仅常常画自己,还经常把自己画成画中的人物。这一艺术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B.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影响
C.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科学发展增强了人的自信心
3.1506年9月25日,威尼斯一对青年男女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风光无限、贵客如云,新娘饰金戴玉、锦衣华服,装饰奢华的礼堂中摆满了各种珍馐美味,席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助兴,这场婚礼也成了当时奢侈之风的缩影。该婚礼折射出当时的意大利社会
A.财富增长人性欲望较为自由 B.工商业资本主义高度繁荣
C.率先冲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 D.商业中心的地位坚不可摧
4.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A.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B.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C.开始打破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D.直接推动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5.据统计,1516—1546年期间,仅马丁·路德一个人的著作发行量就达到310万册……以当时德国的人口计,平均每两个人就能够拥有一份这样的出版物;如果以识字人口进行统计,每个识字的人所拥有的出版物约有20本。这种现象给德国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B.打破了人们的宗教崇拜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D.推动了德国文化教育的繁荣
6.16世纪40年代,新教创始人加尔文领导宗教改革及市政T作时的重要举措就是严格取缔演戏和赌博,倡导节俭,抵制奢侈,严禁一切浮华享乐的行为。这种理念及做法被英格兰的清教徒大加推崇并身体力行。清教徒的这些行为
A.束缚了人的行为禁锢了人的思想 B.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诉求
C.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广泛传播 D.重新树立了基督教在精神领域的权威
7.16世纪早期,约翰·布肯哈根在德意志北部组建新教教会的同时,还设立了堂区学校。他用德文教授男女儿童学习《圣经》,在各地开展识字运动,被誉为“德意志国民学校之父”。约翰·布肯哈根的活动
A.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B.有利于增强民众的民族意识
C.维护了罗马教廷的教育特权 D.适应了工业社会的人才需求
8.牛顿非常讨厌假说,当他将演绎推理应用于物理问题时,不断地要求实验证实。著名科学家伯特将牛顿研究方法分解为三个基本程序,首先是“通过实验对现象进行简化”;其次是“对命题进行数学阐释”;最后是“做出进一步的严格实验”。据此可知,牛顿的研究方法
A.推动了当时欧洲人的思想解放 B.体现出数学理性主义与实验主义相结合
C.摧毁了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统治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9.孟德斯鸠认为,人民普遍的立法权主要体现在选举代表方面,人民并不适合去讨论政事,应该由代表去行使具体的立法权,而且人民选定代表后,代表无需事事请示选民,否则会给政府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困难。孟德斯鸠的这一观点
A.为近代人民主权理论奠定了基础 B.凸显国家立法机关的价值
C.借鉴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经验 D.基于提升政务效率的考量
10.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 D.天赋人权说
11.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 B. 国王的权利不断扩大
C. 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2.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内阁首相佩兰关于国防大臣人选的建议,侧兰带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愤而任命巴思伯爵组阁,巴思伯爵得不到下院支持,最终辞职。乔治二世只好再请佩兰等人复职。佩兰内阁复职后,立刻对国王提出苛刻条件。佩兰等人的行动创下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这一情况表明,英国
A.内阁制在斗争中不断完善 B.权力中心已转移到议会
C.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国王权力受到全面限制
13. 19世纪有位英国人说,“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内阁对国王负责 B. 国王掌握一切大权
C. 国王统而不治 D. 国王权力超越宪法
14. 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致信麦迪逊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 废除民主制度 B. 建立议会制共和体制
C. 实行中央集权 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15.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是
A.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 B.建立三权分立体制
C.防止法官滥用公权力 D.限制总统行政权力
17.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人民对于“民族”的含义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如“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人都是平等的且共同组成法兰西民族”等,这样的认识几乎成为当时国民的共识。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A.共和政体得到国民认同 B.资本主义发展催生启蒙思想
C.法国开始成为民族国家 D.大革命强化了国家民族意识
18.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
A.农奴制改革摧毁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奴制改革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C.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改革彻底肃清了封建残余
19.俾斯麦在1868年5月说:“德意志若还能够在19世纪达成自己的民族目标,那在我眼中将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假如它在十年甚至五年之内即可实现,那就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事件。”这说明此时的德意志
A.邦国矛盾激化 B.工业发展迅猛
C.国际竞争落败 D.民族意识高涨
20. 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该国是指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为非作歹的坏蛋,摇身一变,披上一件法衣,成为了神父。“本来是只吃羊的狼,现在竞成了牧羊人”。而且声誉日增。他编造了一套神话,骗取了一个头脑简单的妇女,使她还以为蒙受天使的垂爱。但神父好计败露,成了过街老鼠。
——《十日谈——第四天,天使出丑》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
(2)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英国议会策划宫廷政变,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并于1689年被迫签署了国会提出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在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员有在议会期间自由发言的权利;议员的选举是自由的,国王不得干涉;应定期召开议会等。《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制定标志着具有近代意义的英国宪法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宗传军《英国宪法形成过程》
材料二 德国的统一使新宪法的制定和推行成为可能。1871年4月,俾斯麦亲自领导制订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在新选出的德意志帝国议会上原样通过。根据宪法,帝国的主权属于各邦的代表,由邦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重要的机构,掌握国家权力。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扞政官员,也可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还有召集立法机构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领布。帝国议会是人民的代表机构,但实际权力很小。它没有一个对它负责的政府,所以有人说帝国议会只能发表“独白”。
——摘编自羊海飞、丁建弘《浅谈德国统一与德国现代化》
材料三 西方许多国家的议会与政府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总理或首相并负责在议会中选择本党议员组成内阁。……而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关议会规定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政治妥协已经普遍广泛地应用在解决国际争端当中。因此,我们只有全面地把握和利用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出政治妥协的真正意义,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在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当中,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就可以利用政治协有效和平地解决问题,促进国家政治体系的健康运行。
——摘编自中国(南方)学术网《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是表现的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当观众,被动做事和思想,而是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坚持表达个人的思想,表明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A项正确;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的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B项错误;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是启蒙运动,不是文艺复兴,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成为艺术大师探索个人精神状态,检视个人作为人类和艺术家身份的一种重要方式,亦是艺术家在某个时间段的真实写照,是内心情感的展现,B项正确;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是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排除A项;启蒙思想是17-18世纪,排除C项;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新娘饰金戴玉、锦衣华服,奢侈之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意大利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文艺复兴的结果,A项正确;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状态,排除B项;C项是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地区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并非体现商业的中心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的“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来看,这一做法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马丁·路德的做法是为了否定教会权威,不是弱化宗教信仰,排除A项;宗教改革运动开始打破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不是打破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排除C项;“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有利于德意志地区的统一,并没有直接推动德意志地区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建立民族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材料中马丁·路德的著作大量发行,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A项正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不反对人们的宗教信仰,排除B项;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排除C项;马丁·路德的著作大量发行,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广泛,“繁荣”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清教主义者倡导节俭,抑制奢侈,这符合当时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清教徒的这些行为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诉求,A项说法片面,排除A项;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清教徒这些行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C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约翰 布肯哈根积极建立民族教会,运用民族语言开展“国民”教育,这有利于增强当时德意志社会大众的民族意识,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文化已经兴起,排除A项;宗教改革中,德意志新教排斥罗马教廷和教皇的控制和影响,排除C项;德意志地区进入工业社会是在19世纪工业革命期间,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牛顿非常讨厌假说,当他将演绎推理应用于物理问题时,不断地要求实验证实......牛顿研究方法分解为三个基本程序,首先是‘通过实验对现象进行简化’;其次是‘对命题进行数学阐释’;最后是‘做出进一步的严格实验’”可知,牛顿的研究方法强调演绎推理,不断要求通过实验进行证实,而不是假说,说明牛顿研究方法体现了理性主义要与实验主义相结合的特征,B项正确;推动了当时欧洲人的思想解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摧毁了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统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欧洲文艺复兴早于牛顿生活的时代,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人民并不适合去讨论政事”"否则会给政府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困难”可知,孟德斯鸠认为,人民选举代表后,由代表行使具体的立法权,以提高政务效率,D项正确;材料表明人民有权选举代表,以行使国家权力,这属于人民主权理论的具体体现,奠定近代人民主权理论的基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人民选举代表来组成国家立法机关,没有把立法机关与国家其他机关进行比较,所以无法凸显国家立法机关的价值,排除B项;孟德斯鸠主张代议制民主,反对直接民主,体现了其精英治国理念,反映了他对古代希腊直接民主的反思,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卢梭认为只要人民一致同意,即便是社会契约本身也是可以更改的,由此可知他认为社会的主权是掌握在人民手中的,这体现了人民主权说,B项正确;经过人民一致同意,对于社会契约的更改就是合法的,这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不能说明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中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议会的权利扩大;《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可见,A和B项错误,D正确。民主共和制是美国政体形式,C错误。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表明英国内阁制在斗争中不断完善,A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力中心就变成议会,排除B项;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13. 【答案】C
【解析】材料“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表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且19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也已经形成,故C正确;内阁对议会负责,排除A项;国王统而不治,排除B项;国王权力需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D错误;
14.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在1787年制宪会议之前依据《邦联条例》实行邦联制。邦联制度下政府无力,地方权力大且独立,行政命令不一致,关卡林立,不利于美国的发展,需要“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建立了强大的联邦政府。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是通过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是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不可能废除民主制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确立总统制共和制政体,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权力而言,“变革”的关键是邦联制较松散,不能形成统一的中央政府阻碍了美国的发展,排除。
15.【答案】B
【解析】天赋人权指的是: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的。但规定“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其中的“自由人总数”实际上对人的权力划了等级,有了歧视,如此规定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人民主权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不符合题意,排除掉A。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应该怎么做,强调的是中央集权,C选项排除掉。各州平等原则没有在《独立宣言》中说明和提倡,排除掉D。
1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法官的规定,如“终身任职”和“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均是为了减少行政权和立法权对司法权的干涉,更好的保障司法独立,A项正确;题干只体现了司法权的独立性,并未体现三权分立,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对司法权的影响较小,并没有体现防止法官滥用公共权力,排除C项;题干并未体现对总统行政权的限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人都是平等的且共同组成法兰西民族”及所学知识可得,法国大革命之后,人民的国家意识逐渐增强,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共和政体,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资本主义发展催生启蒙思想”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法国开始成为民族国家”说法不正确,排除C项。故选D项。
1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可得出,列宁强调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使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C项正确;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农奴制改革没有废除沙皇专制制度,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封建残余依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
1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868”“德意志若还能够在19世纪达成自己的民族目标”等信息可知,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强调德意志的民族意识,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邦国矛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发展,排除B项 ;材料未提及其他国家,与国际竞争无关,排除C项 。故选D项。
20. 【答案】D
【解析】“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说明该国已经建立议会制度,但议会权力很小;“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反映该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由此可以判断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故选D项;英国虽保留君主,但没有军事专制,是一种较为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制,排除A项;美国没经历过封建社会,没有封建残余,没有军国主义,排除B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没留下多少封建残余,没有军国主义传统,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21. 【答案】(1)相似:都体现了人文主义;都抨击教会。
背景:都是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2)思想: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
影响: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
【解析】(1)相似:根据材料一中“为非作歹的坏蛋,摇身一变,披上一件法衣,成为了神父”“ 《十日谈》”、材料二中“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则材料反映的相同思想是,主张人文主义,抨击教会。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场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生的时代背景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
(2)思想:根据材料三中“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可知其体现的思想是权力分开;相互制约、平衡。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的历史影响主要是,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
22.【答案】(1)不同:英国议会权力大,王权受议会制约;德国议会权力小,议会受王权控制。
原因:英国,议会通过政变掌握国家权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强大。德国,由普鲁士完成统一,国家权力掌握在国王手中;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2)特点:实行总统制;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人民主权。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有利于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为其他国家的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解析】(1)根据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在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员有在议会期间自由发言的权利;议员的选举是自由的,国王不得干涉;应定期召开议会等”,说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根据材料二“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扦政官员,也可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还有召集立法机构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领布”“帝国议会是人民的代表机构,但实际权力很小”,说明德国议会权力小,议会受王权控制。原因:主要根据英、德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方式不同进行分析。如英国通过政变掌握政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较强,而德国则通过统的形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王掌握大权,而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特点:根据材料三“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可以归纳为:实行总统制;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实行人民主权。意义:结合所学,从美国代议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有利于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为其他国家的政治建设提供借鉴来分析。
23.【答案】示例:观点:政治妥协在推动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论述:政治妥协一般是为了避免出现相对更大的损伤或者是两败俱伤的情况,进行的一些不情愿但并非需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让步,为此,在国际争端和国内社会矛盾冲突中,政治妥协是解决问题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
英国历史上通过光荣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光荣革命的发动体现了英国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妥协,避免了激烈的流血和武装冲突,避免了社会动荡,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有利于经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政治妥协,实现了中央与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与北方等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利益平衡,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
因此,政治妥协在推动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把握好政治妥协的价值内涵,利用宽容、互利、适度等原则,就能更好的充分发挥出政治妥协的真正意义,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我们只有全面地把握和利用政治要协的价值内涵、实现原则及其功能,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出政治妥协的真正意义,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可拟定观点:政治妥协在推动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妥协一般是为了避免出现相对更大的损伤或者是两败俱伤的情况,进行的一些不情愿但并非需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让步,为此,在国际争端和国内社会矛盾冲突中,政治妥协是解决问题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以英国光荣革命和美国1787年宪法等史实予以论述,突出政治妥协在推动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等等。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复习卷(含解析)2022-202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